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冒出的4.8億稅收 蒼南礦山井巷業回鄉納稅提升縣域經濟

2019-05-24 15:5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朱成堡

作為1981年新建縣的蒼南,當初縣域經濟除傳統農業和幾家國營小酒廠外微乎其微。幾十年來,政府層面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政策指引下,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無為而治”、1990年代的整合調控,到2000年後的產業扶持、2010年後的招引外資臺資,歷經38年的投資建設,發展縣域經濟也是殫精竭慮。但迄今即便擁有多個所謂的“某某之鄉”國家級協會命名的“金名片”外,也依然未能構建起實質意義的龍頭性支柱產業。

印刷業、禮品業式微,市區產業轉移“虎頭蛇尾”,商貿業如蔘茸藥材、水產品、副食品、箱包、建材家電等專業性有型批發市場,也僅維持現狀,三倆家一花獨秀的儀表工業,也因市場佔有率受限難當龍頭大任。倒是發軔於窮鄉僻壤作為扶貧攻堅地域的礦山井巷業,卻伴隨一脈相承的溫商文化“走出去”到全國各地、乃至世界30多個國家,竟然一下躍出蒼南水面。

且不論產值多少GDP幾何,縣內26家礦建工程公司,2018年單向縣財稅就繳納了4.8億稅收,比2017年增長了1.8倍,比2016年增長了6.8倍;如果說從2001年的20萬元算起則是2400倍。這4.8億在蒼南縣域經濟中是個什麼樣的分量?它佔了全縣62億稅收收入的7.7%、可支配公共預算財政收入的13%。在地方債務包袱沉重、急需開拓稅源的“大建大美”背景下,著實令各級領導們為之驚喜。

就蒼南縣域來說,這個勘稱“龐大”的歷史傳統產業、令人驚喜的“回鄉納稅”數據,實為土生土長、多數文盲初小、少數初中學歷的“山頭人”群體帶回到縣國庫的真金白銀,不是“編報”,也沒有任何指標考核促進。這是個不佔用本縣一分土地指標0畝產GDP、沒有環境汙染、無需地方政府安全擔責的一個產業。如果說“30萬從業大軍”有點多,10萬大軍又太少;在中國版圖上,只要有礦山的任何一處犄角旮旯,就有蒼南人在採掘;在世界版圖上,已知的就有30多個國家有他們在插著五星紅旗施工;不說東南亞、獨聯體,就連幾年前的非洲加納,都有來自我縣靈溪滬山的200多村民在淘金。

從遠了說,也許古代蒼南先民生活的這片1261平方公里土地就是7個閩越古國。操閩南語者,是4個閩南移民拓荒小國,操溫州語、蠻語、金鄉語則為3個甌越小國。各“國”有各國的方言體系、鄉土文化與風俗習慣。並且礦山井巷從業者主要僅限於與閩省交界的礬山和橋墩片區及其延伸山區,就連緊鄰的以農漁業為傳統的馬站片區皆不為所動且不盡所知,遑論原為江南平原三區與現代化新興城市龍港?礬山橋墩兩個片區內不僅拿回來數億的稅負,並且僅目光所及,這些“礦老闆”還拿回大把大把人民幣修橋造路辦學,建祠堂買豪宅,其中不知潛藏有多少的富豪、多少的財富數字?因為,此外的溫州以及浙江全省皆沒有這個群體性產業,上級不可能研究產業政策,頒發文件下達指標,統計填報數據。這突然冒出個4.8億稅收豈不新奇?

突然冒出的4.8億稅收 蒼南礦山井巷業回鄉納稅提升縣域經濟

蒼南人在香格里拉高原承攬金礦採掘工程業務。

其實說是“礦山井巷業”也並不準確。按部頒建築業企業資質標準是叫“礦山工程”業,“井巷”只是1980年代的本土稱謂。當時全縣有鄉鎮企業局、勞動局、建設局各自審批了從1到5的5個“井巷工程處”,簡稱“幾井、幾井”,後來連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對“巷”字讀音也不明就裡。2000年前後行業企業資質就位,統一劃歸建設口管理後,企業登記名稱就此告別了“井巷”,叫成了“XX礦山建設工程公司”“XX礦建公司”,而在蒼南業內及民間,一概通稱“工程界(業)”。

況且,“礦山井巷業”或“礦山工程業”也只是全縣數十萬從業大軍中的一部分,回鄉納稅數字也然。這4.8億稅收僅僅是26家企業應對國家統計口徑和住建部資質管理規定的“屈就”。沒錯,蒼南歷史上礬山就有明礬開採冶煉業,橋墩天井還有白銀開採冶煉業。惜乎明末清初,皇上指派太監督辦徵銀,指標過於“躍進”,導致銀礦工暴動起義,引發老平陽縣的首次分縣,析出便於統治的寓意明顯的“泰順縣”,至此白銀採煉業歇火,為新時代年輕人聞所未聞。即使號稱“世界礬都”的明礬業如今也是奄奄一息,往旅遊業轉型。

