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荀彧與荀攸叔侄都是曹操的重要謀臣,且都官至尚書令,那麼,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呢?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一、明哲保身的荀彧和迎難而上的荀攸

荀彧年少時,南陽名士何顒稱讚其有“王佐之才”。董卓進入洛陽,荀彧知道京都必亂,便假意請求外放,趁機逃回家鄉潁川,並對鄉里人說,潁川地處四戰之地,必將受到戰亂影響,建議鄉里人離開潁川避難。鄉里人留戀故土,不願離開,荀彧於是帶著自己的族人離開。後來,潁川果然受到劫掠,那些未聽取荀彧建議的鄉里人幾乎死絕。

同樣是面對董卓之亂,荀攸不像荀彧那樣明哲保身,選擇逃避,而是迎難而上。他聯合鄭泰、何顒等人,圖謀刺殺董卓,但遺憾的是,圖謀暴露,荀攸與何顒等被董卓打入監牢。在牢中,何顒因憂懼而自殺,荀攸卻飲食如常,言談自若。何以如此?這一方面說明荀攸有大無畏的精神;另一方面則是荀攸預見到董卓專權亂政不會長久。

總之,從對待董卓之亂這件來看,荀彧顯然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而荀攸似乎是一個頗具俠客思想,很有原則的人。但其實並不盡然。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荀彧和荀攸輔佐曹操,本來都是為了復興漢室。而當曹操後來想當魏王,甚至出現取漢而代之的思想時,真正站出來阻止曹操的,卻是荀彧,而不是荀攸。

建安十七年,在曹操出兵東吳前夕,董昭等認為,曹操為匡扶漢室鞠躬盡瘁,功蓋古今,應該加封曹操為魏公。

荀彧明確提出反對意見,說,曹公懷有忠貞的誠心,嚴守退讓的實意,他當初之所以起兵,本來就是為了拯救漢室,安定天下的,君子以德愛人,不應當封曹操為國公。

曹操聽說荀彧反對他進爵國公,很不高興,便上表讓荀彧到譙縣慰勞軍隊,然後藉機留下荀彧,讓荀彧參預相府軍事。到壽春,荀彧生病,曹操派人給荀彧送來一個空食盒。荀彧知道曹操對自己有意見,於是自殺。

也就是說,荀彧為了堅持原則,不忘初心,不惜得罪曹操,惹來殺身之禍,堅決反對曹操封國公,進而篡奪漢室的圖謀。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卻看不到荀攸的意見。

另外,荀攸經常為曹操出謀劃策,卻從輕易不告訴別人。據說,他曾前後為曹操密謀奇策十二個,這些奇策,除了曹操和荀攸自己外,就只有鍾繇知道。鍾繇原本想把荀攸的這些奇策寫下來,可惜到死也未能完成。

也許正由於這個原因,所以曹操曾評價荀攸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甯武不能過也。”由此可見,荀攸在曹操手下做事,還是比較圓滑的。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二、戰略家荀彧與戰術大師荀攸

荀彧離開家鄉,先是去冀州投奔袁紹,卻發現袁紹並非是一個能成就大事的主兒,於是離開,投奔曹操,從此成為曹操手下的主要謀臣。

建安元年,曹操請荀彧推薦人才,荀彧向曹操推薦了荀攸和郭嘉。從此,荀攸也成了曹操手下的主要謀臣。

在曹操手下,荀彧和荀攸各盡所能,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我們研究荀彧與荀攸為曹操所做的謀略和計策就會發現,荀彧主要側重在戰略上,而荀攸則主要側重在戰術上。

我們以官渡之戰為例加以說明。

官渡之戰中,在帶有戰略性的問題上,曹操主要是聽取荀彧的建議;而具體到戰爭中的戰術打法,曹操則主要聽取荀攸的建議。

早在建安二年,荀彧就與郭嘉向曹操提出可以打敗袁紹的十大理由(即有名的十敗十勝論),認為袁紹在處世之道、道義、治理、器度、謀略、品德、仁義和文治、武功等十個方面都不如曹操,支持曹操與袁紹進行戰略決戰。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建安四年,袁紹挑選精兵十萬良馬萬匹,打算攻打許都。許都的文臣武將們聽說後都很害怕,孔融還特意對荀彧說,袁紹地廣兵強,有田豐、許攸等智士為他出謀劃策,審配、逢紀等忠臣為他辦事,顏良、文丑等勇將為他統領軍隊,袁紹恐怕難以戰勝吧!

