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不完美媽媽 藍色winds 2019-07-25
"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1.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關係不健康

不少家長會把孩子與自己對著幹的行為,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說好聽點,就是叛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決定孩子行為的,通常是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儘管和家長對著幹,但是和別人卻能愉快地玩耍,在老師眼裡也是積極主動的好學生,這背後反映的,是關係的差異。

在日常的相處,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行為的期待,從而判斷家長希望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比如,孩子週末回到家,書包還沒放下,家長劈頭蓋臉就一句:“回來啦?先去寫作業吧!”家長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我希望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能決定你要做什麼!”

如果孩子認同這個角色,他會願意聽從家長的囑咐。如果不認同,有的孩子會不情願地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有的孩子會當作沒聽到,拿起手機自顧自地玩;有的孩子擰不過家長,就磨磨蹭蹭地寫,跟家長耗時間。這些行為意味著,孩子在向家長傳達一個信息:“我想換個角色,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問題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又要和自己對著幹,他們要麼苦口婆心地擺事實和講道理,要麼二話不說來一通打,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強迫孩子順自己的意。有時候,孩子看上去做出了妥協,但更多的時候,輸的是家長。久而久之,有的家長髮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似乎什麼事情都能引發一場鬥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經營與孩子的關係,關係好了,什麼事都可以談,關係不好,無論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1.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關係不健康

不少家長會把孩子與自己對著幹的行為,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說好聽點,就是叛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決定孩子行為的,通常是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儘管和家長對著幹,但是和別人卻能愉快地玩耍,在老師眼裡也是積極主動的好學生,這背後反映的,是關係的差異。

在日常的相處,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行為的期待,從而判斷家長希望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比如,孩子週末回到家,書包還沒放下,家長劈頭蓋臉就一句:“回來啦?先去寫作業吧!”家長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我希望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能決定你要做什麼!”

如果孩子認同這個角色,他會願意聽從家長的囑咐。如果不認同,有的孩子會不情願地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有的孩子會當作沒聽到,拿起手機自顧自地玩;有的孩子擰不過家長,就磨磨蹭蹭地寫,跟家長耗時間。這些行為意味著,孩子在向家長傳達一個信息:“我想換個角色,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問題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又要和自己對著幹,他們要麼苦口婆心地擺事實和講道理,要麼二話不說來一通打,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強迫孩子順自己的意。有時候,孩子看上去做出了妥協,但更多的時候,輸的是家長。久而久之,有的家長髮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似乎什麼事情都能引發一場鬥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經營與孩子的關係,關係好了,什麼事都可以談,關係不好,無論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健康的關係,不僅能夠保持家長與孩子的良性互動,還能有助於孩子自我的發展。它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孩子能自主選擇,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情緒影響;二是孩子為自己負責,不會被綁在某段關係或某個角色中無法動彈。

有的家長把自己“綁到”孩子身上。別人家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他們也要給自己的孩子報;別人家的孩子學會了什麼,他們也要自己的孩子學會,如果孩子做不好,他們比孩子還焦慮。家長的焦慮,會通過依戀傳遞給孩子,變成孩子的不安全感。這時,孩子無暇自主選擇做什麼,尋找安全感侵佔了他所有的心智。當孩子難以滿足家長的期待時,他只能藉助所謂的“不良行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

有的家長把孩子“綁到”自己身上。有些夫妻鬧矛盾,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貶低對方:“看看你教的孩子,什麼都幹不好!”有時候,父母的一方會以孩子的名義向對方提要求:“孩子說想要什麼什麼,這樣對孩子才是好的。”孩子會感覺自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看起來是打對方,其實都是打在自己身上。為了避免惹上事端,有的孩子會小心翼翼地說話和做事,有的孩子會選擇與家長疏遠。

有的家長很容易不自覺地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所有的不爽,都是孩子一手造成的。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他們會數落孩子:“我說過你要好好學習,不要整天只顧著玩手機,現在知道錯了吧!”孩子參加興趣班表現平平,他們也會埋怨孩子:“我花了這麼多的錢和精力,你就這點水平?拜託你上點心好不好!”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與家長互相推脫:“你自己不也整天刷微信,還有,誰讓你給我報興趣班了!”有的孩子會因此習慣做一個“背鍋俠”:“都是我的錯,讓父母過的這麼不好。”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1.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關係不健康

不少家長會把孩子與自己對著幹的行為,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說好聽點,就是叛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決定孩子行為的,通常是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儘管和家長對著幹,但是和別人卻能愉快地玩耍,在老師眼裡也是積極主動的好學生,這背後反映的,是關係的差異。

在日常的相處,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行為的期待,從而判斷家長希望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比如,孩子週末回到家,書包還沒放下,家長劈頭蓋臉就一句:“回來啦?先去寫作業吧!”家長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我希望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能決定你要做什麼!”

