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技術 龍城父母幫 2019-07-19
"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拼的就是爹媽的人生態度。

你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將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拼的就是爹媽的人生態度。

你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將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1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孩子生長的方向

莫言說:

為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

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

因為態度與行動是連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彼此傷害。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一位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媽媽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寫。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廚房責問孩子作業寫了沒。

起初孩子說等等,問多了,就懶得答了,裝沒聽見,繼續玩。

媽媽於是氣急敗壞跑出來呵斥:馬上把作業給我做了!

孩子說:不,我還沒玩夠。

媽媽徹底激怒:告訴你,現在不趕快把作業做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然後咆哮而去。

半小時後,孩子一切照舊。

另一個孩子,放學回家也不想寫作業。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回家後,這位媽媽沒讓孩子立刻寫作業,而是允許他先玩20分鐘。

10分鐘過去,媽媽提醒孩子:再玩10分鐘,就該寫作業了。

10分鐘後,媽媽看到孩子還在玩,於是要求停止行動。

孩子央求說:媽媽等等,我把玩具組裝完就好。

媽媽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牽著孩子到書桌前,徵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門學科的作業,孩子作了選擇。

先看第一個家庭。如果第一個媽媽繼續用這種態度對孩子,孩子未來會如何?

孩子仍會玩,而且孩子還會想辦法,甚至用謊話逃過媽媽的訓斥。

再大一點,他不再害怕媽媽的訓斥,就可能會用語言或過激的行為進行反擊……

成家後,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如何?

不說,你也能猜出來。

再看第二個家庭:

雖然孩子或許在短時間內還不能養成寫作業的主動性,

但這位媽媽的態度遲早會讓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

因為,在這種態度裡,有對孩子成長規律的尊重,有時間管理上的引導,有責任意識的培養……

正確的態度,延伸出正確的方法,從而取得正確行動效應。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拼的就是爹媽的人生態度。

你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將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1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孩子生長的方向

莫言說:

為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

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

因為態度與行動是連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彼此傷害。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一位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媽媽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寫。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廚房責問孩子作業寫了沒。

起初孩子說等等,問多了,就懶得答了,裝沒聽見,繼續玩。

媽媽於是氣急敗壞跑出來呵斥:馬上把作業給我做了!

孩子說:不,我還沒玩夠。

媽媽徹底激怒:告訴你,現在不趕快把作業做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然後咆哮而去。

半小時後,孩子一切照舊。

另一個孩子,放學回家也不想寫作業。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回家後,這位媽媽沒讓孩子立刻寫作業,而是允許他先玩20分鐘。

10分鐘過去,媽媽提醒孩子:再玩10分鐘,就該寫作業了。

10分鐘後,媽媽看到孩子還在玩,於是要求停止行動。

孩子央求說:媽媽等等,我把玩具組裝完就好。

媽媽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牽著孩子到書桌前,徵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門學科的作業,孩子作了選擇。

先看第一個家庭。如果第一個媽媽繼續用這種態度對孩子,孩子未來會如何?

孩子仍會玩,而且孩子還會想辦法,甚至用謊話逃過媽媽的訓斥。

再大一點,他不再害怕媽媽的訓斥,就可能會用語言或過激的行為進行反擊……

成家後,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如何?

不說,你也能猜出來。

再看第二個家庭:

雖然孩子或許在短時間內還不能養成寫作業的主動性,

但這位媽媽的態度遲早會讓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

因為,在這種態度裡,有對孩子成長規律的尊重,有時間管理上的引導,有責任意識的培養……

正確的態度,延伸出正確的方法,從而取得正確行動效應。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2

父母對問題的態度

決定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

那天在校門等孩子,正值放學,不時有孩子來借門衛室大爺的充氣筒。

孩子們禮貌地表達謝意,大爺很是欣慰。

一對母子推著自行車來,媽媽指指充氣筒,示意兒子去拿。

孩子拿了充氣筒就跑,大爺攔住他問:“做什麼?”

“打氣。”孩子不屑地說。

“誰答應你拿的?”孩子紅著臉看他媽。

他媽臉上露出惱怒的神色:“用用都不行?小氣!”

“小氣怎麼啦?你不問自拿就是偷……”

那位媽媽一臉的尷尬,吐了一口大唾沫,離去。

《孟子》有云:“敬人者,人恆敬之。”

與人交往,敬人是重點,家長都做不到,孩子又從何做起?

