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曾有報道說,中國孩子是世界上所有孩子當中幸福感最低的孩子。雖然不知道這個報道的真實性,但看看周圍,確實感覺到很多孩子整日埋頭學習,難見笑容。

亞里士多德說:幸福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如果人的終極目標就是幸福,那過程不能也是幸福的嗎?究竟什麼才是幸福感呢?

心理學上認為,幸福感是人們對自己生活的主觀體驗和做出的一種總體評價。它包括生活滿意度和情感體驗兩個基本層面。如果一個人對整體生活的滿意度越高,體驗到的積極情感越多,個體的幸福感就越強。

這個世界,有人會因為寒冬裡的一杯熱水而感到幸福,有人會因為自己喜歡的明星獲獎了而感動流淚,有人會因為考試得第一名才有成就感,而有人即便家財萬貫都不能讓他滿足……

每個人對快樂和幸福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獲得快樂的條件也不一樣。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閾值”,意思是界限,所以閾值又叫臨界值,是指一個效應能夠產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幸福閾值,理所當然就是獲得幸福的臨界值。幸福閾值有高低之分,卻沒有好壞之分,不過都是在追求內心的滿足。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馬斯洛心理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雖然這五種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但這樣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是可以變化的。

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一個人日常人生必備的。只要滿足了這兩個需求,就滿足了人性最基礎的一層——生理需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的豐富,以及家長對孩子愛護,現在絕大多數孩子基本都衣食無憂,在物質層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對於現在的大多數孩子來說,幸福感都比較單純和感性,他們的幸福感基本已經不需要用物質來衡量了。

讓孩子學會獲得和感受到幸福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家長刻意地培養。孩子越小,越能得到單純的幸福;孩子越小,越容易感受到幸福。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幸福,才能說他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這也將成為他一生受用的財富。只是,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卻經常有意無意地在破壞孩子的幸福感,或者說我們扭曲了孩子的幸福感。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1、家長在培養孩子幸福感存在誤區

很多家長總是以自己的位置來定義孩子的幸福,覺得孩子就應該這樣才能獲得幸福,但實際上孩子需要的,可能和家長給與的完全不同。

例如,那些留守兒童,或者雖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卻難得見面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想的就是多掙點錢,讓孩子過好的日子,這原本無可厚非,因為以前的年代,大家都窮怕了。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給孩子富裕的生活,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需求,孩子就應該是幸福的。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渴望的僅僅是能夠和父母一起玩耍,能夠和父母經常見面、聊天和談心。只是,他們的這一點微小的願望,也經常被父母所忽視。

記得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孩子向父親購買時間的故事。一天,這位忙碌的父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發現自己5歲的兒子還在等他。

“爸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你一個小時候可以賺多少錢?”

“為什麼問這個 問題?”父親沒好氣地問。

“我只是想知道,你能告訴我嗎?”

“我每個小時能夠賺20美元,有問題嗎?”

“哦,”孩子低下頭,想了一會又說:“爸爸,你能借給我10美元嗎?”

父親徹底生氣了:“我每天那麼辛苦地工作,你就不能體會一下嗎?別想拿錢去買那些無聊地小玩意!現在,趕快給我回到床上去!”

孩子安靜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父親生氣地坐在客廳。過了一會,他心裡平靜了不少,覺得自己對孩子太凶了,就來到孩子的房間,發現孩子並沒有睡著。

“對不起,我剛才對你太凶了。”父親一邊說一邊將錢遞給孩子:“這你要的10美元。”

孩子立刻從床上翻坐起來,並從枕頭底下拿出一些皺巴巴的鈔票,拿過父親手裡的鈔票,一起遞給父親說:“爸爸,我能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你能早一點回家嗎?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了,可以嗎?”

