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還記得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嗎?那些新聞圖片成了我當時對網吧的最主要印象

某一年夏天,我前往新學校報道,然後隨著大巴車入駐宿舍。沒有家人的監督和管理,我進入了撒歡模式,平時只能買一張的煎餅,我一天買3張,平時不能去的地方,自然也難免想一探究竟。於是,當同學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網吧“開心一下”時,我立刻忘記了父母的諄諄教誨。

我們的宿舍位於北京東四環某個社區,被一片標準的“城中村”包裹在內。除了沒有露天垃圾站,它保留了雜亂無章的街道、平房和旱廁。包裹在這片社區外的是多家汽車4S店和一座有著巨大佛像的公園,還有一處我們只能看到圍牆的高爾夫球場,以及一些擺著奇怪雕塑、大幅海報的藝術館。

寓意各不相同的建築擠在一起,散發著各自的魅力,縫隙間的城中村居民們則過著和藝術關聯並不強烈的平凡日子。那家網吧裡能玩到的就是村中孩子們的娛樂項目。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還記得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嗎?那些新聞圖片成了我當時對網吧的最主要印象

某一年夏天,我前往新學校報道,然後隨著大巴車入駐宿舍。沒有家人的監督和管理,我進入了撒歡模式,平時只能買一張的煎餅,我一天買3張,平時不能去的地方,自然也難免想一探究竟。於是,當同學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網吧“開心一下”時,我立刻忘記了父母的諄諄教誨。

我們的宿舍位於北京東四環某個社區,被一片標準的“城中村”包裹在內。除了沒有露天垃圾站,它保留了雜亂無章的街道、平房和旱廁。包裹在這片社區外的是多家汽車4S店和一座有著巨大佛像的公園,還有一處我們只能看到圍牆的高爾夫球場,以及一些擺著奇怪雕塑、大幅海報的藝術館。

寓意各不相同的建築擠在一起,散發著各自的魅力,縫隙間的城中村居民們則過著和藝術關聯並不強烈的平凡日子。那家網吧裡能玩到的就是村中孩子們的娛樂項目。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從街景看來,這裡還真是一點沒變

這是一家“黑店”,它沒有招牌,沒有營業資格,更不需要客戶們提供身份證件。網吧地址實際上是某戶民宅的客廳,灰色的塑料簾子替敞開的大門作遮掩。推開簾子,是昏暗的室內,沿著牆壁一字排開的電腦發出亮光,讓氛圍變得更加賽博朋克,坐在電腦前的大多都是學生和小屁孩,除了在那臺主控一切的電腦後落座的網管,你找不到任何工作人員。

屋內只留出前往後院的大門以及供人出入的正門。關上簾子,你會發現懸掛在天花板上、替代排風系統的老式風扇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煙味、汗臭、腳臭,方便麵和雞爪混合的香味,這些味道會衝進你的鼻子。待3分鐘,你感到噁心;5分鐘,你快要窒息;當你戴上油光閃閃的廉價耳機,氣味不再重要。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還記得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嗎?那些新聞圖片成了我當時對網吧的最主要印象

某一年夏天,我前往新學校報道,然後隨著大巴車入駐宿舍。沒有家人的監督和管理,我進入了撒歡模式,平時只能買一張的煎餅,我一天買3張,平時不能去的地方,自然也難免想一探究竟。於是,當同學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網吧“開心一下”時,我立刻忘記了父母的諄諄教誨。

我們的宿舍位於北京東四環某個社區,被一片標準的“城中村”包裹在內。除了沒有露天垃圾站,它保留了雜亂無章的街道、平房和旱廁。包裹在這片社區外的是多家汽車4S店和一座有著巨大佛像的公園,還有一處我們只能看到圍牆的高爾夫球場,以及一些擺著奇怪雕塑、大幅海報的藝術館。

寓意各不相同的建築擠在一起,散發著各自的魅力,縫隙間的城中村居民們則過著和藝術關聯並不強烈的平凡日子。那家網吧裡能玩到的就是村中孩子們的娛樂項目。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從街景看來,這裡還真是一點沒變

