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4月17日晚,上海盧浦大橋,一男孩突然跑下車後迅速跳橋,緊跟著的女子沒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據瞭解,男孩今年17歲,是一名正在上職校的學生,女子是男孩的媽媽。據孩子的媽媽反應,孩子在學校裡跟同學發生了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評,在她駕車途徑盧浦大橋引橋處,孩子一氣之下衝出汽車後座,衝到橋邊跳橋。雖然隨後母親立即從車中追出,試圖拉住男孩兒,但最終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男孩兒的母親當場跪地大哭。當120救護車趕到時,男孩兒已無生命體徵。整段監控視頻,前後不過5秒。

這個新聞在發生當時,是一個熱點新聞,會有很多人扼腕嘆息,激烈爭論,然後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舊聞"很快就會被"新聞"替代,"健忘"的大眾很快就會找到新的熱點,轉移注意力,但是對於當事家庭來說,卻是長久的傷害和驅之不散的陰霾。

悲劇的一個最顯著的屬性就在於其不可逆性。就像一個人的成長,錯過了撫養的最佳窗口期,再想實現人格的重塑,就會困難重重。我的老師李少成經常在上課的時候提到這一點——從事心理學臨床和研究工作36年,見過太多孩子的血淚史,使他痛心疾首,如果家長們可以早點學習,提升認知,那麼那麼多原本應該很優秀的孩子的命運將會重新改寫。

在家庭教育中,最簡單也最難的一點,就是學會好好說話。說話這個本事誰都會,但是好好說話就知易行難。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相較身體暴力,言語暴力更為常見,其危害程度卻並不亞於身體暴力。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中國的老話,已經充分說明了語言的意義。在這則新聞中,我們無法對當時的事件進行還原,但是我們卻可以從視頻中注意到一些問題。第一是,當時大橋上車流滾滾,但是媽媽的車卻停在了大橋中間。第二是這位媽媽在悲劇發生時曾經走到過車的後排跟孩子說了些什麼。

細節不應該作為盲人摸象的論據,但是通過細節卻可以觀察出很多內容。

任何人的行為,其背後都是情緒在做支撐,而情緒背後,則是需求和認知。從這個媽媽的行為中,我們可以大膽揣測,第一,在事發時,她的情緒糟糕,難以自控,否則,她不會開車途中就等不及,專門下車和孩子去說些什麼。第二,她的自我中心非常嚴重,她將車停在車流滾滾的大橋中間,既沒有顧及自己的安全,也沒有顧及他人的安全和行駛的通暢。在當時當刻,可以推測,情緒衝昏了她的頭腦,而她本身就是一個習慣自我中心的人。

在視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孩子衝下車跑到橋邊,沒有絲毫猶豫,直接跳了下去。這個細節同樣也可以說明,孩子當時的情緒處於激動的頂點,是完全的絕望。

這位媽媽說,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裡跟同學發生了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評,而依我看,這個"批評",更可能是語言暴力,例如"有本事你就去死","你怎麼還不死","我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之類的話。

前幾天,我在著名心理作家李雪的微頭條上看到她寫了這樣一段話,觸目驚心:"大一暑假在家,我去火車站買回學校的火車票,到了火車站後得知火車票還沒有開賣,媽媽打來電話問我,我說,'現在火車票還沒有開始賣,我下週再過來買',我媽在電話裡就瘋了,惡狠狠陰森森的譏諷反問:'一張火車票都買不到,你不如去死啊!你怎麼還不死呢?火車票都買不到,你現在就去死啊…..'她無休止的重複這些話,當時我正走在馬路邊,心智突然就被這通電話控制催眠了,徑直走向車流想要撞死自己,幸虧被我身邊的同學攔住…父母把死能量歇斯底里的扔給孩子,足夠讓孩子瞬間除了死,什麼其他念頭都沒有。"

言語暴力猛於虎,這樣的案例已經足夠多了,但是悲劇卻仍然在上演。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1.冤枉和羞辱,是僅次於死亡的傷害。

這句話是我的老師李少成在上課的時候講的。我第一次聽到時,後背激起了一片冷汗。

冤枉背後是不被理解的孤獨和憤怒,羞辱背後則是對自我價值的最大程度的貶損。人是一種情感複雜的感情動物,在人的世界裡,"關係"是必須的。離群索居的人,一定是在"關係"中無法得到良好的鏈接。而在所有關係裡,親密關係又是最為重要的。所以,親密關係裡的人,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我們,基本上決定了我們之後的反應。

