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你有沒有衝孩子發火的時候?

要出門了,孩子使勁兒地磨蹭;該寫作業了,孩子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該練琴了,練琴十分鐘,動員一小時……你強忍住心頭的怒火,威逼利誘帶恐嚇,就是不管用。終於劈里啪啦一通吼,再贈送兩巴掌,孩子馬上就像受傷的小鳥,含著眼淚寫作業練琴,還用討好地眼神看著你。內疚感湧上心頭,慈愛的看著含淚的孩子,但不到五分鐘,內疚感又被憤怒代替。

這樣的輪迴,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媽媽們聚在一起談論孩子,紛紛表示“這屆孩子太難帶”。真的是這屆孩子難帶嗎?其實並不是。我們那麼容易陷入生氣,乃至憤怒的情緒,是我們不瞭解憤怒的真相,缺乏掌控情緒的能力。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01 關於憤怒的誤區

關於憤怒,問十個專家,可能會給出你十個建議。其中很多建議是自相矛盾的,讓我們更容易陷入關於憤怒的誤區。

  • 誤區一:憤怒需要發洩

有專家說,憤怒了不能壓抑自己,要發洩出來。表達憤怒,可以減輕憤怒對健康的影響,讓你看起來沒那麼生氣。

但實際上,發洩憤怒同樣會引起疾病。

根據馬里蘭大學的心理學家和憤怒研究者艾倫·西格曼博士的研究,發洩憤怒是患心臟病的一個極其危險的因素。發洩憤怒容易導致動脈損傷,比起忍住怒氣不發作,盡情發洩憤怒更可能損害健康。
  • 誤區二:憤怒時採取暫停策略

有的專家意識到了宣洩憤怒的危害,於是發明了“暫停策略”。生氣的時候遠離事發現場,出去走一走,氣消了再回來。

聽起來很有道理,暫停策略,可以避免事態變得更壞。但暫停策略,只是一種暫時的逃避,讓你生氣的事依然存在,不會因為你轉身離去而消失。長遠看反而會影響控制情緒的能力。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 誤區三:外部事件讓你生氣

你生氣,是因為孩子不寫作業,不練琴,路上有人按喇叭,排隊被加塞。所以,你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因為別的人,別的事讓你生氣。

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反應是不同的,甚至對同一種情況,你的反應也不是每次都一樣。這些不同的反應說明了什麼?說明讓人生氣的,並不是外部事件,而是你自己對外部事件的反應

心理學大師阿爾伯特·埃利斯再《控制憤怒》中說,“你的憤怒情緒是你自己造成的,不是那些你認為很討厭的人讓你生氣。”

只有找到憤怒的本源,才能徹底解決問題。憤怒的本源在哪裡呢?恰恰是你自己。

02 憤怒的本源—對他人和環境的必須強迫症

早在2000多年前的公元1世紀,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就說過,控制人們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評判。

不管是焦慮,還是憤怒,本源都是自己不合理的期望。阿爾伯特·埃利斯在《控制焦慮》中指出,不合理期望通常表現為“必須強迫症”—對自己的必須,對他人的必須和對環境的必須。對自己的必須信念導致焦慮,對他人和對環境的必須則導致憤怒。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回到讓你又愛又氣的孩子身上,為什麼那麼容易讓你生氣?讓你生氣的,是孩子的行為,還是孩子的行為不符合你的預期?

孩子磨磨蹭蹭不寫作業,寫作業敷衍了事,你的火氣蹭得就竄起來了。你對孩子寫作業期望是什麼?必須認真,必須工整,必須全對,必須自覺。

一旦孩子沒有實現你的“必須",你就開始生氣。於是,網上出現了N多關於孩子寫作業的段子,發紅包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寫作業到心梗。聽起來像笑話,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大概只有陪孩子寫過作業的人才能懂了。

有個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所在的班,有個孩子中午入睡極其困難,但他不睡還會影響其他孩子。於是,每天中午,她就在孩子的小床旁,邊唱歌邊拍孩子,愛心滿滿得直到孩子睡著,有時候一拍就是一小時。但到晚上哄自己家孩子睡覺的時候,拍了不到五分鐘,就想吼了,怎麼還不睡覺。

