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第一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少子曹德在徐州被殺。第二件事,曹操兩次出兵討伐徐州牧陶謙。第三件事,可能眾人以為不太重要,即邊讓之死。

那麼讓我來為大家捋清這幾件事之間的關聯。當初因為董卓之亂,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害怕曹操不能成功,於是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琊避禍。等到曹操成為兗州牧,平定了當地的黃巾之亂,曹嵩準備帶著小兒子曹德前去投奔曹操,但在路上被殺害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嵩是被陶謙所害,所以曹操立志復仇東伐。但在《吳書》中記載,曹操迎接曹嵩,有輜重百餘輛。陶謙派都尉張闓率領200騎兵護送。但是張闓見利忘義,殺了曹嵩等人,搶去財物,逃亡到了淮南。

那麼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是陶謙所殺嗎?按《世說新語》中記載,陶謙之所以要殺曹嵩,是因為曹操多次攻打徐州。但是根據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在此之前並沒有領兵攻打陶謙,那麼又何談陶謙怨恨曹操一說?而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中記載,當時身為大司農的曹嵩賄賂中宮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萬,故為太尉,位列三公。後來因為汝南葛陂黃巾攻佔郡縣,太尉曹嵩失職被罷免。而根據這些記載,也意味著曹嵩此人貪汙受賄很嚴重,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錢財去賄賂他人。那麼,張闓等人見財物起了歹心而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第一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少子曹德在徐州被殺。第二件事,曹操兩次出兵討伐徐州牧陶謙。第三件事,可能眾人以為不太重要,即邊讓之死。

那麼讓我來為大家捋清這幾件事之間的關聯。當初因為董卓之亂,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害怕曹操不能成功,於是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琊避禍。等到曹操成為兗州牧,平定了當地的黃巾之亂,曹嵩準備帶著小兒子曹德前去投奔曹操,但在路上被殺害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嵩是被陶謙所害,所以曹操立志復仇東伐。但在《吳書》中記載,曹操迎接曹嵩,有輜重百餘輛。陶謙派都尉張闓率領200騎兵護送。但是張闓見利忘義,殺了曹嵩等人,搶去財物,逃亡到了淮南。

那麼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是陶謙所殺嗎?按《世說新語》中記載,陶謙之所以要殺曹嵩,是因為曹操多次攻打徐州。但是根據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在此之前並沒有領兵攻打陶謙,那麼又何談陶謙怨恨曹操一說?而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中記載,當時身為大司農的曹嵩賄賂中宮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萬,故為太尉,位列三公。後來因為汝南葛陂黃巾攻佔郡縣,太尉曹嵩失職被罷免。而根據這些記載,也意味著曹嵩此人貪汙受賄很嚴重,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錢財去賄賂他人。那麼,張闓等人見財物起了歹心而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從陶謙方面進行分析,假如陶謙真的因為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殺了他的父親曹嵩。那麼請問他為什麼不直接抓住曹嵩,以此來要挾曹操呢?殺了他父親有什麼用?是擔心曹操不想殺了他自己全家嗎?是擔心曹操攻打徐州還不夠猛烈嗎?以曹嵩父子為人質不是正確的做法嗎?所以從基本的切身利益出發,陶謙是不會殺害曹嵩等人的,他派張闓等人率兵護送才是真的。那麼曹操理當找張闓報仇才對,為什麼要起兵攻打徐州的陶謙呢?而這,正是曹操的狡詐之處。

