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不完美媽媽 小豬佩奇 怪獸星球早教 2019-09-07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聽到這裡,就連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說:那一刻真的像拍恐怖片,我小時候如果被我媽盯著吃2個小時飯,那是要崩潰的。

一個輕鬆愉悅的就餐環境,給孩子帶來的是身心的放鬆,倘若父母把餐桌當權力的角逐場,把吃飯當控制,時間久了,孩子會談飯色變。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在於吃飯本身,而在於媽媽將焦慮當做下飯的菜,一起餵給了孩子。

2、父母吃飯不用心,孩子吃飯不專注

前幾天去拜訪朋友,吃飯時看到了這樣奇怪的一幕。

朋友3歲多的孩子坐在沙發上,右手拿勺子,左手託著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裡的《小豬佩奇》,好像入定一般。

朋友的老公一邊招呼我多吃菜,一邊盯著手機屏幕。

朋友唉聲嘆氣說:“這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看傻了?飯都忘了吃了。他爸,你看什麼世界盃,喂兒子去。”

朋友老公嘴裡含糊不清地“嗯”了一聲,沒動彈。

看著這個場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

孩子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強的物種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模仿父母的任何行為。

孩子就像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長的樣子。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聽到這裡,就連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說:那一刻真的像拍恐怖片,我小時候如果被我媽盯著吃2個小時飯,那是要崩潰的。

一個輕鬆愉悅的就餐環境,給孩子帶來的是身心的放鬆,倘若父母把餐桌當權力的角逐場,把吃飯當控制,時間久了,孩子會談飯色變。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在於吃飯本身,而在於媽媽將焦慮當做下飯的菜,一起餵給了孩子。

2、父母吃飯不用心,孩子吃飯不專注

前幾天去拜訪朋友,吃飯時看到了這樣奇怪的一幕。

朋友3歲多的孩子坐在沙發上,右手拿勺子,左手託著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裡的《小豬佩奇》,好像入定一般。

朋友的老公一邊招呼我多吃菜,一邊盯著手機屏幕。

朋友唉聲嘆氣說:“這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看傻了?飯都忘了吃了。他爸,你看什麼世界盃,喂兒子去。”

朋友老公嘴裡含糊不清地“嗯”了一聲,沒動彈。

看著這個場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

孩子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強的物種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模仿父母的任何行為。

孩子就像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長的樣子。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轉嫁焦慮,把吃飯當任務

侄子4年級了,但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嫂子的心頭大事。

從侄子小時候,嫂子就是圍著桌子轉圈餵飯,一邊喂一邊嘮叨說:“乖兒子,多吃點,長高高。”

孩子再大點,嫂子失去了餵飯的耐心,但餐桌嘮叨卻一日強過一日:

“嗓子眼有那麼細嗎?吃個東西細嚼慢嚥的。”

“妹妹都比你高出一個頭了,你再不好好吃,長大了連媳婦都娶不上。”

“吃飯和你爸一樣,挑三揀四。”

嫂子的這種心理暗示,讓侄子有了生理上的反應。

每次吃飯,他都是家裡最慢的那一個,稍微吃快點,就乾嘔,各種不舒服,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吃飯隨我爸,我嗓子眼細嚥不下去。”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對於他們來說,吃飯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我餓了”,但是家長賦予了“吃飯”太多理由。

當吃飯成了一種任務,成了一種考驗,那哪裡是吃飯,那一口一口,分分鐘吃進去的都是媽媽的“焦慮”。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聽到這裡,就連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說:那一刻真的像拍恐怖片,我小時候如果被我媽盯著吃2個小時飯,那是要崩潰的。

一個輕鬆愉悅的就餐環境,給孩子帶來的是身心的放鬆,倘若父母把餐桌當權力的角逐場,把吃飯當控制,時間久了,孩子會談飯色變。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在於吃飯本身,而在於媽媽將焦慮當做下飯的菜,一起餵給了孩子。

2、父母吃飯不用心,孩子吃飯不專注

前幾天去拜訪朋友,吃飯時看到了這樣奇怪的一幕。

朋友3歲多的孩子坐在沙發上,右手拿勺子,左手託著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裡的《小豬佩奇》,好像入定一般。

朋友的老公一邊招呼我多吃菜,一邊盯著手機屏幕。

朋友唉聲嘆氣說:“這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看傻了?飯都忘了吃了。他爸,你看什麼世界盃,喂兒子去。”

朋友老公嘴裡含糊不清地“嗯”了一聲,沒動彈。

看著這個場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

孩子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強的物種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模仿父母的任何行為。

孩子就像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長的樣子。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轉嫁焦慮,把吃飯當任務