平時朋友聚一起,聊起自家孩子難管教,於是相互取經。

有一次,朋友說起他的教育經歷,我深受啟發。

他父母都是農民,沒啥文化,因為忙勞作,更無從對他加以管教,但做人的道理朋友從小都熟知在心。

比如見了長輩要問好,吃飯要有吃相,人有困難得幫,不義之財不可取……

總之,一切生活瑣碎,父母的言談舉止都給了他是非標準,雖然他們不懂這就叫耳染目濡、潤物無聲。

尤其,他說起八歲那年炒土豆絲。

因為第一次做,鹽放多了,水加多了,像煮了一盤鹹不拉嘰的漿糊。

父母吃後卻讚不絕口,不停往嘴裡送……

這事給了他很大的震撼,他決心以後要出人頭地,這樣才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沒什麼嘶吼謾罵、拳打腳踢,也沒什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誨,父母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在影響和引導著孩子。

"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拼的就是爹媽的人生態度。

你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將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1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孩子生長的方向

莫言說:

為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

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

因為態度與行動是連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彼此傷害。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一位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媽媽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寫。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廚房責問孩子作業寫了沒。

起初孩子說等等,問多了,就懶得答了,裝沒聽見,繼續玩。

媽媽於是氣急敗壞跑出來呵斥:馬上把作業給我做了!

孩子說:不,我還沒玩夠。

媽媽徹底激怒:告訴你,現在不趕快把作業做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然後咆哮而去。

半小時後,孩子一切照舊。

另一個孩子,放學回家也不想寫作業。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回家後,這位媽媽沒讓孩子立刻寫作業,而是允許他先玩20分鐘。

10分鐘過去,媽媽提醒孩子:再玩10分鐘,就該寫作業了。

10分鐘後,媽媽看到孩子還在玩,於是要求停止行動。

孩子央求說:媽媽等等,我把玩具組裝完就好。

媽媽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牽著孩子到書桌前,徵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門學科的作業,孩子作了選擇。

先看第一個家庭。如果第一個媽媽繼續用這種態度對孩子,孩子未來會如何?

孩子仍會玩,而且孩子還會想辦法,甚至用謊話逃過媽媽的訓斥。

再大一點,他不再害怕媽媽的訓斥,就可能會用語言或過激的行為進行反擊……

成家後,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如何?

不說,你也能猜出來。

再看第二個家庭:

雖然孩子或許在短時間內還不能養成寫作業的主動性,

但這位媽媽的態度遲早會讓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

因為,在這種態度裡,有對孩子成長規律的尊重,有時間管理上的引導,有責任意識的培養……

正確的態度,延伸出正確的方法,從而取得正確行動效應。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2

父母對問題的態度

決定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

那天在校門等孩子,正值放學,不時有孩子來借門衛室大爺的充氣筒。

孩子們禮貌地表達謝意,大爺很是欣慰。

一對母子推著自行車來,媽媽指指充氣筒,示意兒子去拿。

孩子拿了充氣筒就跑,大爺攔住他問:“做什麼?”

“打氣。”孩子不屑地說。

“誰答應你拿的?”孩子紅著臉看他媽。

他媽臉上露出惱怒的神色:“用用都不行?小氣!”

“小氣怎麼啦?你不問自拿就是偷……”

那位媽媽一臉的尷尬,吐了一口大唾沫,離去。

《孟子》有云:“敬人者,人恆敬之。”

與人交往,敬人是重點,家長都做不到,孩子又從何做起?

平時朋友聚一起,聊起自家孩子難管教,於是相互取經。

有一次,朋友說起他的教育經歷,我深受啟發。

他父母都是農民,沒啥文化,因為忙勞作,更無從對他加以管教,但做人的道理朋友從小都熟知在心。

比如見了長輩要問好,吃飯要有吃相,人有困難得幫,不義之財不可取……

總之,一切生活瑣碎,父母的言談舉止都給了他是非標準,雖然他們不懂這就叫耳染目濡、潤物無聲。

尤其,他說起八歲那年炒土豆絲。

因為第一次做,鹽放多了,水加多了,像煮了一盤鹹不拉嘰的漿糊。

父母吃後卻讚不絕口,不停往嘴裡送……

這事給了他很大的震撼,他決心以後要出人頭地,這樣才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沒什麼嘶吼謾罵、拳打腳踢,也沒什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誨,父母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在影響和引導著孩子。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3

父母之間相處的態度

決定孩子為人處事的方式

在家庭中,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兄弟姐妹關係……一系列關係的處理,與孩子性格品質的形成都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必須尊重、孝敬老人,對待兄弟姐妹要寬容和幫助,夫妻之間理解和信任。

在這樣的基礎上,孩子才可能獲得穩定、溫暖的家庭幸福,形成熱情、開朗的性格,並從中學習到關心與信任。

孩子來到人世間,首先浸潤的就是父母的氣息。

與父母相處時,如果父母之間恩愛有加、和諧共融,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會建立起健康的夫妻之道。

出現矛盾時,如果父母能本著耐心的方式去處理,那麼孩子日後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持有一顆耐心,嘗試與他人溝通,而不是發脾氣、擺臭臉或者打冷戰。

如果父母能全心全意盡到自己的責任,凡事共同配合,那麼孩子日後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處事剛柔並濟、懂得拿捏分寸的人。

"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媽的時代,最終拼的就是爹媽的人生態度。

你傳達給孩子什麼樣的人生態度,你的孩子將來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1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

決定孩子生長的方向

莫言說:

為什麼農村的父母也能培養出優秀的兒女?

