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 | 齊麗娟

朋友家的寶寶非常的活潑,幾乎看不到小傢伙有安靜的時候,朋友也是常常抱怨要是小傢伙能休息一會兒就好了,看看別人家的寶寶都能安靜的坐下來畫畫或者看書,自家的孩子經常是在客廳裡瘋玩兒,常常把客廳弄得非常凌亂,一眼看不到就又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孩子的“多動症”讓朋友十分苦惱。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孩子並不是真正的多動症,只是太過瘋玩兒,其實,這有可能是寶寶更聰明的表現。生活中有些家長看來不不是很好的習慣,有可能暗示著寶寶更出眾的優點呢!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看似“多動症”有可能是孩子運動細胞更發達

上面提到的孩子精力旺盛常常讓家長煩惱,但是其實很有可能是寶寶的運動細胞很發達,可以在動手能力部分做得很好,類似的比如說把家裡的玩具都拆壞了,但是卻是孩子動手能力的一種體現。

這種類型的孩子執行力很強,很熱愛實踐。同時對一些不熟悉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相應的在思維上會更加活躍一些,所以家長在遇到這樣的寶寶的時候,先別忙著唉聲嘆氣,感嘆孩子不好管教,這有可能是發現孩子優點的好契機。家長可以結合孩子這方面的特點,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說進行一些戶外運動或者社會實踐,讓孩子的優勢展現出來。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當然,也要先確定一下是孩子天生就是比較喜歡運動,喜歡用肢體活動來達到學習的目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觸覺型學習者,還是說家長對於孩子存在照顧上的疏忽,讓孩子沒有情緒宣洩的出口。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說明孩子的多動行為可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應該給與孩子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孩子有被重視的感覺,不需要通過好動來達到自己被關注的目的。如果是已經入學了話,由於在家庭關係中沒有得到重視,可能在學校的表現會有些叛逆,這也是希望被人關心的一種表達。

好動並不一定是不好的習慣,父母要分辨孩子好動背後的原因,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利用好自己的天賦,讓孩子的優點得到發揮。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孩子經常“惡作劇”可能是更具創新能力

網絡上常常有一些搞笑視頻,類似孩子趁家長不在家,弄撒了油漆將家裡弄的凌亂不堪,或者是偷偷的用了媽媽的化妝品弄的自己“閃閃發光”。這種孩子式的惡作劇常常讓父母很抓狂,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小時候,但是這其實也是孩子想象力豐富的一種體現。並且這類孩子的創新能力更加優秀,常常有新奇的點子出現。

同時,喜歡惡作劇的孩子也被認為是獨立性更強一些,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設計惡作劇也是很獨立的一件事。父母可以有所側重的對孩子進行培養,比如讓孩子嘗試下用顏料畫畫,讓孩子玩兒更開心,優點也得到釋放。

“七歲八歲狗兒嫌”說的也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經常會有些愛搗蛋的小想法,這種惡作劇有時候可能會周圍的小夥伴有影響,父母需要多加些注意,雖然這是孩子創造力的體現,但是也是要問清原因的。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有問題,那麼家長是不能夠包庇溺愛的,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調整。讓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並且因為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別人而感到抱歉。父母需要對孩子有更多的耐心和寬容,但是也要有原則有底線,這樣才能夠對孩子的行為有正確的引導。認可孩子的能力,同時也要規範孩子的行為。

※孩子總是說不停,太愛聊天也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強的表現

有些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愛說話,和不熟悉的人也能說上半天,常常是圍著家長說這說那,有時候會讓家長覺得有些煩惱。但是“小話癆”的屬性卻是孩子語言天賦的表現,思維也更加的活躍,並且也是愛表達的體現。

如果父母強行制止的話顯然是不合適的,應該在相關方面進行培養,比如演講等鍛鍊都是不錯的。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如果孩子已經上學的話,在課堂上也比較愛講話的話,是會對老師的課堂秩序有些影響的,父母可以在這方面作出一些提醒,但是一定要注意態度,不要指責和強硬的說教,要和孩子多溝通,用溫和的語氣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弊端。並且,平時在家裡的時候要多主動和孩子聊天,也可以抽出一些時間來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不要讓孩子總是一個人玩,這樣孩子就會沒有表達的機會,所以在人多的場合下才會更活躍表現得更願意傾訴表達。

當然,當孩子有一些看似不好的習慣的時候,家長能夠從中發現孩子優點非常不錯,給予適當的引導更是非常有必要。但是如果覺得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而放任自流的話,那不僅是對孩子天賦的一種浪費,更加容易讓孩子成為真正的“熊孩子”了。

家長眼裡的“壞習慣”,以為是熊孩子,原來是聰明寶貝

對於孩子的“壞習慣”,父母不要強勢的制止,而是從中發現孩子出眾的地方,不要過早的打擊孩子,尤其是言語上,這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可以適當的進行引導干預,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習慣有時候會為其他人帶來困擾,同時又給孩子創造新的出口,讓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做到更加優秀。

發現孩子聰明的地方,需要家長對於孩子更加的細心和耐心,更加理解孩子才能更加容易的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在家庭教育中,傳統的刻板方式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了,與孩子一起成長也是如今育兒方面的新方向。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