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小北辰現在可喜歡“呃、呃——哦、哦——”地逗人說話了,平時還很認真地盯著大人正在說話的嘴脣,彷彿在很努力地學習說話!可北辰爸卻皺著眉頭,不喜反憂:“現在兒子在廣東,聽的都是你們的粵語,以後普通話、四川話都說不好怎麼辦!”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擔心,畢竟除了家鄉方言外,很多家庭都會選擇給寶寶進行英語早教,那寶寶的英語和中文會不會混淆?那到底應不應該讓孩子處於一個多語環境成長?現在就由語言專業的北辰媽來為寶爸寶媽們答疑解惑!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一、多種語言混合,寶寶學習語言是否會有障礙嗎?

1.能說四種語言的小安安

首先,讓北辰媽分享一下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中的一些片段。書中的始章便是描寫小安安學習語言的過程:安安的爸爸是德國人媽媽是中國人,兩人定居在瑞士,平時日常用英語對話。從安安出生那天起,媽媽就一直用漢語跟孩子說話,爸爸則是跟孩子說的是德語。所以當兩歲的安安看到媽媽穿上新裙子時,安安會用中文問:“媽媽,新的嗎?很漂亮”然後又拉著爸爸的手用德語說:“爸爸,Schau neue,schon!”(德語:“你看,新的,很漂亮。”)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正當爸媽為孩子學會兩種語言而感到滿意時,某一天卻發現正在玩玩具的他發出了一個他們倆從來都沒有聽過的新音,媽媽聽不懂,問爸爸是德語嗎?爸爸說:“不是!”

”那一定是瑞士語了!”兩夫妻異口同聲地說。“幸好他還不會英語……”

兩夫妻一直生怕這小傢伙搞糊塗,所以從來都不教他英語,英語就只是大人之間的“悄悄話”。可有一天,安安因為打碎了一個生雞蛋焦急地向媽媽求救:“Look!媽媽!Look!”媽媽沮喪地說:“完了,他開始懂英語了……

很神奇是吧!小小年紀的安安便在四種語言的耳濡目染下,不需要經過專門的學習,便漸漸地掌握了漢語、德語、瑞士語、英語這四種語言。

還有一個案例:常年在旅遊景點賣貨,十歲柬埔寨男孩會說9國語言。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關於人類對語言的習得,一直是眾多語言學家研究的課題。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認為:人類生來就自備語言習得裝置,通過給這個裝置輸入某種個別語言資料,形成一定的普遍原則後,就可以自動輸出這種語言。而幼兒期所接觸的個別語言就成為母語了。簡而言之,只要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孩子的大腦能自動理解出一套普遍規則,隨後便可以自然地輸出了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2.吸收性心智

這種“特殊的力量”,很類似與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說的“吸收性心智”。

她認為:“嬰兒是具有吸收性心智的。這恰是使得嬰兒適應這個世界的關鍵所在。嬰兒一出生,猶如一張白紙,為了適應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求得生存發展,“吸收性心智”這種特殊力量會讓嬰兒像海綿一樣從複雜的環境中,自動地源源不斷地去吸取周圍的信息。但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寶寶會覺得這個主動摸索、快速積累的過程有多費勁,因為這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是發生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他們只需要聆聽、觀察,然後內化

而大約到三歲以後,這種潛意識的攝取會轉變成有意識的吸收。寶寶他們會有所選擇地去學習他們感興趣,或者是必需的語言。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3. 孩子混用語言,是因為他們無法分清語言,搞混了嗎?

不是的!孩子混用語言非但不是語言混淆或者表達能力低下的表現,反而是兩種語言的都能夠應用自如的一種表現

康奈爾語言習得實驗室指出:儘管一些家長和教育從業者擔心多種語言可能會讓兒童產生混淆,進而引發語言系統的紊亂;但實驗表明兒童不會因為多種語言而產生語言混淆語言發育遲緩或認知缺陷。

就好比說,北辰爸有一次問北辰媽:“你們廣東的粵語和香港的粵語有什麼不一樣啊?”

北辰媽的回答是:“其實沒什麼兩樣,但是要判斷一個說粵語的人究竟是廣東人還是香港人,看所說的話裡夾雜的英語單詞數量。香港人往往說著說著就喜歡冒出幾個英語單詞。並不是他們刻意炫耀,而是他們的第二語言是英語,有時候某個詞的表達,他們覺得用英語更加準確。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再好比,一個人能在同一段對話中說出地道的四川話和上海話,或者廣東話和東北話,你會認為他們是方言通,還是“話都說不清楚”呢?

但是孩子混用語言也可能是因為詞彙掌握不足。當孩子在學習第二語言的初期,他們第二語言的詞彙量要比母語少得多,孩子知道某個意思在一種語言中的表達,卻不知道在另一種語言中應該如何表達。所以他們就會選擇混用。等以後兩種語言都已經完全習得的情況下,孩子的混用語言現象就變成是為了強調、誇張、為了表達感情或傳達特別的意思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混用語言的現象不用擔心。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二、語言壞境複雜,會導致孩子會說話晚嗎?

不會的!

