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文 | 江隱龍

關於三國時期的開始時間,中國史學界歷來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三國時期自曹丕於延康元年(220年)稱帝代漢始——事實上當時的“三國”也並非三個國家,劉備要在次年即章武元年(221年)才稱帝,而孫權稱帝更要等到黃龍元年(229年)。故若以法理來論,直到孫吳立國之前天下都只是“三雄”、“三霸”,直到天下九州並行著太和、建興、黃龍三個年號時,“三國”之謂才稱得上實至名歸。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對酒當歌,人生的確難有幾何

廣義的三國時期則包括了自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至太康元年(280年)天下歸晉為止近一百年的壯闊歲月。的確,如果不追溯到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的混亂時代,就無法理解為何東漢會以鼎足三分的方式終結自己近兩個世紀的國祚;如果不洞悉群雄之間此消彼長的勢力演變,就無法理解為何漢末的政治版圖最終會漸變為三大政治集團。從某種角度來看,三足鼎立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群雄割據,只是因為其戰略態勢達到了長時期間的平衡,於是反客為主地將整個時代命名為三國時期了。

因此,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均發生在魏蜀吳建國之前便不足為奇了。這三大戰役分別是建安四年(199年)的官渡之戰,爆發於曹操與袁紹之間;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戰,爆發於曹操與孫權、劉備之間;章武元年(221年)的夷陵之戰,爆發於劉備與孫權之間。其中,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赤壁之戰進一步形成了南北兩分的格局,而夷陵之戰最終將三分天下的局勢定格。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示意圖

後世很多史學家認為赤壁之戰的結果成為天下三分的緣起,其實這一論斷未免有失偏頗。事實上,赤壁之戰只是暫時打消了曹操迅速一統天下的可能性,但南方的半壁江山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天下是將步入南北分立還是三足鼎立之勢,就連當時最優秀的謀士也無法下定論。並非是世人謀略不足,實在是歷史隱藏著太多可能性了。

再進一步說,當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向劉備提出“隆中對”時,三足鼎立是不是能實現,恐怕諸葛亮自己心中也無法確定,只能盡力為之。曹操的“不可與爭鋒”與孫權的“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均已是既成事實,而劉備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則是紙上空談——尤其是面對隨時可能南下伐荊的曹操,劉表、孫權會不會抵抗都還在未定之天,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曹操一統天下都似乎已經定局。而歷史,也正因赤壁之戰這一處轉折變得愈加精彩。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中國郵政發行的“隆中對”郵票

如果要為曹操選出幾篇代表作,那《短歌行》一定榜上有名。在《三國演義》的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中,羅貫中以大量篇幅描繪了曹操於赤壁北岸大會諸將、橫槊賦詩的場景,並全文輯錄了《短歌行》。《短歌行》長達一百二十八字,卻幾乎全篇盡為名句,其中如“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語更是膾炙人口,千古流傳。隨著《三國演義》的流行,《短歌行》與橫槊賦詩的典故也漸漸融為一體,提及曹操的橫槊賦詩,大抵能自然吟誦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詩句,隨之而來的赤壁之戰,似乎也因此沾染上了一絲蒼涼。

其實,曹操橫槊所賦之詩究竟是不是《短歌行》,史書中並沒有明確記載,而完全源於《三國演義》中的設定。橫槊賦詩最早出於唐朝元稹的《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其中提及“建安之後,天下文士遭罹兵戰。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故其遒壯抑揚怨哀悲離之作,尤極於古”。可以看出曹氏父子慣於橫槊賦詩,但沒有言明那些詩句於鞍馬間得來;宋朝蘇軾的前《赤壁賦》中亦有描寫曹操“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華麗語句,但也沒有指出其“橫槊賦詩”究竟賦的是哪一首詩,是不是《短歌行》自然也不得而知。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軍師聯盟》中曹操橫槊賦詩的場景

然而,羅貫中將《短歌行》“安排”在赤壁之戰前夕曹操的橫槊賦詩這一場景中出現,卻實在是神來之筆。曹操的《短歌行》一共有兩首,另一首大約作於建安十七年(212年)至二十二年(217年)之間,名氣稍遜但政治含義更為明顯——當時曹操手握天憲獨握朝綱,“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之說屢見於朝野,故這第二首《短歌行》與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一樣,以相對直白的筆觸表述了其在有生之年絕不代漢自立的心跡。

相比於第二首《短歌行》,這一篇雖創作時間不明,但字裡行間卻充斥著一統江山、廓清寰宇的豪邁之氣,理當作於曹操最為意氣風發的時代;而從曹操一生的戰績來看,其距離君臨天下最近的一刻,無疑便是在赤壁之戰前夕。正如《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赤壁》中面向大江的曹操

“操見南屏山色如畫,東視柴桑之境,西觀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覷烏林,四顧空闊,心中歡喜,謂眾官曰:‘吾自起義兵以來,與國家除凶去害,誓願掃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萬雄師,更賴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後,天下無事,與諸公共享富貴,以樂太平。’”

曹操的態度,算不上是輕敵。當是時也,戎馬半生的曹操已經平定了除西涼之外的整個北方,南方三州中的荊州也因為劉表病逝不戰而降。益州的劉璋是闇弱之輩,唯一還有些反抗能力的只剩下盤踞揚州的孫權——而落魄的劉備,甚至未被曹操放在眼裡。“收服江南之後,天下無事”之語,不僅僅是曹操所想,也是天下大多數人所想,其中就包括孫權手下的大多數謀士。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赤壁之戰前後的諸侯形勢圖

毫無疑問,天下局勢的天平,就在這一年向統一漸漸傾斜了。孫權所依憑的地利無過於長江,所仰仗的實力無過於水軍,而今曹操進駐荊州,與孫權共分長江天險的同時又兼得荊州水軍戰艦,時也勢也都不由得曹操不勝券在握。曹操當時向孫權寫了一封信,如此說道:“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八十萬眾”當然有些虛張聲勢,但曹操大軍幾倍於孫劉聯軍卻是不爭的事實。孫權最終決定抵抗固然有其志向,但其決定背後也花讓了周瑜、魯肅乃至諸葛亮等一時名士煞費苦心。只是因為種種原因,呈必勝之勢的曹操大軍居然於赤壁之戰中折戟沉沙,荊州南部也最終落入了孫權與劉備囊中。是役之後,曹操將注意力轉移至雍涼、漢中等地,天下局勢也從統一又折回了分裂。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赤壁一把火,燒退了曹操大軍,也燒退了天下統一的步伐

而曹操第一首《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也終於在幾年之後變成了“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看得出來,赤壁之戰不僅消耗了曹操十數萬兵力,也消耗了這個一代梟雄一統江山的雄心——或許,曹操也只是想為曹丕留點戰功?無論如何,三國時期戰局的走勢,也由此步入到下一個階段。

赤壁之戰並不註定天下三分,劉備勝得僥倖,曹操不再南下原因成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