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在文學作品中,馬超和曹操的仇恨頗深,其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馬超的父親和弟弟,為雪殺親之仇,馬超才與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須棄袍”這樣的故事。但是,歷史上,馬超與曹操爭鬥的原因似乎並非如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

曹操緣何對馬騰等馬超的親族痛下殺手?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歷史上,馬騰似乎並未參與衣帶詔事件(筆者按:衣帶詔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爭議,這裡不做詳細討論。)。《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其間並未有明確列出馬騰之名。同樣的,《資治通鑑》載:“建安四年……(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同謀。”其間亦無馬騰之名。

"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在文學作品中,馬超和曹操的仇恨頗深,其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馬超的父親和弟弟,為雪殺親之仇,馬超才與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須棄袍”這樣的故事。但是,歷史上,馬超與曹操爭鬥的原因似乎並非如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

曹操緣何對馬騰等馬超的親族痛下殺手?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歷史上,馬騰似乎並未參與衣帶詔事件(筆者按:衣帶詔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爭議,這裡不做詳細討論。)。《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其間並未有明確列出馬騰之名。同樣的,《資治通鑑》載:“建安四年……(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同謀。”其間亦無馬騰之名。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歷史上,馬騰等人被曹操殺害不是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後果。《三國志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三國志》明確說明先是因為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後才誅殺了馬超的親屬。《資治通鑑》亦有相應的時間證明:“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 這就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說所描述的是馬超為雪殺親之仇問罪曹操,興師有名,而歷史上記載的是馬超起兵反叛的行為連累了親屬。由此看來,馬超為父報仇的小說形象與拖累家族的歷史形象迥然不同。

"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在文學作品中,馬超和曹操的仇恨頗深,其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馬超的父親和弟弟,為雪殺親之仇,馬超才與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須棄袍”這樣的故事。但是,歷史上,馬超與曹操爭鬥的原因似乎並非如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

曹操緣何對馬騰等馬超的親族痛下殺手?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歷史上,馬騰似乎並未參與衣帶詔事件(筆者按:衣帶詔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爭議,這裡不做詳細討論。)。《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其間並未有明確列出馬騰之名。同樣的,《資治通鑑》載:“建安四年……(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同謀。”其間亦無馬騰之名。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歷史上,馬騰等人被曹操殺害不是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後果。《三國志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三國志》明確說明先是因為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後才誅殺了馬超的親屬。《資治通鑑》亦有相應的時間證明:“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 這就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說所描述的是馬超為雪殺親之仇問罪曹操,興師有名,而歷史上記載的是馬超起兵反叛的行為連累了親屬。由此看來,馬超為父報仇的小說形象與拖累家族的歷史形象迥然不同。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當然,建安十六年,馬超為何要起兵反叛,歷史的記載也頗有意思,《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十六年)張魯據漢中,三月,(曹操)遣鍾繇討之……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資治通鑑》也有類似的記載:“建安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與繇會。倉曹屬高柔諫曰:‘兵西出,韓遂、馬超疑為襲己,必相扇動。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不從。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兩處史料都表明,馬超等涼州軍起兵反叛是因為懷疑曹操派遣的征伐漢中的軍隊意欲征伐涼州,故而才發動了叛亂(筆者按:誠如《資治通鑑》所言,高柔曾經提醒過曹操派遣人馬出征漢中可能會誘使馬超等人叛亂,但曹操並不以為意,故而有觀點認為曹操此番征討漢中是有意逼反馬超等人。)。

"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在文學作品中,馬超和曹操的仇恨頗深,其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馬超的父親和弟弟,為雪殺親之仇,馬超才與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須棄袍”這樣的故事。但是,歷史上,馬超與曹操爭鬥的原因似乎並非如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

