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
"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是客人吧,啥都要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做公益吧,沒人點贊。”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則關於老人帶孩子的順口溜,話語雖俏皮,卻也體現著老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有關年輕一代VS婆婆媽媽的帶娃“衝突”早就不是新鮮話題,但每每被提及,總免不了年輕寶媽們的一番吐槽。日前,在鳳網e家微博發起的#老人帶娃#話題下,網友們的留言各有各的槽點:

@huangsl :“我婆婆非要給才3個月大的寶寶喝米湯,氣死我了!”

@小云子:“寶寶一哭就說孩子是餓了,喂完奶還沒十分鐘婆婆就給偷偷給加奶粉,總是懷疑我奶水不足。”

@小星星的麻麻:“寶寶有些瘦,老媽天天勸我給孩子斷奶,說人家喝奶粉的寶寶一個比一個長得結實!”

@傑傑愛寶:“抱著餵飯加滿屋追著堵牆角餵食,要麼就看電視吃飯。真心受不了,吃飯就好好吃,坐在餐椅裡,自己挖也能鍛鍊小手靈活,家長吃飯也省心,也不會喂出個小胖子,多好。”

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只要牽扯上孩子的健康保育,很多寶媽都不願意遷就,可是吐槽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母女、婆媳關係變得緊張,這可怎麼好?不少年輕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月嫂不如自己學月嫂,報名培訓學習科學帶娃。效果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是客人吧,啥都要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做公益吧,沒人點贊。”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則關於老人帶孩子的順口溜,話語雖俏皮,卻也體現著老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有關年輕一代VS婆婆媽媽的帶娃“衝突”早就不是新鮮話題,但每每被提及,總免不了年輕寶媽們的一番吐槽。日前,在鳳網e家微博發起的#老人帶娃#話題下,網友們的留言各有各的槽點:

@huangsl :“我婆婆非要給才3個月大的寶寶喝米湯,氣死我了!”

@小云子:“寶寶一哭就說孩子是餓了,喂完奶還沒十分鐘婆婆就給偷偷給加奶粉,總是懷疑我奶水不足。”

@小星星的麻麻:“寶寶有些瘦,老媽天天勸我給孩子斷奶,說人家喝奶粉的寶寶一個比一個長得結實!”

@傑傑愛寶:“抱著餵飯加滿屋追著堵牆角餵食,要麼就看電視吃飯。真心受不了,吃飯就好好吃,坐在餐椅裡,自己挖也能鍛鍊小手靈活,家長吃飯也省心,也不會喂出個小胖子,多好。”

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只要牽扯上孩子的健康保育,很多寶媽都不願意遷就,可是吐槽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母女、婆媳關係變得緊張,這可怎麼好?不少年輕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月嫂不如自己學月嫂,報名培訓學習科學帶娃。效果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57歲阿姨報名進修:

“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活到老、學到老,謝謝兒媳提供的學習機會,從今起我是一名光榮的母嬰護理師了!”今年6月,57歲的吳阿姨拿到了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為了紀念這一時刻,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圈發出後,大家在為她點讚的同時也發出疑問:“老吳,這是要改行做月嫂了?”吳阿姨留言回覆:“確實是要做月嫂,不過是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原來,今年年初,90後準媽媽李女士為了讓婆婆吳阿姨能夠掌握科學育兒方法,特意為她報了一個月嫂培訓班。

“最初我是準備請月嫂,可是婆婆對於請月嫂一直很忐忑,想要自己親自帶。直到有一次和同學聊天,聽說她婆婆為了科學帶娃,特意去月嫂培訓班學帶娃,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李女士向婆婆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婆婆非常樂意,就這樣,吳阿姨立馬報名參加培訓,變身一名專業育嬰師。

“受過專業指導的婆婆在帶孩子方面還真是不一樣,我是個新手媽媽,起初餵奶也不會,都是婆婆從旁指導,現在孩子特別好帶,我覺得我婆婆的功勞真的很大,打心底裡感激她。”李女士說,學成歸來的婆婆不僅把她的月子餐和日常護理安排得妥妥當當,在給孩子護理方面也是相當細緻耐心,每天都會給寶寶做被動操、做撫觸,而且一邊帶孩子還一邊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學習力槓槓的。

