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曹禺話劇作品

曹禺

淺談曹禺話劇作品

作者生平

曹禺,卓越的中國現代戲劇家。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開中學學習期間參加戲劇活動,曾擔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劇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廣泛鑽研從古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戲劇及契訶夫、易卜生、奧尼爾的劇作。

1933年大學即將畢業前夕,曹禺創作了四幕話劇《雷雨》,於次年公開發表,很快引起強烈反響,它不僅是曹禺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別出版了他的重要劇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戰期間的重要劇作是《北京人》。新中國成立後,曹禺創作的劇本主要有《膽劍篇》、《王昭君》等。

《雷雨》

淺談曹禺話劇作品

圖片來自網絡

是曹禺在夏秋之間創作的,1935年4月在東京首演後才引起注意,1935年夏在國內首次上演從此經久不衰。

《雷雨》誕生不僅宣告了戲劇的誕生,也宣告了一個戲劇新時期的開始,從此我國有了足以與同世界優秀作家相提並論的作品。

全書寫了兩個作家8個人物,儘管寫的家庭悲劇,但已突破家庭範圍,獲得了廣泛的社會意義,這兩個家庭8個人物分別夫妻,父子,母子,母女,兄弟,兄妹,資本家與與工人,主人與僕人,富人與窮人。

《北京人》

淺談曹禺話劇作品

圖片來自網絡

三幕劇《北京人》以一個典型的沒落士大夫家庭曾家的經濟衰落為全局矛盾衝突的線索於戲劇衝突發生的具體背景,以曾家三代人為主人公,展開家庭中善良與醜惡,新生與腐朽,光明與黑暗的衝突。通過這些衝突,深入封建家庭這一軀體深處,著力反映出封建主義精神統治對人的吞噬,人們在這種精神統治下對人生的追求,以及這種精神統治必然破產的結果。劇本作者曹禺談到寫作動機時說道:“當時我有一種願望,人應當像人一樣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一樣活著,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子來。”

曹禺說《北京人》的創作是在於:“當時我有一種願望,人應當像人一樣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活著。不能像當時許多人活,必須在黑暗中找出一條路來。”

一個悲劇的氛圍下,但是話劇裡的人物的描寫人物根本讓人恨不起來,因為他們懦弱。《北京人》中寫出的更多的是表達一種希望,“出走”是一個希望,“反抗”是一種希望。

《北京人》是在抗日戰爭的背景下創作的,是在寫完《蛻變》後寫成的另一部力作,也是曹禺先生將40年代戲劇創作藝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的一個標誌。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描寫的環境沒有在戲劇中體現抗日戰爭的背景下,它根本上不與當時的社會背景聯繫,不能那麼現實的現實的東西,從這部作品中寫出的更加深邃的領地更加表達了反思和批判,《北京人》體現曹禺從民族根本的批判的特點。

曹禺作品推薦

《雷雨》

《日出》

《原野》

《蛻變》

《北京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