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少說,少說,少說

很多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的嘮叨。教育孩子,“說”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與其多說,不如少說。少說多做,少說多聽,少說多等。

少說多做,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小時候最重要的模仿對象。父母的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很多父母讓孩子去臥室學習,自己卻在客廳看電視,孩子不專心,還要責怪孩子,每次都嘮叨一大通,但是全無用處。

不能以身作則的教育,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成功的。

曾國藩要求他的兒子曾紀澤看《漢書》“須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須看二十頁,不必惑於在精不在多之說。今日半頁,明日數頁,又明日耽閣間斷,或數年而不能畢一部。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熟,須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

教育孩子,少說,少說,少說

他是這麼要求孩子的,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

曾國藩給自己規定,必須做到自訂的十二條功課,即:敬、靜坐、早起、讀書不貳、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門。他把自己制定的一系列必須遵循的規矩嚴格施行,一堅持就是一輩子。

他還經常把自己的日記寄回家中,讓後輩傳閱,以此來給他們樹立榜樣。而他的後輩也沒有辜負他的一片苦心,無一不勤勉克己,努力向學。

曾紀澤更是憑藉驚人的毅力和恆心,自學外語。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用三年時間,掌握了這門語言,在後來的外交事務中大放異彩,曾國藩的家教方式,功不可沒。

少說多聽,尊重孩子的意見

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家長往往扮演了權威的角色,掌控著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部分時間都是家長說,孩子聽。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主見,很難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有的時候,說多少不重要,多停下,聽聽孩子的意見,沒準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國藩是一百多年前的封建家長,但是教育孩子卻十分開明。

曾紀澤曾經批評《尚書》的註疏淺白無味,在過去,一個孩子批評古人,這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曾國藩卻不以為意,他覺得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還有勇氣指出古人的不足,這點實在難能可貴。

於是曾國藩寫信過去,對曾紀澤的質疑精神大加讚揚一番,對他的文字水平予以肯定。

曾國藩早早就為孩子規劃了未來,要孩子做一個像他一樣的“治國理政”的人才。

但是在“天津教案”爆發之後,曾紀澤深感中國外交人才的匱乏,寫信給父親,點明現狀,立志要做大清的“外交人才”。

在當時,凡是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都被別人瞧不起,甚至被人當成“漢奸”,外交官其實是個被人鄙夷的差事。但曾國藩深思熟慮之後,他覺得兒子有眼光,表示支持。

後來,曾紀澤處理伊犁的外交事務中,大放異彩,洗刷了在“天津教案”中曾氏家族的恥辱,讓人們刮目相看,也因此成為中國當時首屈一指的外交家。

有時候,聽比說重要,懂得聽取尊重孩子意見的人,往往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鼓勵,他們的人生之路往往更加自信而堅定。

少說多等,讓孩子慢慢成長

家長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有時候難免過於急躁,恨不得今天種樹,明天成材,一旦孩子跟不上,就大加斥責。

這樣的心態,對孩子而言,百害無一利。

曾國藩在孩子小時候,讓他們熟讀詩書,勤勤懇懇,打下牢固的基礎。

在曾紀澤16歲的時候,曾國藩開始讓他接觸外面的世界,咸豐四年,曾國藩出征太平軍,他讓曾紀澤和弟弟從老家來長沙城為自己送行,讓他們見識真正的軍旅,增長他們的見聞。

而後,因為曾國藩的弟弟不爭氣,在掌管曾家大小事務中手腳不乾淨,他果斷讓年輕的曾紀澤掌管曾家的大權。

掌管一個大家族並不容易,婚喪嫁娶,迎來送往,要讓一個孩子做得妥帖周到,實在是強人所難,曾國藩不厭其煩,悉心指導,讓曾紀澤慢慢懂得世故人情。

而後,隨著孩子的成長,曾國藩在行軍打仗的過程中,也會帶曾紀澤在身邊,讓他熟悉軍營裡的大小事務。

在太平軍平定之後,他把兩個孩子帶進總督府,和他的幕僚一起,做了自己的助手,讓孩子熟悉政務。就這麼打磨了十餘年,曾紀澤開始展現出自己的政治天賦,在政務上給出的一些方案,曾國藩也自愧不如。

曾紀澤是曾國藩手把手教出來的,曾國藩知道年輕人容易犯錯,過早出仕不是好事,為了防止他的“仕途”過早夭折,曾國藩留他在身邊慢慢打磨,給了曾紀澤足夠的成長時間。等他真正擁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之後,才讓他進入政壇。這份耐心,確非尋常父母可比。

而曾紀澤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一路穩紮穩打,成為中國當時最傑出的外交家,不僅為家族贏回聲譽,也為國家贏得了榮譽。

教育孩子,說不如做,給孩子樹立起榜樣;說不如聽,尊重孩子的意願;說不如等,讓孩子慢慢成長。比起喋喋不休地說教,這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