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宮使帖》

蔡卞(1048-1117年),字元度,北宋宰相、書法家。他為蔡京之弟,自幼聰慧敏悟,智商超群,能把《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倒背如流。宋熙寧三年(1070年),他時年22歲,與24歲的兄長蔡京一同赴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參加朝廷的開科取士,結果,兄弟倆中了同榜進士,從此二人同朝為官數十年。

蔡卞居官時竭力支持王安石推行的變法,因而受到王安石的器重,並招他為婿。蔡卞的最高官位為樞密院事。他與兄蔡京在政治上多次發生分歧,也受到蔡京的詆譭,曾幾度沉浮。1071年,他在授任江蘇江陰主簿時,同情百姓疾苦,斷然開倉借糧,以解百姓燃眉之急,並免除農民的高利貸。1086年他任禮部侍郎出使遼國,不亢不卑,受到厚禮相待。在他以龍圖閣待制知宣州、江寧及揚、廣、越、潤、陳等五州時,經常有貿易的奇珍異寶,從自己管轄的港口出入,他卻一毫未取,為官清正,不貪榮祿,與兄蔡京有本質的區別,然而世人因其是蔡京的弟弟而貶之。

《宣和書譜》說蔡卞:“自少喜學書,初為顏行,筆勢飄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於大字",說明蔡卞在書法上有頗深的造詣,在北宋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後世因蔡京的緣故而鄙薄蔡卞的書法。

劉拯,安徽南陵人,與蔡氏兄弟同榜進士,初為常熟知縣,有善政,深受百姓稱讚。元豐中為監察御史,歷江東淮西轉運判官,提點廣西刑獄。《宋史·列傳》及宋之後歷代《南陵縣誌》均有記載,評價頗佳。劉拯不懼高官蔡京,敢與其爭鬥,被蔡京列入“元祐奸黨",因而受到貶官。但劉拯與蔡卞、賈易等人政見相同,所以交往甚密。元祐二年(1087年),劉拯任廣西路刑獄公事時,隨同的父親劉士安去世。為了祭奠父親,他在家鄉南陵丁憂期間,邀請了自己的好友蔡卞為其父撰寫墓誌銘,又請了賈易題寫篆蓋。

1977年,南陵縣石鋪鄉興修水利工程施工中,無意挖掘出劉士安墓,出土了此石刻,且保存十分完好。石刻全文606字,共29行,陰刻於寬89釐米、長105釐米、厚12釐米的石碑上。從佈局上看,除前4行和尾3行外,中間的22行,每行均22字,採用字體大小搭配,行草結合,錯落有致,排列精妙,嚴謹中求奔放,整個部局規整而不呆滯;從書法上看,其筆勢飄逸,姿媚豪健,瘦硬挺拔,洋洋灑灑,雖經刻石,然而風貌猶存;其文筆甚為精彩,不失為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

蔡卞留下的墨跡很少,除《劉士安生平碑刻》外,還有山東泰山靈巖寺的《圓通經碑》、河南登封少林寺的《面壁巖題字》。此外故宮博物院藏的《雪意貼》,日本出版的《書道全集》收集《熊本神道碑》拓片等。

蔡卞不單是北宋朝廷命官、著名書法家,而且是廣聞博學、滿腹經綸的學者,他對天文、氣象、農作物、地理、國家法典等都頗有研究,著有《毛詩名物解》20卷,與他人合著有《宣和書譜》20卷、《宣和畫譜》20卷、《神宗實錄》等。

《墨林快事》稱其書,書法圓健遒美,晚年所書有兼人之力:“勝於京,京又勝於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其書法代表作有《雪意帖》《致四兄相公尺牘》等。《雪意帖)是其行草代表作。其入筆不一,豐富自然,各取其態。筆法純熟,撇處可見王羲之筆法。結體隨字而不一,神采奕奕。章法自然錯落有致,書體與米芾、蔡京相似。

在二王書風的感染下,宋人書法一派“帖意”充斥書壇,信札書法尤其盛行。但是,蔡卞卻是個特例,蔡卞擅行書,又長於大字,受柳公權、李邕影響較大。其人不光精於“帖”,且善於“碑",所作之字,神氣充腴,穩重含蓄,風度典雅,有晉人之瀟灑,唐人之法度,又有宋人之靈展。

《鐵圍山叢談〉記載了書法大家米芾對他的評價:“魯公(蔡京)一日問芾:今能書者有幾?芾對曰:自晚唐柳氏(柳公權),近時公家兄弟是也!蓋指魯公與叔父文正公爾。”此文正公,即是蔡卞。

蔡卞的《致四兄相公尺牘》,此卷蘊含禪機,筋脈舒展,神閒氣清,韻致婉潤,風雅縱逸,精神傳世。蔡卞尚意,“頗得筆法”,人們還可從其流傳下來的《孝女曹娥碑》、泰山石刻〈楞嚴經偈語碑》等代表作品中得以窺見。在靈性之追求中,頗得筆法的蔡卞,與自出新意的蘇軾,高視古人的黃庭堅,蕭散奇險的米芾一樣,都在力圖表現自己作品標新立異的姿態,講究筆墨情趣,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間,給人一種精神自由的審美意境。