荀彧則迴應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袁紹的兵馬雖多,但法紀不嚴。田豐剛直,但容易冒犯上司;許攸貪婪,又治理無方;審配專權,卻沒有謀略;逢紀處事果斷,但自以為是。這幾個人勢必不能相容,一定會生內訌。顏良、文丑不過是匹夫之勇,一仗就可以捉住他們。後來事態的發展證明,荀彧的這些預見,都是極其準確的。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與袁紹交戰,戰事不利,加之將士疲憊,兵少糧盡,心生退意。在此關鍵時刻,又是荀彧寫信勸曹操堅持到底。

在信中,荀彧首先指出,堅持與袁紹進行決戰,是奪取天下的關鍵。接著,荀彧以劉邦與項羽爭奪滎陽、成皋的戰事為例,勸曹操堅持與袁紹決戰,不可退卻。

他說,我軍雖然缺糧,但還沒有到楚、漢在滎陽、成皋對峙時的困境。那時,劉邦與項羽誰也不肯先向後撤,是因為先退就會處於劣勢。我軍隊只有袁紹軍隊的十分之一,但堅守不動,扼住袁軍的咽喉,使袁軍無法前進已長達半年。情勢顯現,戰鬥已快到終結,必將發生變化,這正是出奇制勝的時機,一定不能放棄。

曹操聽從荀彧的勸告,堅守營壘與袁紹相持,後來袁紹部果然出現內鬥,許攸與張郃等先後投降曹操,從而幫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這一關鍵的勝利。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同樣是在官渡之戰中,荀攸的表現則更像是一位戰術大師。

建安五年四月,袁紹派顏良到白馬進攻東郡太守劉延,曹操決定親自率軍援救。這時,荀攸獻計說:“如今我們兵少,不是袁軍的對手,只有分散他的兵力才行。您到延津後,做出準備渡河襲擊袁紹後方的樣子,袁紹必然向西應戰。然後您率軍輕裝急進,襲擊白馬,攻其不備,就可擊敗顏良。”曹操依計行事,果然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

同年九月,荀攸獲知袁紹軍有數千輛運糧車即將來到官渡,就對曹操獻計說:“袁紹運送輜重的車隊馬上就要來了,押運的大將韓猛勇敢而輕敵,進攻他,可以把他擊敗!”曹操問:派誰去合適?荀攸推薦徐晃。曹操於是派徐晃與史渙在半路截擊韓猛,果然擊退韓猛,燒燬輜重,給予袁紹軍一個不小的打擊,為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之後,曹操採納許攸的建議,讓曹洪和荀攸防守大營,自己則親自率軍突擊烏巢。袁紹得知曹操突擊烏巢,一面派人救援,一面派張郃和高覽率軍攻打曹操大營。

張郃久攻不下,又受郭圖誣陷,心中又恨又怕,就與高覽到曹營去投降。曹洪害怕中計,不敢接受投降。荀攸說:“張郃因為計策不為袁紹採用,一怒之下來投奔,您有什麼可懷疑的!”曹洪這才接受了張郃、高覽的投降。而張郃與高覽投降曹操,則宣告官渡之戰袁紹徹底失敗。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三、曹操對荀彧和荀攸的評價

從以上歷史事實和分析來看,荀彧和荀攸二人各有特點,各有千秋,實在難分高下。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他們共同輔佐多年的曹操對他們是如何評價的。

曹操對荀彧和荀攸的評價多有溢美之詞,尤其是其上書為荀彧和荀攸請封的表文中,更是把許多功勞歸結到荀彧和荀攸身上。

比如,在為荀彧請封的表文中,曹操說:“臣自始舉義兵,周遊征伐,與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發言授策,無施不效。彧之功業,臣由以濟,用披浮雲,顯光日月。”在為荀攸請封的表文中,曹操則說:“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另外,曹操曾說:“二荀令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沒世不忘。”可見,在曹操看來,荀彧和荀攸都是看人極準的。


同為曹操重要謀臣的荀彧與荀攸,到底誰更厲害?


但再看曹操對荀彧和荀攸的其他評價,我們還是發現了一些明顯的區別。

曹操在第一次見過荀彧後,說荀彧是“吾之子房也”;而在第一次見過荀攸後,則是說:“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

此外,曹操還曾直接把荀彧和荀攸二人放在一起評價,說:“荀令君之進善,不進不休;荀軍師之去惡,不去不止。”又說:“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由此可見,荀彧和荀攸給曹操的印象是不一樣的,在曹操的眼裡,荀彧是比荀攸更為高明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