曹操奪取了兗州,便會就此甘心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徐州與兗州相靠,曹操正好以此事為藉口,發兵攻打徐州。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替父親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沿泗水直至彭城。陶謙還擊,卻遭遇大敗,從彭城逃離,退至東海郯城。於是曹操又乘勝追擊攻破彭城,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的當地百姓,都依附陶謙到了彭城。遭遇曹操大軍,慘遭屠殺,數萬人(一說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以至於河水都不能流動。這是曹操第一次向徐州進兵的情形。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曹操屠殺如此之多的無辜百姓只這一次。那麼曹操為什麼會進行如此殘暴的行為呢?是為了替父親報仇嗎?顯然不是,他之所以向徐州進兵的動機,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其實,古人之所以屠城,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則。那就是城中之人犯下了大罪,圍困這座城池很久但卻誓死不降,討伐部隊付出的傷亡太大,實施屠殺以此懲戒這些冥頑不靈之人。這些百姓在被曹操的部隊打敗之後,並沒有投降曹操,而是跟隨陶謙到了彭城。有可能曹操認為這些百姓內心始終不會屈服,不得已,將這些人全部殺掉,否則將來會留下禍患。這種想法也有可能,但是綜合分析來看可能性並不高。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情形,縱觀曹操一生用兵,有勝有負,但許多場戰役的勝利都是險勝。當時的彭城人口不少,而曹操的兵馬人力卻沒有很多,而想要攻破這樣一座都城是非常為難的事情。如果採取強攻不一定會獲得勝利,那麼就必須要根據地形來制定戰術。於是曹操率兵將這些百姓趕至泗水河中,利用河水的自然力量來擊垮這些人,而這種情況也是當初項羽在彭城之戰中利用地形優勢來戰勝劉邦的方法。而這些人被趕至泗水河中,曹操即使希望淹死多少人、救活多少人,也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了。而後新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從徐州撤軍 。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第一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少子曹德在徐州被殺。第二件事,曹操兩次出兵討伐徐州牧陶謙。第三件事,可能眾人以為不太重要,即邊讓之死。

那麼讓我來為大家捋清這幾件事之間的關聯。當初因為董卓之亂,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害怕曹操不能成功,於是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琊避禍。等到曹操成為兗州牧,平定了當地的黃巾之亂,曹嵩準備帶著小兒子曹德前去投奔曹操,但在路上被殺害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嵩是被陶謙所害,所以曹操立志復仇東伐。但在《吳書》中記載,曹操迎接曹嵩,有輜重百餘輛。陶謙派都尉張闓率領200騎兵護送。但是張闓見利忘義,殺了曹嵩等人,搶去財物,逃亡到了淮南。

那麼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是陶謙所殺嗎?按《世說新語》中記載,陶謙之所以要殺曹嵩,是因為曹操多次攻打徐州。但是根據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在此之前並沒有領兵攻打陶謙,那麼又何談陶謙怨恨曹操一說?而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中記載,當時身為大司農的曹嵩賄賂中宮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萬,故為太尉,位列三公。後來因為汝南葛陂黃巾攻佔郡縣,太尉曹嵩失職被罷免。而根據這些記載,也意味著曹嵩此人貪汙受賄很嚴重,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錢財去賄賂他人。那麼,張闓等人見財物起了歹心而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從陶謙方面進行分析,假如陶謙真的因為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殺了他的父親曹嵩。那麼請問他為什麼不直接抓住曹嵩,以此來要挾曹操呢?殺了他父親有什麼用?是擔心曹操不想殺了他自己全家嗎?是擔心曹操攻打徐州還不夠猛烈嗎?以曹嵩父子為人質不是正確的做法嗎?所以從基本的切身利益出發,陶謙是不會殺害曹嵩等人的,他派張闓等人率兵護送才是真的。那麼曹操理當找張闓報仇才對,為什麼要起兵攻打徐州的陶謙呢?而這,正是曹操的狡詐之處。