如果孩子認同這個角色,他會願意聽從家長的囑咐。如果不認同,有的孩子會不情願地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有的孩子會當作沒聽到,拿起手機自顧自地玩;有的孩子擰不過家長,就磨磨蹭蹭地寫,跟家長耗時間。這些行為意味著,孩子在向家長傳達一個信息:“我想換個角色,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問題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又要和自己對著幹,他們要麼苦口婆心地擺事實和講道理,要麼二話不說來一通打,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強迫孩子順自己的意。有時候,孩子看上去做出了妥協,但更多的時候,輸的是家長。久而久之,有的家長髮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似乎什麼事情都能引發一場鬥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經營與孩子的關係,關係好了,什麼事都可以談,關係不好,無論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健康的關係,不僅能夠保持家長與孩子的良性互動,還能有助於孩子自我的發展。它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孩子能自主選擇,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情緒影響;二是孩子為自己負責,不會被綁在某段關係或某個角色中無法動彈。

有的家長把自己“綁到”孩子身上。別人家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他們也要給自己的孩子報;別人家的孩子學會了什麼,他們也要自己的孩子學會,如果孩子做不好,他們比孩子還焦慮。家長的焦慮,會通過依戀傳遞給孩子,變成孩子的不安全感。這時,孩子無暇自主選擇做什麼,尋找安全感侵佔了他所有的心智。當孩子難以滿足家長的期待時,他只能藉助所謂的“不良行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

有的家長把孩子“綁到”自己身上。有些夫妻鬧矛盾,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貶低對方:“看看你教的孩子,什麼都幹不好!”有時候,父母的一方會以孩子的名義向對方提要求:“孩子說想要什麼什麼,這樣對孩子才是好的。”孩子會感覺自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看起來是打對方,其實都是打在自己身上。為了避免惹上事端,有的孩子會小心翼翼地說話和做事,有的孩子會選擇與家長疏遠。

有的家長很容易不自覺地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所有的不爽,都是孩子一手造成的。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他們會數落孩子:“我說過你要好好學習,不要整天只顧著玩手機,現在知道錯了吧!”孩子參加興趣班表現平平,他們也會埋怨孩子:“我花了這麼多的錢和精力,你就這點水平?拜託你上點心好不好!”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與家長互相推脫:“你自己不也整天刷微信,還有,誰讓你給我報興趣班了!”有的孩子會因此習慣做一個“背鍋俠”:“都是我的錯,讓父母過的這麼不好。”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2.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建立健康的關係

不健康的關係就像有毒的空氣,讓家長和孩子陷入不斷的糾纏,最終演變成互相傷害。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健康的關係。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課題分離,分清自己和孩子的課題

家長在處理與孩子關係的過程中,之所以有煩惱,其主要的根源,在於分不清什麼是孩子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這導致家長自己的事情沒管,孩子的事情亂管。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個課題分離的理論,指出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每個人只負責把自己的課題做好,而判斷課題由誰負責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

從這個角度看,屬於家長的課題,主要有兩個。一個課題是經營好自己,做孩子的榜樣。有的家長自己不看書,卻要求孩子多看書,這屬於逃避自己的課題;而有的家長覺得是孩子讓自己過不好,這屬於讓孩子負責自己的課題,顯然不公平。

另一個課題是學習怎樣教育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僅憑感覺和經驗與孩子相處,所以常常遇到不順心的情況。其實絕大多數的問題,家長只需到網上搜索,或者閱讀經典書籍,就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有的家長寄希望於老師,或者某些教育機構,最終都無效折返。其實解鈴還須繫鈴人,家長得自己改善與孩子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許多家長插手干預的事情,其實都是孩子的課題,比如讀書、興趣班、社交等等。家長之所以放心不下,一是因為不相信孩子,二是因為太相信自己。有時候,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反而會給你一個驚喜,即便最後失敗,孩子也更願意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有一次,我兒子得到了一罐山楂片,我本來擔心他會一下子吃太多,後來轉念一想,這是他的課題,於是我嘗試和他商量:“這是你的山楂片,你來負責保管吧!”兒子很開心地答應了,結果這罐山楂片一個星期還沒吃一半,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1.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關係不健康

