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
"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昨天,一篇題為《華為年薪百萬招博士》的新聞刷爆朋友圈,華為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出爐:8位2019屆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元起,201萬封頂。

年薪百萬招人才,算高嗎?無獨有偶,就在昨天,我所在的僅有15名員工的小部門招了4名畢業於985院校的博士生,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23歲。

這對於還在為剛拿到研究生學位證書而沾沾自喜的我而言,如當頭一棒,可笑又慚愧。

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研究生招生85.80萬人,其中,全日制73.93萬人。招收博士生9.55萬人,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在學研究生273.13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38.95萬人,在學碩士生234.17萬人。畢業研究生60.44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6.07萬人,畢業碩士生54.36萬人。中國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博士生產大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徹底被打臉了,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隨著大學擴招帶來的學歷“繁榮”,也許學歷優勢在職場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但真正有學歷、有能力的核心人才與沒讀過書的人比起來,其收入分化越來越明顯、差距越拉越大。

(一)爬上山頂,不是為了全世界看到你,而是讓你看到整個世界

我發現,部門新來的4位博士生均出生於大城市,生活在書香世家,有著很好的家風和家教,頭腦思想活躍、邏輯思維縝密、知識面寬廣、見解獨到、口才了得、為人處世大方得體,他們有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在,也有著“書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體驗。很明顯,他們散發出來的氣質裡,藏著他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網絡上特別火的文章《我之後,村裡再無名校大學生了》。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談教育公平,我想,教育公平不應僅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軟件的提升,農村孩子得到的不應該僅僅只有知識,還應有敢於拼搏、敢於追求夢想、敢於爬到社會頂層觀看世界的勇氣和魄力。

記得看到英國BBC的一部紀錄片,主要記錄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富人家的孩子讀書是為了改造世界;而貧民窟孩子的願望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他們讀書是為了吃飽飯、娶妻生娃。

50年後,努力和渙散終有了答案,貧窮和富貴也劃出了界限:

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得到了高學歷,找到好工作,有著讓人豔羨的人生。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也許,我們不應該以學歷、工作抑或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應被片刻定義,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代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富有的基礎是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芸芸眾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活而苦苦出賣勞動的人。而當今社會,與勞動報酬成正比的不是勞動本身,而是勞動的不可替代性呀。

紀錄片中曾輟學的父母,沒能力教孩子怎麼學,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當精英家庭從小接受早教,上國際學校,小小年紀就開辦個人鋼琴獨奏會、個人書畫展,滿世界旅遊見識世界時,在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也許從來沒接觸過電腦、沒摸過鋼琴、不知道飛機長什麼樣子的。

向上的路很擁擠,我們不要選擇安逸,而要奮不顧身往上擠。

"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昨天,一篇題為《華為年薪百萬招博士》的新聞刷爆朋友圈,華為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出爐:8位2019屆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元起,201萬封頂。

年薪百萬招人才,算高嗎?無獨有偶,就在昨天,我所在的僅有15名員工的小部門招了4名畢業於985院校的博士生,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23歲。

這對於還在為剛拿到研究生學位證書而沾沾自喜的我而言,如當頭一棒,可笑又慚愧。

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研究生招生85.80萬人,其中,全日制73.93萬人。招收博士生9.55萬人,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在學研究生273.13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38.95萬人,在學碩士生234.17萬人。畢業研究生60.44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6.07萬人,畢業碩士生54.36萬人。中國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博士生產大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徹底被打臉了,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隨著大學擴招帶來的學歷“繁榮”,也許學歷優勢在職場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但真正有學歷、有能力的核心人才與沒讀過書的人比起來,其收入分化越來越明顯、差距越拉越大。

(一)爬上山頂,不是為了全世界看到你,而是讓你看到整個世界

我發現,部門新來的4位博士生均出生於大城市,生活在書香世家,有著很好的家風和家教,頭腦思想活躍、邏輯思維縝密、知識面寬廣、見解獨到、口才了得、為人處世大方得體,他們有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在,也有著“書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體驗。很明顯,他們散發出來的氣質裡,藏著他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網絡上特別火的文章《我之後,村裡再無名校大學生了》。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談教育公平,我想,教育公平不應僅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軟件的提升,農村孩子得到的不應該僅僅只有知識,還應有敢於拼搏、敢於追求夢想、敢於爬到社會頂層觀看世界的勇氣和魄力。

記得看到英國BBC的一部紀錄片,主要記錄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富人家的孩子讀書是為了改造世界;而貧民窟孩子的願望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他們讀書是為了吃飽飯、娶妻生娃。

50年後,努力和渙散終有了答案,貧窮和富貴也劃出了界限:

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得到了高學歷,找到好工作,有著讓人豔羨的人生。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也許,我們不應該以學歷、工作抑或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應被片刻定義,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代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富有的基礎是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芸芸眾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活而苦苦出賣勞動的人。而當今社會,與勞動報酬成正比的不是勞動本身,而是勞動的不可替代性呀。

紀錄片中曾輟學的父母,沒能力教孩子怎麼學,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當精英家庭從小接受早教,上國際學校,小小年紀就開辦個人鋼琴獨奏會、個人書畫展,滿世界旅遊見識世界時,在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也許從來沒接觸過電腦、沒摸過鋼琴、不知道飛機長什麼樣子的。

向上的路很擁擠,我們不要選擇安逸,而要奮不顧身往上擠。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二)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

也許,我們還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人脈、財富、資源等,是會父傳子、子傳孫的。

近日,一項網絡調查數據顯示,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高考狀元們的父母學歷基本都是本科以上,職業大多是老師、公務員和工程師。

