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

曾國藩的一生,起點極低,但抵達的高度很高。

他是中國古代之最後一人,中國近代之第一人。


1

1811年,湖南長沙湘鄉縣一個普通的家庭裡,一個嬰孩呱呱落地,這個人就是為中國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曾國藩。

曾國藩小的時候那可不是一般的笨吖!

道光五年的一個夜晚,13歲的曾國藩一如既往的進入書房,點燃油燈,背起一篇三百字小文。

家裡一早來了一個賊,在他還未進入書房前就已經在書房了,看到有人來,便躲在了房樑之上,想等他入睡之後再偷點東西走。

小偷聽到曾國藩背誦的古文很短,以為一會兒就能完成,誰知道直至小偷睡了一覺醒來,曾國藩還背得磕磕巴巴。

那賊終於受不了了,“唰”的從房樑上跳下來,將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後衝曾國藩大叫:“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然後在曾國藩崇拜的目光中大搖大擺的離開:“天還沒亮,還能再幹一票。”

這個故事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曾國藩的“笨”,倒是確確實實的事,以至於從小就被人譏笑為“愚蠢之輩”。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2

與他同朝為官的左宗棠,秀才、舉人、進士都是一考就中; 張之洞16歲考中秀才, 比他稍小的梁啟超11歲中秀才,十六歲中舉人。 而曾國藩考個最末等的秀才,都考了七次才通過。

無怪乎左宗棠一向對他一臉嫌棄,毫不留情地說他“才短”。而曾國藩對自己的“笨”也頗有自知之明,說自己“吾生平短於才”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曾國藩和父親曾麟書第六次並肩去考秀才。

這是年過四十的父親第十七次踏入考場,而曾國藩也考了快十年,因為屢屢失敗,這對父子在湖南湘鄉已經是一對“名人”,成為鄉人的笑柄。

這一次,曾麟書終於考中秀才,還被當時的湖南省教育廳廳長(主考官)批評為“文理太淺”。考卷被當成了反面典型。這一下子,那可是全省出了名。

越笨拙越努力,曾國藩潛心苦讀!

人啊,一旦開竅,那可就要一鳴驚人了。

道光十三年,曾國藩中秀才;第二年就中了舉人;四年後,他就高中進士。入京為官!

而他那些早早考中秀才的同學,卻連舉人也沒出來一個。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所以曾國藩說:“拙看似慢,實則最快。”

3

1838年,曾國藩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開始他的仕途生涯。

進翰林院的人都是大才子,看不起俗務。剛入京時,他為人處世不夠周到,在翰林院,他做事依然不走捷徑,不管官場的潛規則,不通人情,只認規矩,經常得罪朋友。結果被孤立。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而正是因為做事踏踏實實、紮紮實實!

1852年離開北京。在十多年裡,曾國藩在仕途上的升遷非常迅速,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從一個小翰林做到禮部侍郎,成為二品大員。創造了道光朝的紀錄

翰林官員的升遷,主要靠考試。所以翰林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4

曾國藩很痛恨汙濁混沌的官場風氣,所以很憋屈!

1850年,道光皇帝去世,血氣方剛的咸豐登基。

罷免了溜鬚拍馬的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同時發佈上諭,“求言”!

曾國藩心情太激奮了,寫了一封《應詔陳言疏》,得到咸豐的“通報表揚”。

咸豐皇帝其實並沒有雄才大略,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所以接下來的奏摺都是泥牛入海,鳥無音信!

曾國藩生氣了,要想挽救大清帝國,只有敲打醒這個糊塗皇帝才行,上了一道《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毫不隱諱地痛訴咸豐三大缺點:

一是小事精明,大事糊塗;二是隻要虛名,不求實際;三是剛愎自用,出爾反爾。並警告說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咸豐皇帝氣得差點噴血,恨不得立馬去御膳房拿把菜刀,去找曾國藩決鬥。

史載“帝覽奏大怒,摔諸地,立召軍機大臣,欲罪之”。

幸有多位大學士勸諫,曾國藩才免於獲罪。

從此之後,小心眼的咸豐就不斷給曾國藩小鞋穿。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但這次上書為曾國藩贏得了很高的政治聲望,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一下子迅速提高,這對他後來組建湘軍、吸收人才有很大作用。

5

得罪皇帝的同時,曾國藩還把整個經常的官員也都給得罪了,處處受人白眼!

直到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派他充任江西鄉試正考官。曾國藩離開北京,結束了十多年的京官生涯。

但在赴任江西的途中遭遇家庭變故,母親江太夫人去世了。曾國藩回家守孝!之後潛心讀書,準備歸隱山林!

此時,太平天國揮師北上,湖南各地紛紛陷落,咸豐皇帝情急之下,命令曾國藩這樣的在籍官員協助地方官員興辦“團練”,保衛鄉里。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一到長沙,就展現出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四處搜“剿”土匪,除暴安良,打擊地方黑惡勢力。四個月內,審案局“計斬決之犯一百零四名,立斃杖下者二名,監斃獄中者三十一名”。從此獲得了“曾剃頭”的綽號。

鐵腕確實收到了一時之效,社會秩序迅速安定,但同時得罪了地方官!