這是一家“黑店”,它沒有招牌,沒有營業資格,更不需要客戶們提供身份證件。網吧地址實際上是某戶民宅的客廳,灰色的塑料簾子替敞開的大門作遮掩。推開簾子,是昏暗的室內,沿著牆壁一字排開的電腦發出亮光,讓氛圍變得更加賽博朋克,坐在電腦前的大多都是學生和小屁孩,除了在那臺主控一切的電腦後落座的網管,你找不到任何工作人員。

屋內只留出前往後院的大門以及供人出入的正門。關上簾子,你會發現懸掛在天花板上、替代排風系統的老式風扇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煙味、汗臭、腳臭,方便麵和雞爪混合的香味,這些味道會衝進你的鼻子。待3分鐘,你感到噁心;5分鐘,你快要窒息;當你戴上油光閃閃的廉價耳機,氣味不再重要。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大概就是這樣......只不過機子更少,位置更寬鬆一些,還沒有“電競椅”(圖片來自網絡)

5塊錢能做些什麼?在這家黑網吧,5塊錢能讓你享受3個小時的無憂無慮。打開網遊,投入快節奏的虛擬殺戮,或者按下寫著字母“W”的油門,在賽道上推進,你不用在意自己的成績有多糟糕、宿舍裡住了多少個混混。在回宿舍的路上,朋友們激動地討論著剛才的遊戲內容,這種快樂能持續很久。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成績戀愛雙雙失意,所學專業又顯得毫無前途,宿舍裡還有不少善於打劫零花錢的流氓,網吧成了唯一的樂土。我縮減開支,確保住宿的每個傍晚都在網吧裡度過。

第一家網吧並沒有陪伴我太久,它的配置太糟糕,還經常沒位置,於是我們轉移,再轉移。

因為都沒成年,不用身份證件是我們選擇網吧的最基本標準,這意味著我們往往只能棲身黑網吧。住宿那幾年,我們去過的網吧都沒有一個讓人留下好印象的環境。廁所裡往往有著最難以接受的尿騷味,慘一些的,只擺放一個塑料桶以解決兩種不時之需;至於座位的乾淨程度倒是基本一致,鼠標左右鍵上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泥垢殘留,鍵盤顛倒之後,你能看到無數過往用戶的DNA殘留物,更不要提那些“一隻耳”或者“電磁麥”並統一被油汙覆蓋的耳機了。

這些都不能阻止我們繼續尋找新的網吧,儘管環境的確很爛,我們也都期待著成年那天到來,走進那些相對光鮮和正規的網吧。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還記得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嗎?那些新聞圖片成了我當時對網吧的最主要印象

某一年夏天,我前往新學校報道,然後隨著大巴車入駐宿舍。沒有家人的監督和管理,我進入了撒歡模式,平時只能買一張的煎餅,我一天買3張,平時不能去的地方,自然也難免想一探究竟。於是,當同學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網吧“開心一下”時,我立刻忘記了父母的諄諄教誨。

我們的宿舍位於北京東四環某個社區,被一片標準的“城中村”包裹在內。除了沒有露天垃圾站,它保留了雜亂無章的街道、平房和旱廁。包裹在這片社區外的是多家汽車4S店和一座有著巨大佛像的公園,還有一處我們只能看到圍牆的高爾夫球場,以及一些擺著奇怪雕塑、大幅海報的藝術館。

寓意各不相同的建築擠在一起,散發著各自的魅力,縫隙間的城中村居民們則過著和藝術關聯並不強烈的平凡日子。那家網吧裡能玩到的就是村中孩子們的娛樂項目。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從街景看來,這裡還真是一點沒變

這是一家“黑店”,它沒有招牌,沒有營業資格,更不需要客戶們提供身份證件。網吧地址實際上是某戶民宅的客廳,灰色的塑料簾子替敞開的大門作遮掩。推開簾子,是昏暗的室內,沿著牆壁一字排開的電腦發出亮光,讓氛圍變得更加賽博朋克,坐在電腦前的大多都是學生和小屁孩,除了在那臺主控一切的電腦後落座的網管,你找不到任何工作人員。

