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得中原者得天下,是河南人都知道的一句話。

意思也很好理解,凡是能夠佔據中原地區的政權,都能夠得到整個天下(就是中國)。他從一個側面形容了中原地區重要的戰略價值,成為一句河南廣為人知的宣傳語。

然而,這句話你真的懂了嗎?

1

何謂中原

河南,也稱中原。

把中原兩個字拆開,中代表區位,中原位於整個中國的中部。

當然今天看河南的位置,並非中國的幾何中心,偏北,偏東一點,但是在一千年前的中國(主要活動區域不包括新疆西藏和兩廣,是以整個黃河流域作為華夏民族的活動區域),從當時人的視角來看,這片土地確實是活動的中心位置。

第二個字就是“原”,這也很好理解,《康熙字典》中“原”就是平原的意思。

中原二字聯繫起來,實際上指的是位於古中國——華夏中心的一塊平原帶的意思。並且有點意思的是“原”和“源”在古代通用,也可以理解為“中國源頭”的意思。

古代中國九州大致分佈圖▼

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是一個千古偽命題

然而“得中原者得天下”這句話,沒有明確公認的出處。

現在公認的出處是在戰國末期,秦制定統一六國戰略時,戰略家范雎向秦王獻策:“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之樞,以威楚趙,這可能是 “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最早出處。

而秦國在之後統一的過程中,也確實是先滅韓、魏,佔據中原進而吞併天下的。

然而,如果你真的認為只要佔據中原,就能吞併天下,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從中國戰爭歷史的整個角度來看,僅僅佔據的中原的政權反而是無法統一整個國家的,甚至是短命的。

2

中國歷史看統一

讓我們來列舉一下2000年的中國統一歷史:

秦朝,歷代秦王起於雍涼(甘陝一帶),始皇帝進而完成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次大一統。西漢,劉邦起於關中,完成大一統。東漢,劉秀起於河北,完成大一統。曹魏,曹操起於兗州,後據河北,統一北中國。西晉,司馬氏代魏而立,完成大一統。東晉十六國政權,旋起旋滅,不足而論。北魏,起于山西,統一北中國。北周,起於關中,統一北中國。隋朝,楊堅代周,完成大一統唐朝,李淵山西起兵,進據關中,完成大一統五代十國,戰亂紛爭,下文詳論。北宋,趙匡胤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完成小統一。(未能收復燕雲)金朝,起於東北,統一北中國。元朝,起於蒙古高原,南滅金宋,完成大一統明朝,太祖先據江淮,北伐元朝,完成大一統清朝,起於東北,席捲中國,完成大一統。新中國,我黨先據陝甘寧邊區,後佔東北,最終完成統一。

可以看到,從中國封建社會以來,完成的大一統的政權,極少是從中原起家,進而席捲全國。

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曹操起家中原,先佔河南,遷都許昌,但是最終在曹操手中未能完成全國性的統一,曹操病逝那年,孫權和劉備還分別割據在江南和四川,直到以後50年,才由代魏的司馬氏完成真正的統一。

3

得中原者失天下

如果從微觀歷史上看,如果一個政權僅僅有中原地區,他反而是容易覆滅的,這段歷史以五代十國最為典型。

唐亡之後,中原相繼出現了五個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五個政權都有下面幾個特點:

一、 僅佔據中原地區。二、 短命,最長不超過20年。三、亡於興起於中原之旁的其他政權。後梁,被興起于山西的後唐政權滅掉。後唐,被起兵於太原的石敬瑭滅掉,後者成立後晉。後晉,被起兵於河北的契丹滅掉,契丹扶植後漢政權。後漢,被起兵於太原的郭威幹掉,後者成立後周政權後周,被趙匡胤陳橋兵變幹掉,成立了北宋。


得中原者得天下,這是一個千古偽命題


誰知道,200年後,立都中原(開封)的北宋政權,被興起於東北的金政權滅掉,依舊沒有改寫中原政權被周邊政權吞併的歷史。

4

棋局中國

中原盛產古都,中國八大古都,開封、洛陽、安陽、鄭州,半數產於中原。

中原盛產皇帝,開國皇帝中,劉秀生於南陽,司馬炎、趙匡胤生於洛陽,曹操、劉邦、朱元璋出生地也在廣義的中原的蘇北、皖北一代。

那麼中原為什麼不能成為統一的發源地,而只能成為被統一的對象呢?

