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學生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藝術 經濟 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 2019-07-19
"
"
初中階段學生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

學生初中階段家長應該注意的4個方面

初中階段的確是人生髮展的重要十字路口。短短的三年時間,孩子從幼兒走向少年,進而步入的門檻。身體的高速發育,將一個陰陽不明的娃娃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小夥或漂亮的大姑娘;心理矛盾的激烈撞碰,將一個依附於家庭的娃娃變成了極富主見的父母的臂膀或是極具判逆力的父母的對手;知識能力的高速積累,將一個無知膽小的娃娃送進了高等學府的門檻或是擠進了“社會閒散人員”的人流。初中三年的神奇變化,令無數家長茫然、揪心。然而“育兒沒有退卻路,育兒沒有回頭草”。作為家長,只有以無私的愛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科學的育人方法去不懈努力,才能使我們“望子成龍”的終生願望變為現實。為此,我認為初中生的家長扮演好四種“角色”顯得尤其重要。

一、做孩子的知心人

家長與孩子雖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但未必是知心朋友。尤其是初中生,他們隨著身心的發展,自我意識逐漸增強,自主判斷能力不斷提高,對家長的依附性逐漸溺化,甚至在對人對事的認識上與家長產生嚴重分歧。有些孩子在與家長的幾次“交鋒”後會產生心理鎖閉現象,決大多數孩子的表象是與家長交流時不像小學階段無所顧及了。這就使得家長要想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不是那麼容易了,想與其做一對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更是困難。為此,家長必須高度重視一下方面:

第一,家長必須深刻理解孩子的身心變化規律,樹立平等意識,把孩子真正當“成人”去交往,留意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好所惡。若孩子當著家長的面發表自已的觀點,家長應表現得十分在意,決不能橫加指責。即使孩子表達的是錯誤觀點,家長也應是以理服人地講明道理,切忌粗暴相加。在無法說服孩子時,應允許其保留觀點。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保持與家長交流的信心。

第二,對於孩子學業的瞭解是家長最感興趣也是很有必要的一個方面,但對其學業的瞭解不可停留在考試過後問問分數的層面,也不能刻意地去找老師和同學收集孩子的問題。最好的方式應是,在找孩子當面瞭解情況時,多用肯定和讚賞的眼光發掘孩子的優點;用研究與探討的口吻、從發掘潛力的角度指出孩子的不足;採用假設與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已反省存在的問題。

第三,家長要細心觀察、深入瞭解,及時發現學生內心的苦惱、學業上的疑惑和生活中的困難,主動、耐心地幫助孩子及時解決,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家庭是心靈的港灣”。

二、做孩子的導航員

目標,就象茫茫大海中的燈塔,指引著航船的方向。初中階段的孩子,由於身心發育尚不成熟,社會經歷和知識能力尚還缺乏。因此,對人生的認識極不深刻,常常對自已的前途理想缺乏全面的思考。家長必須在全面分析孩子發展潛力的基礎上,極早地為其確立發展目標,使其從進入初中開始就有明確的奮鬥方向;其次,要面對現實,適時地調整目標。初中三年,孩子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迅猛的變化,家要冷靜分析每一階段孩子的現狀,找準其與既定目標間的差距,正確認識出現差距的原因,實事求是地調低或調高目標,讓孩子始終處在一種“跳一跳摘得到的狀態”。

三、做孩子的督學官

品行與人格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勵煉過程,知識與能力的獲得更是一種艱辛的智力勞動,這一切都離不開頑強的意志力做支撐。然而,這一點初中的孩子是相當缺乏的,家長對孩子適時的、恰當的監管督導顯得尤其重要。

一是督促孩子學會做人。家長必需言傳身教,用自已良好的品行和正直的人格影響孩子;家長應經常用對身邊發生的鮮活事件的評論,澄清孩子在為人處事、行為方式上的一些糊塗認識;對於孩子表現出的諸如自私自利、狡滑欺詐、目無公德等不良傾向,要及時引導和矯治。

二是培養孩子克服困難、戰勝逆境的信心和決心,有時可以有意識地對其進行挫折訓練。

三是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上要留心觀察,對那些影響終生的惡習要制定計劃強化訓練,堅決革除。

四、做孩子的勤務兵

隨著課程門類的增加、升學壓力的增強,初中孩子的心理壓力上升、體力付出加大、學習時間更緊,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上給予的照顧和幫助。

一方面,家長必須給孩子予必要的經濟與物資保障,只要孩子不是過份奢侈的要求,只要家庭經濟狀況允許,都應盡力滿足。尤其是孩子提出的關於學習方面的投資要求,更是不能吝嗇,即使有暫時困難,也不能在學生面前流露。

另一方面,除去應該給予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之外,家長應該減少孩子花在家務勞動上的時間,甚至在特殊時期到校給住宿的孩子送送菜、洗洗衣被,這些對於讓孩子體驗家長的期待和溫暖都是至關重要的。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初中階段的孩子的教育更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家長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善於探究,才能確保育人的質量。我們認為當好了以上四種角色,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延伸閱讀:

您的孩子進入初中,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或即將進入青春發育期。這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從家庭走向社會並逐步適應社會的重要階段。可以說, 這一時期的孩子是最讓父母操心、擔心和傷腦筋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速度是協調一致的的,因而個體的身心能夠處於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青春期卻是人生歷程中極為特殊的一個時期,期間生理髮育十分迅速,2-3年身體各方面的生長髮育即可達到成熟水平,而心理髮展卻相對遲緩,心理水平尚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狀態, 這樣,初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容易引發各種心理上的矛盾。因此,孩子青春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家長我們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從教育方法、態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時的調整。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給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再象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當然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2.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 儘可能理解您的孩子。

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代表著父母的關愛和尊重, 孩子也當然願意聆聽父母的看法。傾聽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中而逐漸明晰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從而讓孩子逐步學會自主、負責和獨立。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初中孩子的觀點、判斷很可能荒唐甚至違背主流文化。身為家長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3.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儘量避免與孩子衝突。

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4.適時地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引導孩子恰當地與異性交往。

性的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一個明顯標誌.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孩子對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感到緊張、困惑。在恰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識是必須的。這一時期,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增強,希望瞭解異性並渴望得到異性的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現象,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對此家長不必過於敏感、擔心,更不能草率地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要承認中學生異性交往的合法性,創設正常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這樣,孩子就能夠非常坦然地面對異性的交往,反而不會出現家長懼怕的結果。

既要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生活起居更要關注孩子的內心需要以及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其提供所需要的成長環境,滿足他們的需要,使其獲得更多的力量與信心.初中生的家長是最難當的,讓我們學會與孩子共同成長!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數理化歸納總結精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