① 父母愛子女,但子女更愛父母。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孝"道當先,百善孝為先是中國的傳統美德。比起子女對父母的愛,人們似乎更願意強調父母之愛的無私,"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就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句話。

但事實並非如此。孩子對父母的依戀,要遠遠高於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印刻實驗: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的跟隨在它第一眼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面,無論這個動物是小貓小狗還是大鵝。這就是 "印刻效應"。小鵝的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換言之,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而印刻效應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之中,也同樣存在於人類——所以,子女是父母最天然的忠誠者。

子女對父母的愛和依戀,是天性使然。上課時老師曾經講過一個案例,一個孩子,母親處於半瘋狀態,發病時經常虐待孩子,最嚴重時,曾用燒火的通條燙傷孩子。當社會機構趕到時,想要解救孩子,但是孩子卻捨不得離開母親。社會機構的人問孩子:世界上誰最好?渾身傷痕的孩子依然怯怯的回答:媽媽。

孩子對父母的愛、依戀和忠誠,遠超過想象。因為父母沒有了孩子,只要有生育能力,還可以再次生養。而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照顧,幾乎不能存活。所以,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親密關係,尤其是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如果有一個經常使用言語暴力的媽媽,常以羞辱性語言對待孩子,那麼可以想象她的孩子會有多麼絕望。這種絕望,足以讓一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本能。

② 語言暴力帶來的傷痕,幾乎終生難以磨滅。

我媽不是一個多話的人,相反,她性格溫和且豁達。但即使這樣,有一件陳年舊事她仍然給我重複講述過無數次。

那是三十幾年前,我才剛剛一歲。我爸在部隊,某次冬天回家探親,早晨起床時,我爸先起來,當他站在地上剛剛穿完自己衣服的那一刻,他惡狠狠的對正在哄著我起床穿衣的我媽說了一句讓她終生難忘的話——他幾乎是咬著後槽牙說出來的:瞧你那窩囊樣!比某某某(我我媽的一個女同學)差遠了!

這句話,讓我媽這個老實人記了一輩子。她每次向我複述這句話時,都能把我爸當時的語氣百分之百的還原,不管是口音還是切齒的嫌棄。我從她的複述中,也能清晰的感知這樣一句話,對她的傷害有多深刻。

跟我爸生活這麼多年,我對他當時的語氣自然也不會陌生。坦白說,他其實沒怎麼打過我,也沒有使用髒話罵過我,但就是他這種顯而易見的嫌棄、鄙視、不耐煩,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烙印。

這些語言暴力的傷害,其影響之巨大和深遠,難以估計。可以想象,一個渾身被釘滿了釘子的人,其人格能有多健全?長期和有語言暴力的人生活在一起,這些隱形的創傷,比鞭打在身上的那些看的見的創傷,要更加深刻。

很多有抑鬱症的人,會使用自殘的方式對待自己,當看到身體上一道道流血的傷口時,ta不但不覺得疼,還會產生快感。一個人,心理的創傷有多大,才會對肉體上的創傷渾然不覺,而語言的暴力,就像一顆顆射向心臟的子彈,讓一個原本健康的生命體走向凋零和枯萎。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2. 習慣使用語言暴力的人,背後的根源必然是缺失的人格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人格,而非性格

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以及行為的特有綜合模式。這個獨特的模式包含了一個人區別與他人穩定而統一的心理品質。其是在遺傳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漸形成的。而人格有著複雜的結構,包括氣質、性格等許多成分。我們總是說,在家庭教育中,實現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成長,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之所以這麼說,其根本原因在於,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水平,成熟的心理狀態,就很難完成高質量的對子女的陪伴和撫養。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影響是代際傳承的,也就是說,家庭教育的影響會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如果一代人是悲劇,那麼會撫養出悲劇的下一代,循環往復,沒有終結。

這正是榮格說出"潛意識操控著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的原因。

而長期使用語言暴力的人,其根源必定是缺失的人格。

① 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讓你最終活成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人是習得性動物,人的各種行為模式、語言模式、情緒模式….基本上都來自於習得。在所有習得的成分中,家庭影響無疑是最深刻的。

基本上你觀察一個孩子,就可以知道ta的養育者是什麼樣子。習慣使用言語暴力的人,其養育者多數也是如此。ta飽受其害,但是在"受害"的過程中又會習得這種模式,最終活成自己曾經最厭惡的樣子。