侄子4年級了,但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嫂子的心頭大事。

從侄子小時候,嫂子就是圍著桌子轉圈餵飯,一邊喂一邊嘮叨說:“乖兒子,多吃點,長高高。”

孩子再大點,嫂子失去了餵飯的耐心,但餐桌嘮叨卻一日強過一日:

“嗓子眼有那麼細嗎?吃個東西細嚼慢嚥的。”

“妹妹都比你高出一個頭了,你再不好好吃,長大了連媳婦都娶不上。”

“吃飯和你爸一樣,挑三揀四。”

嫂子的這種心理暗示,讓侄子有了生理上的反應。

每次吃飯,他都是家裡最慢的那一個,稍微吃快點,就乾嘔,各種不舒服,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吃飯隨我爸,我嗓子眼細嚥不下去。”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對於他們來說,吃飯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我餓了”,但是家長賦予了“吃飯”太多理由。

當吃飯成了一種任務,成了一種考驗,那哪裡是吃飯,那一口一口,分分鐘吃進去的都是媽媽的“焦慮”。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

和侄子相比,我弟弟家閨女吃飯就太省心了。

那丫頭吃飯自帶喜感,從小就大快朵頤,吃嘛嘛香。

私下裡,我找弟妹討教過方法。她說,自己只負責把營養均衡的食物做好,端到餐桌上,至於孩子吃多少,要吃什麼,完全由她自己決定。

而且,對付挑食,她也有妙招,偶爾帶孩子去菜市場,讓孩子來決定今天吃什麼。然後,自己再根據孩子挑選的菜種,合理搭配。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聽到這裡,就連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說:那一刻真的像拍恐怖片,我小時候如果被我媽盯著吃2個小時飯,那是要崩潰的。

一個輕鬆愉悅的就餐環境,給孩子帶來的是身心的放鬆,倘若父母把餐桌當權力的角逐場,把吃飯當控制,時間久了,孩子會談飯色變。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在於吃飯本身,而在於媽媽將焦慮當做下飯的菜,一起餵給了孩子。

2、父母吃飯不用心,孩子吃飯不專注

前幾天去拜訪朋友,吃飯時看到了這樣奇怪的一幕。

朋友3歲多的孩子坐在沙發上,右手拿勺子,左手託著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裡的《小豬佩奇》,好像入定一般。

朋友的老公一邊招呼我多吃菜,一邊盯著手機屏幕。

朋友唉聲嘆氣說:“這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看傻了?飯都忘了吃了。他爸,你看什麼世界盃,喂兒子去。”

朋友老公嘴裡含糊不清地“嗯”了一聲,沒動彈。

看著這個場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

孩子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強的物種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模仿父母的任何行為。

孩子就像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長的樣子。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轉嫁焦慮,把吃飯當任務

侄子4年級了,但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嫂子的心頭大事。

從侄子小時候,嫂子就是圍著桌子轉圈餵飯,一邊喂一邊嘮叨說:“乖兒子,多吃點,長高高。”

孩子再大點,嫂子失去了餵飯的耐心,但餐桌嘮叨卻一日強過一日:

“嗓子眼有那麼細嗎?吃個東西細嚼慢嚥的。”

“妹妹都比你高出一個頭了,你再不好好吃,長大了連媳婦都娶不上。”

“吃飯和你爸一樣,挑三揀四。”

嫂子的這種心理暗示,讓侄子有了生理上的反應。

每次吃飯,他都是家裡最慢的那一個,稍微吃快點,就乾嘔,各種不舒服,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吃飯隨我爸,我嗓子眼細嚥不下去。”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對於他們來說,吃飯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我餓了”,但是家長賦予了“吃飯”太多理由。

當吃飯成了一種任務,成了一種考驗,那哪裡是吃飯,那一口一口,分分鐘吃進去的都是媽媽的“焦慮”。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

和侄子相比,我弟弟家閨女吃飯就太省心了。

那丫頭吃飯自帶喜感,從小就大快朵頤,吃嘛嘛香。

私下裡,我找弟妹討教過方法。她說,自己只負責把營養均衡的食物做好,端到餐桌上,至於孩子吃多少,要吃什麼,完全由她自己決定。

而且,對付挑食,她也有妙招,偶爾帶孩子去菜市場,讓孩子來決定今天吃什麼。然後,自己再根據孩子挑選的菜種,合理搭配。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1、把吃飯的主權交給孩子

弟妹的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孩子跟另一個孩子說:“知道為什麼挑食的總是小孩嗎?那是因為大人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東西。”