駐長沙的綠營軍,軍紀廢弛,糜爛無力。

在抓治安的同時,他還著手創建了一支嶄新的軍隊“湘軍”。綠營軍心裡不爽,開始尋釁滋事。包圍曾國藩的公館,曾國藩奪門而逃,才倖免於傷。

這是曾國藩出生以來,第一次遭遇真正的挫折,這種難堪讓曾國藩心血上衝,夜不能寐。

最終決定:好人不與惡狗鬥。

然後帶湘軍離開長沙,往衡陽。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曾國藩調動全部心力,苦練湘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初步練成了一支一萬七千餘人的湘軍。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咸豐四年正月,曾國藩親率水陸大軍齊集誓師,北上長沙,迎戰三萬太平軍。而出師不利,曾國藩率領的這路隊伍遭遇靖港慘敗,情急之下投水自盡未成,被整個長沙官場嘲笑。

但不久後,塔齊布率領的湘軍在湘潭重創太平軍,解了長沙之圍,殲敵萬餘人,終於取得了勝利。

湖南首勝,湘軍士氣大振。經過一番休整,曾國藩率水陸大軍從長沙再次出發,攻向湖北,並收復了兩湖最大的城市武漢,迅速扭轉了全國戰局。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接到戰報,咸豐高興得不得了,封曾國藩為湖北巡撫(兩天後,聽信讒言,又取消了),嘉獎湘軍,特命曾國藩單銜奏事,湖南文武百官,皆聽曾國藩調遣。

曾國藩沒有地方實權,軍隊也不是正規軍,而後來皇帝聽信讒言,對他猜忌和不信任!處境很困難!最大的難處就是咸豐瞎指揮!

咸豐四年九月上旬,曾國藩奉咸豐皇帝的命令,率師直向江西重鎮九江推進。

在直取九江的過程中,在湖口被石達開的太平軍襲擊,遭遇慘敗。

曾國藩的座船被太平軍俘獲,自己也差點成了太平軍的俘虜。曾國藩一生中第二次投水自殺,幸被救起。

湖口之敗後,湘軍元氣大傷,手下大將塔齊布、蕭捷三相繼病死戰死。

後太平天國內亂,咸豐帝以為依靠嫡系部隊江南江北大營就能戰勝太平軍,因此更加不重視曾國藩。

期間,曾國藩父親去世,曾國藩回家奔喪後,向咸豐帝攤牌,要求給他實權,否則就在家守孝。短視的咸豐帝順勢,批准了曾國藩在家守制的奏請。收到皇帝回信,曾國藩就得了“怔悸之病”。所謂“怔悸之病”,就是失眠。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這一年,曾國藩47歲,陷入了人生中的最低谷。

6

在家蟄伏兩年,反思自我,心性大變,為人處世脫胎換骨。

1858年,太平天國死灰復燃。大破清軍江北大營、江南大營。

咸豐慌了,急命曾國藩立馬出山。獲得了兩江總督一職,攻克了安慶,即將開始全面反攻太平天國。

之所以能成功,不得不說的是他改變的3大特點!

第一,“低聲下氣”

他出山之前,給當地的官員寫了一封信。從督撫大員到一般武將無一遺漏。

信的大意就是:“我們都是為朝廷效力,我能力有限,請求多幫我一點,當然,我現在也是個明白人。”

第二,“同流合汙”

之前曾國藩每打勝仗,保舉受獎人數不過軍隊的百分之三。很多人不願投靠湘軍。

復出打仗,曾國藩也學會了“濫舉”,

“誘之以名,籠之以利,才能網羅天下英才。”

於是,天下將士紛紛投奔曾國藩。

第三、“貪汙受賄”

1861年,湘軍大將鮑超,借給曾國藩賀壽之機,送來十六大包“戰利品”。曾國藩只取出一頂繡花小帽!:“我喜歡這個玩意,就收下了,其他的你拿回去。”

曾國藩派容閎去採購,對於採購,必然會回禮的,曾國藩之收下了價值二十兩以下的東西,其餘全部退回!

收下小禮,那是不拂人面子。

拒絕大禮,既是堅守原則,又是仗義輕財。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為人處世堅持八字方針:外圓內方,外濁內清。

7

拿下安慶之後,湘軍的下一個首要目標,自然就是太平天國的首都。

弟弟曾國荃主攻金陵,孤軍深入南京城下,雨花臺大戰一共持續了四十六天,最終堅守住!