曹操奪取了兗州,便會就此甘心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徐州與兗州相靠,曹操正好以此事為藉口,發兵攻打徐州。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替父親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沿泗水直至彭城。陶謙還擊,卻遭遇大敗,從彭城逃離,退至東海郯城。於是曹操又乘勝追擊攻破彭城,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的當地百姓,都依附陶謙到了彭城。遭遇曹操大軍,慘遭屠殺,數萬人(一說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以至於河水都不能流動。這是曹操第一次向徐州進兵的情形。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曹操屠殺如此之多的無辜百姓只這一次。那麼曹操為什麼會進行如此殘暴的行為呢?是為了替父親報仇嗎?顯然不是,他之所以向徐州進兵的動機,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其實,古人之所以屠城,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則。那就是城中之人犯下了大罪,圍困這座城池很久但卻誓死不降,討伐部隊付出的傷亡太大,實施屠殺以此懲戒這些冥頑不靈之人。這些百姓在被曹操的部隊打敗之後,並沒有投降曹操,而是跟隨陶謙到了彭城。有可能曹操認為這些百姓內心始終不會屈服,不得已,將這些人全部殺掉,否則將來會留下禍患。這種想法也有可能,但是綜合分析來看可能性並不高。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情形,縱觀曹操一生用兵,有勝有負,但許多場戰役的勝利都是險勝。當時的彭城人口不少,而曹操的兵馬人力卻沒有很多,而想要攻破這樣一座都城是非常為難的事情。如果採取強攻不一定會獲得勝利,那麼就必須要根據地形來制定戰術。於是曹操率兵將這些百姓趕至泗水河中,利用河水的自然力量來擊垮這些人,而這種情況也是當初項羽在彭城之戰中利用地形優勢來戰勝劉邦的方法。而這些人被趕至泗水河中,曹操即使希望淹死多少人、救活多少人,也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了。而後新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從徐州撤軍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讓我們再來談談第三件事情——邊讓之死。邊讓是什麼時候被殺的?曹操又為什麼要殺他?邊讓此人在歷史記載中並不多見。但是在陳林所寫的《袁紹檄豫州文》中有提及邊讓之死。而現在也有人根據這篇文章認為邊讓是因為上書直言而被曹操所殺,或者認為是因為輕視辱罵曹操而被曹操所殺。但是,我觀察這件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因為曹操不僅殺了邊讓,還將他的頭顱高掛示眾,並且還殺了他的妻子兒女。曹操所殺的並不只邊讓一位士大夫,還有其他的士大夫。例如袁忠、桓邵,也是當時被認定為有罪,但此二人逃到了交州。後來曹操命令交州太守士燮滅掉這兩人一族,於是桓邵被抓,跪下磕頭向曹操認罪,曹操也將他殺了。如果只是簡單的辱罵曹操,那麼曹操是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舉動。當我們觀察、思考這些歷史人物之時,要清楚的認識到他們的行為一定有他們必然的考慮。曹操不是精神病,也不是變態,他必然有合理的理由處死這些人。

當我們將曹操東征陶謙,處死邊讓等人全族,以及陳宮、張邈反叛一事聯繫起來統一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有著必然的聯繫。曹操東征陶謙做了什麼呢?濫殺無辜百姓十數萬人,而這必然會引起眾多士大夫和百姓的憤怒與痛恨。曹操憑什麼殺死這些老百姓呢?這些百姓又犯了什麼罪?於是等到曹操率軍返回兗州,邊讓等人就對曹操進行義正言辭的批判,甚至他們有可能打算背叛曹操,但是事情敗露了而沒有成功,所以曹操殺了他們,並將邊讓梟首示眾,警告眾人。而等到曹操第二次東征陶謙之時,陳宮與張邈等人叛變,而其他的郡縣也都響應了這次叛變。只有三縣沒有參加,選擇堅守,等待曹操到來。而根據眾人的反應來推理,曹操一定是因為在彭城的那場屠殺而喪失人心。

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對曹操的濫殺十數萬人選擇忽視,那麼,他們對於政治可真的是太不瞭解。當初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為什麼要投奔曹操呢?鮑信又為何心甘情願為曹操戰死?想當初曹操勢力弱小,也沒什麼好的名聲,這些忠誠良將、賢能之輩為什麼心甘情願的投奔於曹操帳下?都是認為曹操能夠剷除邪惡,匡扶正義。但是曹操的濫殺無辜又使得有些能人賢才格外的失望,所以紛紛叛變曹操。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第一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少子曹德在徐州被殺。第二件事,曹操兩次出兵討伐徐州牧陶謙。第三件事,可能眾人以為不太重要,即邊讓之死。

那麼讓我來為大家捋清這幾件事之間的關聯。當初因為董卓之亂,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害怕曹操不能成功,於是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琊避禍。等到曹操成為兗州牧,平定了當地的黃巾之亂,曹嵩準備帶著小兒子曹德前去投奔曹操,但在路上被殺害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嵩是被陶謙所害,所以曹操立志復仇東伐。但在《吳書》中記載,曹操迎接曹嵩,有輜重百餘輛。陶謙派都尉張闓率領200騎兵護送。但是張闓見利忘義,殺了曹嵩等人,搶去財物,逃亡到了淮南。

