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謀略家,料事如神,很有見識。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是如何養成的呢?


"

【核心提示】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謀略家,料事如神,很有見識。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是如何養成的呢?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一、曹操的料事如神與見識

1、拒絕夥同王芬叛亂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相掌權,天下大亂,冀州刺史王芬於是聯合許攸、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漢靈帝。

王芬等人在謀劃廢黜漢靈帝時,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遭到曹操的斷然拒絕。因為在曹操看來,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歷史上,伊尹、霍光憑藉執政大權,衡量輕重利弊、計算成敗得失,加上同眾人的願望一致,故而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王芬他們只看到古人能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卻未看到如今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一定會十分危險。

後來,王芬果然事敗自殺。而曹操當時若是沒有點見識,憑著一腔熱血冒然參與其中,恐怕也要受到牽連。

2、斷定何進必敗

漢靈帝去世後,漢少帝即位,何太后臨朝。何太后的兄長何進官居大將軍,卻處處受到宦官掣肘,因此準備誅殺宦官,但何太后不允許,事情陷入僵局。袁紹於是給何進出了一個餿主意,請董卓等外地將領率兵進入洛陽,以逼迫何太后同意殺宦官。

時任典軍校尉的曹操聽說後笑著說:“宦官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應給予大權和寵信,讓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要興師動眾去徵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把宦官一網打盡,則事情必然會洩露,我看此事必定失敗。”

後來何進事洩被殺,董卓進洛陽,果然把東漢朝廷鬧騰得烏煙瘴氣,從此開啟了漢末軍閥混戰的序幕。

3、斷定呂布無能

興平元年,張邈、陳宮等趁曹操率部攻打徐州時發動叛亂,迎接呂布入兗州,兗州轄下,除了鄄城、範縣、東阿三地仍然忠於曹操外,其他各縣紛紛響應投靠呂布。

曹操聽聞兗州出事,火急火燎地從徐州趕回兗州,卻發現呂布在未能攻克鄄城後,竟然向西移駐濮陽。

由此,曹操斷定呂布無能,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說:“呂布一下子得到一州的地盤,卻不能趁勢佔據東平,切斷亢父和泰山的要道,利用險要的有利地勢來與我對抗,反而回駐濮陽,我知道他沒有多大作為。”

於是,曹操徹底放下心來,從容策劃反攻呂布,收復兗州。興平二年,曹操在鉅野擊敗呂布,將呂布趕出兗州,收復兗州全部。建安三年,曹操又與劉備合力打敗呂布,並將呂布處死。


"

【核心提示】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謀略家,料事如神,很有見識。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是如何養成的呢?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一、曹操的料事如神與見識

1、拒絕夥同王芬叛亂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相掌權,天下大亂,冀州刺史王芬於是聯合許攸、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漢靈帝。

王芬等人在謀劃廢黜漢靈帝時,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遭到曹操的斷然拒絕。因為在曹操看來,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歷史上,伊尹、霍光憑藉執政大權,衡量輕重利弊、計算成敗得失,加上同眾人的願望一致,故而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王芬他們只看到古人能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卻未看到如今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一定會十分危險。

後來,王芬果然事敗自殺。而曹操當時若是沒有點見識,憑著一腔熱血冒然參與其中,恐怕也要受到牽連。

2、斷定何進必敗

漢靈帝去世後,漢少帝即位,何太后臨朝。何太后的兄長何進官居大將軍,卻處處受到宦官掣肘,因此準備誅殺宦官,但何太后不允許,事情陷入僵局。袁紹於是給何進出了一個餿主意,請董卓等外地將領率兵進入洛陽,以逼迫何太后同意殺宦官。

時任典軍校尉的曹操聽說後笑著說:“宦官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應給予大權和寵信,讓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要興師動眾去徵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把宦官一網打盡,則事情必然會洩露,我看此事必定失敗。”

後來何進事洩被殺,董卓進洛陽,果然把東漢朝廷鬧騰得烏煙瘴氣,從此開啟了漢末軍閥混戰的序幕。

3、斷定呂布無能

興平元年,張邈、陳宮等趁曹操率部攻打徐州時發動叛亂,迎接呂布入兗州,兗州轄下,除了鄄城、範縣、東阿三地仍然忠於曹操外,其他各縣紛紛響應投靠呂布。

曹操聽聞兗州出事,火急火燎地從徐州趕回兗州,卻發現呂布在未能攻克鄄城後,竟然向西移駐濮陽。

由此,曹操斷定呂布無能,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說:“呂布一下子得到一州的地盤,卻不能趁勢佔據東平,切斷亢父和泰山的要道,利用險要的有利地勢來與我對抗,反而回駐濮陽,我知道他沒有多大作為。”