孩子挑食不吃飯,有可能只是因為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了孩子的口味。

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摸索和試錯的過程,對於孩子味覺的培養也是一樣,家長要允許孩子參與到廚房中來,准許他們自己決定食譜。

2、捨得讓孩子“不吃飯”

不要捨不得,少吃一頓飯,不是什麼大事。

女兒小時候,有一次鬧情緒,怎麼哄都不吃飯,說是要“絕食”。

我看著那個倔強的小人兒,決定尊重她的意見,不再強迫她吃,而是告訴她,這一餐到下一餐,還有一個漫長的下午,餓了也不能吃零食。

有了一次餓肚子的體驗後,她再也沒有“逃”過飯。

3、營造和諧輕鬆的餐桌氛圍

家長要淡化吃飯在自己心裡的地位,孩子才會沒有負擔。

你的焦慮在哪,孩子的焦慮就在哪。

有朋友說,孩子剛學吃飯那會兒,很喜歡自己吃,但她覺得孩子吃得到處都是,訓斥了孩子一頓,並開始喂孩子,自那以後,孩子一到吃飯的點就鬧騰。

這種處理方式是欠妥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允許他們經歷一個由不會吃到會吃的過渡期,允許孩子慢慢長大。

放手讓孩子自己吃。

"

1

“自從有了娃,我家飯桌變戰場,你快給我支支招?”一大早,接到閨蜜琳的求助信息。

琳說,自孩子添加輔食以來,孩子吃飯問題一直是他們家的心頭大事。

提起孩子吃飯問題,就是三個頭六個大,爸爸媽媽奶奶,每到飯點,各司其職,換著花樣地哄。

奶奶負責在一邊又唱又跳轉移孩子注意力,爸爸用小推車推著孩子,高唱“大王叫我來巡山”,媽媽堵在各個門口,說“小寶寶吃飯了,吃完媽媽就放行”。

為了讓孩子吃上一頓飯,爹媽胳膊腿都跑細了一圈。

而且還各種戲精附身,十八般武藝輪流上,特別是琳老公,原本一個做事毛手毛腳的男人,為了哄女兒吃飯,竟然學會了畫畫、唱歌、跳舞,各種扮可愛。

當然,氣急了,兩口子也有罷工的時候,把碗筷一推說:“不吃餓著吧,不餵了。”

只是,往往三分鐘不到,看著哭成淚人的女兒,還是默默地拿起碗追上去。

如今,她家的兒童餐椅幾乎就是擺設,追著餵飯反而成了家裡的保留節目。“飯好了,我要上戰場了。坐等你的喂娃攻略。”來不及說再見,琳就急乎乎奔赴喂她家2歲寶貝女兒的戰場上去了。

十個媽中有九個媽經歷過這樣的反轉:不到飯點,母子祥和,歲月一片靜好,一到飯點,母“追”子“跑”,生活一地雞毛。

真的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娃,同一對爹媽把飯“愁”。吃飯難,難於上青天!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方餐桌,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間互相拉鋸的戰場呢?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2

當孩子對吃飯表現出厭倦甚至是排斥,刨除疾病因素,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大致理由有:我不餓,我不喜歡吃,我覺得不好吃。

而對於年齡稍微大點的孩子,除了上述因素,還有可能是用磨蹭和故意不吃飯來和父母較勁,甚至於吃飯成了孩子的心病,成了負擔,亦或是孩子在吃飯時候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

父母應該努力找出孩子不吃飯的原因,而不是一味逼迫。

1、把飯桌當成了權力競技場,父母欲行控制之權

在一檔節目中,臺灣演員狄鶯曾經說過這樣一件事。

她爆料說,孩子一頓飯要吃2個小時,她曾經每天花費7小時時間在孩子吃飯這件事情上。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聽到這裡,就連見多識廣的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說:那一刻真的像拍恐怖片,我小時候如果被我媽盯著吃2個小時飯,那是要崩潰的。

一個輕鬆愉悅的就餐環境,給孩子帶來的是身心的放鬆,倘若父母把餐桌當權力的角逐場,把吃飯當控制,時間久了,孩子會談飯色變。

孩子的吃飯問題不在於吃飯本身,而在於媽媽將焦慮當做下飯的菜,一起餵給了孩子。

2、父母吃飯不用心,孩子吃飯不專注

前幾天去拜訪朋友,吃飯時看到了這樣奇怪的一幕。

朋友3歲多的孩子坐在沙發上,右手拿勺子,左手託著碗,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視裡的《小豬佩奇》,好像入定一般。

朋友的老公一邊招呼我多吃菜,一邊盯著手機屏幕。

朋友唉聲嘆氣說:“這孩子是不是看動畫看傻了?飯都忘了吃了。他爸,你看什麼世界盃,喂兒子去。”