故事雖然簡單,卻告訴我們,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僅僅是家長的陪伴。他不想要玩具,不想要漂亮的衣服,想要的只是和父母一起吃一頓飯。

家長總是給孩子那些他們自以為能夠給孩子帶來幸福的東西,卻從來不問孩子是否真的喜歡。家長也總是覺得那些能夠給自己帶來幸福的東西,就一定能給孩子帶來幸福,卻不知時代已經改變,社會正在進步,一切都在變化。

還有那些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而控制孩子的家長,他們強迫孩子做事情,認為孩子只有按照他們給孩子規劃的人生道路前進才能獲得幸福,卻忘記他們的人生經驗也許只適合於幾十年前的社會。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當然,還有一部分家長,他們知道自己的經驗不管用,於是就企圖通過別人的經驗來教育孩子。在面對孩子需求的時候,他們喜歡依靠別的孩子的需求來判斷。我曾經就是這樣的父母。因為不懂得孩子的心理,不清楚孩子的想法,於是就想當然地覺得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會喜歡同樣的東西,所有的孩子都會對同樣的東西感興趣。

我曾在給孩子報名繪畫班的時候犯下這樣的錯誤。眼看著周圍的孩子都報名去學習繪畫了,我也給孩子報了一個,並且生拉硬拽,誘惑加恐嚇地讓孩子去學習。結果,弄得那段時間大家都怒氣衝衝,家裡哭聲不斷,批評聲也不斷。

後來,眼看著孩子實在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就不讓孩子去了。而孩子也在經過嘗試後,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國際象棋,並堅持了兩年的時間。

哈佛《幸福課》的老師本-沙哈爾將幸福定義為:“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因而,純粹追求享樂,或是純粹地追求成功,都不能夠給一個人帶來真正的“幸福”。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一個孩子,當他在做某件事的時候,能夠專注於這件事,並從中獲得快樂和意義,那他就是幸福的。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2、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擁有幸福感的人

加州伯克利大學科研中心的社會學家和幸福專家Christine Carter博士認為:

幸福是一種能夠且必須被培養的功能。大量科學已經證實,雖然有一些人天生比另一些人更容易快樂,但是幸福更多的是取決於技巧和習慣。

《冬吳相對論》第172期《讓幸福成為一種習慣(下)》中也曾這樣說:“幸福感,50%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外在的財富、地位,40%取決於你如何用後天的方法培養、激發這種幸福感。”

對於幸福需要遺傳,這比較好理解。畢竟,一個不幸福的媽媽,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的。這種“遺傳”,並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遺傳,而是指孩子生活的環境是否和諧,經常面對的人是否充滿微笑,能不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是否擁有健康的身體等等。

第一,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笑

和諧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能讓孩子見到更多的笑容,聽到更多的笑聲。這樣的孩子自然能夠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

試想,如果孩子整天生活父母的爭吵中,他的臉上肯定沒有笑容。他會擔心,會害怕,會感到恐懼。在這種情緒中的孩子,又如何能體會到幸福的滋味呢?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第二,均衡的營養,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健康的身體是孩子獲得幸福感的生理保障,沒有健康的身體,不管對成人還是對孩子來說,都是無用功。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自然需要得到均衡的營養。家長每日細心的照顧,每天為孩子準備的營養餐,都會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那種無條件的愛。

第三,無計劃的自由玩耍,讓孩子體會運動的快樂

運動會產生一種多巴胺,這是一種能夠讓人獲得愉悅情緒的物質。所以,讓孩子多跑一跑、跳一跳,就能夠讓他的精神愉悅,內心充滿幸福感。

不過,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有哪一種最受孩子歡迎呢?那就是:無計劃的讓孩子自己決定的自由玩耍。自由玩耍能夠幫助孩子學習人際交往,學會如何分享、協商、解決衝突、調節情緒等等,會讓孩子從中產生一種成就感。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生活在以上的環境中,相信他已經具備了獲得幸福的基本外在條件。只要稍加練習,孩子就一定能夠成功找到讓自己幸福的祕訣。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3、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幸福閾值低的人

