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免費獲得不同的育兒知識乾貨。

文 | 小巧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01

週末,和朋友莉莉帶著她三歲的女兒出去踏青,小女孩一路上嘰嘰喳喳,像個停不下來的播放機一樣,不停地說這說那。

朋友有點不耐煩了,讓她不要再說了。

小女孩安靜了一分鐘,又開啟了話嘮模式。朋友有點生氣了,大聲地說,“車窗打開,再吵把你扔下去!”說著把車窗拉下來了。

小女孩被嚇了一跳,立刻噤聲了,接下來一直很安靜。

晚上回程的時候,朋友有點悶,打算開車窗透透氣,剛開了一半,小女孩委屈地快哭起來了:“媽媽,我沒說話,你別把我扔下去。”

我們都有點吃驚,沒想到只是隨口的一句話,她竟然記了一整天,也恐懼了一整天。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面對孩子的哭鬧,很多父母都習慣性使這招殺手鐗:

“再哭,大灰狼就來了!”

“不聽話就讓警察把你抓走!”

“你這麼不乖,我不要你了,我要抱個乖孩子回來養。”

據有關調查,超過半數的家長會用“中國式恐嚇”的方式管教孩子,而很多人即使成年之後,提起幼年被父母恐嚇的經歷,仍心有餘悸。

恐嚇式教育,雖能一時有效,但對孩子的長遠影響卻超乎想象。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02 恐嚇教育,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育博士張博說過:“恐嚇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消極、負面的評價與引導,不良的評價與誤導,會使兒童的自我意識產生混亂,影響兒童人格的健康發展。”

有位朋友患有黑暗恐懼症,至今睡覺時也要開著燈,不然就會焦躁不安,無法入睡。

追根溯源,他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很亢奮。晚上很晚了,還在手舞足蹈地跟媽媽說自己白天的見聞,不肯睡覺。

媽媽困了,就乾脆把燈關掉,告訴他床底下有個怪物,晚上會走出來,把不好好睡覺的小朋友抓走,再也不讓他回家了。

一聽這話,朋友怕極了,馬上用被子蒙著頭,一動也不敢動,慢慢就睡著了。

但是自此他對黑暗的懼怕再沒消失過。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後來長大了,明白了媽媽只是一時嚇唬他,可他的恐懼卻經久不衰。

有時候,睡到半夜,他還會忽然起床看看床下面。

家長說出恐嚇的話只需要幾秒鐘,但對孩子的影響卻可能是一輩子。

那些恐嚇的話,猶如在孩子心中種下恐懼的種子,讓不安全感和無力感如影隨形、難以擺脫。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03 被恐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那些幼小的孩子,被恐嚇之後,是什麼感受呢?

心理學上,曾有一個關於“恐嚇對幼兒影響”的實驗,結果卻讓人震驚不已:被恐嚇的孩子,六歲就夭折了!

1920年,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找來了一個9個月大的寶寶進行心理實驗。

實驗前,他讓寶寶觸摸毛茸茸的小動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東西,寶寶完全沒有恐懼感,還非常喜愛。

到寶寶11個月大時,實驗才真正開始。華生送給寶寶一隻小白鼠,寶寶立刻喜歡上了,經常撫摸。

但是有一天,當他正在撫摸小白鼠時,身後突然傳來巨響,寶寶被嚇哭了。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原來拿是研究人員故意製造出來的聲響。隨後每次他撫摸小白鼠時,都能聽到可怕的巨響,寶寶由於過度驚嚇而哭到近乎昏迷。

後來他只要一見到白鼠就恐懼尖叫。沒多久,實驗人員就發現,寶寶對所有毛茸茸的東西都產生恐懼,比如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長著鬍鬚的聖誕老人。

最終,孩子在6歲那年去世。

這個實驗,被公認為“心理學史上最讓人憤怒的實驗”,它深刻地警醒著人們:長期處於恐嚇中的孩子,身心都經歷著可怕的摧殘!

《我們內心的衝突》一書中寫道,人產生恐懼後,心理會失衡,即使這種恐懼得到緩解,其產生的影響並未消除,只是被埋藏在了潛意識中。

長期的恐嚇,不僅傷害了孩子的情感,也摧毀了他對未來的憧憬,扼殺了他的生命活力。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04 恐嚇,真的有效嗎?

很多父母之所以習慣性用恐嚇代替教育,是因為它好用,有奇效。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美國心理學家Jonathan Freedma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玩的玩具。

他對一組孩子說:“不許玩,否則有你們好看的!”但是,當面對另一組孩子時,他改變了態度,平靜地說:“請你們不要玩”,還耐心地給出了理由,“因為要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

當時,兩組孩子都沒有玩。

但6周之後,實驗者對兩組孩子說:“這些玩具你們可以玩啊。”

結果,恐嚇組的孩子基本80%都玩了玩具。而非恐嚇組的孩子,仍有超過60%的孩子聽從原來的建議,沒有玩玩具。

恐嚇,看起來效果立竿見影,但其實只是曇花一現,有效期只有6周。

孩子度過最初的恐懼之後,便將規則拋之腦後,這和人們常說的“記吃不記打”,有相似的道理。

恐嚇教育,雖收穫了一時的平靜假象,卻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不安定的伏筆。

“安靜,再吵就把你扔下去”:別讓你的恐嚇,成為孩子一生的噩夢

05 掌握這2種方式,拒絕恐嚇教育

正面管教創始人簡.尼爾森曾經說過,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懼怕,而是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心改正,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

1、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用心看見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先給自己一個“暫停鍵”,冷靜處理,問問孩子的真實想法。

週末帶兒子去商場,他非要再買一個跟家裡一模一樣的奧特曼,老公不同意他就哇哇大哭,後來,細問下來才知道,他是看好朋友果果喜歡,想要送給果果一個。

不要企圖以恐懼感來遏制他們的需求,耐心地跟孩子溝通,瞭解了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找到更好地解決辦法。

2、提供解決方案,用正向激勵代替逆向懲罰。

當孩子吵鬧著看電視時,與其恐嚇他“再看我就揍你”,不如激勵他“如果今天不看電視,那我給你講個關於恐龍的故事。”

當孩子要想買某個玩具,與其恐嚇她“那把你賣給售貨員阿姨算了”,不如告訴她“如果她下次考試進入前幾名,那麼就可以把它帶回家。”

正向激勵的效果會比懲罰好得多。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

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耐心,多給孩子一些正能量的言傳身教,用平等、積極的方式對待孩子,才能讓孩子和自己一起變得更好!

-END-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關於恐嚇教育,你有什麼故事或看法,可以評論區留言給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