面對情緒的處理,有千萬條道路,為什麼偏要選擇言語暴力這一條?最主要的原因是:熟悉。

無論好壞,每個人都習慣於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模式應對問題。雖然很多時候也會自責或自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頑疾,但真正改變卻非常困難,這同樣也是因為熟悉。首先,熟悉意味著安全,就像我們去一個新地方,多少都會有些緊張,因為不熟悉。其次,熟悉意味著省力。Get新技能是需要耗能的,但是舊模式卻伸手就來。

熟悉的一定是我們用著最順手的,但不一定是最正確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不會其他的模式。

比如更"高級"的模式:情緒管理,很多人根本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當被負面情緒衝擊時,要麼隱忍壓抑,憋出內傷,要麼雷霆震怒,歇斯底里。兩種方式,一種對內攻擊,一種對外攻擊,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沒有一個是"好"的方式。

但是你讓ta使用更加高級的模式,比如情緒管理,梳理自己的情緒,以合理的方式釋放化解自己的情緒,這對很多人來說,非常困難。這同樣是因為沒有習得,尤其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除了罵人、說狠話,就沒學習過其他應對模式。

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多習慣使用語言暴力的人,受到家庭影響非常大,他們既是原生家庭言語暴力的受害者,又是在面對他人,尤其是手無寸鐵的孩子時的施暴者。

② 言語暴力背後必然是無法安放的激烈情緒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情緒穩定的時候,肯定也很難惡語傷人。往往是自己處於激烈情緒的漩渦中,才會想盡辦法使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別人。

弗洛伊德認為,攻擊性是人的基本驅力,和性驅力並駕齊驅。後者讓人類繁衍不息,而前者是對死亡原始的強烈訴求,是一種對內的自我破壞傾向。攻擊衝動可以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但它無論以什麼形式都得表現出來,否則就會導致精神病。

當人處於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最具攻擊性。而語言暴力,實際上就是攻擊性中 "外攻擊"的一種表現形式。當使用了惡毒的語言攻擊別人之後,攻擊者會明顯感覺自己糟糕的情緒得到了釋放,當然,肢體暴力同理。

可以簡單的說,使用言語攻擊是宣洩激烈的負面情緒的發洩手段之一,而且很多人屢試不爽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從中受益(獲得宣洩後的滿足感)。

很多人不僅在發生衝突的時候使用言語暴力,在平時看上去沒有激烈矛盾的情境下,也會使用言語暴力。這其實源於ta內心深處的情緒池被點燃了,這種情緒宣洩更為隱蔽,但是傷害性也會更大,因為往往讓被傷害的人有"莫名其妙"的感覺。

比如李雪所說的例子,她只是陳述了一個事實(現在不能購票),但是卻遭到了母親惡毒的言語攻擊。可以肯定的說,從她的角度來說,她陳述事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對於她的母親來說,女兒沒買到票這件事一定是觸發了她自己的情緒按鈕,激發了她自己內心激烈的情緒。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③ 使用言語攻擊的人,內心是虛弱的,同時,也是傷痕累累的。

張牙舞爪、看似囂張跋扈的人,其內心往往是虛弱無力的,所以ta才需要用張揚的外表來"保護"自己——雖然這一點,可能ta自己都不自知。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攻擊性都是指向下序位的身邊人,也就是比自己更弱的人。這是因為,攻擊下序位的人是最安全的。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孩子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因為相比大人,孩子是最弱的,也同時,是最安全的。

有一個最著名的漫畫,畫的是一個職員,在單位被老闆罵,回家罵老婆,老婆又去罵孩子,而孩子去踢狗。這就是最典型的攻擊鏈條。

從人格的層面,內心力量越薄弱,人格完善程度越低的人,越"欺軟怕硬",從人性來說,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從心理上來說,這是一種逃避責任的防禦——把自己無法承擔的痛苦,發洩給無辜的人,尤其是自己的親人,或者是弱小的孩子。

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會承認,但是不承認也不意味著不是真的,之所以不承認,要麼是因為還未覺醒,要麼是清醒而無法面對,但不管哪一點,都是脫離真實的表現。