屋內只留出前往後院的大門以及供人出入的正門。關上簾子,你會發現懸掛在天花板上、替代排風系統的老式風扇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煙味、汗臭、腳臭,方便麵和雞爪混合的香味,這些味道會衝進你的鼻子。待3分鐘,你感到噁心;5分鐘,你快要窒息;當你戴上油光閃閃的廉價耳機,氣味不再重要。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大概就是這樣......只不過機子更少,位置更寬鬆一些,還沒有“電競椅”(圖片來自網絡)

5塊錢能做些什麼?在這家黑網吧,5塊錢能讓你享受3個小時的無憂無慮。打開網遊,投入快節奏的虛擬殺戮,或者按下寫著字母“W”的油門,在賽道上推進,你不用在意自己的成績有多糟糕、宿舍裡住了多少個混混。在回宿舍的路上,朋友們激動地討論著剛才的遊戲內容,這種快樂能持續很久。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成績戀愛雙雙失意,所學專業又顯得毫無前途,宿舍裡還有不少善於打劫零花錢的流氓,網吧成了唯一的樂土。我縮減開支,確保住宿的每個傍晚都在網吧裡度過。

第一家網吧並沒有陪伴我太久,它的配置太糟糕,還經常沒位置,於是我們轉移,再轉移。

因為都沒成年,不用身份證件是我們選擇網吧的最基本標準,這意味著我們往往只能棲身黑網吧。住宿那幾年,我們去過的網吧都沒有一個讓人留下好印象的環境。廁所裡往往有著最難以接受的尿騷味,慘一些的,只擺放一個塑料桶以解決兩種不時之需;至於座位的乾淨程度倒是基本一致,鼠標左右鍵上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泥垢殘留,鍵盤顛倒之後,你能看到無數過往用戶的DNA殘留物,更不要提那些“一隻耳”或者“電磁麥”並統一被油汙覆蓋的耳機了。

這些都不能阻止我們繼續尋找新的網吧,儘管環境的確很爛,我們也都期待著成年那天到來,走進那些相對光鮮和正規的網吧。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有些網吧管控不嚴,報上身份證號(不一定是自己的)就可以上網,到了現在,各大廠商拿起實名認真機制,不去網吧的孩子們也加入找尋身份證號碼的隊伍裡

直到有一天,我們都成年了,只是“夢想成真”以後,我們開始逐漸遠離網吧,這主要是大家都開始忙了。在那段時間,網吧也開始變化,它們開始改名換姓,以“網咖”自稱,雖然座位和環境變化不大,賣的東西卻更加昂貴多樣,一些網咖拒絕用戶吸菸,雖然有人偷偷點起煙來,網管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工作以後,再去網吧的機會變得更加稀少。我曾經陪第一份工作的領導去過網吧,領導在此之前狂吹自己在《穿越火線》裡的技術,我不解風情,在這款攏共沒玩過10小時的遊戲裡把他按在地上暴打。領導最後開始悶頭玩頁遊,而我則帶著嘴角的微笑,繼續玩其他自己喜愛的射擊遊戲。

"

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圖/小羅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京郊工薪家庭,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學業上沒能幫上大忙,但卻把素質教育看得很重。很小的時候,我就被家人教育要守規矩,像是吃飯不要吧唧嘴、出門不要踩踏花草、待人要禮貌友善等等……

離城市越遠,人就越狂野。我長大的地方有不少好勇鬥狠的郊區少年,比起站著,他們更喜歡蹲在街口,比起等待家人配給,他們更擅長搶奪同齡人的零花錢。叛逆在他們的認知裡成為了褒義詞,扮成混混的樣子成為他們獨特的中二病。這當然不是我父母喜歡的孩子,所以我還被特別叮囑,要遠離他們,以及任何他們出入的場所。

網吧就是其中一個。

小的時候,網吧和森林深處的女巫木屋一樣神祕,我只能通過一些新聞上的消息,和同學們的道聽途說來還原它的樣貌。這是個低效的做法,當我把這些碎片信息拼接在一起時,只能看到一間擺滿電腦桌的昏暗房間,那裡極易起火,充滿流氓,還有警察叔叔擔任臥底。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還記得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縱火案嗎?那些新聞圖片成了我當時對網吧的最主要印象