朋友老公嘴裡含糊不清地“嗯”了一聲,沒動彈。

看著這個場景,我突然有點明白了。

孩子是世界上模仿力最強的物種了,作為一個小孩兒,他們可以不動聲色地模仿父母的任何行為。

孩子就像家長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直接投射了家長的樣子。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轉嫁焦慮,把吃飯當任務

侄子4年級了,但吃飯問題一直都是嫂子的心頭大事。

從侄子小時候,嫂子就是圍著桌子轉圈餵飯,一邊喂一邊嘮叨說:“乖兒子,多吃點,長高高。”

孩子再大點,嫂子失去了餵飯的耐心,但餐桌嘮叨卻一日強過一日:

“嗓子眼有那麼細嗎?吃個東西細嚼慢嚥的。”

“妹妹都比你高出一個頭了,你再不好好吃,長大了連媳婦都娶不上。”

“吃飯和你爸一樣,挑三揀四。”

嫂子的這種心理暗示,讓侄子有了生理上的反應。

每次吃飯,他都是家裡最慢的那一個,稍微吃快點,就乾嘔,各種不舒服,還振振有詞地說:“我吃飯隨我爸,我嗓子眼細嚥不下去。”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對於他們來說,吃飯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我餓了”,但是家長賦予了“吃飯”太多理由。

當吃飯成了一種任務,成了一種考驗,那哪裡是吃飯,那一口一口,分分鐘吃進去的都是媽媽的“焦慮”。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3

和侄子相比,我弟弟家閨女吃飯就太省心了。

那丫頭吃飯自帶喜感,從小就大快朵頤,吃嘛嘛香。

私下裡,我找弟妹討教過方法。她說,自己只負責把營養均衡的食物做好,端到餐桌上,至於孩子吃多少,要吃什麼,完全由她自己決定。

而且,對付挑食,她也有妙招,偶爾帶孩子去菜市場,讓孩子來決定今天吃什麼。然後,自己再根據孩子挑選的菜種,合理搭配。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1、把吃飯的主權交給孩子

弟妹的話,讓我想起一個笑話,一個孩子跟另一個孩子說:“知道為什麼挑食的總是小孩嗎?那是因為大人買的都是自己愛吃的東西。”

孩子挑食不吃飯,有可能只是因為父母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了孩子的口味。

孩子的成長本就是一個不斷摸索和試錯的過程,對於孩子味覺的培養也是一樣,家長要允許孩子參與到廚房中來,准許他們自己決定食譜。

2、捨得讓孩子“不吃飯”

不要捨不得,少吃一頓飯,不是什麼大事。

女兒小時候,有一次鬧情緒,怎麼哄都不吃飯,說是要“絕食”。

我看著那個倔強的小人兒,決定尊重她的意見,不再強迫她吃,而是告訴她,這一餐到下一餐,還有一個漫長的下午,餓了也不能吃零食。

有了一次餓肚子的體驗後,她再也沒有“逃”過飯。

3、營造和諧輕鬆的餐桌氛圍

家長要淡化吃飯在自己心裡的地位,孩子才會沒有負擔。

你的焦慮在哪,孩子的焦慮就在哪。

有朋友說,孩子剛學吃飯那會兒,很喜歡自己吃,但她覺得孩子吃得到處都是,訓斥了孩子一頓,並開始喂孩子,自那以後,孩子一到吃飯的點就鬧騰。

這種處理方式是欠妥的。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允許他們經歷一個由不會吃到會吃的過渡期,允許孩子慢慢長大。

放手讓孩子自己吃。

從追著喂到自己吃飯,聰明的父母只需要做到這5點

4、制定良好的用餐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

為了保證一個良好的用餐環境,還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制定用餐規則,摒除干擾源。

把手機放到餐桌以外,吃飯不玩手機,不看電視。

另外,還要引導孩子保持餐前不吃零食的習慣,千萬不能讓零食代替正餐

5、要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掌握食量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吃飯是人的生存需要。

孩子從出生之初,閉著眼睛都能準確地找到乳頭,吮吸到母乳,這是一種本能反應。孩子有餵飽自己的本能,也有掌握飢飽的能力。

嬰兒餓了,會用哭聲來向父母傳遞訊息。吃飽了就不吃了,也是身體機能的正常體現。

所以,當孩子不吃,或者表達出“吃飽”意願的時候,請選擇相信孩子。

孩子是否吃飽不是由我們來感覺的,而是由孩子的身體反應來決定的。

關於吃飯這事,家長能做的,就是把吃飯問題簡單化,孩子的胃,孩子自己做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