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標題《偶像的加速度迭代》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標題《偶像的加速度迭代》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蔡徐坤身穿一身白色中山裝走秀

文/馬戎戎 傅婷婷 張佳婧

製造蔡徐坤

出道7個月,蔡徐坤的行程,已經和一個真正的一線明星一樣忙碌。去美國錄新歌的MV,連軸轉48小時;之後是韓國;韓國行程結束後,馬上是北京的新專輯發佈會。

“有人問我,你適應娛樂圈的節奏和壓力了嗎?”電話裡,蔡徐坤提到。但是他馬上回答:“我說,我適應我自己的節奏。”不會主動向外人提起的,是他為了減壓,會在洗澡間洗整整一小時的澡。

最近一個月,和他有關的話題不斷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他忽而被和同為唱跳藝人的鹿晗比較,忽而又被和演員朱一龍進行比較。歌手、演員吳亦凡的新歌因為粉絲刷數據而被iTune下架,話題裡也帶上他。

出名之後,他13歲時參加湖南衛視少年真人秀節目《向上吧!少年》選拔時的視頻節目在網絡上流傳。網友們驚歎,出生於1998年、剛剛20歲的蔡徐坤,為了這一天,原來已經準備了這麼久。

然而,或許,還要更久。

生於1998年,蔡徐坤成長在一個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10歲的時候,他已經從電視上、從網絡上,看過了“各種各樣的演出”。參加《向上吧!少年》的時候,為評委們表演了書法、朗誦,然後唱跳了一首林俊杰的歌曲,“沒有潮流,沒有錢”。採訪中,他說,那是一首“很老的歌曲了”。

參加《偶像練習生》(以下簡稱為《偶練》)之前,他已經有過在韓國做練習生的經歷。那段日子非常艱苦,每天就是長時間的全封閉訓練。“連手機都要被沒收,不能給家裡打電話。”他回憶說。讓他記憶猶新的,是因為飲食被嚴格控制,幾個共同接受訓練的練習生搶一碗泡麵吃的細節。

他甚至也有了因為一檔節目而短暫走紅,之後卻又陷入沉寂的經歷。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標題《偶像的加速度迭代》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蔡徐坤身穿一身白色中山裝走秀

文/馬戎戎 傅婷婷 張佳婧

製造蔡徐坤

出道7個月,蔡徐坤的行程,已經和一個真正的一線明星一樣忙碌。去美國錄新歌的MV,連軸轉48小時;之後是韓國;韓國行程結束後,馬上是北京的新專輯發佈會。

“有人問我,你適應娛樂圈的節奏和壓力了嗎?”電話裡,蔡徐坤提到。但是他馬上回答:“我說,我適應我自己的節奏。”不會主動向外人提起的,是他為了減壓,會在洗澡間洗整整一小時的澡。

最近一個月,和他有關的話題不斷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他忽而被和同為唱跳藝人的鹿晗比較,忽而又被和演員朱一龍進行比較。歌手、演員吳亦凡的新歌因為粉絲刷數據而被iTune下架,話題裡也帶上他。

出名之後,他13歲時參加湖南衛視少年真人秀節目《向上吧!少年》選拔時的視頻節目在網絡上流傳。網友們驚歎,出生於1998年、剛剛20歲的蔡徐坤,為了這一天,原來已經準備了這麼久。

然而,或許,還要更久。

生於1998年,蔡徐坤成長在一個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10歲的時候,他已經從電視上、從網絡上,看過了“各種各樣的演出”。參加《向上吧!少年》的時候,為評委們表演了書法、朗誦,然後唱跳了一首林俊杰的歌曲,“沒有潮流,沒有錢”。採訪中,他說,那是一首“很老的歌曲了”。

參加《偶像練習生》(以下簡稱為《偶練》)之前,他已經有過在韓國做練習生的經歷。那段日子非常艱苦,每天就是長時間的全封閉訓練。“連手機都要被沒收,不能給家裡打電話。”他回憶說。讓他記憶猶新的,是因為飲食被嚴格控制,幾個共同接受訓練的練習生搶一碗泡麵吃的細節。

他甚至也有了因為一檔節目而短暫走紅,之後卻又陷入沉寂的經歷。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創造101》最終勝出的11個女孩,將組成全新的女團,正式出道