某一年夏天,我前往新學校報道,然後隨著大巴車入駐宿舍。沒有家人的監督和管理,我進入了撒歡模式,平時只能買一張的煎餅,我一天買3張,平時不能去的地方,自然也難免想一探究竟。於是,當同學們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網吧“開心一下”時,我立刻忘記了父母的諄諄教誨。

我們的宿舍位於北京東四環某個社區,被一片標準的“城中村”包裹在內。除了沒有露天垃圾站,它保留了雜亂無章的街道、平房和旱廁。包裹在這片社區外的是多家汽車4S店和一座有著巨大佛像的公園,還有一處我們只能看到圍牆的高爾夫球場,以及一些擺著奇怪雕塑、大幅海報的藝術館。

寓意各不相同的建築擠在一起,散發著各自的魅力,縫隙間的城中村居民們則過著和藝術關聯並不強烈的平凡日子。那家網吧裡能玩到的就是村中孩子們的娛樂項目。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從街景看來,這裡還真是一點沒變

這是一家“黑店”,它沒有招牌,沒有營業資格,更不需要客戶們提供身份證件。網吧地址實際上是某戶民宅的客廳,灰色的塑料簾子替敞開的大門作遮掩。推開簾子,是昏暗的室內,沿著牆壁一字排開的電腦發出亮光,讓氛圍變得更加賽博朋克,坐在電腦前的大多都是學生和小屁孩,除了在那臺主控一切的電腦後落座的網管,你找不到任何工作人員。

屋內只留出前往後院的大門以及供人出入的正門。關上簾子,你會發現懸掛在天花板上、替代排風系統的老式風扇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煙味、汗臭、腳臭,方便麵和雞爪混合的香味,這些味道會衝進你的鼻子。待3分鐘,你感到噁心;5分鐘,你快要窒息;當你戴上油光閃閃的廉價耳機,氣味不再重要。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大概就是這樣......只不過機子更少,位置更寬鬆一些,還沒有“電競椅”(圖片來自網絡)

5塊錢能做些什麼?在這家黑網吧,5塊錢能讓你享受3個小時的無憂無慮。打開網遊,投入快節奏的虛擬殺戮,或者按下寫著字母“W”的油門,在賽道上推進,你不用在意自己的成績有多糟糕、宿舍裡住了多少個混混。在回宿舍的路上,朋友們激動地討論著剛才的遊戲內容,這種快樂能持續很久。

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成績戀愛雙雙失意,所學專業又顯得毫無前途,宿舍裡還有不少善於打劫零花錢的流氓,網吧成了唯一的樂土。我縮減開支,確保住宿的每個傍晚都在網吧裡度過。

第一家網吧並沒有陪伴我太久,它的配置太糟糕,還經常沒位置,於是我們轉移,再轉移。

因為都沒成年,不用身份證件是我們選擇網吧的最基本標準,這意味著我們往往只能棲身黑網吧。住宿那幾年,我們去過的網吧都沒有一個讓人留下好印象的環境。廁所裡往往有著最難以接受的尿騷味,慘一些的,只擺放一個塑料桶以解決兩種不時之需;至於座位的乾淨程度倒是基本一致,鼠標左右鍵上一定會有不同程度的泥垢殘留,鍵盤顛倒之後,你能看到無數過往用戶的DNA殘留物,更不要提那些“一隻耳”或者“電磁麥”並統一被油汙覆蓋的耳機了。

這些都不能阻止我們繼續尋找新的網吧,儘管環境的確很爛,我們也都期待著成年那天到來,走進那些相對光鮮和正規的網吧。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有些網吧管控不嚴,報上身份證號(不一定是自己的)就可以上網,到了現在,各大廠商拿起實名認真機制,不去網吧的孩子們也加入找尋身份證號碼的隊伍裡

直到有一天,我們都成年了,只是“夢想成真”以後,我們開始逐漸遠離網吧,這主要是大家都開始忙了。在那段時間,網吧也開始變化,它們開始改名換姓,以“網咖”自稱,雖然座位和環境變化不大,賣的東西卻更加昂貴多樣,一些網咖拒絕用戶吸菸,雖然有人偷偷點起煙來,網管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工作以後,再去網吧的機會變得更加稀少。我曾經陪第一份工作的領導去過網吧,領導在此之前狂吹自己在《穿越火線》裡的技術,我不解風情,在這款攏共沒玩過10小時的遊戲裡把他按在地上暴打。領導最後開始悶頭玩頁遊,而我則帶著嘴角的微笑,繼續玩其他自己喜愛的射擊遊戲。

觸樂夜話:離開網吧

我當時認為全力以赴才是尊重對手,並不管領導隨和與否......

