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懷古

蒼茫 祁連山 西漢 明朝 四川政協報 2017-06-16
嘉峪關懷古

去嘉峪關懷古是由來已久的心願,去年秋天終於有了這樣的機會。晚十點多鐘,列車駛出蘭州車站,在空闊冷寂的大西北高原上奔馳起來。透過車窗,能依稀看見遠處起伏不定的地平線,在微弱的天光下呈現出黑黢黢的影子,不斷地向車身後移去。車廂內燈光昏黃,旅途勞頓的人們在喧嚷了一陣之後,漸漸地沉入夢鄉。我獨自坐在車窗前,思緒在暗夜中翩然展開。我知道,此時此刻列車正行駛在中國西部的一條大通道上,這條通道被稱作河西走廊。

嘉峪關懷古

早在讀中學的時候,地理老師和歷史老師就從不同的角度對我們講述過河西走廊。這條位於黃河以西的巨大走廊,不僅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更是中原連接西域的天然通道。在這片廣袤蒼涼的土地上,千百年來沉澱了太多的歷史故事。你可以想象西漢時期張騫率隊出使西域,啟程時的激昂之情和歸來時的黯然神傷;你也可以想象漫長的絲綢之路上,叮噹作響的駝鈴在無邊的苦寒中述說著商旅們的萬般孤寂;你還可以想象文人墨客在塞外驛站把酒話別,道出“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淒涼情懷。列車在暗夜中急馳,彷彿行駛在一條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讓我們一夜之間跨過了千年歲月。

嘉峪關懷古

東方漸漸發白,列車在人們的睡夢中馳過武威、金昌和張掖,進入嘉峪關境內。呈現在眼前的是遼闊的戈壁灘,沒有草、沒有樹、沒有村落和房舍,只有累累礫石從眼前一直鋪陳到天邊。天空蔚藍寧靜,大地遼遠深沉。旭日從東邊的地平線上探出頭來,漸升漸高,最後騰地躍入空中,把赤紅的光芒灑滿大地。戈壁灘的日出雄渾而壯麗,演繹著大自然的奔放與豪邁。

嘉峪關懷古

嘉峪關市坐落在河西走廊中部的開闊地上。北面是綿延起伏的黑山,南面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兩山遙遙對峙,中間一片孤城,不禁使人想起王之渙《涼州詞》裡“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的詩句來。這首詞是寫給玉門關的,用在這裡也十分貼切。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也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片古老滄桑的土地上,歷史遺蹟隨處可見,既有古絲綢之路的殘垣斷壁,也有古戰場的遍地烽燧,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河西重鎮”和“邊陲鎖鑰”之稱。

我們從火車站出來稍事休整後,便前往嘉峪關參觀遊覽。大巴車出城向西南方向行駛不遠,嘉峪關便赫然闖入了我們的視野。儘管沒有天塹可依,沒有險峻襯托,但在低垂的天幕和遼闊的荒野上,嘉峪關仍然顯得那麼高大雄偉,引人注目。走近嘉峪關,竟有一處小小的園林。在瑟瑟的秋風中,我看到了拂動的柳枝和搖曳的花朵,它們在黃沙與礫石的強大陣營中,在古戰場恆久瀰漫的蒼涼裡,顯得那麼嬌小柔弱。然而,正是這幾縷綠、幾點紅,讓我心裡升騰起一種別樣的情懷。在嘉峪關高大的城牆下,在這方歷經血火浸染的天地裡,有一種柔軟洞穿了堅硬。

嘉峪關懷古

進入嘉峪關東門,我立即被那高大寬厚的城牆震懾住了。這些城牆幾乎全是用黃土築成的,只在城牆頂上有一些青磚砌成的牆垛。在茫茫的戈壁灘上,我不知這些黃土取自何處,但可以想象它一定來自很遠的地方。導遊小姐向我們介紹,嘉峪關始建於公元1372年,竣工於公元1540年,經歷168年才建成,足見其工程之浩大艱鉅。在明代長城一千多個關隘中,嘉峪關是最雄險的一座,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座,被稱作“天下第一雄關”。

我在一條條通道和一處處門洞中穿行,時而駐足凝望、時而側耳傾聽,彷彿在尋找歷史遺留下的遼遠背影和空寂回聲。夕陽西下的時候,我拾級來到城牆頂上。城牆上朔風呼號,旌旗翻卷,一門門鐵炮在陽光下閃著陰冷的光芒。放眼望去,天地空闊,四野蒼茫,祁連山的積雪和遠處蒼青色的天空融為一體。站在這裡,我彷彿看到了一處處烽火臺驟然升起的滾滾狼煙,彷彿看到了從天邊奔湧而來的馬隊捲起的遮天黃沙,彷彿看到了銅牆鐵壁下的刀光劍影和屍橫遍野。這一切像潮水一樣湧來,又像潮水一樣散去,唯嘉峪關跨過歷史的蒼茫,在血紅的夕陽下屹立成堅硬的磐石。

嘉峪關懷古

我走下城牆,走出嘉峪關高大的西門,走向戈壁灘的深處,從另一個視角仰望城樓。嘉峪關巍峨的城牆和關樓在夕陽的映照下傲然挺立,威逼四方。它的身後是逶迤而去的萬里長城。這長城越過沙漠、越過戈壁、越過崇山峻嶺,與東邊的山海關牽手相連,構成了中國北方的巨大屏障,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引人注目的一個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