那麼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是陶謙所殺嗎?按《世說新語》中記載,陶謙之所以要殺曹嵩,是因為曹操多次攻打徐州。但是根據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在此之前並沒有領兵攻打陶謙,那麼又何談陶謙怨恨曹操一說?而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中記載,當時身為大司農的曹嵩賄賂中宮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萬,故為太尉,位列三公。後來因為汝南葛陂黃巾攻佔郡縣,太尉曹嵩失職被罷免。而根據這些記載,也意味著曹嵩此人貪汙受賄很嚴重,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錢財去賄賂他人。那麼,張闓等人見財物起了歹心而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從陶謙方面進行分析,假如陶謙真的因為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殺了他的父親曹嵩。那麼請問他為什麼不直接抓住曹嵩,以此來要挾曹操呢?殺了他父親有什麼用?是擔心曹操不想殺了他自己全家嗎?是擔心曹操攻打徐州還不夠猛烈嗎?以曹嵩父子為人質不是正確的做法嗎?所以從基本的切身利益出發,陶謙是不會殺害曹嵩等人的,他派張闓等人率兵護送才是真的。那麼曹操理當找張闓報仇才對,為什麼要起兵攻打徐州的陶謙呢?而這,正是曹操的狡詐之處。

曹操奪取了兗州,便會就此甘心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徐州與兗州相靠,曹操正好以此事為藉口,發兵攻打徐州。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替父親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沿泗水直至彭城。陶謙還擊,卻遭遇大敗,從彭城逃離,退至東海郯城。於是曹操又乘勝追擊攻破彭城,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的當地百姓,都依附陶謙到了彭城。遭遇曹操大軍,慘遭屠殺,數萬人(一說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以至於河水都不能流動。這是曹操第一次向徐州進兵的情形。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曹操屠殺如此之多的無辜百姓只這一次。那麼曹操為什麼會進行如此殘暴的行為呢?是為了替父親報仇嗎?顯然不是,他之所以向徐州進兵的動機,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其實,古人之所以屠城,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則。那就是城中之人犯下了大罪,圍困這座城池很久但卻誓死不降,討伐部隊付出的傷亡太大,實施屠殺以此懲戒這些冥頑不靈之人。這些百姓在被曹操的部隊打敗之後,並沒有投降曹操,而是跟隨陶謙到了彭城。有可能曹操認為這些百姓內心始終不會屈服,不得已,將這些人全部殺掉,否則將來會留下禍患。這種想法也有可能,但是綜合分析來看可能性並不高。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情形,縱觀曹操一生用兵,有勝有負,但許多場戰役的勝利都是險勝。當時的彭城人口不少,而曹操的兵馬人力卻沒有很多,而想要攻破這樣一座都城是非常為難的事情。如果採取強攻不一定會獲得勝利,那麼就必須要根據地形來制定戰術。於是曹操率兵將這些百姓趕至泗水河中,利用河水的自然力量來擊垮這些人,而這種情況也是當初項羽在彭城之戰中利用地形優勢來戰勝劉邦的方法。而這些人被趕至泗水河中,曹操即使希望淹死多少人、救活多少人,也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了。而後新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從徐州撤軍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讓我們再來談談第三件事情——邊讓之死。邊讓是什麼時候被殺的?曹操又為什麼要殺他?邊讓此人在歷史記載中並不多見。但是在陳林所寫的《袁紹檄豫州文》中有提及邊讓之死。而現在也有人根據這篇文章認為邊讓是因為上書直言而被曹操所殺,或者認為是因為輕視辱罵曹操而被曹操所殺。但是,我觀察這件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因為曹操不僅殺了邊讓,還將他的頭顱高掛示眾,並且還殺了他的妻子兒女。曹操所殺的並不只邊讓一位士大夫,還有其他的士大夫。例如袁忠、桓邵,也是當時被認定為有罪,但此二人逃到了交州。後來曹操命令交州太守士燮滅掉這兩人一族,於是桓邵被抓,跪下磕頭向曹操認罪,曹操也將他殺了。如果只是簡單的辱罵曹操,那麼曹操是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舉動。當我們觀察、思考這些歷史人物之時,要清楚的認識到他們的行為一定有他們必然的考慮。曹操不是精神病,也不是變態,他必然有合理的理由處死這些人。