不少家長會把孩子與自己對著幹的行為,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說好聽點,就是叛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決定孩子行為的,通常是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儘管和家長對著幹,但是和別人卻能愉快地玩耍,在老師眼裡也是積極主動的好學生,這背後反映的,是關係的差異。

在日常的相處,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行為的期待,從而判斷家長希望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比如,孩子週末回到家,書包還沒放下,家長劈頭蓋臉就一句:“回來啦?先去寫作業吧!”家長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我希望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能決定你要做什麼!”

如果孩子認同這個角色,他會願意聽從家長的囑咐。如果不認同,有的孩子會不情願地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有的孩子會當作沒聽到,拿起手機自顧自地玩;有的孩子擰不過家長,就磨磨蹭蹭地寫,跟家長耗時間。這些行為意味著,孩子在向家長傳達一個信息:“我想換個角色,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問題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又要和自己對著幹,他們要麼苦口婆心地擺事實和講道理,要麼二話不說來一通打,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強迫孩子順自己的意。有時候,孩子看上去做出了妥協,但更多的時候,輸的是家長。久而久之,有的家長髮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似乎什麼事情都能引發一場鬥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經營與孩子的關係,關係好了,什麼事都可以談,關係不好,無論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健康的關係,不僅能夠保持家長與孩子的良性互動,還能有助於孩子自我的發展。它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孩子能自主選擇,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情緒影響;二是孩子為自己負責,不會被綁在某段關係或某個角色中無法動彈。

有的家長把自己“綁到”孩子身上。別人家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他們也要給自己的孩子報;別人家的孩子學會了什麼,他們也要自己的孩子學會,如果孩子做不好,他們比孩子還焦慮。家長的焦慮,會通過依戀傳遞給孩子,變成孩子的不安全感。這時,孩子無暇自主選擇做什麼,尋找安全感侵佔了他所有的心智。當孩子難以滿足家長的期待時,他只能藉助所謂的“不良行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

有的家長把孩子“綁到”自己身上。有些夫妻鬧矛盾,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貶低對方:“看看你教的孩子,什麼都幹不好!”有時候,父母的一方會以孩子的名義向對方提要求:“孩子說想要什麼什麼,這樣對孩子才是好的。”孩子會感覺自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看起來是打對方,其實都是打在自己身上。為了避免惹上事端,有的孩子會小心翼翼地說話和做事,有的孩子會選擇與家長疏遠。

有的家長很容易不自覺地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所有的不爽,都是孩子一手造成的。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他們會數落孩子:“我說過你要好好學習,不要整天只顧著玩手機,現在知道錯了吧!”孩子參加興趣班表現平平,他們也會埋怨孩子:“我花了這麼多的錢和精力,你就這點水平?拜託你上點心好不好!”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與家長互相推脫:“你自己不也整天刷微信,還有,誰讓你給我報興趣班了!”有的孩子會因此習慣做一個“背鍋俠”:“都是我的錯,讓父母過的這麼不好。”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2.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建立健康的關係

不健康的關係就像有毒的空氣,讓家長和孩子陷入不斷的糾纏,最終演變成互相傷害。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健康的關係。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課題分離,分清自己和孩子的課題

家長在處理與孩子關係的過程中,之所以有煩惱,其主要的根源,在於分不清什麼是孩子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這導致家長自己的事情沒管,孩子的事情亂管。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個課題分離的理論,指出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每個人只負責把自己的課題做好,而判斷課題由誰負責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

從這個角度看,屬於家長的課題,主要有兩個。一個課題是經營好自己,做孩子的榜樣。有的家長自己不看書,卻要求孩子多看書,這屬於逃避自己的課題;而有的家長覺得是孩子讓自己過不好,這屬於讓孩子負責自己的課題,顯然不公平。