《偶練》的總導演陳剛,曾經以導演身份參加過2005年《超女》的整個賽程,十幾年來一直從事真人秀節目的拍攝創作。還在為《偶練》進行選手面試時,陳剛第一眼看到蔡徐坤,就覺得,這個選手“很特別”。“在藝能、談吐上,他都和別人不一樣。”陳剛回憶說,“一看就是準備了很長時間,準備一手一手地來。”

《偶練》第一集,蔡徐坤畫著眼線,穿著漁網衫和鮮亮的寶藍色夾克出場,瞬間和其他選手在外形上拉開了差距。陳剛介紹說,其實對於每個選手的初次亮相,服裝總監和化妝總監都是有要求的。但是蔡徐坤明確表示,希望穿著這件漁網衫。他強調,這是粉絲送給他的禮物。

“很多其他選手還停留在認為粉絲只是一個名詞,一個數字,比較你的粉絲是多少、我的粉絲是多少的時候,蔡徐坤對粉絲已經有了這樣的理解:粉絲是離我最近的人,是我的陪伴者。”陳剛說,“他對我說,希望在舞臺上或者這個平臺上第一次的亮相,能夠把粉絲對他的心意和多年的支持貼心地傳達出來。然後我說,我明白你的心意了。”

“沒有他們,也就沒有臺下的支持,沒有臺下的熒光棒。”蔡徐坤則說,“我其實經歷過一段比較沉寂的時間,那這段時間裡仍然有一幫粉絲,默默地在背後支持我的,這也是我為什麼特別感激他們的原因。”

“他的態度特別成熟。”陳剛說,“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不光是在《偶練》進行過程中,包括後面的很多次公演也好,或者哪怕是他現在出道後的一些自己的感受也好,都是很明顯的。”

粉絲和偶像關係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自己對坤坤來說非常重要。”蔡徐坤的粉絲小瓏說。對於1995年出生的小瓏來說,2018年,她最為開心的一天,就是4月6日。這一天,她和眾多的ikun(蔡徐坤的粉絲名)們結束近三個月的苦戰,終於以超過4764萬的票數成功送愛豆C位出道。《偶練》第一季節目播出期間,小瓏每天要登錄300多個愛奇藝賬號投票,給愛豆輪博、打投、控評、製作安利文案和視頻,同時還要擔當ikun分群的管理員角色,有時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其間瘦了十斤。

《偶練》進行過程中,粉絲800多萬的蔡徐坤,最高微博轉發量達到了2000多萬。

“在養成類真人秀節目中,粉絲和偶像的關係似乎發生了變化。”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暢暢博士這樣分析,“粉絲清楚地認識到:是我投票把你pick(選)出來的,以前都是我仰視,現在是我俯視或者平視你。”

在吳暢暢看來,中國的粉絲文化,是從2005年的《超女》開始的:“以前都不叫粉絲這個說法,都是影迷呀歌迷啊什麼的說法。”

吳暢暢指出,粉絲文化具有兩大特點:“一個它是組織化的,是一個動員化的機制。第二,粉絲往往是跟經濟相關聯的,換句話說,它是相關產業的下游產品。”

吳暢暢將《偶練》歸為“純粹粉絲向的選秀節目”,“就是打造一個美好的、高度去政治化,什麼煩惱都沒有的高度烏托邦的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粉絲和偶像之間在‘我養你,我投你’的關係下,形成了一種高度的依賴與被依賴的精神紐帶關係——對於粉絲來說,偶像就是一個純粹美好的精神領袖”。

《偶練》的出現,是多年“韓風”影響下的結果。甚至中國粉絲文化的形成,也是受“韓粉”影響的結果。他們並非字面上的韓國籍粉絲,更廣泛意義上,是指常年關注韓國演藝圈的粉絲群體。

早在《偶練》出現之前,鹿晗、吳亦凡等“歸國四子”的成功,就離不開“韓粉”們的支持。

2012年4月,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張藝興等四位在韓國受訓、來自中國的練習生成為韓國男子組合EXO/EXO-M的成員,正式出道。當時,頭頂“韓星”光環的他們,收割了一大批忠實“韓粉”。