於是,曹操徹底放下心來,從容策劃反攻呂布,收復兗州。興平二年,曹操在鉅野擊敗呂布,將呂布趕出兗州,收復兗州全部。建安三年,曹操又與劉備合力打敗呂布,並將呂布處死。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4、奉迎漢獻帝

在毛玠建議曹操“奉迎天子”後不久,沮授也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卻遭到了郭圖等人的反對。

在當時,袁紹的勢力遠比曹操的勢力強大,如果他要與曹操爭奪“天子”,曹操即便知道“奉迎天子”有諸多好處,只怕也只能拱手相讓。但袁紹缺乏遠見,最後聽取了郭圖等人的建議,放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給了曹操機會“奉迎天子”至許都。

實際上,曹操準備奉迎漢獻帝時,其部下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但因為曹操看到了奉迎漢獻帝的諸多好處,所以才會力排眾議,親自前往洛陽迎接漢獻帝至許都。換句話說,在奉迎漢獻帝這件事上,曹操比袁紹更加有見識。

5、視劉備為英雄

早在建安四年,曹操就曾對劉備說:“如今天下的英雄,只有您和我罷了,袁紹之流,是算不上數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說這話時,劉備實際上剛剛被呂布打敗,失去了徐州,正是十分落魄之時。而且,為了迷惑曹操,劉備整日呆在家裡種菜,韜光養晦,不理朝政國事。但曹操卻目光如炬,能一眼看出劉備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這是需要見識的。

建安五年,袁紹一方面自率大軍在官渡與曹操對峙,一方面派劉備率兵前往許都附近騷擾。

面對這種情況,曹操決定親自率部征伐劉備。曹操部下的許多將領都認為,如今與曹操爭奪天下的是袁紹,現在捨棄袁紹而去征伐劉備,是因小失大。曹操卻認為:“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

由此可見,在曹操眼裡,劉備確實是英雄,是自己強勁的對手——即便劉備當時仍然依附於袁紹,力量還很弱小。而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曹操的看法是對的,劉備的確是曹操一生中最強勁的對手。

6、看透劉表

劉表身材偉岸,少時知名,名列“八俊”之一。初平元年,劉表單騎入荊州,恩威並施,愛民養士,很快就在荊州站穩腳跟。之後又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稱雄荊江。

然而,在曹操看來,劉表不過是一個胸無大志的“自守之賊”,不足為慮。

建安八年,袁譚被弟弟袁尚打敗,只好派辛毗向曹操乞降請救。曹操部下諸將都懷疑袁譚的投降誠意,認為曹操應趁機去攻打劉表,任由袁尚、袁譚自相殘殺,等打敗劉表後,再回來收拾袁譚和袁尚。

但曹操卻認為:“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譚、尚狡猾,當乘其亂。縱譚挾詐,不終束手,使我破尚,偏收其地,利自多矣。”於是就答應了袁譚的請求,出兵攻打袁尚。

7、斷定袁尚必敗

建安九年,曹操圍困鄴城,袁尚率軍回救。曹軍將領們都認為,袁尚的救援軍是思歸之軍,人人都將拼死作戰,應該暫時避其鋒芒。此時,曹操又作出一個神乎其神的判斷,說:“袁尚如果從大路來,應當避開;如果沿著西山來,則將被我們擊敗。”

後來,袁尚果然沿著西山向鄴城出發,並在距鄴城十七裡的陽平亭滏水邊紮營。晚上,袁尚軍點火告知城中的審配守軍。審配於是率軍出城,準備與袁尚內外夾擊,衝破曹軍的包圍。

曹操一方面派兵迎擊審配,另一方面派兵去攻打袁尚。審配抵擋不住,只得退回城裡;袁尚也被曹軍擊敗,退到漳河拐彎處安營。曹操於是包圍袁尚營寨,袁尚畏懼,乘夜逃走,退守祁山。曹操又進軍包圍,袁尚部將馬延、張顗等臨陣投降,袁尚全軍潰散,逃往中山。

曹軍又把繳獲到的袁尚輜重以及袁尚的印綬、節杖、黃鉞以及衣物等拿去給鄴城守軍看,守軍鬥志頓時崩潰。不久,審配的侄子審榮乘夜開門放曹軍入城,曹操於是佔據了袁尚的大本營鄴城。

8、斷定公孫康比殺袁尚、袁熙

建安十二年,曹操採納郭嘉的建議,北征烏桓,打敗了袁尚、袁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的聯軍,袁尚、袁熙逃去遼東郡投靠公孫康。

有人勸曹操乘勢追擊,曹操說:“我將使公孫康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必再勞師動眾。”於是率大軍從柳城班師。而在曹操班師回朝後不久,公孫康果然殺了袁尚、袁熙,並將他們的頭顱獻給曹操。

總之一句話,曹操是一位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政治家、軍事家。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到底是如何養成的呢?