這種現象,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狀元說的: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人生從來都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於你的那份不易。狀元身份的背後,一定付出了汗水,但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支撐他的還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濃厚的家庭薰陶和父母的榜樣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昨天,一篇題為《華為年薪百萬招博士》的新聞刷爆朋友圈,華為2019屆頂尖學生年薪制方案出爐:8位2019屆應屆博士生年薪89.6萬元起,201萬封頂。

年薪百萬招人才,算高嗎?無獨有偶,就在昨天,我所在的僅有15名員工的小部門招了4名畢業於985院校的博士生,其中年齡最小的僅有23歲。

這對於還在為剛拿到研究生學位證書而沾沾自喜的我而言,如當頭一棒,可笑又慚愧。

根據《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研究生招生85.80萬人,其中,全日制73.93萬人。招收博士生9.55萬人,招收碩士生76.25萬人。在學研究生273.13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38.95萬人,在學碩士生234.17萬人。畢業研究生60.44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6.07萬人,畢業碩士生54.36萬人。中國已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博士生產大國”。

有人說,這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那些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徹底被打臉了,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隨著大學擴招帶來的學歷“繁榮”,也許學歷優勢在職場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但真正有學歷、有能力的核心人才與沒讀過書的人比起來,其收入分化越來越明顯、差距越拉越大。

(一)爬上山頂,不是為了全世界看到你,而是讓你看到整個世界

我發現,部門新來的4位博士生均出生於大城市,生活在書香世家,有著很好的家風和家教,頭腦思想活躍、邏輯思維縝密、知識面寬廣、見解獨到、口才了得、為人處世大方得體,他們有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內在,也有著“書卷多情似故人”的精神體驗。很明顯,他們散發出來的氣質裡,藏著他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網絡上特別火的文章《我之後,村裡再無名校大學生了》。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談教育公平,我想,教育公平不應僅僅體現在硬件設施的改善上,更重要的是軟件的提升,農村孩子得到的不應該僅僅只有知識,還應有敢於拼搏、敢於追求夢想、敢於爬到社會頂層觀看世界的勇氣和魄力。

記得看到英國BBC的一部紀錄片,主要記錄14個孩子,50年的人生軌跡。

7歲時,來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經習慣了每天看《金融報》或《觀察家》,富人家的孩子讀書是為了改造世界;而貧民窟孩子的願望是能少罰站、少被打、吃飽飯,他們讀書是為了吃飽飯、娶妻生娃。

50年後,努力和渙散終有了答案,貧窮和富貴也劃出了界限:

幾個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學校,得到了高學歷,找到好工作,有著讓人豔羨的人生。

三個中產家庭的孩子,有一位成為精英,兩個依舊中產。

而幾個來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後代,依然常常與失業相伴。

也許,我們不應該以學歷、工作抑或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應被片刻定義,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代知識改變命運的背後,是一場關於家庭的較量。

富有的基礎是家庭的資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運氣。但芸芸眾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生活而苦苦出賣勞動的人。而當今社會,與勞動報酬成正比的不是勞動本身,而是勞動的不可替代性呀。

紀錄片中曾輟學的父母,沒能力教孩子怎麼學,也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當精英家庭從小接受早教,上國際學校,小小年紀就開辦個人鋼琴獨奏會、個人書畫展,滿世界旅遊見識世界時,在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也許從來沒接觸過電腦、沒摸過鋼琴、不知道飛機長什麼樣子的。

向上的路很擁擠,我們不要選擇安逸,而要奮不顧身往上擠。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二)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很大

也許,我們還不得不正視一個現實,人脈、財富、資源等,是會父傳子、子傳孫的。

近日,一項網絡調查數據顯示,來自農村、經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佔比例逐年下降,2019年高考狀元們的父母學歷基本都是本科以上,職業大多是老師、公務員和工程師。

這種現象,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狀元說的: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人生從來都不容易,當你覺得容易的時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擔屬於你的那份不易。狀元身份的背後,一定付出了汗水,但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支撐他的還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濃厚的家庭薰陶和父母的榜樣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過是別人的起點。

條條大路通羅馬,有人出生就在羅馬。

單位來了個96年的博士——你與頂級學霸的差距不僅在學歷上

(三)現實如鐵、生命如詩,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當烏雲被陽光親吻時,它們就變成了天空中的花朵”,作為出生一般、學歷一般、沒有人脈、沒有關係、沒有資源的我們,就沒有未來、沒有希望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僅僅因為同齡人優秀、學歷高、能力強就慘遭拋棄,那麼每個人的一生都在被成功者不斷超越。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河流,它的幸福來源於享受沿途的風景,感受生命不同際遇帶來的新視野,而不是強迫自己達到自己根本到達不了的彼岸。

在每個人的人生座標中,需要超越的人從來都不是同向而行的同齡人,而是一個個標註成長的過往節點,屬於過去的自己。

我很欣賞那些特別自律的人兒,比如堅持每天早睡,每天早起學半個小時學習英文、花一個小時看新聞、晚上寫日記、每天堅持跑步、每個月看一本書……

放棄很容易,但是努力了才會有更多的未知、更多的選擇,不是嗎?

也許,我們沒有很好的先天環境,但是我們後天很努力。我們工作後繼續在職讀書深造、我們付出多百倍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穩紮穩打、努力奮鬥,聚沙成塔,成就更好的自己。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靠的是熱愛,但是一件不喜歡的事情還能堅持下來靠的應該是信念和毅力。是的,如果我們不輕言放棄,一段時間過後,你會驀然發現,生活的考驗,有時候是命運的另外一種成全。

或者,在艱難中錘鍊的初心,將支撐我們走更長的路,闖更大的世界、面向更寬廣的人生。

讓我們一起從時間中尋找答案、築夢人生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