“學與不學真的差距很大。”看著自己的小孫子比同齡的嬰孩脾氣更好、哭鬧更少,吳阿姨特別自豪,“在沒學育嬰知識之前,帶孩子沒什麼講究,更別說科學的方法了,比如衝牛奶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洗澡從哪開始洗,以前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孩子紅屁屁了也不知道怎麼護理,現在該怎麼處理一點都不慌。”

最讓吳阿姨欣慰的是,自從培訓後用科學理念帶孩子,婆媳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關係也更好了,“孩子們覺得我帶娃科學,讓我帶也放心,女兒和兒媳都打算生二胎,早早就跟我來預約了。”吳阿姨笑著說。

"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是客人吧,啥都要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做公益吧,沒人點贊。”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則關於老人帶孩子的順口溜,話語雖俏皮,卻也體現著老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有關年輕一代VS婆婆媽媽的帶娃“衝突”早就不是新鮮話題,但每每被提及,總免不了年輕寶媽們的一番吐槽。日前,在鳳網e家微博發起的#老人帶娃#話題下,網友們的留言各有各的槽點:

@huangsl :“我婆婆非要給才3個月大的寶寶喝米湯,氣死我了!”

@小云子:“寶寶一哭就說孩子是餓了,喂完奶還沒十分鐘婆婆就給偷偷給加奶粉,總是懷疑我奶水不足。”

@小星星的麻麻:“寶寶有些瘦,老媽天天勸我給孩子斷奶,說人家喝奶粉的寶寶一個比一個長得結實!”

@傑傑愛寶:“抱著餵飯加滿屋追著堵牆角餵食,要麼就看電視吃飯。真心受不了,吃飯就好好吃,坐在餐椅裡,自己挖也能鍛鍊小手靈活,家長吃飯也省心,也不會喂出個小胖子,多好。”

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只要牽扯上孩子的健康保育,很多寶媽都不願意遷就,可是吐槽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母女、婆媳關係變得緊張,這可怎麼好?不少年輕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月嫂不如自己學月嫂,報名培訓學習科學帶娃。效果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57歲阿姨報名進修:

“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活到老、學到老,謝謝兒媳提供的學習機會,從今起我是一名光榮的母嬰護理師了!”今年6月,57歲的吳阿姨拿到了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為了紀念這一時刻,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圈發出後,大家在為她點讚的同時也發出疑問:“老吳,這是要改行做月嫂了?”吳阿姨留言回覆:“確實是要做月嫂,不過是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原來,今年年初,90後準媽媽李女士為了讓婆婆吳阿姨能夠掌握科學育兒方法,特意為她報了一個月嫂培訓班。

“最初我是準備請月嫂,可是婆婆對於請月嫂一直很忐忑,想要自己親自帶。直到有一次和同學聊天,聽說她婆婆為了科學帶娃,特意去月嫂培訓班學帶娃,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李女士向婆婆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婆婆非常樂意,就這樣,吳阿姨立馬報名參加培訓,變身一名專業育嬰師。

“受過專業指導的婆婆在帶孩子方面還真是不一樣,我是個新手媽媽,起初餵奶也不會,都是婆婆從旁指導,現在孩子特別好帶,我覺得我婆婆的功勞真的很大,打心底裡感激她。”李女士說,學成歸來的婆婆不僅把她的月子餐和日常護理安排得妥妥當當,在給孩子護理方面也是相當細緻耐心,每天都會給寶寶做被動操、做撫觸,而且一邊帶孩子還一邊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學習力槓槓的。

“學與不學真的差距很大。”看著自己的小孫子比同齡的嬰孩脾氣更好、哭鬧更少,吳阿姨特別自豪,“在沒學育嬰知識之前,帶孩子沒什麼講究,更別說科學的方法了,比如衝牛奶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洗澡從哪開始洗,以前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孩子紅屁屁了也不知道怎麼護理,現在該怎麼處理一點都不慌。”

最讓吳阿姨欣慰的是,自從培訓後用科學理念帶孩子,婆媳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關係也更好了,“孩子們覺得我帶娃科學,讓我帶也放心,女兒和兒媳都打算生二胎,早早就跟我來預約了。”吳阿姨笑著說。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二胎媽媽孕期“補課”:

“照顧二寶心裡更有底!”