"

【核心提示】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謀略家,料事如神,很有見識。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是如何養成的呢?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一、曹操的料事如神與見識

1、拒絕夥同王芬叛亂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交相掌權,天下大亂,冀州刺史王芬於是聯合許攸、周旌等地方豪強,謀劃廢黜漢靈帝。

王芬等人在謀劃廢黜漢靈帝時,曾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遭到曹操的斷然拒絕。因為在曹操看來,廢立皇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歷史上,伊尹、霍光憑藉執政大權,衡量輕重利弊、計算成敗得失,加上同眾人的願望一致,故而能實現計劃,成就大事。王芬他們只看到古人能輕而易舉地取得成功,卻未看到如今的困難。用這種非常的手段,想一定達到目的,一定會十分危險。

後來,王芬果然事敗自殺。而曹操當時若是沒有點見識,憑著一腔熱血冒然參與其中,恐怕也要受到牽連。

2、斷定何進必敗

漢靈帝去世後,漢少帝即位,何太后臨朝。何太后的兄長何進官居大將軍,卻處處受到宦官掣肘,因此準備誅殺宦官,但何太后不允許,事情陷入僵局。袁紹於是給何進出了一個餿主意,請董卓等外地將領率兵進入洛陽,以逼迫何太后同意殺宦官。

時任典軍校尉的曹操聽說後笑著說:“宦官古今都有,只是君王不應給予大權和寵信,讓他們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必要興師動眾去徵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把宦官一網打盡,則事情必然會洩露,我看此事必定失敗。”

後來何進事洩被殺,董卓進洛陽,果然把東漢朝廷鬧騰得烏煙瘴氣,從此開啟了漢末軍閥混戰的序幕。

3、斷定呂布無能

興平元年,張邈、陳宮等趁曹操率部攻打徐州時發動叛亂,迎接呂布入兗州,兗州轄下,除了鄄城、範縣、東阿三地仍然忠於曹操外,其他各縣紛紛響應投靠呂布。

曹操聽聞兗州出事,火急火燎地從徐州趕回兗州,卻發現呂布在未能攻克鄄城後,竟然向西移駐濮陽。

由此,曹操斷定呂布無能,不可能有什麼大作為,說:“呂布一下子得到一州的地盤,卻不能趁勢佔據東平,切斷亢父和泰山的要道,利用險要的有利地勢來與我對抗,反而回駐濮陽,我知道他沒有多大作為。”

於是,曹操徹底放下心來,從容策劃反攻呂布,收復兗州。興平二年,曹操在鉅野擊敗呂布,將呂布趕出兗州,收復兗州全部。建安三年,曹操又與劉備合力打敗呂布,並將呂布處死。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4、奉迎漢獻帝

在毛玠建議曹操“奉迎天子”後不久,沮授也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卻遭到了郭圖等人的反對。

在當時,袁紹的勢力遠比曹操的勢力強大,如果他要與曹操爭奪“天子”,曹操即便知道“奉迎天子”有諸多好處,只怕也只能拱手相讓。但袁紹缺乏遠見,最後聽取了郭圖等人的建議,放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才給了曹操機會“奉迎天子”至許都。

實際上,曹操準備奉迎漢獻帝時,其部下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但因為曹操看到了奉迎漢獻帝的諸多好處,所以才會力排眾議,親自前往洛陽迎接漢獻帝至許都。換句話說,在奉迎漢獻帝這件事上,曹操比袁紹更加有見識。

5、視劉備為英雄

早在建安四年,曹操就曾對劉備說:“如今天下的英雄,只有您和我罷了,袁紹之流,是算不上數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說這話時,劉備實際上剛剛被呂布打敗,失去了徐州,正是十分落魄之時。而且,為了迷惑曹操,劉備整日呆在家裡種菜,韜光養晦,不理朝政國事。但曹操卻目光如炬,能一眼看出劉備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這是需要見識的。

建安五年,袁紹一方面自率大軍在官渡與曹操對峙,一方面派劉備率兵前往許都附近騷擾。

面對這種情況,曹操決定親自率部征伐劉備。曹操部下的許多將領都認為,如今與曹操爭奪天下的是袁紹,現在捨棄袁紹而去征伐劉備,是因小失大。曹操卻認為:“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袁紹雖有大志,而見事遲,必不動也。”

由此可見,在曹操眼裡,劉備確實是英雄,是自己強勁的對手——即便劉備當時仍然依附於袁紹,力量還很弱小。而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曹操的看法是對的,劉備的確是曹操一生中最強勁的對手。

