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不完美媽媽 盧梭 何來 麗娃私塾 2019-09-01
"
"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現在來找我諮詢和交流的家長,基本都是80後、85後的年輕家長,這些家長很多人本身都有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經歷,而且,我發現,這些年輕家長和他們的父母一輩比起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好像更偏愛“講道理”:

“快去洗手!跟你說過了,吃東西之前先洗手。”

“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橡皮擦,想好了再動筆。”

“最後跟你說一遍,把這份卷子做完,才可以玩遊戲。”

他們的父母一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就是“棍棒”教育,簡單粗暴;要麼就是“散養”教育,釋放天性。這些年輕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加理性,更加文明。但是,好像方式的多樣性不夠。

我跟家長說,教育孩子,僅僅是“講道理”是不夠的。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講道理”。我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說否定“講道理”的必要性,道理必須要講,我只是想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現在來找我諮詢和交流的家長,基本都是80後、85後的年輕家長,這些家長很多人本身都有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經歷,而且,我發現,這些年輕家長和他們的父母一輩比起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好像更偏愛“講道理”:

“快去洗手!跟你說過了,吃東西之前先洗手。”

“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橡皮擦,想好了再動筆。”

“最後跟你說一遍,把這份卷子做完,才可以玩遊戲。”

他們的父母一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就是“棍棒”教育,簡單粗暴;要麼就是“散養”教育,釋放天性。這些年輕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加理性,更加文明。但是,好像方式的多樣性不夠。

我跟家長說,教育孩子,僅僅是“講道理”是不夠的。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講道理”。我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說否定“講道理”的必要性,道理必須要講,我只是想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講道理“”一定要心口如一

諮詢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不是心口如一,而是“心口不一”。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背誦兒歌“紅燈停,綠燈行,交通規則記在心”,可在送孩子上學過馬路的時候,卻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要闖紅燈。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女孩被她母親拖著要闖紅燈,小女孩都急哭了,死活不肯,嘴裡說著“媽媽,你闖紅燈了!!”

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對孩子的成績、名次十分在意,卻跟我諮詢時問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這樣“心口不一”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在少數。給孩子一定要“講道理”,不過,家長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家長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確認自己也必須要做到。如果家長自己做不到,不但孩子的認知會崩塌,價值觀會產生困惑,而且,在孩子心裡,父母的信用、形象都會大大受損,為以後對孩子的教育設置了障礙。

"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現在來找我諮詢和交流的家長,基本都是80後、85後的年輕家長,這些家長很多人本身都有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經歷,而且,我發現,這些年輕家長和他們的父母一輩比起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好像更偏愛“講道理”:

“快去洗手!跟你說過了,吃東西之前先洗手。”

“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橡皮擦,想好了再動筆。”

“最後跟你說一遍,把這份卷子做完,才可以玩遊戲。”

他們的父母一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就是“棍棒”教育,簡單粗暴;要麼就是“散養”教育,釋放天性。這些年輕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加理性,更加文明。但是,好像方式的多樣性不夠。

我跟家長說,教育孩子,僅僅是“講道理”是不夠的。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講道理”。我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說否定“講道理”的必要性,道理必須要講,我只是想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講道理“”一定要心口如一

諮詢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不是心口如一,而是“心口不一”。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背誦兒歌“紅燈停,綠燈行,交通規則記在心”,可在送孩子上學過馬路的時候,卻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要闖紅燈。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女孩被她母親拖著要闖紅燈,小女孩都急哭了,死活不肯,嘴裡說著“媽媽,你闖紅燈了!!”

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對孩子的成績、名次十分在意,卻跟我諮詢時問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這樣“心口不一”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在少數。給孩子一定要“講道理”,不過,家長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家長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確認自己也必須要做到。如果家長自己做不到,不但孩子的認知會崩塌,價值觀會產生困惑,而且,在孩子心裡,父母的信用、形象都會大大受損,為以後對孩子的教育設置了障礙。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家長都認可一個道理,孩子最重要的是做人,成才先成人。因此,家長也會給孩子講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孩子性格溫和,懂得謙讓,學會包容,樂於助人等等,這都是非常正確的做法,這樣的道理一定值得講。

可問題是,家長忘記了還有一條:“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同時,用行動、用細節時時刻刻給孩子提供了另一種負面的“教育”。

比如,有的家長暗示或明示孩子,在學習上不要幫助別的同學,輔導別人做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比如,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不少考卷和習題集,讓孩子晚上勤奮刷題,但叫孩子不要把考卷和習題集借給別的同學,還讓孩子告訴同學說晚上在玩遊戲,以麻痺同學確保成績排名。