2014年,四人與原經紀公司韓國SM解約,相繼回國,正式進軍國內市場。“韓粉”戰隊緊隨偶像動向,迅速以強大的作戰力為自家偶像打下一片江山。

這其中,鹿晗於2014年10月宣佈解約,當月便憑藉超高的內容量、關注度和參與度,一舉奪得“百度男星品牌數字資產”桂冠。次年9月,鹿晗發佈的一條關於英超曼聯隊的微博累計獲得1億多條評論,創下單條微博評論量最高紀錄。“如果你還不認識鹿晗,那麼你很可能正與‘90後’世代的現象級事件擦肩而過。”2015年5月,鹿晗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大標題下甚至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話——

“鹿晗現象”促使中國娛樂界出現了一個新詞——流量明星,中國娛樂的“流量時代”正式來臨。

事實上,《偶練》的成功,也與“韓粉”不無關係。

“《偶練》播出的同時期,並沒有夠分量的韓國綜藝節目播出,‘韓飯’們的需求,一時還沒有人來填補。”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玲這樣分析,“《偶練》這個節目覆蓋了飯圈,從媒介關係來講,涵蓋了影視劇圈、動漫圈、二次元圈;而從粉絲類型上來講,則囊括了媽媽粉、女友粉、事業粉等多種粉絲類型。”

然而,被戲稱為“土偶”的《偶練》播出之後,節目中的選手展現出了驚人的吸粉能力,僅僅從2018年初節目播出到6月,蔡徐坤、範丞丞等人數佔比僅3.7%的新偶像,就產生了娛樂圈8.6%的全網討論量。2018年5月,蔡徐坤登上了網絡熱度榜榜首,此前,那裡一向被認為是鹿晗的領地。

鹿晗流量的轉折點,被認為是2017年10月8日。這一天,他遵守了之前公開做出的“有戀情就會公佈”的承諾,公開了他和女星關曉彤的戀情。

"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8年第46期,原文標題《偶像的加速度迭代》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蔡徐坤身穿一身白色中山裝走秀

文/馬戎戎 傅婷婷 張佳婧

製造蔡徐坤

出道7個月,蔡徐坤的行程,已經和一個真正的一線明星一樣忙碌。去美國錄新歌的MV,連軸轉48小時;之後是韓國;韓國行程結束後,馬上是北京的新專輯發佈會。

“有人問我,你適應娛樂圈的節奏和壓力了嗎?”電話裡,蔡徐坤提到。但是他馬上回答:“我說,我適應我自己的節奏。”不會主動向外人提起的,是他為了減壓,會在洗澡間洗整整一小時的澡。

最近一個月,和他有關的話題不斷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他忽而被和同為唱跳藝人的鹿晗比較,忽而又被和演員朱一龍進行比較。歌手、演員吳亦凡的新歌因為粉絲刷數據而被iTune下架,話題裡也帶上他。

出名之後,他13歲時參加湖南衛視少年真人秀節目《向上吧!少年》選拔時的視頻節目在網絡上流傳。網友們驚歎,出生於1998年、剛剛20歲的蔡徐坤,為了這一天,原來已經準備了這麼久。

然而,或許,還要更久。

生於1998年,蔡徐坤成長在一個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10歲的時候,他已經從電視上、從網絡上,看過了“各種各樣的演出”。參加《向上吧!少年》的時候,為評委們表演了書法、朗誦,然後唱跳了一首林俊杰的歌曲,“沒有潮流,沒有錢”。採訪中,他說,那是一首“很老的歌曲了”。

參加《偶像練習生》(以下簡稱為《偶練》)之前,他已經有過在韓國做練習生的經歷。那段日子非常艱苦,每天就是長時間的全封閉訓練。“連手機都要被沒收,不能給家裡打電話。”他回憶說。讓他記憶猶新的,是因為飲食被嚴格控制,幾個共同接受訓練的練習生搶一碗泡麵吃的細節。

他甚至也有了因為一檔節目而短暫走紅,之後卻又陷入沉寂的經歷。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創造101》最終勝出的11個女孩,將組成全新的女團,正式出道

《偶練》的總導演陳剛,曾經以導演身份參加過2005年《超女》的整個賽程,十幾年來一直從事真人秀節目的拍攝創作。還在為《偶練》進行選手面試時,陳剛第一眼看到蔡徐坤,就覺得,這個選手“很特別”。“在藝能、談吐上,他都和別人不一樣。”陳剛回憶說,“一看就是準備了很長時間,準備一手一手地來。”