“小孩子如果帶不好,大人孩子都遭罪!”二胎媽媽樑女士對此深有體會。

樑女士家的大寶在沒斷奶前抵抗力還算不錯,很少生病,但到了8個月大斷奶後就常常生病,三天兩頭進醫院,全家人帶一個娃覺得非常的累。

難道是因為斷奶導致抵抗力變差?面對記者的疑惑,樑女士坦言其實問題出在護理上。“當時根本不知道如何護理生病的寶寶,只要寶寶有一丁點兒頭疼腦熱,我們全家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錯過治療時機。”樑女士說,正是因為頻繁地針劑藥物治療,久而久之大寶的體質越來越敏感,抵抗力也變得越來越差了,“起先是一個月跑一次醫院,後面發展成半個月一次、隔一週一次,大寶的小時候基本上是在醫院度過的。”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樑女士在懷二胎時,特意花了3個月時間報名了月嫂培訓班,不僅惡補了母嬰保健知識、還學習了催乳以及小兒推拿的知識及手法。

新生兒該怎麼抱、洗澡該如何洗、輔食怎麼添加,到遇到咳嗽發燒、過敏出疹子該如何護理,現在,二寶的這些小問題樑女士都能從容應對。“二寶快4歲了,從來沒有打過針,以前最怕孩子發燒的我,現在物理降溫、推拿按摩我都能自己視情況搞定了。”在與樑女士交流過程中,記者也跟著現學了幾招。

樑女士認為,如果條件不允許額外請專業人士來帶娃,那麼就需要自己科學地學習母嬰保健知識,有了科學的方法,帶娃真的能事半功倍,不僅能減少家庭矛盾還能在時間和金錢方面節約很多。對大人孩子來說,都非常好。

"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是客人吧,啥都要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做公益吧,沒人點贊。”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則關於老人帶孩子的順口溜,話語雖俏皮,卻也體現著老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有關年輕一代VS婆婆媽媽的帶娃“衝突”早就不是新鮮話題,但每每被提及,總免不了年輕寶媽們的一番吐槽。日前,在鳳網e家微博發起的#老人帶娃#話題下,網友們的留言各有各的槽點:

@huangsl :“我婆婆非要給才3個月大的寶寶喝米湯,氣死我了!”

@小云子:“寶寶一哭就說孩子是餓了,喂完奶還沒十分鐘婆婆就給偷偷給加奶粉,總是懷疑我奶水不足。”

@小星星的麻麻:“寶寶有些瘦,老媽天天勸我給孩子斷奶,說人家喝奶粉的寶寶一個比一個長得結實!”

@傑傑愛寶:“抱著餵飯加滿屋追著堵牆角餵食,要麼就看電視吃飯。真心受不了,吃飯就好好吃,坐在餐椅裡,自己挖也能鍛鍊小手靈活,家長吃飯也省心,也不會喂出個小胖子,多好。”

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只要牽扯上孩子的健康保育,很多寶媽都不願意遷就,可是吐槽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母女、婆媳關係變得緊張,這可怎麼好?不少年輕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月嫂不如自己學月嫂,報名培訓學習科學帶娃。效果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57歲阿姨報名進修:

“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活到老、學到老,謝謝兒媳提供的學習機會,從今起我是一名光榮的母嬰護理師了!”今年6月,57歲的吳阿姨拿到了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為了紀念這一時刻,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圈發出後,大家在為她點讚的同時也發出疑問:“老吳,這是要改行做月嫂了?”吳阿姨留言回覆:“確實是要做月嫂,不過是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原來,今年年初,90後準媽媽李女士為了讓婆婆吳阿姨能夠掌握科學育兒方法,特意為她報了一個月嫂培訓班。

“最初我是準備請月嫂,可是婆婆對於請月嫂一直很忐忑,想要自己親自帶。直到有一次和同學聊天,聽說她婆婆為了科學帶娃,特意去月嫂培訓班學帶娃,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李女士向婆婆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婆婆非常樂意,就這樣,吳阿姨立馬報名參加培訓,變身一名專業育嬰師。

“受過專業指導的婆婆在帶孩子方面還真是不一樣,我是個新手媽媽,起初餵奶也不會,都是婆婆從旁指導,現在孩子特別好帶,我覺得我婆婆的功勞真的很大,打心底裡感激她。”李女士說,學成歸來的婆婆不僅把她的月子餐和日常護理安排得妥妥當當,在給孩子護理方面也是相當細緻耐心,每天都會給寶寶做被動操、做撫觸,而且一邊帶孩子還一邊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學習力槓槓的。

“學與不學真的差距很大。”看著自己的小孫子比同齡的嬰孩脾氣更好、哭鬧更少,吳阿姨特別自豪,“在沒學育嬰知識之前,帶孩子沒什麼講究,更別說科學的方法了,比如衝牛奶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洗澡從哪開始洗,以前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孩子紅屁屁了也不知道怎麼護理,現在該怎麼處理一點都不慌。”

最讓吳阿姨欣慰的是,自從培訓後用科學理念帶孩子,婆媳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關係也更好了,“孩子們覺得我帶娃科學,讓我帶也放心,女兒和兒媳都打算生二胎,早早就跟我來預約了。”吳阿姨笑著說。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二胎媽媽孕期“補課”:

“照顧二寶心裡更有底!”