蔡卞另一名作《題唐玄宗鶺鴒頌》亦為世所重。

"

文/林英明

蔡氏家族可為書法世家,在蔡襄之後,其堂弟蔡京與蔡卞當時也以書法名世。他們比蔡襄小三十五六歲,可謂後輩了,可小時皆隨蔡襄學書法。他們生逢其時,恰好碰上了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鍾的宋徽宗趙佶當朝,因此他們在仕途上頗得寵幸。尤其是蔡京,由於他貪腐成性,在北宋徽宗朝曾被臣民列為“六賊”之首。但宋徽宗趙佶或許是喜歡他的書法,對他寵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風潮,徽宗雖迫於情勢,不得不將其降黜或外放,以撫民意,但總是很快就又讓他官復原職。

蔡京,(1047-1126年)字符長,(亦作元長),也為興化仙遊人。乃當時書法家蔡襄的堂弟,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兄弟倆同登宋熙寧三年進士及第。蔡京從小就有“才子蔡"的美名,四歲時《岳陽樓記》倒背如流,23歲考中進士,書法瀟灑俊逸,自成一體,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從崇寧元年,(1102年)蔡京被加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起,到靖康元年,即公元1126年罷其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也就是當朝第一宰相的官爵止,二十多年的時間裡,蔡京先後被四次罷免,又四次起用。四次任相,共達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稱古今第一人。崇寧元年(1102年),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後又官至太師。但他貪腐成性,人品不好,被列為北宋權相之一。為官時蔡京也興花石綱之役,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直至北宋末,太學生陳東上書,稱蔡京為“六賊之首”。

蔡京最大的才能來自他的書法,據有關史料記載,有一年夏天,有兩個當朝的官吏為獻媚奉迎蔡京,不停地用扇子為他扇涼。蔡京一高興便要過扇子,在上面題了兩行杜甫的詩句。沒想到,幾天之後,這兩個官吏忽然闊氣起來,一問才知道,他們的扇子被端王花兩萬錢買走了。兩萬錢,大約相當於當時一戶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而這位端王,就是以後登上皇位的宋徽宗。由此可見,本身就是書法家的宋徽宗是何等喜愛蔡京的作品。

蔡京精工書法,尤擅行書,形似米南宮,字勢豪健,痛快沉著。坊間有一說法:宋人原排宋四大家為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京,《水滸傳》裡似也記此一筆。後因蔡京以貪瀆聞名,朝野沒有好名聲,人們將蔡京換成蔡襄。這是明清以來的一種說法,是否無稽之談,難有最後定論,應有待於宋代文獻的確證。

蔡京的書寫風格有姿媚豪健、痛快沉著的特點,較能體現宋代“尚意”的書法美學情趣。宋人書法“尚意”,一變唐以來“尚法”的傳統書風,注重個人風格與個性的表現。因而他在當時已享有盛譽,朝野士庶學其書者甚多。元陶家儀《書史會要》曾引當時評論者的話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矩,正書如冠劍大人,議於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儔匹。”甚能反映蔡京當時在書法藝術上的地位。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彙經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問:“其次呢?”米芾說:“當然是我。”這自然是坊間傳說,無從考據,但似也可見出他於其時的書法地位。

蔡京還有個本事,就是善作詩詞歌賦。但他的本領顯然用錯了地方,他把豔詞麗句用來為皇上歌功頌德,雖能圖得一時的榮華富貴,可卻落得個千古罵名。

北宋亡國,史上有一說法,相當程度上是由於宋徽宗寵用蔡京、高俅等奸臣的結果。而宋徽宗昏聵無能,荒淫無度,最後和他的兒子欽宗成為金兵的俘虜。當時已經八十歲的蔡京自然也未能倖免,被充軍三千里。靖康元年,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往嶺南儋州(今海南省)。蔡京一路南徙,百姓一路痛罵,沒有一個人賣給他任何食物。蔡京飢餓難耐,撫今追昔,痛悔莫及作《西江月》詞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無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遙望神州淚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謾繁華,到此番成夢話。”

蔡京此時悔之已晚,途中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據說被埋進了專門收葬無家可歸者的漏澤園中。(《東都事略》卷一O一,《宋史》卷四七二有傳。)

蔡京存世書跡有《草堂詩題記》、《節夫帖》、《宮使帖》等。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節夫帖》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宮使帖》

蔡卞(1048-1117年),字元度,北宋宰相、書法家。他為蔡京之弟,自幼聰慧敏悟,智商超群,能把《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讀物倒背如流。宋熙寧三年(1070年),他時年22歲,與24歲的兄長蔡京一同赴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參加朝廷的開科取士,結果,兄弟倆中了同榜進士,從此二人同朝為官數十年。

