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我們不說曾家子孫那麼有出息,你看,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都被掘墓,而文正公就沒有人動得了。”

1989年冬天一個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周新民老早就躺在熱被窩裡睡覺,快到後半夜的時候,“轟轟”的響聲將他驚醒,村民們大喊:“快報警,有人盜墓!”現場一片狼藉,墳冢被炸了個大洞,一些陪葬之物四散,但曾國藩的棺槨安然無恙。

官方統計,發生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盜墓有8次,而周新民記錄的則有30多次。據說,省文物部門曾對曾國藩的墓地內部構造進行過勘測,吃驚地發現,除了外部有些損耗,棺槨完整無缺。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我們不說曾家子孫那麼有出息,你看,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都被掘墓,而文正公就沒有人動得了。”

1989年冬天一個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周新民老早就躺在熱被窩裡睡覺,快到後半夜的時候,“轟轟”的響聲將他驚醒,村民們大喊:“快報警,有人盜墓!”現場一片狼藉,墳冢被炸了個大洞,一些陪葬之物四散,但曾國藩的棺槨安然無恙。

官方統計,發生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盜墓有8次,而周新民記錄的則有30多次。據說,省文物部門曾對曾國藩的墓地內部構造進行過勘測,吃驚地發現,除了外部有些損耗,棺槨完整無缺。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還有民國呢?當年日本兵也沒有進來,所以說文正公選的墓地風水好。”

“金雞啄白米”

而在其家鄉婁底市雙峰縣,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競希公的墳地的風水。據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

曾競希的墳場像一隻雞,墳葬在雞頭上。墳後面是一狹長的山地,似雞的脖子。狹長的山地的背後,又是一長圓形的山丘,像雞身;長圓形山丘的兩邊,有兩片扇形山地,恰如雞翅。雞頭前面是一條叫“犁頭咀”的小河。河邊有一片良田,據說,在曾競希葬後第二年的春天,連下了三天大雨,荷葉鎮山洪暴發,金雞頭前面良田裡的禾苗全部被沖走,剩下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恰似白米。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我們不說曾家子孫那麼有出息,你看,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都被掘墓,而文正公就沒有人動得了。”

1989年冬天一個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周新民老早就躺在熱被窩裡睡覺,快到後半夜的時候,“轟轟”的響聲將他驚醒,村民們大喊:“快報警,有人盜墓!”現場一片狼藉,墳冢被炸了個大洞,一些陪葬之物四散,但曾國藩的棺槨安然無恙。

官方統計,發生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盜墓有8次,而周新民記錄的則有30多次。據說,省文物部門曾對曾國藩的墓地內部構造進行過勘測,吃驚地發現,除了外部有些損耗,棺槨完整無缺。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還有民國呢?當年日本兵也沒有進來,所以說文正公選的墓地風水好。”

“金雞啄白米”

而在其家鄉婁底市雙峰縣,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競希公的墳地的風水。據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

曾競希的墳場像一隻雞,墳葬在雞頭上。墳後面是一狹長的山地,似雞的脖子。狹長的山地的背後,又是一長圓形的山丘,像雞身;長圓形山丘的兩邊,有兩片扇形山地,恰如雞翅。雞頭前面是一條叫“犁頭咀”的小河。河邊有一片良田,據說,在曾競希葬後第二年的春天,連下了三天大雨,荷葉鎮山洪暴發,金雞頭前面良田裡的禾苗全部被沖走,剩下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恰似白米。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據說曾有風水師告訴曾家說,這是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的顯靈,曾家必將大富大貴,但必須保護好這片寶地。於是,曾家就買下了這塊沙洲,並不再耕種它。

按照村民的說法:因為“金雞啄白米”墳地有靈,所以他的後代文運、官運發達。曾競希的孫子,曾氏69代孫曾麟書,即曾國藩的父親,在43歲的時候,參加了第17次“小考”之後,總算是破天荒,成為“大界曾氏”幾百年來的第一個秀才。從此以後,50年時間內,先後產生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多人。

這不光是民間的傳說,也被許多小說家寫成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出版,其中就有這段傳說。