“小孩子如果帶不好,大人孩子都遭罪!”二胎媽媽樑女士對此深有體會。

樑女士家的大寶在沒斷奶前抵抗力還算不錯,很少生病,但到了8個月大斷奶後就常常生病,三天兩頭進醫院,全家人帶一個娃覺得非常的累。

難道是因為斷奶導致抵抗力變差?面對記者的疑惑,樑女士坦言其實問題出在護理上。“當時根本不知道如何護理生病的寶寶,只要寶寶有一丁點兒頭疼腦熱,我們全家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錯過治療時機。”樑女士說,正是因為頻繁地針劑藥物治療,久而久之大寶的體質越來越敏感,抵抗力也變得越來越差了,“起先是一個月跑一次醫院,後面發展成半個月一次、隔一週一次,大寶的小時候基本上是在醫院度過的。”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樑女士在懷二胎時,特意花了3個月時間報名了月嫂培訓班,不僅惡補了母嬰保健知識、還學習了催乳以及小兒推拿的知識及手法。

新生兒該怎麼抱、洗澡該如何洗、輔食怎麼添加,到遇到咳嗽發燒、過敏出疹子該如何護理,現在,二寶的這些小問題樑女士都能從容應對。“二寶快4歲了,從來沒有打過針,以前最怕孩子發燒的我,現在物理降溫、推拿按摩我都能自己視情況搞定了。”在與樑女士交流過程中,記者也跟著現學了幾招。

樑女士認為,如果條件不允許額外請專業人士來帶娃,那麼就需要自己科學地學習母嬰保健知識,有了科學的方法,帶娃真的能事半功倍,不僅能減少家庭矛盾還能在時間和金錢方面節約很多。對大人孩子來說,都非常好。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月嫂培訓大數據

5%參培學員不為當就業做月嫂,僅為幫帶自家娃

老人學母嬰護理為主,年輕媽媽以學小兒推拿為先

“養孩子不僅是吃飽穿暖,還包括很多科學理念。”鳳網e家合作商——湖南金領偉業培訓中心負責人樑雲告訴記者,面對受過良好教育的子女和即將出生的孫輩,越來越多老年人意識到更新育兒觀念的重要性。

樑雲介紹,近幾年,報名來學習母嬰護理的老人越來越多,其中有近5%的學員都是為了更科學地照顧自家孩子來主動求學的,“其中老人主要以學習母嬰護理為主,而年輕媽媽主要以學習小兒推拿為先。”

據瞭解,即便沒有就業需求的學員,學習母嬰護理知識也要進行為期15天的封閉式學習,在學習完成後都要對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進行嚴格考核,學完後基本能夠達到從業水準。樑雲認為,除了幫帶孩子外,老年人報名參加學習,對調動和發揮老年人的智力效應也有很大幫助,“雖然時隔多年重新走進課堂,但老人們的學習狀態和氛圍都特別好,晚上回宿舍都會互相交流、練習手法。”

"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史超

“是主人吧,說了都不算;是客人吧,啥都要幹;是保姆吧,一分不賺;做公益吧,沒人點贊。”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則關於老人帶孩子的順口溜,話語雖俏皮,卻也體現著老人帶孩子的不容易。

有關年輕一代VS婆婆媽媽的帶娃“衝突”早就不是新鮮話題,但每每被提及,總免不了年輕寶媽們的一番吐槽。日前,在鳳網e家微博發起的#老人帶娃#話題下,網友們的留言各有各的槽點:

@huangsl :“我婆婆非要給才3個月大的寶寶喝米湯,氣死我了!”

@小云子:“寶寶一哭就說孩子是餓了,喂完奶還沒十分鐘婆婆就給偷偷給加奶粉,總是懷疑我奶水不足。”

@小星星的麻麻:“寶寶有些瘦,老媽天天勸我給孩子斷奶,說人家喝奶粉的寶寶一個比一個長得結實!”