當我們將曹操東征陶謙,處死邊讓等人全族,以及陳宮、張邈反叛一事聯繫起來統一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有著必然的聯繫。曹操東征陶謙做了什麼呢?濫殺無辜百姓十數萬人,而這必然會引起眾多士大夫和百姓的憤怒與痛恨。曹操憑什麼殺死這些老百姓呢?這些百姓又犯了什麼罪?於是等到曹操率軍返回兗州,邊讓等人就對曹操進行義正言辭的批判,甚至他們有可能打算背叛曹操,但是事情敗露了而沒有成功,所以曹操殺了他們,並將邊讓梟首示眾,警告眾人。而等到曹操第二次東征陶謙之時,陳宮與張邈等人叛變,而其他的郡縣也都響應了這次叛變。只有三縣沒有參加,選擇堅守,等待曹操到來。而根據眾人的反應來推理,曹操一定是因為在彭城的那場屠殺而喪失人心。

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對曹操的濫殺十數萬人選擇忽視,那麼,他們對於政治可真的是太不瞭解。當初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為什麼要投奔曹操呢?鮑信又為何心甘情願為曹操戰死?想當初曹操勢力弱小,也沒什麼好的名聲,這些忠誠良將、賢能之輩為什麼心甘情願的投奔於曹操帳下?都是認為曹操能夠剷除邪惡,匡扶正義。但是曹操的濫殺無辜又使得有些能人賢才格外的失望,所以紛紛叛變曹操。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當初兗州太守劉岱戰死,是陳宮首先提議應當將兗州當成目標,然後又為曹操牽線搭橋。而後來也是陳宮首先打算背叛曹操,並且遊說張邈等人一起叛變。對於陳宮而言,他背叛曹操,並不是他想要得到兗州,而是從曹操的手下轉變成呂布的手下。對他來說,這樣做毫無利益可言,背叛了老東家,換了個新老闆,更何況他所得罪的老東家,是曹操這樣一位足智多謀、才能卓越之人。所以陳宮與張邈背叛曹操,歸根結底是對曹操非常失望與憤恨。

陳宮、張邈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曹操得到消息,立刻率軍從徐州撤退。隨後與呂布交戰,雙方相持了一百多天。此時蝗蟲大起,莊稼欠收,百姓飢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於是各自退兵離去。然後經過兩年的時間,曹操收復了兗州的全部城郡。呂布投奔了劉備。張邈的弟弟張超和家屬屯駐在雍丘。曹操圍攻了幾個月,城破後屠城,殺了張超及他全家。而張邈也被他部下所殺。

呂布投奔劉備之後,反客為主。襲取了下邳,劉備不得已,只好歸附於他,而後呂布自稱徐州刺史。但後來呂布又攻打劉備,劉備只好投靠了曹操。隨後曹操親自領兵來攻打呂布,呂布不敵,想要投降,但陳宮認為投降也是必死,所以堅決不投降。後來呂布的部將將陳宮捆綁起來,隨後呂布見曹軍圍攻非常急迫,便投降了。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談起曹操,大家可能會首先想起三國演義裡面的那位梟雄。但《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這本小說是作者羅貫中基於三國志所改寫的。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而三國志是一部歷史記載書,而真實的曹操與大眾所認識的三國演義中的那位曹操是有明顯區別的。曹操能夠成為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此篇文章並不談及他的優秀,只是帶大家詳細瞭解一下在公元194年所發生的兗州叛變之事,瞭解一下曹操所犯下的過失。

兗州之亂是由張邈與陳宮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所引起的,那麼這二人在當時為什麼要背叛曹操呢?就必須對這兩位進行一些分析以及介紹當時所發生的要事。

兗州之亂得從曹操還沒有奪取兗州之前講起。初平三年(192年),青州的黃巾軍打算攻打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沒有聽從鮑信的勸告,與黃巾軍正面交戰,結果兵敗被殺。而曹操的手下陳宮聽說劉岱戰死之後,來到兗州進行遊說,於是鮑信與萬潛等人迎接曹操擔任兗州牧。那麼鮑信為什麼會把兗州託付與曹操?何必將這份大禮送與他人,而自己不拾取呢?