《偶練》第一集,蔡徐坤畫著眼線,穿著漁網衫和鮮亮的寶藍色夾克出場,瞬間和其他選手在外形上拉開了差距。陳剛介紹說,其實對於每個選手的初次亮相,服裝總監和化妝總監都是有要求的。但是蔡徐坤明確表示,希望穿著這件漁網衫。他強調,這是粉絲送給他的禮物。

“很多其他選手還停留在認為粉絲只是一個名詞,一個數字,比較你的粉絲是多少、我的粉絲是多少的時候,蔡徐坤對粉絲已經有了這樣的理解:粉絲是離我最近的人,是我的陪伴者。”陳剛說,“他對我說,希望在舞臺上或者這個平臺上第一次的亮相,能夠把粉絲對他的心意和多年的支持貼心地傳達出來。然後我說,我明白你的心意了。”

“沒有他們,也就沒有臺下的支持,沒有臺下的熒光棒。”蔡徐坤則說,“我其實經歷過一段比較沉寂的時間,那這段時間裡仍然有一幫粉絲,默默地在背後支持我的,這也是我為什麼特別感激他們的原因。”

“他的態度特別成熟。”陳剛說,“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不光是在《偶練》進行過程中,包括後面的很多次公演也好,或者哪怕是他現在出道後的一些自己的感受也好,都是很明顯的。”

粉絲和偶像關係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自己對坤坤來說非常重要。”蔡徐坤的粉絲小瓏說。對於1995年出生的小瓏來說,2018年,她最為開心的一天,就是4月6日。這一天,她和眾多的ikun(蔡徐坤的粉絲名)們結束近三個月的苦戰,終於以超過4764萬的票數成功送愛豆C位出道。《偶練》第一季節目播出期間,小瓏每天要登錄300多個愛奇藝賬號投票,給愛豆輪博、打投、控評、製作安利文案和視頻,同時還要擔當ikun分群的管理員角色,有時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其間瘦了十斤。

《偶練》進行過程中,粉絲800多萬的蔡徐坤,最高微博轉發量達到了2000多萬。

“在養成類真人秀節目中,粉絲和偶像的關係似乎發生了變化。”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暢暢博士這樣分析,“粉絲清楚地認識到:是我投票把你pick(選)出來的,以前都是我仰視,現在是我俯視或者平視你。”

在吳暢暢看來,中國的粉絲文化,是從2005年的《超女》開始的:“以前都不叫粉絲這個說法,都是影迷呀歌迷啊什麼的說法。”

吳暢暢指出,粉絲文化具有兩大特點:“一個它是組織化的,是一個動員化的機制。第二,粉絲往往是跟經濟相關聯的,換句話說,它是相關產業的下游產品。”

吳暢暢將《偶練》歸為“純粹粉絲向的選秀節目”,“就是打造一個美好的、高度去政治化,什麼煩惱都沒有的高度烏托邦的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粉絲和偶像之間在‘我養你,我投你’的關係下,形成了一種高度的依賴與被依賴的精神紐帶關係——對於粉絲來說,偶像就是一個純粹美好的精神領袖”。

《偶練》的出現,是多年“韓風”影響下的結果。甚至中國粉絲文化的形成,也是受“韓粉”影響的結果。他們並非字面上的韓國籍粉絲,更廣泛意義上,是指常年關注韓國演藝圈的粉絲群體。

早在《偶練》出現之前,鹿晗、吳亦凡等“歸國四子”的成功,就離不開“韓粉”們的支持。

2012年4月,吳亦凡、鹿晗、黃子韜、張藝興等四位在韓國受訓、來自中國的練習生成為韓國男子組合EXO/EXO-M的成員,正式出道。當時,頭頂“韓星”光環的他們,收割了一大批忠實“韓粉”。

2014年,四人與原經紀公司韓國SM解約,相繼回國,正式進軍國內市場。“韓粉”戰隊緊隨偶像動向,迅速以強大的作戰力為自家偶像打下一片江山。

這其中,鹿晗於2014年10月宣佈解約,當月便憑藉超高的內容量、關注度和參與度,一舉奪得“百度男星品牌數字資產”桂冠。次年9月,鹿晗發佈的一條關於英超曼聯隊的微博累計獲得1億多條評論,創下單條微博評論量最高紀錄。“如果你還不認識鹿晗,那麼你很可能正與‘90後’世代的現象級事件擦肩而過。”2015年5月,鹿晗登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大標題下甚至赫然寫著這樣一句話——