另一個課題是學習怎樣教育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僅憑感覺和經驗與孩子相處,所以常常遇到不順心的情況。其實絕大多數的問題,家長只需到網上搜索,或者閱讀經典書籍,就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有的家長寄希望於老師,或者某些教育機構,最終都無效折返。其實解鈴還須繫鈴人,家長得自己改善與孩子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許多家長插手干預的事情,其實都是孩子的課題,比如讀書、興趣班、社交等等。家長之所以放心不下,一是因為不相信孩子,二是因為太相信自己。有時候,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反而會給你一個驚喜,即便最後失敗,孩子也更願意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有一次,我兒子得到了一罐山楂片,我本來擔心他會一下子吃太多,後來轉念一想,這是他的課題,於是我嘗試和他商量:“這是你的山楂片,你來負責保管吧!”兒子很開心地答應了,結果這罐山楂片一個星期還沒吃一半,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2)非暴力溝通,與孩子進行高質量的對話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跟自己的孩子都分這麼清,那是不是意味著孩子的事情,我們就不要管了?這樣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親情嗎?”當然不是,課題分離所倡導的,不是把人與人分開的孤立主義,人總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其實,把自己的課題和孩子的課題分開,不僅不會妨礙合作,反而會促進合作。

基於課題分離的原則,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明了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叫“非暴力溝通”,專門用來解決人們在溝通中的矛盾和衝突。家長可以通過非暴力溝通,來促進與孩子的合作。

非暴力溝通的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觀察強調的,是把事實和評價分開。比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會對孩子說:“你已經看了手機很久了!”這不是事實,只是評價,評價意味著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頂嘴:“哪有看很久,我才剛拿!”其實他反抗的,不是看手機的事實,而是評價背後的關係。如果家長換種說法:“你已經看了一個小時的手機,我覺得有點久了。”這樣就把事實和評價分開了,分開的好處是避免評價塑造的不對等的關係,更有利於溝通。

第二個要素,是感受。感受強調的,是把感受和想法分開。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你一回到家就玩手機,我覺得很不合理。”這不是感受,只是想法,想法與評價一樣,有著指責的意味。如果家長這樣說:“你一回家就玩手機,我感覺很沮喪。因為我希望你對自己的時間有更合理的安排。”這樣的表達,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為”分開,家長既能滿足了自己表達感受的需要,又能向孩子提出真誠的邀請,孩子也更可能從防禦姿態解脫出來,來理解和安慰我們。

第三個要素,是需要。需要強調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你一個禮拜才回家一趟,在學校過的咋樣倒是說一聲啊!”這不是提需要,而是以批評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主張。這時候,家長與孩子很容易會陷入自我辯護的對立局面,孩子會拒絕幫你,但他拒絕的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需要背後的指責。家長不妨換種說法:“你現在只有週末才回家,我很想知道你在學校過的如何,能和你聊聊嗎?”只專注於提出自己的需要,不要去想孩子會怎麼迴應,這樣反而能促進彼此的合作。

第四個要素,是請求。請求,就是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但是,請求不是命令。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過來,說說你在學校過的咋樣!”這不是請求,而是命令,孩子通常只是服從或者反抗,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溝通。家長可以問孩子:“能不能和分享一下學校發生的事情呢?”如果孩子願意,當然最好;如果孩子不願開口,也不要勉強,只能說明關係還不到位,家長仍需要進一步努力,或許或有點失落,但從長期看,這是贏得孩子合作的最好的選擇。

"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平時與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家長吐槽孩子與自己對著幹:希望孩子快點做作業,可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卻是抱著手機玩遊戲;希望孩子花點心思學習,可孩子啥都好說,一提到學習就翻臉;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分享學校的事情,可不管怎麼問,孩子都是不耐煩地敷衍......有些家長表示自己很無辜,希望老師能給幾顆靈丹妙藥;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週末也待在學校,最好沒有寒暑假,省得在家裡看著心煩。

與他們相比,有的家長提到孩子就一臉的欣慰:孩子自打小學起,自己的作業自己完成,從沒讓大人操心過;到了週末,孩子就看書打球找朋友,安排得井井有條,不會一天到晚抱手機;學校裡有什麼事情,沒等家長問,孩子會主動提起,大家一塊討論......巨大的差別讓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些欣慰的家長,到底做對了什麼?如果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又該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1.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關係不健康

不少家長會把孩子與自己對著幹的行為,歸咎於孩子不懂事,說好聽點,就是叛逆。其實換個角度,我們會發現,決定孩子行為的,通常是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而不是孩子的個性。有的孩子儘管和家長對著幹,但是和別人卻能愉快地玩耍,在老師眼裡也是積極主動的好學生,這背後反映的,是關係的差異。

在日常的相處,孩子能從家長的語言和行動中,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行為的期待,從而判斷家長希望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比如,孩子週末回到家,書包還沒放下,家長劈頭蓋臉就一句:“回來啦?先去寫作業吧!”家長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可是在孩子看來,這句話透露的,是這樣一個信息:“我希望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能決定你要做什麼!”