應用語言學中心在2006年的報告中指出:實驗表明在語言發展的主要階段中,單語兒童和多語兒童學說話所花費的時間是相似的。

且目前,很多腦科學及語言學的研究也已經證實:雙語或多語言環境並不會造成兒童語遲。

這並不是說,多語言環境中的兒童不會出現語遲,而是多語言環境中的兒童出現語遲的機率與單語言環境中的兒童是一樣的,而其語遲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語言環境,而是個體差異或其他原因。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三、兩種語言就一定比一種語言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雙語/多語兒童對比單語兒童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

1. 促進大腦發育

幼兒是兒童智商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孩子在一歲的時候,腦容量已經可以達到成年人的70%,兩歲將升至80%,3歲與智商發育關係密切的神經突觸數量發展至最高峰。寶寶在多語環境中,能夠刺激儘可能多的突觸,促進智力發育。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2. 提高認知能力和自制力

201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家波阿茲·科薩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雙語兒童在思考問題上能減少深層的、誤導性的偏見,使人能做出更理性、合理的決定。

3. 提高孩子抗干擾、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雙語兒童因為有兩套或多套的語言系統,所以在進行溝通時,他們要做的首先是進行選擇合適的語言,其次是對其他語言系統的抑制,這種選擇、抑制的過程能鍛鍊兒童抑制無關信息,專注於關鍵信息的能力。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4. 培養孩子自信心、自豪感

雙語兒童的詞彙量和知識往往會超過只會單一母語的兒童,因此從小學習多一門語言,有助於孩子培養自信心、自豪感。之前有一個“言言教英語”的視頻走紅網絡。四歲的言言站在鏡頭前面,落落大方地說出一口流利又地道的英語,可謂自信十足。

5. 為以後發展提供優勢和機遇

孩子在未來的學業、職業發展中可能會因為精通多種語言而顯有優勢與帶來機遇。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三、家長如何幫助寶寶進行雙語/多語的習得?

1.早開始

有研究者發現,6歲之前開始學習二語的兒童,口音都會比較純正,而6到12歲的學習者,口音上會出現參差不齊,有好有壞;12歲以後的學習者一般都難以說出標準的發音。對於語法的學習來說,研究發現,7歲之後語法習得的正確率開始逐漸下降。

因此,一般認為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是在0-7歲。在這一時期裡,寶寶會對說話這件事情湧出如泉水般的興趣,他會不斷地主動模仿、學習且成果驚人。所以對孩子的雙語/多語輸入很重要。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2. 增大語言輸入,對寶寶進行“磨耳朵”

①在嬰幼兒時期,可以先給寶寶用兒歌的方式進行“環境浸入”。兒歌是寶寶最容易的學習形式。兒歌不僅能幫助寶寶積累大量語言,還能啟蒙寶寶的韻律感、節奏感。

現在很多手機app都有免費的多語種兒歌資源,無論你是想孩子學習普通話、粵語,還是英語、德語、法語都能找到。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②當孩子想要說話或者咿咿呀呀,家長這時就不要一邊玩手機看電視一邊跟孩子交流,面對面地注視,與孩子說一些語速較慢,句型簡單,具體形象的話語,利用實物、繪本、早教視頻等多種道具進行言語的重複,讓孩子有具象與語言的聯結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③還可以多帶孩子旅行或戶外活動,加強信息刺激。

3. 積極鼓勵和正面糾錯

①當寶寶開始發出簡單的“嗯、啊、咿呀”等音節,這個時候其實他是希望和大人“對話”,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迴應:微笑、點頭、對視,甚至是模仿寶寶的發音,這些都是對寶寶發音極大的鼓勵。

②到了孩子能夠初步模仿出相似音節時,哪怕有一定差距,父母都要給予肯定,並且及時重複正確發音

當孩子能夠表達簡單的語句,通過語句表達自己的需求時,可以給予一些引導和開放式提問,讓孩子通過思考來提升語言組織能力。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④當孩子因為著急而半天想不出來下一句要怎麼說,只會邊哭邊指著自己想要的東西:“我想我想我想……”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不要取笑地模仿他,更不要煩躁地指責他,而是應該一邊安撫一邊引導:“寶寶慢慢說,彆著急。

當孩子的表述有誤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去指責孩子,也不能重複孩子的錯誤。

先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意思“猜”對孩子意思之後,溫和地向他重述一邊正確的發音,並讓他模仿學習,發音標準之後給予及時肯定。

若是一時糾正不來,也不能焦慮或者反覆要求模仿。而應該默默記下,找機會再讓他學習。

4. 不必執行“一人只說一語”(劃重點!)

①如果本身家長就會說多種語言,不必刻意只在孩子面前說一種語言。家長要做的就是多說、多交流,只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語音輸入,他們的大腦會自行完成剩下的工作。研究表明,不管家長怎麼教,是否“一人一語”或“一人多語”,只要孩子是在多語環境下長大,他們都會出現語言混用的現象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家長怎麼自然怎麼來,比如家鄉話和普通話,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頻繁使用家鄉話會對孩子在校學習普通話造成阻礙。如果家長的普通話不標準,卻硬是要在孩子面前說普通話,這反而對孩子日後學習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帶來負面影響。(英語也是同理)

5. 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父母可以把語言學習和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結合,比如看動畫片,玩遊戲等方式。

媽媽說廣東話,爸爸說四川話!多語環境下嬰幼兒學習語言的那些事

范瑋琪與雙胞胎兒子做英語遊戲

寫在最後,關於小寶寶的語言發育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可能以後會再分別論述。對於開口晚的寶寶,家長們要多一些耐心和信心,如若的確出現了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要儘快向語言治療師尋找幫助!

注:瑞士語這個說法出自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原書,但其實瑞士是有四種官方語言:德語、法語、意大利語和羅馬語。原書中,龍應臺夫妻居住於瑞士德語區但是隻學過標準德語與瑞士德語有很大差別,除了口音外,瑞士德語的語法及詞彙都與標準德語大大不同,所以龍應臺稱之為瑞士語。

參考文獻:

王瑞明,楊靜,李利. (2016). 第二語言學習.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