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魚山曹植墓 曹植後人今安在?

東阿魚山曹植墓 曹植後人今安在?

記者實地探尋

魚山,“泰岱西來之餘脈”,山不高,海拔僅82米。東與群山疊翠隔河相望,南有小清河清如明鏡。魏太和七年,即公元233年,一位悲情才子,長眠在此。一睡千餘年,他再次被人仰望。不為別的,只因其父曹操的大墓被髮掘。

曹操墓的發掘,掀起一浪浪爭議,同時,尋找曹氏後人也備受關注。

那麼,曹植是曹操之三子,能否在曹植長眠之地尋找到曹氏後人呢?10日,記者專程來到東阿探尋曹氏後人。

◇魚山村有兩戶曹姓人家

魚山村離曹植墓一箭之遠,在這個村子裡,是否會有曹植後人呢?

魚山村,幾百人的普通村子。村子不大,姓氏很雜,最多時有二十個姓氏,以房姓居多。曹姓人家只有兩戶。

今年65歲的曹洪群是兩戶曹姓人家之一。另外一家是他的兄長。

他的家原來就在魚山北坡,與沉睡的曹植是鄰居。1987年,縣裡對曹植墓進行保護,他才搬到山下。雖然居住在曹植墓附近,但從來沒有恐懼感,反而覺得“曹子建”很有親和力。

曹洪群繪聲繪色地回憶說,從前的魚山每到夏天,地上就“冒出”很多清水。有山有水,就缺少一位山水畫家前來畫下來。

曹植在魚山附近,村民親熱地稱之為“曹子建”。每每遇到不舒心的事,便拿果樹供品,在曹植墓前祭奠一番。“他是村民的一種寄託,他甚至就是一位普通的村民!”曹洪群動情地說。

曹洪群說,他並不是魚山的原著居民,他也沒有家譜,不知道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他只知道,祖先從清朝中期遷移到魚山村,至今一百多年。既然不是原著居民,那曹洪群的祖先是從哪裡搬遷來的?

“俺的祖先是從附近曹廟村搬遷來的。”

東阿魚山曹植墓 曹植後人今安在?

圖片說明:魚山村曹洪群手扶曹植墓大門,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曹植的後人

◇曹廟村曹氏村民是曹植後人嗎?

在說曹廟村之前,不得不先說1951年曹植墓發掘時的一件事。當年6月,原平原省文物部門對曹植墓行進發掘,消息傳到離曹植墓幾公里遠的曹廟村。村裡的老人堅信自己就是“曹植的後人”。“破俺曹家的祖墳,不行!”——二十多位老人氣憤地來到發掘現場。

“這是對文物發掘,不是破祖墳!政府決定的!”——發掘工作人員的一番話,樸素的老人們最終同意發掘。

發掘半個月,下了半個月的雨。老百姓說,那是老天在哭,哭的是曹子建。

在這二十多位老人中有一位叫曹可範。他對發掘曹植墓總是“耿耿於懷”,經常給兒子提及這些往事。

曹可範的兒子曹貞,今年62歲。退休前東阿縣委黨校工作。他常年研究曹植墓,造詣很深。當時,曹植墓的“隋碑”,沒有人能讀懂。他用一年多時間,準確無誤翻譯出來。

之所以說“隋碑”,是因為它能提供很多歷史信息。隋碑立於隋開皇十三年(593年),原立於曹子建廟內。在這通石碑上有931字,楷篆隸並行。這931字中隱藏著什麼祕密呢?

碑文中有“十一世孫曹永洛”七個字讓曹貞興奮不已。隋碑記載了曹植十一世孫曹永洛在北齊皇建二年(561年)奏請孝昭皇帝建立曹植靈祠、進行祭祀的情況。

從曹植去世的232年到曹永洛奏請建立曹植靈祠的561年,三百多年的歷史煙雲,曹氏後人經歷那些碾轉遷移已無從得知。

但曹貞認為,北齊治所在鄴,曹永洛應當是朝中官員,所以,曹永洛肯定居住在鄴這個地方。

曹植死後,他的兒子曹植任濟北王,治所在今長清。那裡是否有曹氏後人呢?

曹植選魚山為長眠之地,難道在魚山附近沒有他的後人?

紛擾的歷史懸疑,讓曹貞不得其解,他一直在探尋。

“曹廟村的曹姓是不是曹植後人呢?”自從曹操墓發掘以來,很多人這樣問曹貞。

“俺不是曹植後人!俺的祖先是從文登鐵板橋前以來的”。曹貞果斷的回答。

曹貞介紹說,明朝洪武8年(1375年),他的祖先從“文登鐵板橋”遷移而來,到他這輩已經19輩。當時,和曹氏一起從“鐵板橋”遷來的有十幾姓。

有家譜為證,曹貞拿出《曹氏家譜》。那既然記載從“鐵板橋”遷來,“鐵板橋”在哪裡?“俺一直沒有找到鐵板橋這個地方”曹貞無奈地說。

從曹貞提供的家譜看,曹氏的歷史只記錄到明朝洪武8年。從曹植去世到此,已經過去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中,曹植的後人是怎麼遷徙的?

曹貞對明朝洪武8年的歷史空白感到十分困惑,他不敢肯定在明朝以前,他的家族與曹植沒有血緣關係。

事實上,三國兩晉南北朝期間,我國民族融合非常普遍,居民遷徙頻繁。唐朝開始,曹操被醜化後,很多曹氏後人甚至不願提及自己的身世,不斷遷徙流轉。曹貞推測道:曹植後人應該遷徙到長江下游地區的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曹植後人到底在歷史風雨中經歷了什麼?他們遷徙到什麼地方?這個歷史懸疑一直在人們的關注中升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