“鹿晗現象”促使中國娛樂界出現了一個新詞——流量明星,中國娛樂的“流量時代”正式來臨。

事實上,《偶練》的成功,也與“韓粉”不無關係。

“《偶練》播出的同時期,並沒有夠分量的韓國綜藝節目播出,‘韓飯’們的需求,一時還沒有人來填補。”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玲這樣分析,“《偶練》這個節目覆蓋了飯圈,從媒介關係來講,涵蓋了影視劇圈、動漫圈、二次元圈;而從粉絲類型上來講,則囊括了媽媽粉、女友粉、事業粉等多種粉絲類型。”

然而,被戲稱為“土偶”的《偶練》播出之後,節目中的選手展現出了驚人的吸粉能力,僅僅從2018年初節目播出到6月,蔡徐坤、範丞丞等人數佔比僅3.7%的新偶像,就產生了娛樂圈8.6%的全網討論量。2018年5月,蔡徐坤登上了網絡熱度榜榜首,此前,那裡一向被認為是鹿晗的領地。

鹿晗流量的轉折點,被認為是2017年10月8日。這一天,他遵守了之前公開做出的“有戀情就會公佈”的承諾,公開了他和女星關曉彤的戀情。

楊洋、吳亦凡、鹿晗、王源、蔡徐坤、易烊千璽……偶像加速度迭代,中國造星產業升級?

鹿晗巡迴演唱會

戀情公開後,首當其衝的便是粉絲的流失。根據相關機構的數據統計,在戀情公佈後的一年內,鹿晗流失了37.23%的粉絲,原有粉絲中僅有6成留存。儘管其微博粉絲數不降反升,一年時間內淨增了1400萬,但卻以路人粉居多,現有粉絲中,活躍度較高、活躍天數較多的鐵桿粉絲佔比不到0.5%,而2017年時他的鐵粉佔比則接近7%。

公佈戀情前,鹿晗長期位居新浪微博明星熱議指數榜榜首,在戀情公佈前的幾個月裡,其平均微博指數也接近800萬。但從公佈戀情後第二個月起,其微博指數就開始暴跌,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縮水了一半左右。

“80後”湖南女孩AA是正在就讀的研究生,她一度是鹿晗的“鐵粉”。但是2018年,她“脫粉”了。在她眼中,鹿晗公佈和關曉彤戀情,並和女友一起出演《甜蜜暴擊》,是“一種對自己事業完全沒有規劃、不負責任的行為”。

她說:“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就像談戀愛,沒感覺了就分手。”然而,她也對鹿晗表示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他說他30歲會結婚,有女朋友也會告訴粉絲,他是個言而有信的人,祝福他。”

吳暢暢說,在流量時代,“粉絲和偶像之間存在一種共時性,這種共時性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和你一起成長。一方面它其實具有高度的情感紐帶性,對吧?另外一個方面它具有獨佔性——在粉絲內心深處,他認為自己對偶像、偶像對自己來說都是有獨特意義的。”

吳暢暢並不認為,鹿晗與蔡徐坤之間,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無非只是他們出道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如果你真要說差別,我這麼說:鹿晗是韓流文化的一個產品,他是韓國經紀公司SM的一個成品;蔡徐坤是個半成品。本身這個選秀節目的韓國原版模式就是要消化一大批原來在韓國沒有機會出道或者就是出了道以後也不紅的那一群人,對不對?只能說他們兩個人本身作為商品在這個商品鏈條上的位置結構是不一樣的。”

造星產業升級了嗎?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可能覺得‘偶像’的意思就是沒什麼實力。但其實韓國已經調教了整個全球市場了。”秦周懿說,“什麼是真正的偶像?他的實力其實要比每個人都要強:唱歌、表演、舞蹈,主打的是綜合能力。”

2015年,從英國回來的秦周懿開始進軍中國的偶像產業市場。“傳統的國內娛樂產業,歌手和演員分得非常清楚。但現在娛樂市場已經變成娛樂綜合體,市場需要全方位的藝人,能唱歌跳舞,也能演戲,能上綜藝節目。”