曹操緣何對馬騰等馬超的親族痛下殺手?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歷史上,馬騰似乎並未參與衣帶詔事件(筆者按:衣帶詔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爭議,這裡不做詳細討論。)。《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其間並未有明確列出馬騰之名。同樣的,《資治通鑑》載:“建安四年……(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同謀。”其間亦無馬騰之名。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歷史上,馬騰等人被曹操殺害不是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後果。《三國志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三國志》明確說明先是因為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後才誅殺了馬超的親屬。《資治通鑑》亦有相應的時間證明:“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 這就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說所描述的是馬超為雪殺親之仇問罪曹操,興師有名,而歷史上記載的是馬超起兵反叛的行為連累了親屬。由此看來,馬超為父報仇的小說形象與拖累家族的歷史形象迥然不同。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當然,建安十六年,馬超為何要起兵反叛,歷史的記載也頗有意思,《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十六年)張魯據漢中,三月,(曹操)遣鍾繇討之……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資治通鑑》也有類似的記載:“建安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與繇會。倉曹屬高柔諫曰:‘兵西出,韓遂、馬超疑為襲己,必相扇動。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不從。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兩處史料都表明,馬超等涼州軍起兵反叛是因為懷疑曹操派遣的征伐漢中的軍隊意欲征伐涼州,故而才發動了叛亂(筆者按:誠如《資治通鑑》所言,高柔曾經提醒過曹操派遣人馬出征漢中可能會誘使馬超等人叛亂,但曹操並不以為意,故而有觀點認為曹操此番征討漢中是有意逼反馬超等人。)。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馬騰緣何進入曹操的領地?

小說中,馬騰是曹操以詔命誘入京師。而歷史上,馬騰入京畿大抵是因為和早期的搭檔韓遂之間出現了矛盾。《三國志馬超傳》載:“後(馬)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衛尉,以(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同時裴松之注引《典略》還記載了馬騰入京後的相關情況:“十(五)〔三〕年,徵為衛尉。”《資治通鑑》亦有相應記載:“建安十三年……初,前將軍馬騰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後以部曲相侵,更為仇敵。朝廷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刺史韋端和解之,徵騰入屯槐裡。曹操將徵荊州,使張既說騰,令釋部曲還朝,騰許之。已而更猶豫,既恐其為變,乃移諸縣促儲待,二千石郊迎,騰不得已,發東。操表騰為衛尉,以其子超為偏將軍,統其眾,悉徙其家屬詣鄴。”

《資治通鑑》所記載的與《三國志》大抵有兩處不同,一是《資治通鑑》明確了馬騰受到徵召入京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離馬超等人反叛時間較早;二是《資治通鑑》馬騰受徵召入京似乎隱隱有曹操麾下之人誘導甚至於脅迫之嫌。

當然,歷史上馬騰受詔入京畿,究竟是入質還是懷有其他考慮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馬騰入京畿後曾經一度享受了不錯的政治待遇。此間,馬騰似積極尋求庇護,而曹操對待馬騰亦是以拉攏和懷柔政策相待。歷史上的馬騰並沒有如小說中那樣對漢家忠心耿耿,馬騰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也並不似小說中那樣勢同水火。

"

文:刀與筆(作者原創授權)

在文學作品中,馬超和曹操的仇恨頗深,其原因是曹操殺害了馬超的父親和弟弟,為雪殺親之仇,馬超才與曹操血拼,由此才有了“割須棄袍”這樣的故事。但是,歷史上,馬超與曹操爭鬥的原因似乎並非如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樣。

曹操緣何對馬騰等馬超的親族痛下殺手?

小說《三國演義》中,曹操對馬騰痛下殺心是直接原因是曹操意欲南征卻恐馬騰趁勢襲擊其後方,故而荀攸獻計先誘殺馬騰。但曹操對馬騰如此耿耿於懷其根源是馬騰曾經參與過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的事件,不僅如此,馬騰還推薦了劉備一起加入這一討伐曹操的同盟。因此,馬騰一開始就站在曹操的對立面,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歷史上,馬騰似乎並未參與衣帶詔事件(筆者按:衣帶詔事件是否真正存在亦有爭議,這裡不做詳細討論。)。《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其間並未有明確列出馬騰之名。同樣的,《資治通鑑》載:“建安四年……(劉備)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同謀。”其間亦無馬騰之名。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歷史上,馬騰等人被曹操殺害不是馬超起兵攻曹的原因,而是後果。《三國志馬超傳》裴松之注引《典略》載:“建安十六年,超與關中諸將侯選、程銀、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楊秋、韓遂等,凡十部,俱反,其眾十萬,同據河、潼,建列營陳。是歲,曹公西征,與超等戰於河、渭之交,超等敗走。超至安定,遂奔涼州。詔收滅超家屬。”《三國志》明確說明先是因為馬超起兵反叛,曹操平叛後才誅殺了馬超的親屬。《資治通鑑》亦有相應的時間證明:“建安十六年……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建安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 這就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完全不同了,小說所描述的是馬超為雪殺親之仇問罪曹操,興師有名,而歷史上記載的是馬超起兵反叛的行為連累了親屬。由此看來,馬超為父報仇的小說形象與拖累家族的歷史形象迥然不同。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當然,建安十六年,馬超為何要起兵反叛,歷史的記載也頗有意思,《三國志武帝紀》載:“(建安十六年)張魯據漢中,三月,(曹操)遣鍾繇討之……是時關中諸將疑繇欲自襲,馬超遂與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叛。”《資治通鑑》也有類似的記載:“建安十六年……三月,操遣司隸校尉鍾繇討張魯,使徵西護軍夏侯淵等將兵出河東,與繇會。倉曹屬高柔諫曰:‘兵西出,韓遂、馬超疑為襲己,必相扇動。宜先招集三輔,三輔苟平,漢中可傳檄而定也。’不從。關中諸將果疑之,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樑興、成宜、馬玩等十部皆反,其眾十萬,屯據潼關……”兩處史料都表明,馬超等涼州軍起兵反叛是因為懷疑曹操派遣的征伐漢中的軍隊意欲征伐涼州,故而才發動了叛亂(筆者按:誠如《資治通鑑》所言,高柔曾經提醒過曹操派遣人馬出征漢中可能會誘使馬超等人叛亂,但曹操並不以為意,故而有觀點認為曹操此番征討漢中是有意逼反馬超等人。)。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馬騰緣何進入曹操的領地?