比如,有的家長鼓勵孩子參與班級的班委競選,卻教孩子如何來賄賂同學拉取選票,本來一件好事,卻被家長用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汙濁了空氣。

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淨的,可有的家長總是不經意的在“講道理”的同時,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庸俗的人生經驗。

“身教重於言教”,教育的意義是“教學相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完善自己。家長若是要給孩子講出能讓孩子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一般的胸懷和高度。

如果家長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那就什麼也不說吧,也比胡說要好。要是覺得什麼也不說不夠,那就用行動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現在來找我諮詢和交流的家長,基本都是80後、85後的年輕家長,這些家長很多人本身都有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經歷,而且,我發現,這些年輕家長和他們的父母一輩比起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好像更偏愛“講道理”:

“快去洗手!跟你說過了,吃東西之前先洗手。”

“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橡皮擦,想好了再動筆。”

“最後跟你說一遍,把這份卷子做完,才可以玩遊戲。”

他們的父母一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就是“棍棒”教育,簡單粗暴;要麼就是“散養”教育,釋放天性。這些年輕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加理性,更加文明。但是,好像方式的多樣性不夠。

我跟家長說,教育孩子,僅僅是“講道理”是不夠的。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講道理”。我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說否定“講道理”的必要性,道理必須要講,我只是想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講道理“”一定要心口如一

諮詢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不是心口如一,而是“心口不一”。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背誦兒歌“紅燈停,綠燈行,交通規則記在心”,可在送孩子上學過馬路的時候,卻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要闖紅燈。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女孩被她母親拖著要闖紅燈,小女孩都急哭了,死活不肯,嘴裡說著“媽媽,你闖紅燈了!!”

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對孩子的成績、名次十分在意,卻跟我諮詢時問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這樣“心口不一”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在少數。給孩子一定要“講道理”,不過,家長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家長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確認自己也必須要做到。如果家長自己做不到,不但孩子的認知會崩塌,價值觀會產生困惑,而且,在孩子心裡,父母的信用、形象都會大大受損,為以後對孩子的教育設置了障礙。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家長都認可一個道理,孩子最重要的是做人,成才先成人。因此,家長也會給孩子講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孩子性格溫和,懂得謙讓,學會包容,樂於助人等等,這都是非常正確的做法,這樣的道理一定值得講。

可問題是,家長忘記了還有一條:“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同時,用行動、用細節時時刻刻給孩子提供了另一種負面的“教育”。

比如,有的家長暗示或明示孩子,在學習上不要幫助別的同學,輔導別人做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比如,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不少考卷和習題集,讓孩子晚上勤奮刷題,但叫孩子不要把考卷和習題集借給別的同學,還讓孩子告訴同學說晚上在玩遊戲,以麻痺同學確保成績排名。

比如,有的家長鼓勵孩子參與班級的班委競選,卻教孩子如何來賄賂同學拉取選票,本來一件好事,卻被家長用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汙濁了空氣。

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淨的,可有的家長總是不經意的在“講道理”的同時,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庸俗的人生經驗。

“身教重於言教”,教育的意義是“教學相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完善自己。家長若是要給孩子講出能讓孩子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一般的胸懷和高度。

如果家長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那就什麼也不說吧,也比胡說要好。要是覺得什麼也不說不夠,那就用行動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不講道理”不是“不講理”

也有一些家長來跟我訴苦說,我平時很少對孩子講道理,我就用我的辛勤工作、辛苦持家來教育孩子,可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不理解父母,怎麼回事啊?

這裡還有一個原理。不管是“講道理”,還是“不講道理”,還有一個理解溝通的問題,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這樣才有效。如果只是一味地從家長的角度,那就有可能把“不講道理”變成了“不講理”。

比如,很多家長對手機深惡痛絕,覺得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總是會沒收孩子的手機。可是,手機也有積極的一面,孩子可以用它來查找資料、搜尋資料,如果確實孩子有積極的需要,家長非得要沒收手機,那就是“不講理”了。

比如,週末孩子想出去玩,不想彈琴,家長堅決不允許,還通過煽情來美化自己的行為:“我這麼辛辛苦苦都是為了誰啊?還不都是為了你!你怎麼一點都不能理解父母?!”這樣的幌子,其實有點強盜邏輯。家長說孩子不理解自己,其實家長又何曾理解孩子呢?為什麼不跟孩子溝通一下,為什麼這次一定要出去玩,是不是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呢?所以,這還是“不講理”。