2017年,當《偶練》導演陳剛開始著手為《偶練》這個節目挑選選手時,他和總製片人姜濱共同拜訪了87家公司、1908位練習生。從中挑選了31家公司加8位個人練習生組成了100位練習生。而這其中,很多所謂“練習生”,其實連三天完整的藝能訓練都還沒有接受過。

然而,短短半年時間,《偶練》《創造101》的熱度一下席捲了中國,創造了客觀的流量價值和商業價值。目前,《偶練》第二季、《創造101》第二季以及好幾場類似選秀綜藝均在各大視頻平臺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偶像養成節目為什麼這麼熱?這是否意味著整個中國造星機制的升級?

吳暢暢這樣分析中國偶像養成節目的市場環境:“《偶練》這個節目出現以前,我們國內就已經存在好多引進這個模式的經紀公司,他們需要這樣的選秀節目作為平臺和出口。那麼對於現在很多的小鎮青年,或者說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來說,這些節目本身很大程度上是給他們打開了一道窗戶,讓他們能夠與所謂的高度發達的城市文化,以及與城市文化的偶像產品之間建立一個精神關聯,所以這類節目在國內非常有市場。”

“選秀就是個逆襲。”吳暢暢談到這類節目的心理投射機制——逆襲,“這種逆襲在每個年代都有表達,只不過10年前的表達和現在的表達可能形式有不同,節目模式不同。譬如說《超女》的模式和《好聲音》的模式是不一樣的,可是它們的核心點都是逆襲。尤其在中國當下,我們所謂社會向上流動相對比較固化的環境下,那這種逆襲的故事永遠都是好看的,永遠都是有社會心理基礎的,而且都會火。”

吳暢暢同時也是《創造101》節目的總顧問,在他的建議下,《創造101》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單純的“粉絲向烏托邦”打造,更多地加進了“社會成長”的意味:“比如說這個節目裡,前11位總是有替換,替換的目的就想告訴姑娘們沒有人永遠會在第一這個位置待太長時間,都會是流動的。”

然而,無論是《偶練》這樣的“單純粉絲向的美好烏托邦”,還是努力表達態度的《創造101》,甚至,無論是“養成類偶像真人秀”,還是13年前的《超女》,在吳暢暢眼裡,它們的本質並沒有任何變化:“造星機制一直沒有任何變化,跟以前沒什麼太大區別,依然還是採取的這樣一種粉絲經濟的開發,只不過他面對的受眾已經發生了變化,以前可能是‘80後’,現在是‘90後’,甚至‘00後’。”

針對今年以來,“NINE PERCENT”還沒被記熟,“火箭少女”已經橫空出世;鹿晗、吳亦凡還沒迎來藝人生涯的頂峰,蔡徐坤已經儼然以新貴身份在圈內行走的“加速度迭代”現象,吳暢暢這樣說:“偶像加速迭代表象的背後,其實是資本在不斷加速。資本只不過通過生產、再生產的方式不斷在粉絲身上榨取、進行利潤積累;一旦發現某個模式耗盡了本身的經濟價值,資本會馬上轉向,尋找下一個興趣點。”

“相比之前,當下的年輕藝人,很多人不需要走靠作品慢慢積累人氣的過程,他只需要去走一些自媒體,對吧?去拍一點、發一點什麼,頓時不管是從金錢上還是從所謂的流量上、人氣上都可以來得很快。”《偶練》總導演陳剛這樣說,“但是名利如果來得太快,這個人的內心就會對這一切不珍惜。”

“相比流量,我可能更在意這個藝人、這個作品深度所影響的人群是在哪個維度上。”陳剛說,“影響的深度可不是光用流量的一個數字,就能簡單評判的。”

陳剛對“偶像養成真人秀”帶來的種種熱度現象看得很淡:“對中國的造星工業來說,這類節目是一個形式上的創新、一個強大的衝擊,應該會促進和幫助這個行業,也會成為今後造星的一個很核心的渠道。但至少在目前,還談不上能佔多少這個市場的份額。其實,哪怕當年最紅火的‘選秀的十年’。‘選秀’也不是中國藝人選拔和培養的主要的過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