當初董卓進京之時,鮑信知道董卓日後必定會成為一大禍患,於是勸告袁紹應當趁董卓的兵馬遠道、士卒疲勞之際發動偷襲,一定可以擒拿董卓。但袁紹畏懼董卓,沒有動手,於是鮑信回鄉,招兵買馬。

而後來,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鮑信、張邈、曹操等人領兵前來。當時袁紹為盟主,天下豪傑都推崇他,但鮑信卻認為曹操才是日後能夠平定叛亂、撥亂反正之人。此時,諸侯軍畏懼董卓,按兵不動,於是曹操領兵打算進攻成皋。鮑信與鮑韜兄弟二人同去,張邈也派遣將軍衛茲前去跟隨曹操。隨後與董卓部將徐榮相遇,曹操兵少,戰鬥失利。衛茲、鮑韜戰死。聽到這些消息,諸侯聯軍依然無動於衷,曹操對這些人大為失望,於是自行離去。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在此期間,袁紹曾經建議曹操除掉張邈,曹操沒有答應。那麼袁紹為什麼會有這個提議呢?從後面的記載可以看到,張邈與呂布的交情匪淺。但是張邈在年輕時候就以俠義而聞名,救助苦難之人,傾家蕩產也不吝惜。袁紹被推薦為討伐董卓的諸侯盟主,表現的非常自負,張邈義正言辭的責備他。於是曹操責備袁紹說:“張邈是我們的好朋友,有一些小的過失應該寬容他,現今天下未定,更不應該自相殘殺。”張邈得知後,非常感激曹操。而後來曹操成為兗州牧討伐陶謙之時,曾經對家人說道:“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就去投奔孟卓。”孟卓也就是張邈的字。待曹操歸來之後,二人相視而泣。由此可見,曹操與張邈二人惺惺相惜。

而後來,待兗州刺史劉岱戰死之後,鮑信等人擁立曹操為兗州牧。曹操繼續率兵與黃巾軍交戰,設下奇兵在壽張迎擊,曹操與鮑信先到達戰場,但步兵未到。雙方開戰,情勢非常危險,鮑信拼死力戰,救出了曹操,自己卻被黃巾軍殺害,而後大軍趕到,勉強打敗了黃巾軍。曹操懸賞鮑信的遺體,沒有找到,於是大家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哭著祭奠他。此後乘勝追擊,這年冬天,接收黃巾軍降兵30多萬,男女人口100多萬。

那麼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鮑信為什麼要擁立曹操為兗州牧?因為他相信曹操有能力能夠平定亂世,而他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為此,即便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曹操進入兗州的計劃是由陳宮首先提議,並且聯合雙方才得以實施。所以,鮑信是國家的良臣,為國捐軀而死,而陳宮也顯然有著不小的功勞。那麼張邈與陳宮為什麼要背叛曹操?曹操究竟做了什麼?

曹操率兵打敗黃巾軍是在公元192年冬季,張邈與陳宮背叛曹操之時是在194年夏季。這期間發生了多少要事呢?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第一件事,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他的少子曹德在徐州被殺。第二件事,曹操兩次出兵討伐徐州牧陶謙。第三件事,可能眾人以為不太重要,即邊讓之死。

那麼讓我來為大家捋清這幾件事之間的關聯。當初因為董卓之亂,曹操在陳留起兵,曹嵩害怕曹操不能成功,於是帶著小兒子曹德到琅琊避禍。等到曹操成為兗州牧,平定了當地的黃巾之亂,曹嵩準備帶著小兒子曹德前去投奔曹操,但在路上被殺害了。在《三國志——武帝紀》中記載,曹嵩是被陶謙所害,所以曹操立志復仇東伐。但在《吳書》中記載,曹操迎接曹嵩,有輜重百餘輛。陶謙派都尉張闓率領200騎兵護送。但是張闓見利忘義,殺了曹嵩等人,搶去財物,逃亡到了淮南。

那麼曹操的親生父親曹嵩是陶謙所殺嗎?按《世說新語》中記載,陶謙之所以要殺曹嵩,是因為曹操多次攻打徐州。但是根據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曹操在此之前並沒有領兵攻打陶謙,那麼又何談陶謙怨恨曹操一說?而根據《後漢書——宦者列傳》中記載,當時身為大司農的曹嵩賄賂中宮以及給西園捐錢一億萬,故為太尉,位列三公。後來因為汝南葛陂黃巾攻佔郡縣,太尉曹嵩失職被罷免。而根據這些記載,也意味著曹嵩此人貪汙受賄很嚴重,不然也沒有那麼多錢財去賄賂他人。那麼,張闓等人見財物起了歹心而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而從陶謙方面進行分析,假如陶謙真的因為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殺了他的父親曹嵩。那麼請問他為什麼不直接抓住曹嵩,以此來要挾曹操呢?殺了他父親有什麼用?是擔心曹操不想殺了他自己全家嗎?是擔心曹操攻打徐州還不夠猛烈嗎?以曹嵩父子為人質不是正確的做法嗎?所以從基本的切身利益出發,陶謙是不會殺害曹嵩等人的,他派張闓等人率兵護送才是真的。那麼曹操理當找張闓報仇才對,為什麼要起兵攻打徐州的陶謙呢?而這,正是曹操的狡詐之處。