如果孩子認同這個角色,他會願意聽從家長的囑咐。如果不認同,有的孩子會不情願地放下書包,拿出作業;有的孩子會當作沒聽到,拿起手機自顧自地玩;有的孩子擰不過家長,就磨磨蹭蹭地寫,跟家長耗時間。這些行為意味著,孩子在向家長傳達一個信息:“我想換個角色,我想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問題是,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又要和自己對著幹,他們要麼苦口婆心地擺事實和講道理,要麼二話不說來一通打,表面上是教育孩子,實際上是強迫孩子順自己的意。有時候,孩子看上去做出了妥協,但更多的時候,輸的是家長。久而久之,有的家長髮現,自己和孩子越來越難溝通,似乎什麼事情都能引發一場鬥爭,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經營與孩子的關係,關係好了,什麼事都可以談,關係不好,無論談什麼,其實都是在談關係。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健康的關係,不僅能夠保持家長與孩子的良性互動,還能有助於孩子自我的發展。它有兩個特徵,一個是孩子能自主選擇,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情緒影響;二是孩子為自己負責,不會被綁在某段關係或某個角色中無法動彈。

有的家長把自己“綁到”孩子身上。別人家的孩子報了興趣班,他們也要給自己的孩子報;別人家的孩子學會了什麼,他們也要自己的孩子學會,如果孩子做不好,他們比孩子還焦慮。家長的焦慮,會通過依戀傳遞給孩子,變成孩子的不安全感。這時,孩子無暇自主選擇做什麼,尋找安全感侵佔了他所有的心智。當孩子難以滿足家長的期待時,他只能藉助所謂的“不良行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

有的家長把孩子“綁到”自己身上。有些夫妻鬧矛盾,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貶低對方:“看看你教的孩子,什麼都幹不好!”有時候,父母的一方會以孩子的名義向對方提要求:“孩子說想要什麼什麼,這樣對孩子才是好的。”孩子會感覺自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看起來是打對方,其實都是打在自己身上。為了避免惹上事端,有的孩子會小心翼翼地說話和做事,有的孩子會選擇與家長疏遠。

有的家長很容易不自覺地逃避自己的責任,覺得自己所有的不爽,都是孩子一手造成的。比如孩子考試沒考好,他們會數落孩子:“我說過你要好好學習,不要整天只顧著玩手機,現在知道錯了吧!”孩子參加興趣班表現平平,他們也會埋怨孩子:“我花了這麼多的錢和精力,你就這點水平?拜託你上點心好不好!”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與家長互相推脫:“你自己不也整天刷微信,還有,誰讓你給我報興趣班了!”有的孩子會因此習慣做一個“背鍋俠”:“都是我的錯,讓父母過的這麼不好。”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2.與其改變孩子,不如建立健康的關係

不健康的關係就像有毒的空氣,讓家長和孩子陷入不斷的糾纏,最終演變成互相傷害。解決之道,就是建立健康的關係。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課題分離,分清自己和孩子的課題

家長在處理與孩子關係的過程中,之所以有煩惱,其主要的根源,在於分不清什麼是孩子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這導致家長自己的事情沒管,孩子的事情亂管。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一個課題分離的理論,指出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每個人只負責把自己的課題做好,而判斷課題由誰負責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

從這個角度看,屬於家長的課題,主要有兩個。一個課題是經營好自己,做孩子的榜樣。有的家長自己不看書,卻要求孩子多看書,這屬於逃避自己的課題;而有的家長覺得是孩子讓自己過不好,這屬於讓孩子負責自己的課題,顯然不公平。