讓孩子具備了擁有幸福感的能力,並不代表孩子就能成為一個幸福閾值低的人。一個幸福閾值低的人,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和愛意,才能為每一個小確幸而歡呼雀躍。

這個社會,有太多的人不容易滿足了。他們不得不用厚重的名利來包裹自己,以為這樣才能得到尊嚴,內心才能滿足。可是,慾望又哪裡又填滿的時候呢?於是,很多人就走錯了路,甚至把自己的後半生都搭進去了。

例如,那個把第一名殺死的孩子,以為殺死了第一名他就是第一名了,然後就能夠獲得榮耀,獲得幸福。結果呢?兩個家庭就這樣被毀了。

這個孩子的父母,應該是在家裡經常給孩子施壓吧?他們應該曾告訴過孩子一定要超過第一名,告訴過孩子第一名能夠得到多大的榮耀……父母不正確的引導,直接導致了孩子一輩子的錯誤。

其實,第二名又怎麼了呢?哪怕是最後一名又能怎麼樣??比起孩子的生命,這些名次真的就非常重要嗎?讓孩子學會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僅僅在學習中爭第一更重要。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第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讓孩子更容易發現幸福

積極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已經正確地把握讓人們變得幸福的原因,並使這種原因與生活接軌。他們得出結論,即:積極的心態能促使人更接近幸福,越積極的人走上成功人生道路的概率也就越大。

研究表明,當大腦處於積極的狀態,體驗到的是積極的情緒,一個人會更富有創意、更善於解決問題、認知能力全面打開,學習能力大幅提升。可以說,積極情緒帶來的“幸福功能”能幫助孩子事半功倍。

第二,懂得關心他人和愛護弱小,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幸福

大哲學羅素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叫《幸福之路》,在書中,他說:“如果連富人都是不幸福的,那麼讓所有的窮人都變富又有什麼意義呢?”然後他得出結論:“富人之所以不幸福,主要原因就是——太過於專注於自己了,很少去關注別人。”

如果一個人只關注自己或者身邊很少的一些人,那他的幸福非常有限;但如果他懂得關心別人、幫助他人,他的快樂就更多。愛情親情友情之所以世代被人們稱頌,不就是因為我們能互相感受到彼此的幸福嗎?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第三,能夠解決問題和控制情緒,會讓孩子更容易擁有幸福

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情緒都能使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產生化學反應。比如,當我們憤怒時,我們會出汗、心率加速、血壓升高,眾所周知,憤怒對我們的心血管和免疫系統是有害的。反之亦然,當我們感到幸福時,我們會消減對壓力的感受、讓心率降下來、甚至能激勵免疫系統。”

一個孩子,如果當他面對問題的時候,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但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獲得成功,還能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幸福。

第四,學會全心投入到一個興趣愛好中,會讓孩子更容易體會到幸福

奇凱岑特米哈伊認為,投入分為主動投入和被動投入,只有主動投入才能讓孩子沉浸在快樂中。例如,孩子看電視能一動不動兩個小時,但一做作業就坐立不安。前者就是“假性投入”,能給孩子帶來瞬間的快樂,卻不會帶來幸福感。

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愛好,並主動投入其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持久的幸福感。

你以為孩子很幸福,孩子可能正鬱悶。培養一個幸福閾值低的孩子

《冬吳相對論》第172期《讓幸福成為一種習慣(下)》中說:不幸福感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它的破壞力卻巨大。不幸福感是一種軟破壞力,正如幸福感是一種軟實力一樣。

Christine Carter博士也說:科學告訴你,幸福並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一種非常實際的功能;它不是來源於幸運或外在條件,而是存在於我們大腦和身體中的一種積極的情緒功能,它能幫助我們激發大腦和身體的潛能。事實上,幸福往往先於成功發生。

所以,培養一個內心充滿幸福感的孩子,才是真的為孩子好,才能讓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穩健而持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