隨著“曾國藩熱”的升溫,這個原本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成為最吸引人的話題。全國各地來研究曾氏風水的人絡繹不絕,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朱天賦說:“不光是大家嘴巴說,我經常看見有人拿著羅盤到處走,肯定是研究風水啦!”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我們不說曾家子孫那麼有出息,你看,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都被掘墓,而文正公就沒有人動得了。”

1989年冬天一個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周新民老早就躺在熱被窩裡睡覺,快到後半夜的時候,“轟轟”的響聲將他驚醒,村民們大喊:“快報警,有人盜墓!”現場一片狼藉,墳冢被炸了個大洞,一些陪葬之物四散,但曾國藩的棺槨安然無恙。

官方統計,發生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盜墓有8次,而周新民記錄的則有30多次。據說,省文物部門曾對曾國藩的墓地內部構造進行過勘測,吃驚地發現,除了外部有些損耗,棺槨完整無缺。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還有民國呢?當年日本兵也沒有進來,所以說文正公選的墓地風水好。”

“金雞啄白米”

而在其家鄉婁底市雙峰縣,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競希公的墳地的風水。據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

曾競希的墳場像一隻雞,墳葬在雞頭上。墳後面是一狹長的山地,似雞的脖子。狹長的山地的背後,又是一長圓形的山丘,像雞身;長圓形山丘的兩邊,有兩片扇形山地,恰如雞翅。雞頭前面是一條叫“犁頭咀”的小河。河邊有一片良田,據說,在曾競希葬後第二年的春天,連下了三天大雨,荷葉鎮山洪暴發,金雞頭前面良田裡的禾苗全部被沖走,剩下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恰似白米。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據說曾有風水師告訴曾家說,這是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的顯靈,曾家必將大富大貴,但必須保護好這片寶地。於是,曾家就買下了這塊沙洲,並不再耕種它。

按照村民的說法:因為“金雞啄白米”墳地有靈,所以他的後代文運、官運發達。曾競希的孫子,曾氏69代孫曾麟書,即曾國藩的父親,在43歲的時候,參加了第17次“小考”之後,總算是破天荒,成為“大界曾氏”幾百年來的第一個秀才。從此以後,50年時間內,先後產生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多人。

這不光是民間的傳說,也被許多小說家寫成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出版,其中就有這段傳說。

隨著“曾國藩熱”的升溫,這個原本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成為最吸引人的話題。全國各地來研究曾氏風水的人絡繹不絕,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朱天賦說:“不光是大家嘴巴說,我經常看見有人拿著羅盤到處走,肯定是研究風水啦!”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外來者不只是一味的轉述,這段故事在口耳相傳中演繹得更加傳奇。一位外來者在參觀過之後寫道:“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背面有蜿蜒而來的群山峻嶺,前面有遠近呼應的低山小丘和良田,左右兩側則護山環抱,中間部分地勢寬敞,且有屈曲之流水環抱,符合古代理想的風水寶地的特徵,即‘葬穴’四靈地的‘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

而也有人說,曾國藩統帥湘軍打敗太平軍,就靠曾競希“金雞啄白米”的墳地的風水。據說,香港有一對富豪夫婦,來到雙峰荷葉鎮,看了曾氏祖墳以後說:“原打算去看洪秀全家的祖墳,看了這裡以後,廣東就不必去了。”

"

除了在長沙的曾氏後裔,很少有人會去曾國藩墓地祭祀。世代給曾國藩守墓的周新民說:“這裡太偏僻了,實在不好走。”而曾國藩故居更是偏遠:從長沙南站乘坐3個小時長途汽車到達雙峰縣城,坐中巴車再轉兩個小時的山路到達荷葉鎮,接著還要花5塊錢坐當地的摩的。除了單位組織的旅遊,很少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顛簸。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陌生的面孔還是不辭辛苦來到湖湘大地,在這位晚清重臣的故居以及墓地輾轉,其中甚至很多人來自港臺。