真正人格完善、內心強大的人,內心會保持一種平穩、安定的力量,這種力量不需要靠攻擊別人實現,而完全可以用更成熟的態度去解決問題。

④ 自我中心的人,無法擁有良好的情緒,也很難使用溫柔的語言

從這位母親把車停在車輪滾滾的大橋上,就可以看出她一貫的自我中心。所謂自我中心,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同樣是一種人格特質,當一個人過度的以自我為中心時,會不自覺的屏蔽掉來自其他方面的信息,過分關注自己的感受,閹割掉關注別人感受的能力。

這樣的人,同樣自己很難擁有良好的情緒,因為真相是ta並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ta一定會經常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干擾ta成為宇宙中心。這種干擾,則會激發ta內心的憤怒。

如果你正在聚精會神的打遊戲,這時候叫你停下來去吃飯,你肯定很不樂意。如果你正在聚精會神的看電視劇,讓你停下來去花園種花,你肯定很不舒服。如果你正在飢腸轆轆的吃一頓飯,讓你發放下飯碗去單位加班,你肯定很不情願。

所有這些被中途打斷的事,都是對你的干擾,它們也會帶來程度不同的情緒波動。而對於自我中心人來說,妨礙ta做宇宙中心——事情或其他的人沒有按照ta的意願去發展,就會激發ta的憤怒情緒。

可以說,自我中心的人,本身就缺乏"看到"別人的眼睛,缺少"感知"他人的能力,很難擁有同理心,也不會有什麼"情商"——而沒有情商,就勢必不懂溫柔。這是一系列的邏輯鏈條,每個人都希望被愛,被溫柔以待,孩子當然更需要。但是,如果ta有一個自我中心父母,就註定得不到溫柔以待的可能。

微博上一個大v這樣寫道:"醉酒中醒來,才剛剛獲得了一點勇氣去看17歲少年跳橋視頻。啥也不說了,能在天橋的車流滾滾中停下車,打開門,淡定的走下車專門去後排——一般智商正常的人就做不出來。孩子,只能說你投錯了胎,走好吧!"

"去自我中心",放下那些你應該,你必須,本來就是…的自我中心,是實現人格完善的基礎,作為父母這個角色和身份,也才能當的更稱職。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3. 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使用正確的溝通方式。

① 成長從覺醒開始

正如我的老師李少成所說,覺察即療愈。很多人都說,自己有很多問題,但是不知道從哪下手改正。其實成長就從覺察開始。

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問題,反而覺得"老子天下第一",那可以預見,這樣的人的成長空間是肯定是不夠的。只有首先覺察到自己有問題,才有了成長和改變的動力。

其次,還需要細細的覺察自己到底有什麼問題。

比如說一件事讓我很不開心,可以覺察自己的情緒,覺察自己的認知,覺察自己怎麼了,是什麼點"激惹"了自己等等。如果可以細細的覺察,會發現能覺察出的內容非常多,而覺察同樣需要耐心。只有當你真正沉浸其中的時候,才能完成自己和自己的對話,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深度覺察。

人格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而命運是由人格決定的。而人格在人的一生中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改變,人格也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人格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到自我意識的調控。

所以,人格是可以成長的,而成長的第一要素,就是覺醒,成長的第一方式,就是深刻的自我覺察。

② 提升情緒管理的能力

對於情緒的管理,首先是接納。很多人迴避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做就不可能觸摸真實的情緒,而長久的壓抑必然會帶來情緒的累積,直至內部潰爛或者火山爆發。

所以,接納自己的情緒,是實現情緒管理的首要任務。

其次,嘗試給自己的情緒命名,這同樣也是覺察的一部分。能對自己的情緒認知的越清晰準確,越有助於瞭解自己,瞭解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

第三,嘗試梳理自己的情緒,找到是什麼地方激發了自己的情緒,這包括事件的節點,也包括對方的某個行為、語言甚至微表情。當找到這些之後,就可以深度覺察自己到底為什麼會被它們激惹。

第四,嘗試找到自己情緒的"來龍去脈"和"前世今生"。基本上我們的情緒被觸發,都是被當時當下的人物或情境,激發了過去的情緒按鈕,或者可以簡單地說,是我們過去的某個未癒合的傷口在當下又被撕開了。所以找到讓我們痛苦的"原始傷口",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第五,嘗試換位思考。這同樣是"去自我中心"的重要方式。每個人做任何事都有其自身認為的合理性,在ta自己的體系中,ta做這件事一定有ta的道理,所以才會說,存在即合理。嘗試換位思考,就是換一個視角看待同一個問題,大部分時候,如果能做到換位思考,就有了理解對方的可能性,而自己的情緒也會隨之減弱。