作為老師,她的耐心可以維持1個小時,但作為媽媽,她卻只能維持5分鐘。為什麼?那是因為老師和媽媽的角色不同,她對孩子的期望不同。

對幼兒園裡的孩子,她的期望是孩子不要吵醒別人,她沒有把“必須按時睡覺”強加到孩子身上,所以她有足夠的耐心。

但對自己家的孩子,她就犯了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讓孩子“必須按時睡覺”。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好,養成好習慣對人很重要。有了”必須“的強迫信念,她的期望就變得不合理,一旦孩子沒有執行,她就會生氣。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03 在憤怒控制你之前,先控制憤怒

如果能夠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評判,就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認知行為療法的鼻祖阿爾伯特·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關於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可以參考阿爾伯特·埃利斯的《控制焦慮》,也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關於焦慮的文章,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心理學大師教你擺脫焦慮,做最理性的自己

簡單來說,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就是通過改變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調整自己的情緒。所以,當你即將憤怒的時候,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對孩子有沒有不合理的期望和強迫性的思維。

  • 摒棄糟糕想法和強迫性思維
阿爾伯特·埃利斯說過,摒棄將事情想得過於糟糕的想法以及強迫性思維是根除憤怒、怨恨和暴怒情緒的根本。

怎樣才能摒棄糟糕的想法和強迫性思維呢?大象裝冰箱需要三步,摒棄糟糕想法和強迫性思維同樣需要三步:查明,辨別,辯論。

查明非理性信念,辨別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針對非理性信念進行積極辯論。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 三步走,讓寫作業迴歸母慈子孝

為了讓自己不因為陪孩子寫作業而住院,我們就以孩子寫作業為例,提前演練一下這三步。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是外部事件,你生氣了,是結果。那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為什麼導致你生氣呢?

第一步,查明你的非理性信念

對孩子,我們都有很多美好的期望,期望他幸福快樂,期望他平平安安。我們對孩子不寫作業的憤怒,源於不寫作業會直接影響我們對孩子的美好期望。不寫作業,成績不好,考不上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生活不幸福。

所以,我們對孩子就有了“必須”強迫症,你必須好好寫作業,你必須掌握好知識,你必須能上好學校。這就是我們的非理性信念。

第二步,辨別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是你必須好好寫作業,必須好好學習。

那合理的信念應該是什麼呢?你能自覺寫作業更好,如果你不寫,知識掌握不好,以後可能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補課,這樣也不算太糟糕。

第三步,積極辯論。

必須按時寫作業才能掌握知識嗎?必須上課目不轉睛聽講才能聽懂嗎?好像也沒那麼絕對。有的人每天都認真寫作業,認真讀書,反而連大學都沒考上。

孩子的作業必須每次都全對嗎?能全對更好,但不全對也是正常現象,大人也不能保證100%正確。為什麼孩子題做錯了我就會那麼生氣呢?我好像要求的太高了。

孩子必須每次都按時寫作業嗎?誰都可能會拖延,孩子可能有更想做的事情,可能他還沒做好準備,我要求孩子必須按時合理嗎?

理不辨不明,糟糕的想法和強迫性的思維,是禁不起辯論的。通過辯論,讓理性的信念佔據上風,你的憤怒情緒就會自然得到緩解。

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不是這屆孩子太難帶,是你不瞭解憤怒的真相

不要對自己吹毛求疵,就算偶爾沒能控制好憤怒,也不要因此責怪自己。畢竟,就算是牛頓,愛因斯坦也會做白痴的事,何況凡夫俗子的你。

毫克在《戰勝挫敗感和憤怒》一書中寫道,“原諒一切,但不要忘記任何事。”當你受到傷害感到憤怒時,原諒別人的行為,原諒別人,但不要忘記這些事,防止自己再次遭遇不公。同樣,當你控制不住憤怒傷害了別人時,原諒自己的行為和自己,但要以此為鑑,不在同樣的陷阱裡跌落兩次。

最後,用阿爾伯特·埃利斯在《控制憤怒》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放棄憤怒情緒,以一種寬容而非譴責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以及周圍的人。你不是必須這樣做,但為什麼不試試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