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與價值感,而不是他們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術,在好的態度面前,都不那麼給力。

因為態度與行動是連動的,家長有什麼態度,就會對孩子有什麼作為。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個好的態度,才會互相珍惜,才不會彼此傷害。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不想寫作業。一位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媽媽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寫。

過了一會兒,媽媽在廚房責問孩子作業寫了沒。

起初孩子說等等,問多了,就懶得答了,裝沒聽見,繼續玩。

媽媽於是氣急敗壞跑出來呵斥:馬上把作業給我做了!

孩子說:不,我還沒玩夠。

媽媽徹底激怒:告訴你,現在不趕快把作業做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然後咆哮而去。

半小時後,孩子一切照舊。

另一個孩子,放學回家也不想寫作業。媽媽的態度是這樣的:

回家後,這位媽媽沒讓孩子立刻寫作業,而是允許他先玩20分鐘。

10分鐘過去,媽媽提醒孩子:再玩10分鐘,就該寫作業了。

10分鐘後,媽媽看到孩子還在玩,於是要求停止行動。

孩子央求說:媽媽等等,我把玩具組裝完就好。

媽媽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牽著孩子到書桌前,徵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門學科的作業,孩子作了選擇。

先看第一個家庭。如果第一個媽媽繼續用這種態度對孩子,孩子未來會如何?

孩子仍會玩,而且孩子還會想辦法,甚至用謊話逃過媽媽的訓斥。

再大一點,他不再害怕媽媽的訓斥,就可能會用語言或過激的行為進行反擊……

成家後,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狀態和幸福感會是如何?

不說,你也能猜出來。

再看第二個家庭:

雖然孩子或許在短時間內還不能養成寫作業的主動性,

但這位媽媽的態度遲早會讓孩子養成自覺的習慣。

因為,在這種態度裡,有對孩子成長規律的尊重,有時間管理上的引導,有責任意識的培養……

正確的態度,延伸出正確的方法,從而取得正確行動效應。

這,就是態度的力量。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2

父母對問題的態度

決定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

那天在校門等孩子,正值放學,不時有孩子來借門衛室大爺的充氣筒。

孩子們禮貌地表達謝意,大爺很是欣慰。

一對母子推著自行車來,媽媽指指充氣筒,示意兒子去拿。

孩子拿了充氣筒就跑,大爺攔住他問:“做什麼?”

“打氣。”孩子不屑地說。

“誰答應你拿的?”孩子紅著臉看他媽。

他媽臉上露出惱怒的神色:“用用都不行?小氣!”

“小氣怎麼啦?你不問自拿就是偷……”

那位媽媽一臉的尷尬,吐了一口大唾沫,離去。

《孟子》有云:“敬人者,人恆敬之。”

與人交往,敬人是重點,家長都做不到,孩子又從何做起?

平時朋友聚一起,聊起自家孩子難管教,於是相互取經。

有一次,朋友說起他的教育經歷,我深受啟發。

他父母都是農民,沒啥文化,因為忙勞作,更無從對他加以管教,但做人的道理朋友從小都熟知在心。

比如見了長輩要問好,吃飯要有吃相,人有困難得幫,不義之財不可取……

總之,一切生活瑣碎,父母的言談舉止都給了他是非標準,雖然他們不懂這就叫耳染目濡、潤物無聲。

尤其,他說起八歲那年炒土豆絲。

因為第一次做,鹽放多了,水加多了,像煮了一盤鹹不拉嘰的漿糊。

父母吃後卻讚不絕口,不停往嘴裡送……

這事給了他很大的震撼,他決心以後要出人頭地,這樣才能對得起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沒什麼嘶吼謾罵、拳打腳踢,也沒什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誨,父母的一舉一動就這樣在影響和引導著孩子。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03

父母之間相處的態度

決定孩子為人處事的方式

在家庭中,夫妻關係、婆媳關係、兄弟姐妹關係……一系列關係的處理,與孩子性格品質的形成都有很大的關係。

父母必須尊重、孝敬老人,對待兄弟姐妹要寬容和幫助,夫妻之間理解和信任。

在這樣的基礎上,孩子才可能獲得穩定、溫暖的家庭幸福,形成熱情、開朗的性格,並從中學習到關心與信任。

孩子來到人世間,首先浸潤的就是父母的氣息。

與父母相處時,如果父母之間恩愛有加、和諧共融,在這種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也會建立起健康的夫妻之道。

出現矛盾時,如果父母能本著耐心的方式去處理,那麼孩子日後在遇到問題時,也會持有一顆耐心,嘗試與他人溝通,而不是發脾氣、擺臭臉或者打冷戰。

如果父母能全心全意盡到自己的責任,凡事共同配合,那麼孩子日後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處事剛柔並濟、懂得拿捏分寸的人。

教育到最後,拼的就是父母的態度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

18歲之前生活的土壤,真真實實地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走向。

當你拼命奔波,想給孩子更高的起點,想幫孩子插上可以遠飛的翅膀時,請先努力營造充滿愛的家庭氛圍,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這才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幫助、最大財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