"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現在來找我諮詢和交流的家長,基本都是80後、85後的年輕家長,這些家長很多人本身都有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經歷,而且,我發現,這些年輕家長和他們的父母一輩比起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好像更偏愛“講道理”:

“快去洗手!跟你說過了,吃東西之前先洗手。”

“跟你說過很多遍了,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總是用橡皮擦,想好了再動筆。”

“最後跟你說一遍,把這份卷子做完,才可以玩遊戲。”

他們的父母一輩,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麼就是“棍棒”教育,簡單粗暴;要麼就是“散養”教育,釋放天性。這些年輕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加理性,更加文明。但是,好像方式的多樣性不夠。

我跟家長說,教育孩子,僅僅是“講道理”是不夠的。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講道理”。我說的“不講道理”,不是說否定“講道理”的必要性,道理必須要講,我只是想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講道理“”一定要心口如一

諮詢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不是心口如一,而是“心口不一”。在生活中,這樣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教孩子背誦兒歌“紅燈停,綠燈行,交通規則記在心”,可在送孩子上學過馬路的時候,卻有時會有意或無意地要闖紅燈。我曾經看到過一個小女孩被她母親拖著要闖紅燈,小女孩都急哭了,死活不肯,嘴裡說著“媽媽,你闖紅燈了!!”

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對孩子的成績、名次十分在意,卻跟我諮詢時問我: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這樣“心口不一”的家長,在生活中並不在少數。給孩子一定要“講道理”,不過,家長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家長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確認自己也必須要做到。如果家長自己做不到,不但孩子的認知會崩塌,價值觀會產生困惑,而且,在孩子心裡,父母的信用、形象都會大大受損,為以後對孩子的教育設置了障礙。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家長都認可一個道理,孩子最重要的是做人,成才先成人。因此,家長也會給孩子講很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孩子性格溫和,懂得謙讓,學會包容,樂於助人等等,這都是非常正確的做法,這樣的道理一定值得講。

可問題是,家長忘記了還有一條:“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家長在給孩子“講道理”的同時,用行動、用細節時時刻刻給孩子提供了另一種負面的“教育”。

比如,有的家長暗示或明示孩子,在學習上不要幫助別的同學,輔導別人做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

比如,有的家長給孩子買了不少考卷和習題集,讓孩子晚上勤奮刷題,但叫孩子不要把考卷和習題集借給別的同學,還讓孩子告訴同學說晚上在玩遊戲,以麻痺同學確保成績排名。

比如,有的家長鼓勵孩子參與班級的班委競選,卻教孩子如何來賄賂同學拉取選票,本來一件好事,卻被家長用社會上的不正之風汙濁了空氣。

孩子的內心是純潔的,孩子的眼睛是純淨的,可有的家長總是不經意的在“講道理”的同時,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庸俗的人生經驗。

“身教重於言教”,教育的意義是“教學相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教育自己、完善自己。家長若是要給孩子講出能讓孩子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一般的胸懷和高度。

如果家長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說,那就什麼也不說吧,也比胡說要好。要是覺得什麼也不說不夠,那就用行動與孩子一起成長吧。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不講道理”不是“不講理”

也有一些家長來跟我訴苦說,我平時很少對孩子講道理,我就用我的辛勤工作、辛苦持家來教育孩子,可孩子就是不聽話,就是不理解父母,怎麼回事啊?

這裡還有一個原理。不管是“講道理”,還是“不講道理”,還有一個理解溝通的問題,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這樣才有效。如果只是一味地從家長的角度,那就有可能把“不講道理”變成了“不講理”。

比如,很多家長對手機深惡痛絕,覺得非常影響孩子的學習,總是會沒收孩子的手機。可是,手機也有積極的一面,孩子可以用它來查找資料、搜尋資料,如果確實孩子有積極的需要,家長非得要沒收手機,那就是“不講理”了。

比如,週末孩子想出去玩,不想彈琴,家長堅決不允許,還通過煽情來美化自己的行為:“我這麼辛辛苦苦都是為了誰啊?還不都是為了你!你怎麼一點都不能理解父母?!”這樣的幌子,其實有點強盜邏輯。家長說孩子不理解自己,其實家長又何曾理解孩子呢?為什麼不跟孩子溝通一下,為什麼這次一定要出去玩,是不是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呢?所以,這還是“不講理”。

「麗娃雜談」教育孩子,聰明的家長,“不講道理”

盧梭說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道理不是不講,只是,懂教育的家長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說服人心,作出行動。

想讓孩子懂道理,聰明的家長就會口頭上“不講道理”,行為上展示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