雨花臺大戰後,曾國荃膽氣復壯。堅持駐紮雨花臺三年!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軍終於挖通地道,第二天,湘軍攻入南京,南京外城各門全部陷落。

此等天下第一奇功,等來的卻是慈禧太后嚴厲指責曾國荃,沒有一鼓作氣捉拿太平天國首領,並追問天京財富下落。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曾國藩自知這是在說自己!此時兄弟二人權利達到巔峰!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處理好權和利兩個字。

他的應對:曾國荃辭職和主動裁湘軍。

自裁湘軍:既減輕了朝廷對他的疑慮,也解決了湘軍的諸多弊端。

曾國藩完成了政治退卻,緩和政府的矛盾,換來清政府放手讓其治理兩江,鞏固地位,化險為夷,渡過難關。

外部問題解決了,但是集團內部還有大問題:兩個湘軍領袖曾國藩和左宗棠公開決裂。

左宗棠曾是曾國藩幕僚,曾國藩對他極為器重,左宗棠的一生事業,受曾國藩之提攜甚力。

左宗棠身陷樊案時,曾國藩對其更有救命之恩。

然而在攻下南京之後,兩個人的關係卻迅速惡化。但後來左宗棠當了總督,翅膀硬了,因為素好爭功,便對曾國藩眼紅不滿。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 左宗棠


不僅“每接見部下諸將,必罵曾文正”,就是接待友人,也是“乃甫入座,即罵文正”。

左宗棠內心還深藏著“瑜亮情結”,但曾國藩從來沒在任何場合說過左宗棠壞話。

同治五年,左宗棠出任陝甘總督,受命鎮壓西捻軍。

在其他地區紛紛拖欠餉銀之時,唯有曾國藩所轄兩江地區軍餉源源不斷送來,史載“文正為西征軍籌餉,始終不遺餘力,士馬實賴以飽騰”。

除此之外,曾國藩又將最得意的部下劉松山交給左宗棠使用。

曾左晚年這最後一次交集,確實感動了左宗棠,左宗棠第一次對曾國藩產生了發自內心的敬重和欽佩。

因此曾國藩去世後,身在西北前線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來一副輓聯:

“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欺無負平生。”

在輓聯後面,左宗棠署的是“晚生”二字。而生前,他從來沒對曾國藩自稱過晚生。終於承認自己不如曾國藩。

8

人們提起曾國藩,一般認為他一生做了兩件大事:平定太平天國和興起洋務運動。

其實除此之外,曾國藩一生致力的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培養人才。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曾國藩幕府的特殊更在於它很像一個學校,這個學校的校長,就是曾國藩。他在幕府中對待下屬,就如同老師對待學生一樣。

曾國藩的人才實踐:

尋找人才,收為己用。

新人來投,必會親自接見,認真面試。

培養人才,定期考試!

宗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當初在大規模裁撤湘軍時,留有後手,那就是“裁湘留淮”。保留淮軍“以濟湘勇之窮”,選定李鴻章做自己事業的接班人。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河防戰略的首創者是曾國藩,收穫成功的是他的學生李鴻章。

曾國藩以自己的抽身退步,完成了湘消淮長、曾李瓜代的過程。

9

1868年,曾國藩調任直隸總督,成為疆臣之首。

天津教案震驚了全世界。這次教案不但死亡者眾多,更關鍵的是,法國高級外交官也死於此難。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曾國藩在天津教案中全力避免戰爭,卻反而替朝廷背了黑鍋,使自己成了民眾眼中的賣國賊,精神受到極大打擊,被朝廷調任兩江總督。從“中興名臣”到“千夫所指”!

後世罵曾國藩為“漢奸”,主要原因是他對大清王朝的忠誠。他以漢人身份,鎮壓了反清起義。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曾國藩忠於清廷,一方面是基於禮教原則,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國家利益的現實考慮,因為在列強環伺之下,清王朝覆滅,不僅會亡國,而且會亡天下。

在平定太平天國後,他沒有一日懈怠,緊接著就啟動了洋務運動。

他的目標不只是延長王朝的壽命,更要更新它的精神,脫換它的胎骨,讓它有能力來應對幾千年未有之重大挑戰。

然而曾國藩到了垂暮之年猛然發現,雖然耗盡一生精力,在慈禧的心中,王朝的前途遠沒有個人權力重要,這片天,已經補不起來了。

1871年,曾國藩與李鴻章聯名上奏,建議朝廷選派優秀子弟赴美留學,這是曾國藩去世前為國家辦的最後一件大事。

晚年的曾國藩雖然已經油盡燈枯,仍然勤奮有恆,儘管右眼已經失明,左眼的視力也並不好,但他還是每天在處理完公事後讀一點兒書。有時眼睛實在太疼,就閉目默誦。

1872年3月12日,曾國藩終於走到了人生盡頭。死亡的消息傳開,他的門生故舊們都非常震驚,紛紛悼念。

年少不懂曾國藩,讀懂已是淚滿面

就在儒家精神世界崩潰的前夜,曾國藩這個最後的精神偶像出現了。

曾國藩身上的儒學精神,是有活力、有彈性、有容納力的,他掌握了儒學的真精神。

古往今來,中國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三不朽。”

在立德上,曾國藩一輩子修身,可稱聖人;

在立功上,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縱橫天下;

在立言上,曾國藩留下《家書》《語錄》,著作等身。

所以他被稱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自古聖賢可佩但不可學,唯有曾國藩可佩亦可學

中國儒家的聖人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和半個曾國藩!

千古第一完人王陽明:你可知道他到底有多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