突然冒出的4.8億稅收 蒼南礦山井巷業回鄉納稅提升縣域經濟

2010年11.28.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蒼南礦山井巷業發展論壇。(虞威/攝)

神奇的是,文化基因的傳承是無需學校“培養”老師“教育”的,也正因此,礬山人、橋墩人開山掘土就有與生俱來的技能與本領,加上這個山頭人群體又是成長生活在大溫州文化圈,於是傳統採掘技藝與溫商文化“走出去”的結合,使他們群起效仿,走南闖北,跨出國門,承攬礦業、水利水電、公路鐵路、地鐵、機場、填海造島、軍工洞庫等工程。一言以蔽之曰,凡是與土方和石頭相關聯的所有工程活計,他們統統是活都幹、錢照賺。

可為何仍然單稱“礦山井巷業”?為何2010年11月28日,200多號從業老闆匯聚北京人民大會堂捧回一個“中國蒼南礦山井巷業之鄉”的金字招牌?那是按國土資源部和“中國礦業聯合會”的官方稱謂應該叫“礦業”——以資源型經濟為主,按住建部的官方表述又叫“礦山工程建設”——建築業的範疇。而即便按我縣從業大軍的業務範疇,既有資源型“礦業”開發,如煤礦業、鐵礦業、有色和化工等礦業,也有各礦種的掘進業、採礦業“礦建工程”,一致的皆為地下、井下、巷道作業。為了凸顯傳統性、地域性文化特徵,更為了便於運作申報,命名“礦山井巷業”也是實事求是,理所當然。

住建部劃定10個大類的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資質,排第一的是房屋建築工程,依次是公路、鐵路工程,再就是港口與航道、水利水電、電力工程,第七是礦山工程,接著是冶煉工程、石油化工工程,最後是市政公用工程;每一類別都離不開屬於專業承辦資質的“土石方工程”,所以又在二級專項承包的企業資質中,單列一個“土石方工程”勞務專業承包資質。但凡土石方開挖工程,對於蒼南“工程界”人士,無論哪一類皆可為之,也皆是輕車熟路的“活”。因此,從本質上說,蒼南“工程界”統稱為“泛土石方工程業”或許更貼切,涵蓋得更全。

突然冒出的4.8億稅收 蒼南礦山井巷業回鄉納稅提升縣域經濟

蒼南人正在施工中的豎井專用掘進設備——傘鑽。

但他們為何又不能按“土石方工程”運作工程業務?因為其限定為二級專業分包資質,不能直接參與招投標,只能依附於一級總承包資質企業下進行分包作業。分包,意味著利潤被盤剝瓜分。蒼南“工程界”除了礦山工程外,從事的其他9大門類工程皆被盤剝,也皆是替一級總承包企業履行納稅義務。唯獨蒼南縣於2010年獲得了“中國蒼南礦山井巷業之鄉”冠名後,11家礦山工程總承包企業得以晉升一級資質,在蒼南“工程界”中從事礦山工程業務的從業者,就順理成章地從原來掛靠國企、央企總承包企業門下剝離出來,歸併進縣內企業,於是便有了這4.8億回鄉納稅的突飛猛進。迄今依然有總量1\3的工程尚未剝離,或者被所在地稅務以種種藉口硬性截留,而礦山工程以外的更為龐大的9大類工程項目之稅源,也就因縣內行業企業的寥寥無幾與資質低劣,只能維持現狀了。但可以斷言的是,其總量絕對是4.8的幾倍。

突然冒出的4.8億稅收 蒼南礦山井巷業回鄉納稅提升縣域經濟

從全國及世界各地回鄉參觀考察投資項目的我縣礦山井巷企業家。(虞威/攝)

提出“泛土石方工程業”概念,統領縣域內行業經濟;住建口以外的交通、水利、電力等觀念部門以打造縣域經濟為己任,努力晉升對口專業企業資質,如礦山工程一樣晉升至一級資質,使在外從業者也早日告別為人做嫁衣裳,迴歸縣內企業;仰或實行機構改革,統一由住建部門打造企業資質,那麼蒼南的“回鄉納稅”豈不擴大與增長,稅源廣進?

在如今“礦業科技大廈”節節攀升,即將交付使用的基礎上,再予落地打造行業專家人才公寓、礦山工程裝備國際會展中心。三大項目一旦三足鼎立,蒼南構建浙閩臺兩岸三省“泛土石方工程產業”集聚中心,成為與天津相對峙的中國南北兩大產業集聚中心之一,並非天方夜譚,至少縣域經濟的提升是可期許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