他們不是曾氏後人,也不是歷史學者。他們對曾氏的歷史功過並不在意,他們關心的只有“風水”。據說,當地有政府領導樂此不疲,講解曾氏風水是接待上級和外商的“必修課”。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從長沙城出發,沿著湘江東岸一路向南,驅車約30分鐘,經過一段顛簸的鄉村小道,在一個隱蔽的入口處右拐。這裡四面環山,山泉清流而下,低窪之處形成了一個水塘。水塘後面是一個破舊的寺廟,經過一段泥濘的小路,後面小山坡上一處石質建築若隱若現———這就是晚清重臣曾國藩和夫人的安息之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墓地正前的桐溪寺前左右兩側各有一棵千年銀杏和羅漢松,可惜的是,2000年前後,當地流傳古銀杏可治百病,於是許多村民都來這裡剝樹皮,一棵千年雄銀杏壽終正寢。

村民說,原本還有一對石人,一文一武,寓意湘軍是文官從軍,而現在只有一個文官石像獨自矗立。神道碑也斷成數截,上面依稀可見李鴻章寫的小楷碑文,一直被村民周新民在家中妥善保管。

周新民56歲,除了三畝地,就在鎮上開摩的為生,周家為曾國藩數代守墓,到他已是第四代。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1872年3月20日,曾國藩在兩江總督任上去世。兩個月後,家人護著棺槨回到長沙,淺葬在金盆嶺。兩年後,歐陽夫人去世,曾國藩與夫人合葬於此。

按照舊時的風俗,曾家後人在此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守墓,而周新民的曾祖則以下人的身份精心做事,很快就以自己的老實和勤快博得了曾家人的信任。

守制期滿後,曾家就將守墓的任務交給了周家。作為報酬,曾家把周圍的20畝良田買下,還有周圍的柴山、油茶林,一併奉送給周家。此外,還給他們修建了一棟10多間房子的磚木房。

周家自然是極盡守墓之責,周家當時規定,凡是五官不全的、放牧的、乞丐,以及家禽家畜都不允許進入墓地。56歲的周新民說:“我們是很盡心的,當時很多人來曾國藩的墓地來拜他,我們都要準備吃的喝的。尤其是到了祭祀或者清明,曾家人來的話,我們都要用牲畜等祭祀品在大路口迎接。我們周家想得很清楚,吃曾家的飯,就要把人家的事情做好。”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除了提供免費的茶水,還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印在墓地的護欄上,不厭其煩的向過客講述他知道的風水故事。

此前,民間演繹的曾國藩墓地的風水故事主要有兩個版本:

當年,曾國藩在坪塘訓練鄉勇時,結識了伏龍山桐溪寺的方丈“寶月法師”,兩人十分投緣。有一天,曾國藩登上伏龍山,站在現在墓地所在位置向周遭看去,只見四周山脈於左、右、後成U狀圍住伏龍山,前面也有一座山峰相望,正應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四靈”之說,實在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曾國藩便萌發了將伏龍山作為身後歸葬之地的想法,但寶月方丈起初沒有同意。後來,曾國藩一再懇求,寶月方丈便與曾國藩盟約,誰先歿誰就安葬於此。結果,曾國藩先走一步,於是便葬在這裡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選擇眼前的這塊墓地和寶月方丈沒有什麼關係。據一些史料記載,曾氏在南京兩江總督任上因積勞成疾,辭世前曾委託其弟曾國荃在家鄉湘鄉曾家祖墳周圍為其踏勘墓地。結果曾家墓地中上好的位置已經用完,最後曾國荃向其兄出主意說,將父母的墓地再挪騰一下,可騰出一處來安葬其兄。但曾國藩堅決不同意,認為不可讓父母靈魂受擾。最終他告訴其弟,自己早年辦團練時曾在長沙郊外看上了一處地方,遺骨不用再運回湘鄉,就安葬在長沙郊外坪塘。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在周新民嘴中,故事更加地傳奇:

“文正公(注:指曾國藩)在世就準備選墓地了,當初他的好朋友、四川萬縣知縣馮樹堂懂風水,叫他葬在東臺山,說那風水好。但文正公本人不肯,他說那邊是‘天子之地’,是出天子的地方,他自己不敢去。所以說文正公神,後來那邊蓋起了東臺書院。