蔡卞居官時竭力支持王安石推行的變法,因而受到王安石的器重,並招他為婿。蔡卞的最高官位為樞密院事。他與兄蔡京在政治上多次發生分歧,也受到蔡京的詆譭,曾幾度沉浮。1071年,他在授任江蘇江陰主簿時,同情百姓疾苦,斷然開倉借糧,以解百姓燃眉之急,並免除農民的高利貸。1086年他任禮部侍郎出使遼國,不亢不卑,受到厚禮相待。在他以龍圖閣待制知宣州、江寧及揚、廣、越、潤、陳等五州時,經常有貿易的奇珍異寶,從自己管轄的港口出入,他卻一毫未取,為官清正,不貪榮祿,與兄蔡京有本質的區別,然而世人因其是蔡京的弟弟而貶之。

《宣和書譜》說蔡卞:“自少喜學書,初為顏行,筆勢飄逸,圭角稍露,自成一家,亦長於大字",說明蔡卞在書法上有頗深的造詣,在北宋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後世因蔡京的緣故而鄙薄蔡卞的書法。

劉拯,安徽南陵人,與蔡氏兄弟同榜進士,初為常熟知縣,有善政,深受百姓稱讚。元豐中為監察御史,歷江東淮西轉運判官,提點廣西刑獄。《宋史·列傳》及宋之後歷代《南陵縣誌》均有記載,評價頗佳。劉拯不懼高官蔡京,敢與其爭鬥,被蔡京列入“元祐奸黨",因而受到貶官。但劉拯與蔡卞、賈易等人政見相同,所以交往甚密。元祐二年(1087年),劉拯任廣西路刑獄公事時,隨同的父親劉士安去世。為了祭奠父親,他在家鄉南陵丁憂期間,邀請了自己的好友蔡卞為其父撰寫墓誌銘,又請了賈易題寫篆蓋。

1977年,南陵縣石鋪鄉興修水利工程施工中,無意挖掘出劉士安墓,出土了此石刻,且保存十分完好。石刻全文606字,共29行,陰刻於寬89釐米、長105釐米、厚12釐米的石碑上。從佈局上看,除前4行和尾3行外,中間的22行,每行均22字,採用字體大小搭配,行草結合,錯落有致,排列精妙,嚴謹中求奔放,整個部局規整而不呆滯;從書法上看,其筆勢飄逸,姿媚豪健,瘦硬挺拔,洋洋灑灑,雖經刻石,然而風貌猶存;其文筆甚為精彩,不失為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

蔡卞留下的墨跡很少,除《劉士安生平碑刻》外,還有山東泰山靈巖寺的《圓通經碑》、河南登封少林寺的《面壁巖題字》。此外故宮博物院藏的《雪意貼》,日本出版的《書道全集》收集《熊本神道碑》拓片等。

蔡卞不單是北宋朝廷命官、著名書法家,而且是廣聞博學、滿腹經綸的學者,他對天文、氣象、農作物、地理、國家法典等都頗有研究,著有《毛詩名物解》20卷,與他人合著有《宣和書譜》20卷、《宣和畫譜》20卷、《神宗實錄》等。

《墨林快事》稱其書,書法圓健遒美,晚年所書有兼人之力:“勝於京,京又勝於襄,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其書法代表作有《雪意帖》《致四兄相公尺牘》等。《雪意帖)是其行草代表作。其入筆不一,豐富自然,各取其態。筆法純熟,撇處可見王羲之筆法。結體隨字而不一,神采奕奕。章法自然錯落有致,書體與米芾、蔡京相似。

在二王書風的感染下,宋人書法一派“帖意”充斥書壇,信札書法尤其盛行。但是,蔡卞卻是個特例,蔡卞擅行書,又長於大字,受柳公權、李邕影響較大。其人不光精於“帖”,且善於“碑",所作之字,神氣充腴,穩重含蓄,風度典雅,有晉人之瀟灑,唐人之法度,又有宋人之靈展。

《鐵圍山叢談〉記載了書法大家米芾對他的評價:“魯公(蔡京)一日問芾:今能書者有幾?芾對曰:自晚唐柳氏(柳公權),近時公家兄弟是也!蓋指魯公與叔父文正公爾。”此文正公,即是蔡卞。

蔡卞的《致四兄相公尺牘》,此卷蘊含禪機,筋脈舒展,神閒氣清,韻致婉潤,風雅縱逸,精神傳世。蔡卞尚意,“頗得筆法”,人們還可從其流傳下來的《孝女曹娥碑》、泰山石刻〈楞嚴經偈語碑》等代表作品中得以窺見。在靈性之追求中,頗得筆法的蔡卞,與自出新意的蘇軾,高視古人的黃庭堅,蕭散奇險的米芾一樣,都在力圖表現自己作品標新立異的姿態,講究筆墨情趣,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間,給人一種精神自由的審美意境。

蔡卞另一名作《題唐玄宗鶺鴒頌》亦為世所重。

蔡京與蔡卞的書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