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工夫茶 茶經 陸羽 江南茶語 江南茶語 2017-10-25

說到潮州,無人不知這裡的潮州工夫茶。

說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不如說它是中國文化裡的一塊活化石,因為它至今仍留存在每個潮州人的血液裡。

潮州人不可一日無茶,把茶稱為“茶米”,對泡茶的方式則更是講究,以致於被稱為“工夫茶”。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工夫,在閩南語系中,就是最精緻、最講究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麼寫為“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的原因。

雖然兩者的普通話讀音相同,但在閩南語系中,只有“工(gang)夫(fu)”的發音,才有細細打磨的意思。

功夫,只是指類似武術一類的技能。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工夫茶”這三個字,其實最早指的不是潮州的泡茶方式,而是指茶的等級。

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續茶經》中寫道: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工夫茶,當時指的就是武夷茶中最高等級的茶品,因為它的選茶、製茶最講究,最精細,所以被冠以“工夫”之名。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續茶經》成書於清雍正年間,此時的“工夫茶”指的還是武夷茶。

而直到清代乾隆年間,俞蛟所著的《潮嘉風月》中,才又出現了“工夫茶”這三個字。

但這一次,卻是作者用來形容潮州的泡茶方式。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他在其中寫道: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有精緻。

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

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

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

爐及壺盤各一,惟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

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

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

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

可見,當時潮州人對於喝茶的講究,已經堪稱“工夫”了。甚至被認為這才是“本諸陸羽《茶經》”,是中國茶道的傳承。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如今我們也大談茶道精神,但細讀《茶經》,陸羽對選茶、製茶的講究,對器具的講究,對烹茶的講究,我們體會到的更多是他對茶一絲不苟的精神吧。

或許正是這種精神,讓見到潮州工夫茶泡法的俞蛟,發出了“本諸陸羽《茶經》”的感慨。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可以說是潮州的茶道。

但作為潮州人的茶道,卻沒有產生令人敬而遠之的感覺,反而在市井街頭,處處可見這種工夫茶道。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因為對於潮州人來說,泡一壺工夫茶,可以是一天早起工作的開始,可以是晌午飯後的休閒,可以是夜晚家人齊聚的歡樂。

提壺就能高衝,拎杯就懂啜茶,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這些工夫茶技巧,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三歲孩童,都是信手拈來。

工夫茶作為一種茶道,卻是最生活化的茶道,市井裡的茶道。

茶事|潮州人的茶之道,工夫茶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