“那文正公怎麼選這裡的呢?那是有一次,他兵敗靖港(注:公元1854年3月),就在長沙四處散心,結果就跑到這裡了,來到當時的寺裡跟方丈聊天。他很喜歡這裡,說死後就要葬在這裡。為什麼他墓的位置是在寺廟後面呢?是因為文正公在世時是打仗的,他是讓佛家擋住外面的一些災禍。”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我們不說曾家子孫那麼有出息,你看,左宗棠、李鴻章這些人,生前風光無限,死後都被掘墓,而文正公就沒有人動得了。”

1989年冬天一個北風呼嘯、天寒地凍的夜晚,周新民老早就躺在熱被窩裡睡覺,快到後半夜的時候,“轟轟”的響聲將他驚醒,村民們大喊:“快報警,有人盜墓!”現場一片狼藉,墳冢被炸了個大洞,一些陪葬之物四散,但曾國藩的棺槨安然無恙。

官方統計,發生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盜墓有8次,而周新民記錄的則有30多次。據說,省文物部門曾對曾國藩的墓地內部構造進行過勘測,吃驚地發現,除了外部有些損耗,棺槨完整無缺。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周新民說:“還有民國呢?當年日本兵也沒有進來,所以說文正公選的墓地風水好。”

“金雞啄白米”

而在其家鄉婁底市雙峰縣,一直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曾國藩之所以發家,全靠著他的曾祖競希公的墳地的風水。據風水師的說法,曾競希的墓地的地形為“金雞啄白米”,有靈氣,是塊風水寶地。

曾競希的墳場像一隻雞,墳葬在雞頭上。墳後面是一狹長的山地,似雞的脖子。狹長的山地的背後,又是一長圓形的山丘,像雞身;長圓形山丘的兩邊,有兩片扇形山地,恰如雞翅。雞頭前面是一條叫“犁頭咀”的小河。河邊有一片良田,據說,在曾競希葬後第二年的春天,連下了三天大雨,荷葉鎮山洪暴發,金雞頭前面良田裡的禾苗全部被沖走,剩下一片白茫茫的沙子地,恰似白米。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據說曾有風水師告訴曾家說,這是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的顯靈,曾家必將大富大貴,但必須保護好這片寶地。於是,曾家就買下了這塊沙洲,並不再耕種它。

按照村民的說法:因為“金雞啄白米”墳地有靈,所以他的後代文運、官運發達。曾競希的孫子,曾氏69代孫曾麟書,即曾國藩的父親,在43歲的時候,參加了第17次“小考”之後,總算是破天荒,成為“大界曾氏”幾百年來的第一個秀才。從此以後,50年時間內,先後產生了曾國藩、曾廣鈞兩進士,舉人、優貢、秀才更是多達20多人。

這不光是民間的傳說,也被許多小說家寫成故事。上世紀90年代初,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出版,其中就有這段傳說。

隨著“曾國藩熱”的升溫,這個原本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成為最吸引人的話題。全國各地來研究曾氏風水的人絡繹不絕,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村民朱天賦說:“不光是大家嘴巴說,我經常看見有人拿著羅盤到處走,肯定是研究風水啦!”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外來者不只是一味的轉述,這段故事在口耳相傳中演繹得更加傳奇。一位外來者在參觀過之後寫道:“曾競希‘金雞啄白米’墳地,背面有蜿蜒而來的群山峻嶺,前面有遠近呼應的低山小丘和良田,左右兩側則護山環抱,中間部分地勢寬敞,且有屈曲之流水環抱,符合古代理想的風水寶地的特徵,即‘葬穴’四靈地的‘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俯’。”

而也有人說,曾國藩統帥湘軍打敗太平軍,就靠曾競希“金雞啄白米”的墳地的風水。據說,香港有一對富豪夫婦,來到雙峰荷葉鎮,看了曾氏祖墳以後說:“原打算去看洪秀全家的祖墳,看了這裡以後,廣東就不必去了。”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曾國藩墳地民間版本真實的風水故事

此外,曾國藩的出生地白玉堂、故居富厚堂都被認為是“風水絕佳”,而且各種出版物中都對此進行詳細的解讀。

曾氏家族分家之後,白玉堂被分給曾國華。他的孫子叫曾廣奇,1957年從美國回國,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除曾國藩外,從富厚堂還走出了曾紀澤、曾紀鴻、曾寶蓀、曾約農等名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