另一個課題是學習怎樣教育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並不缺少愛,只是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僅憑感覺和經驗與孩子相處,所以常常遇到不順心的情況。其實絕大多數的問題,家長只需到網上搜索,或者閱讀經典書籍,就能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有的家長寄希望於老師,或者某些教育機構,最終都無效折返。其實解鈴還須繫鈴人,家長得自己改善與孩子的關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許多家長插手干預的事情,其實都是孩子的課題,比如讀書、興趣班、社交等等。家長之所以放心不下,一是因為不相信孩子,二是因為太相信自己。有時候,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孩子反而會給你一個驚喜,即便最後失敗,孩子也更願意自己承擔相應的責任。有一次,我兒子得到了一罐山楂片,我本來擔心他會一下子吃太多,後來轉念一想,這是他的課題,於是我嘗試和他商量:“這是你的山楂片,你來負責保管吧!”兒子很開心地答應了,結果這罐山楂片一個星期還沒吃一半,著實讓我大吃一驚。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2)非暴力溝通,與孩子進行高質量的對話

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跟自己的孩子都分這麼清,那是不是意味著孩子的事情,我們就不要管了?這樣的話,人與人之間還有親情嗎?”當然不是,課題分離所倡導的,不是把人與人分開的孤立主義,人總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其實,把自己的課題和孩子的課題分開,不僅不會妨礙合作,反而會促進合作。

基於課題分離的原則,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明了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叫“非暴力溝通”,專門用來解決人們在溝通中的矛盾和衝突。家長可以通過非暴力溝通,來促進與孩子的合作。

非暴力溝通的模式有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第一個要素,是觀察。觀察強調的,是把事實和評價分開。比如,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玩手機,會對孩子說:“你已經看了手機很久了!”這不是事實,只是評價,評價意味著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這時孩子十有八九會頂嘴:“哪有看很久,我才剛拿!”其實他反抗的,不是看手機的事實,而是評價背後的關係。如果家長換種說法:“你已經看了一個小時的手機,我覺得有點久了。”這樣就把事實和評價分開了,分開的好處是避免評價塑造的不對等的關係,更有利於溝通。

第二個要素,是感受。感受強調的,是把感受和想法分開。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你一回到家就玩手機,我覺得很不合理。”這不是感受,只是想法,想法與評價一樣,有著指責的意味。如果家長這樣說:“你一回家就玩手機,我感覺很沮喪。因為我希望你對自己的時間有更合理的安排。”這樣的表達,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為”分開,家長既能滿足了自己表達感受的需要,又能向孩子提出真誠的邀請,孩子也更可能從防禦姿態解脫出來,來理解和安慰我們。

第三個要素,是需要。需要強調的,是直接說出自己的需要。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你一個禮拜才回家一趟,在學校過的咋樣倒是說一聲啊!”這不是提需要,而是以批評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主張。這時候,家長與孩子很容易會陷入自我辯護的對立局面,孩子會拒絕幫你,但他拒絕的不是你的需要,而是你提需要背後的指責。家長不妨換種說法:“你現在只有週末才回家,我很想知道你在學校過的如何,能和你聊聊嗎?”只專注於提出自己的需要,不要去想孩子會怎麼迴應,這樣反而能促進彼此的合作。

第四個要素,是請求。請求,就是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但是,請求不是命令。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說:“過來,說說你在學校過的咋樣!”這不是請求,而是命令,孩子通常只是服從或者反抗,而不是發自內心地溝通。家長可以問孩子:“能不能和分享一下學校發生的事情呢?”如果孩子願意,當然最好;如果孩子不願開口,也不要勉強,只能說明關係還不到位,家長仍需要進一步努力,或許或有點失落,但從長期看,這是贏得孩子合作的最好的選擇。

孩子老是和家長對著幹,該懟還是該打?聰明的家長會選擇搞關係

結束語: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選擇非暴力溝通是在向孩子示弱,很容易會被孩子利用。任何溝通的成功和失敗,並不是發生在這場溝通當中,它們在這場溝通之前就已經發生,甚至是已經註定了。許多本來是抱著化干戈為玉帛的溝通,最後都變成了不可收拾的暴力場面,是因為家長在溝通中不自覺地使用暴力語言,它的特點是自帶評判和居高臨下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圍,始於真誠平等的溝通。家長不妨減少概括性、評判性和標籤性的語言,增加豐富的描述性語言,努力做一個感知細膩、表達平和、細緻入微的人,相信孩子一定被你吸引過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