@傑傑愛寶:“抱著餵飯加滿屋追著堵牆角餵食,要麼就看電視吃飯。真心受不了,吃飯就好好吃,坐在餐椅裡,自己挖也能鍛鍊小手靈活,家長吃飯也省心,也不會喂出個小胖子,多好。”

雖說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只要牽扯上孩子的健康保育,很多寶媽都不願意遷就,可是吐槽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反而讓母女、婆媳關係變得緊張,這可怎麼好?不少年輕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請月嫂不如自己學月嫂,報名培訓學習科學帶娃。效果究竟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57歲阿姨報名進修:

“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活到老、學到老,謝謝兒媳提供的學習機會,從今起我是一名光榮的母嬰護理師了!”今年6月,57歲的吳阿姨拿到了育嬰師職業資格證書,為了紀念這一時刻,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朋友圈發出後,大家在為她點讚的同時也發出疑問:“老吳,這是要改行做月嫂了?”吳阿姨留言回覆:“確實是要做月嫂,不過是做我兒媳和孫子的專屬月嫂。”

原來,今年年初,90後準媽媽李女士為了讓婆婆吳阿姨能夠掌握科學育兒方法,特意為她報了一個月嫂培訓班。

“最初我是準備請月嫂,可是婆婆對於請月嫂一直很忐忑,想要自己親自帶。直到有一次和同學聊天,聽說她婆婆為了科學帶娃,特意去月嫂培訓班學帶娃,我覺得這真是一個好辦法。”李女士向婆婆說起了這件事,沒想到婆婆非常樂意,就這樣,吳阿姨立馬報名參加培訓,變身一名專業育嬰師。

“受過專業指導的婆婆在帶孩子方面還真是不一樣,我是個新手媽媽,起初餵奶也不會,都是婆婆從旁指導,現在孩子特別好帶,我覺得我婆婆的功勞真的很大,打心底裡感激她。”李女士說,學成歸來的婆婆不僅把她的月子餐和日常護理安排得妥妥當當,在給孩子護理方面也是相當細緻耐心,每天都會給寶寶做被動操、做撫觸,而且一邊帶孩子還一邊與時俱進學習新知識,學習力槓槓的。

“學與不學真的差距很大。”看著自己的小孫子比同齡的嬰孩脾氣更好、哭鬧更少,吳阿姨特別自豪,“在沒學育嬰知識之前,帶孩子沒什麼講究,更別說科學的方法了,比如衝牛奶是先放水還是先放奶粉、洗澡從哪開始洗,以前都是怎麼方便怎麼來,孩子紅屁屁了也不知道怎麼護理,現在該怎麼處理一點都不慌。”

最讓吳阿姨欣慰的是,自從培訓後用科學理念帶孩子,婆媳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關係也更好了,“孩子們覺得我帶娃科學,讓我帶也放心,女兒和兒媳都打算生二胎,早早就跟我來預約了。”吳阿姨笑著說。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二胎媽媽孕期“補課”:

“照顧二寶心裡更有底!”

“小孩子如果帶不好,大人孩子都遭罪!”二胎媽媽樑女士對此深有體會。

樑女士家的大寶在沒斷奶前抵抗力還算不錯,很少生病,但到了8個月大斷奶後就常常生病,三天兩頭進醫院,全家人帶一個娃覺得非常的累。

難道是因為斷奶導致抵抗力變差?面對記者的疑惑,樑女士坦言其實問題出在護理上。“當時根本不知道如何護理生病的寶寶,只要寶寶有一丁點兒頭疼腦熱,我們全家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生怕錯過治療時機。”樑女士說,正是因為頻繁地針劑藥物治療,久而久之大寶的體質越來越敏感,抵抗力也變得越來越差了,“起先是一個月跑一次醫院,後面發展成半個月一次、隔一週一次,大寶的小時候基本上是在醫院度過的。”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樑女士在懷二胎時,特意花了3個月時間報名了月嫂培訓班,不僅惡補了母嬰保健知識、還學習了催乳以及小兒推拿的知識及手法。

新生兒該怎麼抱、洗澡該如何洗、輔食怎麼添加,到遇到咳嗽發燒、過敏出疹子該如何護理,現在,二寶的這些小問題樑女士都能從容應對。“二寶快4歲了,從來沒有打過針,以前最怕孩子發燒的我,現在物理降溫、推拿按摩我都能自己視情況搞定了。”在與樑女士交流過程中,記者也跟著現學了幾招。