這還需從中原乃至中國的地理態勢說起。

從地理的角度看,傳統中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個不規範的圍棋盤。在這個不規範的圍棋盤上,關中、河北、江淮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東、兩湖和漢中是其四邊,中原為其中央腹地。

上述九大戰略要地並不全是按現在的省級行政區劃來劃分,而是主要是考慮到它們在軍事地理的格局中以其地形、地勢的原因構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它們在歷代戰爭中也的確顯示出了它們作為一個個獨立單元的地位。中國的地域雖然遼闊,但在歷代戰爭(特別是明末之前)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卻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

中國的這些地理單元,地利優勢天壤之別。

比如四川,群山環繞,高山峻嶺,只有長江才是古代出川入蜀的較好通道,然而即使是一旦守住三峽,外地想從長江攻入四川也是極難。這也就是為什麼,抗日戰爭以重慶為陪讀,以四川為基地。日本從上海打到武漢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直到日本投降,也沒有能攻入四川,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然而有些地理單元,軍事地理條件偏弱,比如山東,東西南北皆可進攻。日本七七事變之後,不到半年就攻陷濟南,山東全境失手。

5

中原——易攻難守之地

中原處四方之中,可以合九州之全勢。中原之地,沒有天險大山守在四方,只有一條黃河勉強可以防禦,而且黃河冬天可渡。

河南向東為平原,直達山東、安徽。向西雖有山地,但是通過函谷關、潼關,也容易到達陝西。向南,雖有大別山,但險峻不足。向北,雖有黃河,過河之後便是一馬平川。實際上河南也是屬於易攻難守之地。

這種地勢,和平時期,中原為四通八達之地,為四方聯繫的樞紐,也容易控制四方,所以封建王朝也願意立都於此,所以河南古都很多。但是,在戰時,這種地勢容易變成拉鋸的戰場,你打過來我打過去,城頭變幻大王旗,幾場大仗打下來沃土就變成了焦土。

在這個問題上吃虧最大的是曹操,曹操青年起兵于山東,一直活動在中原地區,很早就在遷都許昌,掌握的了中央政權的主動性。但是他一直在中原和別的勢力纏鬥,先是徐州陶謙,後是淮南袁術,特別是呂布政權,與之惡戰很苦。雖然屢戰屢勝,但是始終未能快速擴張。

這是因為,中原四戰之地,四面均能受敵,每當曹操想剿滅一個方向的敵人時候,另一個方向總是出現另一個政權的侵犯,始終不能專心經營一個方向。比如就是一個小小的宛城(南陽)張繡政權,曹操就征伐三次,才算徹底平定。

直到中年後期,官渡之戰勝袁紹,利用袁紹政權的內部奪嫡矛盾迅速佔領河北,才算有了一塊穩定的根據地,在這之後,迅速完成山西、關中、漢中、荊州的征伐,完成了北方的統一。然而,統一北方之後的曹操,體力和健康已經完全被戎馬生涯耗盡,不能完成最終中國的整個統一。雖然其中有劉備的崛起的因素,但是早年糾纏於中原車輪戰,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6

歷史規律

《三國演義》開篇就講了中國治亂之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通常,一個統一的王朝的大亂,是因積弊太深而瓦解,天下便隨之分崩,而演成群雄逐鹿的局面。這往往是三個階段的過程。

第一階段:四方任何一方出現動亂。第二階段:四方的大亂影響到中原,導致中原大亂。第三階段:中原的大亂,波及到四面八方,從而天下大亂。

明末的歷史,就充分證明了這一規律。

李自成起於西北關中,但迅速在西北活動,兵進河南,而後攻入北京,天下大亂。而後金政權雖起兵更早,但始終在東北一隅進攻,長久未能突破山海關,進入中原,前期反而興不起更大的波瀾。直到他打入關內,才開啟快速統一的進程。

然而,統一卻是這一過程的逆流程。

第一階段:四方的任何一方完成局部統一。第二階段:局部統一的政權進入中原地區,完成和別的政權的戰略決戰,佔領中原。第三階段:在中原統一的基礎上,兵出四方,其他未完成統一的方向傳檄而定,形成大一統局面。

唐初的歷史,就是這一進程的最好備註。

李淵太原起兵,很快佔領關中,定都長安,完成小的局部統一,有了戰略基地和後方。然後派李世民等將領攻擊河南的王世充政權,在洛陽周邊完成和王世充、河北竇建德的戰略決戰。之後佔領中原,迅速佔領四方,完成統一。

7

何謂“得中原者得天下”

因此,在歷史治亂、分合的交替變遷中,在從治到亂、從合到分的階段,據中原四戰之地者常難,據四方山川險地者常易;而在從亂到治、從分趨合的階段,只有走出四角爭中原者才有機會爭天下。若仍固守一隅,則終難擺脫偏霸局面。

在任何全局性的角逐中,中原都是必爭之地。進取天下,中原為必取之地;只有中原才是真正逐鹿問鼎的競技場。

所以,永遠,“得中原”是“得天下”的第二步,而並非首步。首先佔據中原者,很難得到完整的天下,即使勉強統一,一般的也只能是個小的統一局面(有一方未能納入統一)。這也許才是“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確解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