6、看透劉表

劉表身材偉岸,少時知名,名列“八俊”之一。初平元年,劉表單騎入荊州,恩威並施,愛民養士,很快就在荊州站穩腳跟。之後又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先殺孫堅,後又常抗曹操,稱雄荊江。

然而,在曹操看來,劉表不過是一個胸無大志的“自守之賊”,不足為慮。

建安八年,袁譚被弟弟袁尚打敗,只好派辛毗向曹操乞降請救。曹操部下諸將都懷疑袁譚的投降誠意,認為曹操應趁機去攻打劉表,任由袁尚、袁譚自相殘殺,等打敗劉表後,再回來收拾袁譚和袁尚。

但曹操卻認為:“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譚、尚狡猾,當乘其亂。縱譚挾詐,不終束手,使我破尚,偏收其地,利自多矣。”於是就答應了袁譚的請求,出兵攻打袁尚。

7、斷定袁尚必敗

建安九年,曹操圍困鄴城,袁尚率軍回救。曹軍將領們都認為,袁尚的救援軍是思歸之軍,人人都將拼死作戰,應該暫時避其鋒芒。此時,曹操又作出一個神乎其神的判斷,說:“袁尚如果從大路來,應當避開;如果沿著西山來,則將被我們擊敗。”

後來,袁尚果然沿著西山向鄴城出發,並在距鄴城十七裡的陽平亭滏水邊紮營。晚上,袁尚軍點火告知城中的審配守軍。審配於是率軍出城,準備與袁尚內外夾擊,衝破曹軍的包圍。

曹操一方面派兵迎擊審配,另一方面派兵去攻打袁尚。審配抵擋不住,只得退回城裡;袁尚也被曹軍擊敗,退到漳河拐彎處安營。曹操於是包圍袁尚營寨,袁尚畏懼,乘夜逃走,退守祁山。曹操又進軍包圍,袁尚部將馬延、張顗等臨陣投降,袁尚全軍潰散,逃往中山。

曹軍又把繳獲到的袁尚輜重以及袁尚的印綬、節杖、黃鉞以及衣物等拿去給鄴城守軍看,守軍鬥志頓時崩潰。不久,審配的侄子審榮乘夜開門放曹軍入城,曹操於是佔據了袁尚的大本營鄴城。

8、斷定公孫康比殺袁尚、袁熙

建安十二年,曹操採納郭嘉的建議,北征烏桓,打敗了袁尚、袁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的聯軍,袁尚、袁熙逃去遼東郡投靠公孫康。

有人勸曹操乘勢追擊,曹操說:“我將使公孫康送來袁尚、袁熙的人頭,不必再勞師動眾。”於是率大軍從柳城班師。而在曹操班師回朝後不久,公孫康果然殺了袁尚、袁熙,並將他們的頭顱獻給曹操。

總之一句話,曹操是一位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政治家、軍事家。那麼,曹操的料事如神和見識,到底是如何養成的呢?


曹操謀略:料事如神、很有見識的曹操是如何養成的?


二、曹操料事如神、有見識的原因

1、能對大勢作出準確判斷

在公孫康殺了袁尚、袁熙,並將他們的頭顱獻給曹操之後,軍中有將領問曹操:“您已退軍而公孫康殺死袁尚、袁熙,這是為什麼?”

曹操回答說:“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意即:公孫康一向畏懼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們就會合力抵抗;而緩和時,他們就會自相殘殺;是形勢使他們這樣做的。

通過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曹操之所以能夠料事如神,之所以有見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對大勢能作出準確的判斷。曹操拒絕夥同王芬叛亂、料定何進必敗等,也體現了他對大勢的準確判斷。

2、實踐出真知

建安十九年,曹操任命毋丘興安定太守。安定郡和羌人很接近,所以在毋丘興上任時,曹操警告他說:“羌人如果想與中原交往,應當由他們派人來,你千萬不要派人去。因為好使者不容易找,派去的人一定會為了個人的私利,教唆羌人對中原提出種種不當的請求。到那時,若不應允便會失去當地羌人的民心,如果應允又對我們沒有好處。”

毋丘興答應而去,但到了安定郡,卻將曹操的告誡當作耳邊風,派校尉範陵到羌,而範陵後來果然教唆羌人請求讓他當屬國校尉。曹操因此笑著說:“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我預測必會如此,不是我特別聰明,只是閱歷多而已)

由此可見,曹操之所以能做到料事如神,很有見識,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實踐經驗,即我們常說的實踐出真知。

除外,曹操早年雖然喜好飛鷹走狗,不甚喜歡學習,但後來卻能“手不捨書,晝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三國志·武帝紀》引述《魏書》語),發奮勤讀,這也為他的料事如神和見識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