那份工作後來被證實是失敗的。我始終聽著領導雞湯,拿著最低薪水,做著從文員到保安全面覆蓋的工作。離職之後,我沒有補償、沒有足夠的存款,還一度覺得自己沒有未來,於是只能和朋友組團去網吧,試圖恢復跌入谷底的心情。

麻痺永遠是短暫的,於是我選擇反覆麻痺。像個逐步加大劑量的癮君子,5塊錢3個小時的快樂變成了20元從下午到晚上的快樂,或者等到晚上11點後,把快樂延續到第二天早上8點,也就是俗稱的“刷夜”。

持續數月的麻痺讓我幾乎徹底破產,每次從鍵盤上清醒過來,還總有一股負罪感積鬱在胸口。一開始,這種感覺沒有多強烈,直到那年春節,麻痺迎來了爆發。

即便是佳節,我仍舊沒心沒肺地和朋友商議該如何在網吧度過新春,並且打算把初一的整個夜晚獻給網吧。負罪感被街燈上懸掛的紅燈籠一照,開始讓我感到刺痛,但我一開始沒明白痛在哪裡。

我該意識到什麼的。那一年,姥姥病重,一家人都圍繞著醫院和家忙碌,母親沒空管我待業的煩惱,只是說讓我踏實把春節度過去,再好好找工作。我猜她肯定早就察覺到我身上的煙味兒以及臉上的黑眼圈,只是無暇顧及。

這種猜想在那天早上得到了印證,當我結束刷夜,和朋友道別,暈暈乎乎地踏上回家的公交車,看到後排那張熟悉的臉時,內疚產生的刺痛戳到了極點。她從姥姥的病房守夜回來,神情顯得十分疲憊,簡單幾句交流後,反倒是她先用開玩笑一般的語氣緩解尷尬,讓我抓緊時間“做正事”,不要在虛擬世界裡麻痺自己。這之後,我們幾乎安靜地坐了一路車到家,期間我想了很多很多事情,但最終什麼也沒說出口,我猜她也是。

最刺痛的經歷也沒有讓我徹底告別網吧。找到新工作後,我還是會利用週末和朋友在網吧小聚一下,它從麻痺變回了消遣和社交,而我需要這兩樣東西。大多數網吧,配置雖然升級,體驗還是和髒亂差沾邊,只是我終於不再感受到那種內疚帶來的刺痛了。到後來,我的工作開始變得更忙,也開始購入自己的遊戲設備,《絕地求生》讓我們短暫重溫了網吧時光,不過真的很短暫。

前陣子看同事寫的《垃圾街和它的午夜江湖》時,我開始嘗試回想自己關於網吧,還有它們周邊那些人事物給我留下的回憶。我記不住太多了,也許我的大腦一直在排斥這些回憶,只留下一些模糊的壞印象。

網吧實際上給我帶來了許多收穫,包括朋友,包括遊戲經驗,許多優秀的遊戲也是在那時給我展現出自己的魅力。比如和我摯愛的“騎馬與砍殺”系列的初遇,就是某次等位時,用閒置在邊上的垃圾電腦嘗試的。

算起來,已經有一年多再沒去網吧了。我仍舊很討厭那段時間沉浸在網吧裡的自己,實際上,在看“三和大神”那篇文章時,我產生過好幾次“假如我當時在網吧痴迷下去,會不會也變成大神之一”的設想。

好在,這一切都停留在設想。

不再去網吧之後,我仍舊熱愛遊戲,以至於跑到一家遊戲媒體工作。我猜某次結賬下機的時候,我已經把那個長得和我一模一樣的網吧少年關在門外,就算再推開網吧大門,也找不到他的身影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