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漢和唐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個高峰。西漢的開創者是好謀善聽的劉邦,大唐的開拓者是夾在兩個虎子之間的李淵。

漢高祖劉邦出身貧寒,四十多歲時還是秦國最小的官職——亭長。然而,從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到劉邦稱帝的公元前202年,劉邦用了七年時間便一統天下。

和劉邦不同,唐高祖李淵出身於關隴貴族,在隋煬帝時期位及太原留守。到了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並在數月後攻陷隋朝首都大興城,控制了關中。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基本掃清了各路勢力,一統天下,也正好過了七年。

劉邦和李淵雖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征戰殺伐,但都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便統一全國。而曹操為何窮盡一生,只落個三分天下呢?

"

西漢和唐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個高峰。西漢的開創者是好謀善聽的劉邦,大唐的開拓者是夾在兩個虎子之間的李淵。

漢高祖劉邦出身貧寒,四十多歲時還是秦國最小的官職——亭長。然而,從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到劉邦稱帝的公元前202年,劉邦用了七年時間便一統天下。

和劉邦不同,唐高祖李淵出身於關隴貴族,在隋煬帝時期位及太原留守。到了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並在數月後攻陷隋朝首都大興城,控制了關中。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基本掃清了各路勢力,一統天下,也正好過了七年。

劉邦和李淵雖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征戰殺伐,但都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便統一全國。而曹操為何窮盡一生,只落個三分天下呢?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歷史往往以成敗論英雄。而要把有作為、建大功的帝王擺在一起,分出個絕對意義上的高下,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劉邦、曹操、李淵都是擁有盛名的人物。

劉邦、李淵都成功建立起延續數百年的強盛政權,而曹操從中平六年(189年)陳留起兵,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他身披戰袍、馳騁疆場三十多年,滅呂布、戰劉表、定匈奴,最終只是統一了北方。

難道是曹操的能力比劉邦、李淵遜色了嗎?到底是什麼導致智謀雙全的曹操不能取得更有影響力的戰功呢?

機遇是一個人成就大業必不可少的因素。命運給曹操閃開過亮堂的大門。東漢末年,亂象環生,這時候,因為擁有漢天子的名義,曹操策馬出征,開局勢頭良好。然而,在關鍵的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銳氣受挫,統一天下的腳步變得遲滯而無力。

而歷史給劉邦和李淵卻創造了神話般的機遇。

"

西漢和唐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個高峰。西漢的開創者是好謀善聽的劉邦,大唐的開拓者是夾在兩個虎子之間的李淵。

漢高祖劉邦出身貧寒,四十多歲時還是秦國最小的官職——亭長。然而,從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到劉邦稱帝的公元前202年,劉邦用了七年時間便一統天下。

和劉邦不同,唐高祖李淵出身於關隴貴族,在隋煬帝時期位及太原留守。到了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並在數月後攻陷隋朝首都大興城,控制了關中。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基本掃清了各路勢力,一統天下,也正好過了七年。

劉邦和李淵雖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征戰殺伐,但都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便統一全國。而曹操為何窮盡一生,只落個三分天下呢?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歷史往往以成敗論英雄。而要把有作為、建大功的帝王擺在一起,分出個絕對意義上的高下,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劉邦、曹操、李淵都是擁有盛名的人物。

劉邦、李淵都成功建立起延續數百年的強盛政權,而曹操從中平六年(189年)陳留起兵,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他身披戰袍、馳騁疆場三十多年,滅呂布、戰劉表、定匈奴,最終只是統一了北方。

難道是曹操的能力比劉邦、李淵遜色了嗎?到底是什麼導致智謀雙全的曹操不能取得更有影響力的戰功呢?

機遇是一個人成就大業必不可少的因素。命運給曹操閃開過亮堂的大門。東漢末年,亂象環生,這時候,因為擁有漢天子的名義,曹操策馬出征,開局勢頭良好。然而,在關鍵的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銳氣受挫,統一天下的腳步變得遲滯而無力。

而歷史給劉邦和李淵卻創造了神話般的機遇。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劉邦草根出身,創業初期就擁有蕭何、曹參、樊噲、周勃這樣的能臣猛將。在投奔義軍領袖景駒的半路上,又恰好遇到了張良。劉、張一見,猶如老友,二人相互激賞,張亮甘為劉邦所用。劉邦到達咸陽後,依靠著強大、和諧的指揮團隊,在楚漢爭霸中取得勝利。

李淵貴族出身,創業初期就已然身居高位,並且手握兵權。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個個能打仗、敢打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淵父子齊心打天下,時值隋煬帝南巡,關中一片空虛,李淵很是輕鬆地取得了首都長安的控制權,天下局勢一邊倒,李淵建立新政。

猶如趙高禍秦一樣,東漢政權遇到最麻煩的人物就是董卓。在隴西大搞專權之後,董卓在亂世風雨中不斷攪局而且屢試不爽,在勢力強大之後,他最後進京專權,倒行逆施。這時候的曹操在號泣而歌中,組建義軍,尋機誅滅董卓。

董卓被呂布幹掉之後,曹操遊走兗州,然而其父被陶謙部下所殺。之後,曹操出兵徐州,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出兵不久,心腹陳宮引狼入室,自己的州郡被呂布所霸佔。