第六,找到建設性的解決辦法。可以多問自己幾個怎麼做?例如希望對方怎麼做?希望實踐怎麼發展?如果下一次遇見相似的事,自己怎麼做?等等。當有了這些思考,覺察也就進入到一個比較高級的層級。情緒也會隨之減弱甚至消失。

如果做不到在當時當刻的情緒管理和情緒梳理,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先從一點做起:即給自己爆發的情緒按暫停鍵。

覺察到自己憤怒的情緒時,讓自己先暫停,擱置一會兒,哪怕是幾秒鐘,幾分鐘。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也就完成了情緒管理的一半,因為這個開頭至關重要。你可以不會說話,但是至少,別惡語傷人。

③ 使用正確的方式溝通

關於溝通,我寫過很多篇文章了。簡單說,有效的溝通必須滿足幾個基本條件,如真實的陳述客觀事實,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耐心的傾聽對方想表達的真實訴求,共情對方的情緒,理解對方的需求,真實而不帶情緒的說出自己的觀點、建議和期望等等

簡單的說,有效的溝通,首先應該就事論事,話題的聚焦始終在當下這件事上,而不要泛化,尤其是使用一些具有概括性,攻擊性的語言,把矛頭從事引發到人上,比如"你就是這個德行"、"你真蠢"等等。

其次,儘量不使用評判性語言,尤其是負面評判性語言。所有的評判都帶有主觀偏見,例如,你就是蠢貨——何為蠢?蠢的標準是什麼?評判對方蠢貨的依據是什麼?是這一件事做的不合你的心意就是蠢嗎?還是僅僅是沒有按照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做就是蠢?

負面的評判性語言基本上就等於羞辱,尤其是對人格的羞辱,其影響之惡劣,難以想象。

第三,尊重對方,提出自己的意見、想法,也可以表達對對方的期望。但僅此而已。你只是代表你的觀點,但是你不是上帝,也沒有任何資格要求別人必須按照你的標準去做。溝通的時候,多以"據我看"、"我認為"這樣的語言表達,而不是"你應該"、"你必須"這樣的句式。

傾聽和正確的表達,同樣也是完善人格的一部分。做人做事九字原則:不屈己、不傷人、利於事。凡事都可以用這個標準來衡量。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4.對內攻擊的極致就是殺死自己

之前在泰國,同樣發生了一件慘劇。一位父親在和兒子發生爭吵之後,把一隻手槍放在兒子面前說:"有種你就別活了",轉身之際,兒子毫不猶豫拿起槍對著自己的頭開了一槍,當場死亡。而那位殘暴的父親,第一時間的反應說以為孩子說裝的,一巴掌打在孩子的頭上,屍體從椅子上倒下去,父親才恍然大悟,腦袋一空,摔倒在地上。

攻擊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對外攻擊,另一種是對內攻擊。對外攻擊的人一般會讓人討厭,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但是對內攻擊則隱蔽性更高,危險性更大。攻擊性的極致就是毀滅,向外毀滅就是殺人,而向內毀滅就是自殺。

自殺除了情緒失控之下的激情反應,更是一種極致的反抗,這種反抗本質上就是攻擊,為了發洩自己無處安放的憤怒和持續裂變的情緒,選擇了對內攻擊的極致反應——殺死自己。

我寧願死,也不想再被你羞辱;我寧願死,也不想再被你冤枉;我寧願死,也不願意再被你控制;我寧願死,也不願意再和你產生鏈接……自殺,是最慘烈的斷裂方式,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籌碼,尋求心理的平衡。

所有的看似偶然,背後都有內涵深刻的必然。如果不是長年累月負面情緒的累積,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心理絕望,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暴力攻擊,很難讓人在一瞬間做出這樣的選擇。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所有的自殺都是蓄謀已久。

在家庭教育這個大課題下,有無數的分支和理念,但是其核心要義卻很簡單,簡單說,就是對孩子真正的接納和尊重——哪怕ta年紀幼小,哪怕ta是"你"的孩子,你生了ta,但是你卻沒有資格踐踏ta,因為ta和你一樣,有血、有肉、有靈魂,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17歲少年跳橋身亡:殺死一個孩子很簡單,你只要讓他去死就夠了

原創聲明,盜版必究。如果喜歡,請點贊並關注我:“有夢想的唐糖”。持續輸出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角度幫你拆分生活裡“雞毛蒜皮”背後的深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