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豪華車 心理學 新聞 陪寶寶寫日記 2019-05-22

身邊有個朋友崇尚快樂教育,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也著實快快樂樂過了幾年,可是朋友家所在的小學片區是一個對教學質量要求很高的學校,一年級的老師從一開始就非常嚴格,數學10以內的加減法要求孩子很快能脫口而出,語文的寫字要求嚴格按照書上田字格的格式佔比寫,寫得不好就得重寫。

班上大部分學生都上過幼小銜接班,基礎的東西都學過,所以能跟得上老師進度,而老師也是按大多數孩子的進度來教學,那麼這種情況下,朋友家的孩子想要跟上進度就顯得非常吃力。第一次單元測試,朋友家孩子就只考了不到80分,按照老師的說法,一年級的孩子90分以下就是不及格,孩子一下子,覺得自己像個小蝸牛在同學間抬不起頭,人也變得每天無精打采起來。

很顯然,孩子自卑了。

從心理學上講,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是消極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產生自卑感的人膽小、怯懦、孤獨、沉默,不喜歡交際,缺乏知己,活動能力差,進取心不強,更多的考慮自我,對人不夠熱情,經常回避群體活動,缺乏自信心。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卑心理

我們都知道,一旦孩子產生了自卑心理,那麼這種不自信的情緒就會伴隨著他很久,有可能終身難以擺脫。那麼一般情況下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自卑情緒呢?

(一)、沒有形成成熟的自我概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兩三歲起,兒童的自我意識就開始發展起來,但是,從發展到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沒有相對合理的自我概念,無法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別人的言行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自我評估,容易過高或者過低地給自己制訂相對不合理的評價標準,一旦達不到這個標準,孩子就容易自卑。

(二)、孩子給自己的消極暗示

正如一開始說到的朋友家的孩子,從一個寬鬆的環境一下子轉入相對緊張的環境裡,這種環境的變化使得他非常不適應,再加上班上的同學大多都提前學習了知識,而他相對落後,就會使他產生“我不行”“我比別人笨”的心理暗示。在這種心理暗示下,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了嚴重打擊,能力也無法得到正常發揮,因此一次的失敗就會讓他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三)、生活中的小挫折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會遇到一些小挫折,比如幼兒剛開始學走路會不停跌倒,有的孩子會在跌倒的時候重新爬起來繼續嘗試,有的孩子跌倒了知道會疼,就不敢再去嘗試。再長大一點,遇到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不敢再次嘗試的那類孩子就會變得心理脆弱,無法面對挫折,人就變得消沉、自卑起來。

(四)、生理缺陷上的不自信

我上學的時候喜歡班上的一個很帥的男生,但是由於對自己容貌上的不自信,一直不敢向他表白,直到多年後的今天偶爾在微信上跟他聊天,還會思前想後害怕給他造成不好的印象。這一切都是由於我的自卑心理在作祟。現實中有很多孩子也如我一樣,相貌、體型等方面的不完美會讓他覺得自己見不得人,從而陷入自卑之中無法自拔。

有的由於內心過於自卑,一點小波折就會在他的內心無限放大,對別人而言很小的事,在他面前就成了不可逾越的山。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身邊有個女孩,在五歲的時候跟同村一個孩子在一起玩,被那個孩子用小刀把額頭上面劃了一下,從此落下一個疤。可是隨著年齡的長大,慢慢地那個疤痕已經變得很淡很淡,再加上是在額頭上,放下劉海一點也看不出來,可是女孩卻一直十分自卑。

後來她的一個心理醫生朋友試圖想幫她走出自卑的誤區,告訴她說:“疤痕那麼小,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再說有劉海擋著,一點也看不出來是疤痕了,你不必在意。”女孩說:“可是雖然看不出來,但我自己知道我臉上有疤啊。”

女孩一直對自己的小缺陷耿耿於懷,這種介懷使她把一點點小小的不完美無限放大,因此變得敏感而自卑,可是她沒看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比她更嚴重的身體缺陷的人,人家反而創造了自己的輝煌成就,跟那些身體殘疾、有嚴重生理缺陷的人比起來,一個小疤痕又算什麼呢?然而這種自卑感一旦在她的內心滋生,就會影響她對人生的看法,從此走向生活的反面。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自卑的孩子會把一點小缺陷無限放大,以至於讓她失去了對自身能力的真實判斷,沉浸在自己創造的自卑世界無法自拔。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克服自卑心理,變得陽光起來呢?