十年的時間對於歷史而言不過彈指一揮間,而對一個人而言,卻是十分珍貴。十餘年時間裡,曹操在各路謀士將領的幫助下,三敗呂布、平定兗州、控制徐州,終於平定北方。

他準備領兵南下。

長阪坡大敗劉備之後,曹操遭遇了滑鐵盧事件。赤壁之戰時“士卒飢疫,死者大半”,黃蓋的火計又害得曹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關鍵節點往往決定人生博弈的成功與否。曹操兵敗赤壁,十幾年征戰換來的好局面功虧一簣。他給對手留下了發展機遇,孫權、劉備常常出了一口氣,勢力進一步鞏固。

同時,我們覺得不是曹操無能,而是對手太強大。歷史從來沒有像漢末三國一樣,豪傑並起,群雄爭鋒,正是“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那時候,各方力量都是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加上各有勢力範圍。曹操遇到的對手,既有驍勇善戰的呂布,還有出身望族的袁紹、袁術,也有國險民富的孫權,更有雄才大略的劉備。

"

西漢和唐朝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兩個高峰。西漢的開創者是好謀善聽的劉邦,大唐的開拓者是夾在兩個虎子之間的李淵。

漢高祖劉邦出身貧寒,四十多歲時還是秦國最小的官職——亭長。然而,從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到劉邦稱帝的公元前202年,劉邦用了七年時間便一統天下。

和劉邦不同,唐高祖李淵出身於關隴貴族,在隋煬帝時期位及太原留守。到了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並在數月後攻陷隋朝首都大興城,控制了關中。武德七年(624年),唐朝基本掃清了各路勢力,一統天下,也正好過了七年。

劉邦和李淵雖然經歷了跌宕起伏的征戰殺伐,但都用了不到七年的時間便統一全國。而曹操為何窮盡一生,只落個三分天下呢?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歷史往往以成敗論英雄。而要把有作為、建大功的帝王擺在一起,分出個絕對意義上的高下,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劉邦、曹操、李淵都是擁有盛名的人物。

劉邦、李淵都成功建立起延續數百年的強盛政權,而曹操從中平六年(189年)陳留起兵,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他身披戰袍、馳騁疆場三十多年,滅呂布、戰劉表、定匈奴,最終只是統一了北方。

難道是曹操的能力比劉邦、李淵遜色了嗎?到底是什麼導致智謀雙全的曹操不能取得更有影響力的戰功呢?

機遇是一個人成就大業必不可少的因素。命運給曹操閃開過亮堂的大門。東漢末年,亂象環生,這時候,因為擁有漢天子的名義,曹操策馬出征,開局勢頭良好。然而,在關鍵的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銳氣受挫,統一天下的腳步變得遲滯而無力。

而歷史給劉邦和李淵卻創造了神話般的機遇。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劉邦草根出身,創業初期就擁有蕭何、曹參、樊噲、周勃這樣的能臣猛將。在投奔義軍領袖景駒的半路上,又恰好遇到了張良。劉、張一見,猶如老友,二人相互激賞,張亮甘為劉邦所用。劉邦到達咸陽後,依靠著強大、和諧的指揮團隊,在楚漢爭霸中取得勝利。

李淵貴族出身,創業初期就已然身居高位,並且手握兵權。兒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個個能打仗、敢打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淵父子齊心打天下,時值隋煬帝南巡,關中一片空虛,李淵很是輕鬆地取得了首都長安的控制權,天下局勢一邊倒,李淵建立新政。

猶如趙高禍秦一樣,東漢政權遇到最麻煩的人物就是董卓。在隴西大搞專權之後,董卓在亂世風雨中不斷攪局而且屢試不爽,在勢力強大之後,他最後進京專權,倒行逆施。這時候的曹操在號泣而歌中,組建義軍,尋機誅滅董卓。

董卓被呂布幹掉之後,曹操遊走兗州,然而其父被陶謙部下所殺。之後,曹操出兵徐州,萬萬沒想到的是,剛出兵不久,心腹陳宮引狼入室,自己的州郡被呂布所霸佔。

十年的時間對於歷史而言不過彈指一揮間,而對一個人而言,卻是十分珍貴。十餘年時間裡,曹操在各路謀士將領的幫助下,三敗呂布、平定兗州、控制徐州,終於平定北方。

他準備領兵南下。

長阪坡大敗劉備之後,曹操遭遇了滑鐵盧事件。赤壁之戰時“士卒飢疫,死者大半”,黃蓋的火計又害得曹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關鍵節點往往決定人生博弈的成功與否。曹操兵敗赤壁,十幾年征戰換來的好局面功虧一簣。他給對手留下了發展機遇,孫權、劉備常常出了一口氣,勢力進一步鞏固。

同時,我們覺得不是曹操無能,而是對手太強大。歷史從來沒有像漢末三國一樣,豪傑並起,群雄爭鋒,正是“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那時候,各方力量都是人才濟濟,猛將如雲,加上各有勢力範圍。曹操遇到的對手,既有驍勇善戰的呂布,還有出身望族的袁紹、袁術,也有國險民富的孫權,更有雄才大略的劉備。

為何劉邦和李淵只用幾年時間一統天下,曹操幾十年卻仍難統天下?

請輸入圖片描述

在各方面力量的對比中,很長一段時間裡,曹操並不具備比較優勢。“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一時耳。” 從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的這段話裡,曹操的困境可見一斑。

昔日劉邦遇到了剛愎自用的項羽,高下已見分曉。在隋末亂局中,瓦崗寨內鬥不斷、不攻自破;隋煬帝已經是強弩之末、無力迴天,雖然其它力量挑戰過李淵,但都是螳臂當車,不堪一擊。

當時的機遇和環境讓曹操僅能三分天下,空留一生遺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