曹操奪取了兗州,便會就此甘心嗎?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徐州與兗州相靠,曹操正好以此事為藉口,發兵攻打徐州。初平四年(193年),曹操以替父親報仇為由,起兵討伐陶謙,大軍先後攻拔十餘城,沿泗水直至彭城。陶謙還擊,卻遭遇大敗,從彭城逃離,退至東海郯城。於是曹操又乘勝追擊攻破彭城,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當初被曹操佔領的城池的當地百姓,都依附陶謙到了彭城。遭遇曹操大軍,慘遭屠殺,數萬人(一說數十萬人)被驅趕到泗水河中淹死,屍體阻塞了河道,以至於河水都不能流動。這是曹操第一次向徐州進兵的情形。

從三國志中的記載來看,曹操屠殺如此之多的無辜百姓只這一次。那麼曹操為什麼會進行如此殘暴的行為呢?是為了替父親報仇嗎?顯然不是,他之所以向徐州進兵的動機,在前面已經解釋過了。其實,古人之所以屠城,有一個很重大的原則。那就是城中之人犯下了大罪,圍困這座城池很久但卻誓死不降,討伐部隊付出的傷亡太大,實施屠殺以此懲戒這些冥頑不靈之人。這些百姓在被曹操的部隊打敗之後,並沒有投降曹操,而是跟隨陶謙到了彭城。有可能曹操認為這些百姓內心始終不會屈服,不得已,將這些人全部殺掉,否則將來會留下禍患。這種想法也有可能,但是綜合分析來看可能性並不高。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情形,縱觀曹操一生用兵,有勝有負,但許多場戰役的勝利都是險勝。當時的彭城人口不少,而曹操的兵馬人力卻沒有很多,而想要攻破這樣一座都城是非常為難的事情。如果採取強攻不一定會獲得勝利,那麼就必須要根據地形來制定戰術。於是曹操率兵將這些百姓趕至泗水河中,利用河水的自然力量來擊垮這些人,而這種情況也是當初項羽在彭城之戰中利用地形優勢來戰勝劉邦的方法。而這些人被趕至泗水河中,曹操即使希望淹死多少人、救活多少人,也不是他所能夠決定的了。而後新平元年(194年)春天,曹操從徐州撤軍 。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讓我們再來談談第三件事情——邊讓之死。邊讓是什麼時候被殺的?曹操又為什麼要殺他?邊讓此人在歷史記載中並不多見。但是在陳林所寫的《袁紹檄豫州文》中有提及邊讓之死。而現在也有人根據這篇文章認為邊讓是因為上書直言而被曹操所殺,或者認為是因為輕視辱罵曹操而被曹操所殺。但是,我觀察這件事情並非那麼簡單。因為曹操不僅殺了邊讓,還將他的頭顱高掛示眾,並且還殺了他的妻子兒女。曹操所殺的並不只邊讓一位士大夫,還有其他的士大夫。例如袁忠、桓邵,也是當時被認定為有罪,但此二人逃到了交州。後來曹操命令交州太守士燮滅掉這兩人一族,於是桓邵被抓,跪下磕頭向曹操認罪,曹操也將他殺了。如果只是簡單的辱罵曹操,那麼曹操是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舉動。當我們觀察、思考這些歷史人物之時,要清楚的認識到他們的行為一定有他們必然的考慮。曹操不是精神病,也不是變態,他必然有合理的理由處死這些人。

