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黃河 龍井茶 綠茶 利濱行茶金融 2017-05-12

一座黃河水滋養的山水城,一個演繹傳奇的古絲路,一顆雄踞高原的璀璨明珠,一張享譽中外的華夏名片。

這就是“黃河之都、金城蘭州”。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對於蘭州,我們並不陌生,甚至說起蘭州有哪些美妙之處,我們都耳熟能詳:一條奔騰不息的母親河,一碗久吃不厭的牛肉麵,一本百看不厭的《讀者》,一座屹立百年的中山橋······

然而,很多人都想不到這裡還產茶,“甘肅也產茶?”就連從事茶葉生意的人對此都很驚訝。

然而,甘肅的 “隴南龍井”,並不比杭州龍井遜色,甚至口碑更好。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茶聖”陸羽曾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地處大西北的甘肅,歷史上沒有種茶的記錄,但因緣際會、天時地利,“南方之嘉木”也自南而北在隴南紮下了根。

上世紀50年代末以來,林業專家在隴南康縣陽壩發現了野生茶樹,認定這個地區適合茶樹生長,就引種、培植出了優良茶樹,結束了甘肅不產茶的歷史。

除了康縣陽壩,文縣的李子壩也是甘肅的一個產茶地,文縣成功栽培出了龍井綠茶。龍井茶原產於杭州西湖龍井村,因其色、香、味、形的“四絕”而名滿天下,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這種茶在杭州之外也有種植,並被通稱為“龍井”。這裡氣候溼潤、降水充足,土壤也適宜龍井種植,唐宋以來的茶馬古道已經成就了種茶之道。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隴南物華天寶、歷史悠久,文化積澱十分深厚,早期秦文化、乞巧文化、仇池文化、三國文化、白馬藏族文化、羌氐文化、西狹文化、傳統飲食文化、民俗文化……而隴南茶文化在隴南濃厚的歷史文化圖景中塗抹出亮麗的一筆。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造就了一個豐富、多樣而富有活力的文化隴南,自然與文化交相輝映,茶,僅是一個印證。

北緯33度,這條在地圖上看起來清清楚楚、可是身處隴南卻觸摸不著的線,在隴南之南的文縣、康縣不僅造成生物的多樣性,而且是中國茶葉生長的最北界線。隴南地處秦巴山地與岷山山脈、黃土高原交匯地帶,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東鄰陝西,南接四川,是甘肅省唯一的全境屬長江流域的地區;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亞熱、暖溫、高寒氣候相互交錯,高山、河谷、丘陵、盆地錯落相間,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體氣候特徵,素有西北“西雙版納”之美稱。溫潤的氣候、豐富的光熱、優質的水土資源,都非常適宜茶葉的生長。上世紀50年代前後,隴南開始大規模種植茶葉。龍井、毛尖、翠竹、珍眉、鐵觀音……應有盡有,隴南成為隴上唯一的茶鄉。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隴南是甘肅唯一茶葉產地。隴南茶葉主產於康縣、文縣和武都縣,茶園面積有十幾萬畝,分佈在兩縣一區的18個鄉鎮,年產優質茶葉100多萬公斤,總產值7000多萬元。文縣碧口、康縣陽壩、武都裕河林區自然環境特殊,無汙染,所產茶葉茶芽鮮嫩、條索緊細、色澤綠潤、清香爽口、滋味鮮醇、經久耐泡,具有清心明目、消食利水、止渴生津、提神醒腦、降壓、健美減肥之功效。所產綠茶品質可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產的中小葉種綠茶相媲美,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市場銷售前景看好。茶葉生產已成為隴南茶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先後有御澤春、紫雲春、龍神翠竹等7個品牌的10多個系列產品獲國家級大獎。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這是樂府名篇《陌上桑》中羅敷採桑時的情景,而隴南姑娘在自家那綠油油的茶園裡採茶的景象也是如詩如畫、如夢如幻……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每年3月,隴南萬畝茶園新芽吐翠、茶香四溢,裕河毛尖、陽壩毛尖、李子壩龍井、陽壩珍眉、龍神翠竹、御澤春、龍池雀舌、梅園鐵觀音……品種繁多的隴南春茶吸引著八方客商。

由於康縣、文縣位於甘、川、陝三省交界處,氣候溫暖,風光秀麗,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基本上沒有現代工業汙染。同時,因緯度較高,茶葉的生長速度較緩慢,因而隴南茶葉片肥厚、色翠、香濃、味醇,湯色碧綠清澈,比之南方產的綠茶,香氣更加濃郁,滋味更加醇厚。

黃河之都絲路茶 品茗最愛隴南香

如今,來自隴南的茶葉,以其獨特的清香,漸漸被人們認識和喜愛,它的滋味來自北緯33度的神祕魔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