01、不把貧窮的心態傳遞給孩子

去年網上曾經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

一位爸爸開豪車接送孩子放學,被其他家長投訴說會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並被老師要求換普通車接送,以免引起其他孩子心理不平衡。後來這位爸爸因拒絕換車被老師踢出微信群。

當然了,老師和家長不想讓孩子有攀比心態,這個初衷自然是沒錯,但是用這樣的方式“保護孩子”,恰恰是家長們自身存在攀比心,才會認為開豪車接送會引起孩子心理不適。正如開豪車的家長所說,買車的錢不偷不搶,是他自己靠勞動賺來的,沒什麼不能讓孩子知道的。

即便是沒有這個開豪車的家長,那麼大街上到底跑的豪車孩子們也還是能看得到,家長所要傳遞給孩子的正確信息,不是要把孩子隔絕起來不接觸外界,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家庭條件的好與壞不能成為孩子自卑的理由,這個社會最大的公平是機會上的公平,而不是財富上的公平。他人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賺來豪車和相對富裕的物質生活,那麼孩子自身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掙取這一切。

我們大可藉此機會告訴孩子,人和人之間、家庭和家庭之間必然是有差距的,如何面對這種差距才是最重要的。假裝差距不存在,世界已經“大同”,只能是自欺欺人。而且家長的這種做法,很容易把“仇富”心理傳遞給孩子,那就更是得不償失了。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02、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身邊有個孩子特別淘氣,平時從來沒有一刻能閒下來的,媽媽為了改變他的性格,就給他報了圍棋班,想讓他通過圍棋安靜下來。可是孩子對圍棋絲毫不感興趣,學了好久也沒進展,媽媽十分焦慮,每天都逼孩子練習。媽媽日復一日不停地督促孩子,讓孩子一天天變得沉默了下來,後來圍棋沒練好,人倒是變得不愛動了,可是性格也變得不再開朗了。

《聖經》有句這樣的話: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然會為你打開一窗。

父母首先自己要認識到孩子性格中的優勢,根據孩子的優勢發展孩子的興趣,要認識到愛動不一定都是壞事,這樣的孩子動手能力強,四肢協調,可以讓孩子多從事運動方面的鍛鍊,發揮孩子的天性。而對於孩子性格中的不足,比如說莽撞、性子急之類的性格,家長要學會接納和包容,畢竟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的。

如果家長一味想要去改變孩子,那麼最終結果有可能只會讓孩子自己討厭自己,看不到自己性格中的優勢,從而變得自卑。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03、戒除攀比心理,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很多人都說自己從小就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孩子”,很多家長都會用“別人家孩子”來跟自己家孩子做對比,試圖讓自己孩子知恥而後勇,想起到刺激孩子的作用,讓孩子有前進的激情和動力。可是這種刺激往往會起到相反的結果,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尊心受到嚴重打擊。

父母不能僅僅從自己認為對的角度去讓孩子做好,也不能拿孩子的短版跟別人的長處對比,這樣只會讓孩子有挫敗感,從而失去自信。

我們要想讓孩子有遠大的目標,首先要幫他設定一個最容易實現的目標,當孩子發現自己能達到設定的目標時,才會有想去完成更難目標的決心和信心。父母在孩子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每一點小成績,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才會越來越強大。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可能是因為自卑,家長應重視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認為,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孩子對世界的感受最直觀的來源者是父母,在心智發育的初期,父母的處世態度會逐步影響孩子對世界和自身的認知。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能夠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功和失敗,孩子才能變得遠離自卑,陽光自信!

我是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陪寶寶寫日記,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帳號:陪寶寶寫日記,共同探討育兒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