當我們將曹操東征陶謙,處死邊讓等人全族,以及陳宮、張邈反叛一事聯繫起來統一思考之後,我們會發現這些事情有著必然的聯繫。曹操東征陶謙做了什麼呢?濫殺無辜百姓十數萬人,而這必然會引起眾多士大夫和百姓的憤怒與痛恨。曹操憑什麼殺死這些老百姓呢?這些百姓又犯了什麼罪?於是等到曹操率軍返回兗州,邊讓等人就對曹操進行義正言辭的批判,甚至他們有可能打算背叛曹操,但是事情敗露了而沒有成功,所以曹操殺了他們,並將邊讓梟首示眾,警告眾人。而等到曹操第二次東征陶謙之時,陳宮與張邈等人叛變,而其他的郡縣也都響應了這次叛變。只有三縣沒有參加,選擇堅守,等待曹操到來。而根據眾人的反應來推理,曹操一定是因為在彭城的那場屠殺而喪失人心。

但是,現在很多人卻對曹操的濫殺十數萬人選擇忽視,那麼,他們對於政治可真的是太不瞭解。當初荀彧、荀攸、程昱等人為什麼要投奔曹操呢?鮑信又為何心甘情願為曹操戰死?想當初曹操勢力弱小,也沒什麼好的名聲,這些忠誠良將、賢能之輩為什麼心甘情願的投奔於曹操帳下?都是認為曹操能夠剷除邪惡,匡扶正義。但是曹操的濫殺無辜又使得有些能人賢才格外的失望,所以紛紛叛變曹操。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當初兗州太守劉岱戰死,是陳宮首先提議應當將兗州當成目標,然後又為曹操牽線搭橋。而後來也是陳宮首先打算背叛曹操,並且遊說張邈等人一起叛變。對於陳宮而言,他背叛曹操,並不是他想要得到兗州,而是從曹操的手下轉變成呂布的手下。對他來說,這樣做毫無利益可言,背叛了老東家,換了個新老闆,更何況他所得罪的老東家,是曹操這樣一位足智多謀、才能卓越之人。所以陳宮與張邈背叛曹操,歸根結底是對曹操非常失望與憤恨。

陳宮、張邈迎接呂布進入兗州,曹操得到消息,立刻率軍從徐州撤退。隨後與呂布交戰,雙方相持了一百多天。此時蝗蟲大起,莊稼欠收,百姓飢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於是各自退兵離去。然後經過兩年的時間,曹操收復了兗州的全部城郡。呂布投奔了劉備。張邈的弟弟張超和家屬屯駐在雍丘。曹操圍攻了幾個月,城破後屠城,殺了張超及他全家。而張邈也被他部下所殺。

呂布投奔劉備之後,反客為主。襲取了下邳,劉備不得已,只好歸附於他,而後呂布自稱徐州刺史。但後來呂布又攻打劉備,劉備只好投靠了曹操。隨後曹操親自領兵來攻打呂布,呂布不敵,想要投降,但陳宮認為投降也是必死,所以堅決不投降。後來呂布的部將將陳宮捆綁起來,隨後呂布見曹軍圍攻非常急迫,便投降了。

兗州之亂:曹操犯下過怎樣的彌天大錯

曹操拿住了陳宮,仍然不想殺他,於是便以他的老母親以及子女的性命來誘使陳宮投降。但陳宮寧願一死,也不願改變自己的心意。曹操問他說:“公臺,你死了你的兒女怎麼辦?”陳宮答道:“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會滅絕別人的後代。”曹操又問:“公臺,那你死了你的母親又怎麼辦呢?”陳宮答到:“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害別人的雙親的。”於是曹操只好殺了陳宮。並且將陳宮的母親接來以供養終身,又將陳宮的女兒許配給好人家。陳宮背叛了曹操但曹操去善待他的老母以及兒女。由此看來,曹操必定有所虧欠陳宮,故所以盡力彌補。

張邈、陳宮等人的背叛所造成的兗州之亂大約歷時兩年才被平定,但是對兗州當地的破壞非常嚴重。而後來曹操又在雍丘屠城,殺死了被圍困幾個月的張超以及他家人,曹操的好友張邈也被自己的部下所殺,而陳宮之死是直到公元199年,故兗州之亂的根本緣由是因為曹操想要以武力擴張實力,不得以濫殺無辜所造成的眾叛親離。但現在有不少人認為是因為邊讓之死造成了兗州士大夫的惶恐,進而引起的兗州之亂。至於事情究竟是否如同我所分析的那樣,就請諸位仔細閱讀分析各項史料記載與我的文章。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張尋 編輯:吃硬盤吧、小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