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平:《狗十三》呈現出了中國式家庭問題

導演曹保平於2006年執導了他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光榮的憤怒》,此後他在犯罪類型電影中的出色表現,讓他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導演獎項。他執導的《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影片,均在業內獲得認可。曹保平2013年拍攝的影片《狗十三》在今年上映,引來了電影觀眾的高度關注。近期,曹保平接受新華網採訪,講述《狗十三》拍攝的臺前幕後。

電影《狗十三》通過一個13歲女孩的成長過程,再現了家庭和社會的各種交集和碰撞;通過反思人們習以為常的現象,將社會、家庭、父母、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指出。曹保平表示,劇本中的生活細節和細膩的情感有很大的呈現價值。他舉例稱,電影中,孩子面臨父母離異所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就值得當今社會去反思。電影的故事很複雜,在電影的背後是當今社會更加複雜的關係。

《狗十三》在選角方面,也經過了十分慎重的考量。曹保平說影片需要以一個13歲女孩的視角去呈現,所以在選角上都要圍繞這一核心標準展開。考慮到需要在拍攝方面十分寫實,所以演員首先在年齡上需要符合角色要求,這一點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選角工作。這就需要很強的演技支撐,因此選擇了年齡和演技都與影片契合的張雪迎,而影片中爸爸的扮演者果靜霖同樣是依照這樣的標準進行選擇的。

影片涉及到果靜霖扮演的爸爸打孩子的情節,曹保平說,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戲劇衝突,所以在拍攝之前進行了很多的準備工作。考慮到被打的演員還是孩子,所以在拍攝過程中不僅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同時也採取了一些其他的措施,最終呈現出了完美的戲劇效果。在曹保平看來,雖然影片中的孩子承載著很多複雜的意義,但拍攝過程中儘量在小演員明白劇情的基礎上,避免讓孩子想得太複雜,而只是充分利用小演員出眾的感受力,即可讓她在劇情發展中融入角色。

曹保平表示,一部電影要想讓演員出彩,好文本的作用不容忽視。由於一直以來導演的都是劇情片,所以曹保平十分重視文本的敘事,對於邏輯關係、人設等推動劇情發展的元素都非常看重。同時,他對於複雜的表達有著很大的偏好,因為只有足夠複雜才能夠透過熱鬧的故事顯現出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對於近期以來,現實主義題材頗受歡迎的現象,曹保平表示,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一直以來都被觀眾所喜愛,但由於前些年讓觀眾滿意的片子很少,所以才讓2018年更像是現實主義題材的爆發年。同時他也指出,無論何種題材的電影,最終是否成功,還是要看電影本身,而不能單以類型作為評判的標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