小說中,馬騰是曹操以詔命誘入京師。而歷史上,馬騰入京畿大抵是因為和早期的搭檔韓遂之間出現了矛盾。《三國志馬超傳》載:“後(馬)騰與韓遂不和,求還京畿。於是徵為衛尉,以(馬)超為偏將軍,封都亭侯,領騰部曲。”同時裴松之注引《典略》還記載了馬騰入京後的相關情況:“十(五)〔三〕年,徵為衛尉。”《資治通鑑》亦有相應記載:“建安十三年……初,前將軍馬騰與鎮西將軍韓遂結為異姓兄弟,後以部曲相侵,更為仇敵。朝廷使司隸校尉鍾繇、涼州刺史韋端和解之,徵騰入屯槐裡。曹操將徵荊州,使張既說騰,令釋部曲還朝,騰許之。已而更猶豫,既恐其為變,乃移諸縣促儲待,二千石郊迎,騰不得已,發東。操表騰為衛尉,以其子超為偏將軍,統其眾,悉徙其家屬詣鄴。”

《資治通鑑》所記載的與《三國志》大抵有兩處不同,一是《資治通鑑》明確了馬騰受到徵召入京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距離馬超等人反叛時間較早;二是《資治通鑑》馬騰受徵召入京似乎隱隱有曹操麾下之人誘導甚至於脅迫之嫌。

當然,歷史上馬騰受詔入京畿,究竟是入質還是懷有其他考慮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馬騰入京畿後曾經一度享受了不錯的政治待遇。此間,馬騰似積極尋求庇護,而曹操對待馬騰亦是以拉攏和懷柔政策相待。歷史上的馬騰並沒有如小說中那樣對漢家忠心耿耿,馬騰和曹操之間的關係也並不似小說中那樣勢同水火。

馬超歷史上的另一張面孔:他起兵攻打曹操,絕非替馬騰報仇

歷史上並無“割須棄袍”的情節

小說《三國演義》中,為渲染馬超雪恨的情緒,設計了不少情節。先是馬超等人率軍攻擊長安,守城的鐘繇敗逃(此處小說情節鍾繇負責守城,而歷史正好相反,鍾繇是奉命征討張魯)。其次是曹洪、徐晃鎮守潼關,曹洪不聽勸阻擅自出戰,為馬超等人所破。最後是曹操親自對陣馬超,結果馬超先是連勝曹營三將,後又一路追殺曹操,曹操割須棄袍最後“扯旗角包頸而逃”,一度狼狽不堪。這一連串的描繪大抵都是為了突出馬超以及西涼軍之勇。然而,上述的情節都是小說所虛構,雖然精彩好看,在歷史上並無其事。

綜上所述,小說中馬超對曹操不共戴天的仇恨以及馬超雪恨的英氣似乎是小說所有意渲染的,真實歷史上的馬超並非為雪殺親之仇而起兵反抗曹操,相反地,馬超的反叛行動葬送了親族諸人的性命。從一定程度上看,馬超一族最終慘痛的結局大抵也是馬超本人的行為所造成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