樑女士認為,如果條件不允許額外請專業人士來帶娃,那麼就需要自己科學地學習母嬰保健知識,有了科學的方法,帶娃真的能事半功倍,不僅能減少家庭矛盾還能在時間和金錢方面節約很多。對大人孩子來說,都非常好。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月嫂培訓大數據

5%參培學員不為當就業做月嫂,僅為幫帶自家娃

老人學母嬰護理為主,年輕媽媽以學小兒推拿為先

“養孩子不僅是吃飽穿暖,還包括很多科學理念。”鳳網e家合作商——湖南金領偉業培訓中心負責人樑雲告訴記者,面對受過良好教育的子女和即將出生的孫輩,越來越多老年人意識到更新育兒觀念的重要性。

樑雲介紹,近幾年,報名來學習母嬰護理的老人越來越多,其中有近5%的學員都是為了更科學地照顧自家孩子來主動求學的,“其中老人主要以學習母嬰護理為主,而年輕媽媽主要以學習小兒推拿為先。”

據瞭解,即便沒有就業需求的學員,學習母嬰護理知識也要進行為期15天的封閉式學習,在學習完成後都要對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進行嚴格考核,學完後基本能夠達到從業水準。樑雲認為,除了幫帶孩子外,老年人報名參加學習,對調動和發揮老年人的智力效應也有很大幫助,“雖然時隔多年重新走進課堂,但老人們的學習狀態和氛圍都特別好,晚上回宿舍都會互相交流、練習手法。”

年輕寶媽VS婆婆媽媽的帶娃矛盾多,花萬元請月嫂不如報名學月嫂:娃帶好了,婆媳感情更順了

新老育兒觀念對對碰,聽聽專家的聲音

專家名片:吳昭琳,湖南旺旺醫院兒童保健科高級專員、國家二級育嬰師、湖南省育嬰師高級考評員

要不要給寶寶把尿?

媽媽:不需要把尿,太小把尿會傷害到孩子

婆婆:孩子還沒出月就要開始把尿,這樣既可以節省尿片,也可以訓練寶寶自主排便。

專家:最好不要給新生兒把屎把尿,可能導致寶寶出現憋尿反射不足或缺失,長大後控制不住大小便。

多大給寶寶吃鹽?

媽媽:寶寶一週歲以後才可以吃鹽。

婆婆:寶寶可以吃粥了就要加鹽,沒鹽的東西寶寶吃不進

專家:母乳、配方奶以及輔食中都含鈉和氯,正常飲食中的含量能滿足嬰兒生長所需,如攝入過量會加重腎臟負擔,增加成人期高血壓、心臟病等的發生。

給寶寶穿多少合適?

媽媽:穿得和大人要一樣多或者冬天的時候比大人要多穿一件就行

婆婆:寶寶的身體調節差,要多穿衣服

專家:寶寶穿衣只能比大人少或一樣多即可,因為寶寶體溫比大人高,容易出汗,穿太多反而易感冒。

該不該給寶寶睡枕頭?

媽媽:孩子太小,過早睡枕頭對頸椎發育不好。

婆婆:讓孩子出生後枕小米枕頭睡腦型,腦型會越睡越好。

專家:建議3月齡以後再用枕頭,因寶寶脊柱發育不完善,頸椎前屈沒有形成,過早使用枕頭對頸椎發育不利。米枕頭可以睡,但是容易被奶水或汗水浸溼,應注意經常清潔、晾晒。

用紙尿褲還是墊尿布?

媽媽:現在的紙尿褲都做得很好,透氣性很好,而且方便。

婆婆:紙尿褲不夠透氣,會把孩子的屁股悶壞,而且不環保,應該用尿布。

專家:紙尿褲衛生、方便、吸水性好,但一定要用正規廠家生產。尿布要用棉質、透氣性好的,可反覆使用,清潔很重要。可以白天用尿布,晚上用紙尿褲。

給孩子餵飯好不好?

媽媽:寶寶一歲以後就要慢慢培養自己吃飯的本領,不能老喂。

婆婆:孩子還小,讓他自己吃會把周圍弄得亂七八糟的,而且自己吃的時間太長。

專家:12月齡到14月齡的寶寶可以培養自己握匙送食物到口中,2歲以後最好讓寶寶獨立吃飯,而且可以規定吃飯時間,不要養成拖延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