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


"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我的母親曾在皖浙贛一帶名氣非常大。而現在我父親李濟仁是國醫大師了,名氣大了,很多人到我家裡來看病,看到我母親總要問一句:“您是這家裡的什麼人啊?”母親總是謙虛地說一句:“我是那個老頭子的——老師。”然後微微一笑。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倒也說出了老倆口的特殊關係。

母親出身於“張一帖”世醫家庭。我父親比她年長,在認識母親之前已是當地名醫,但若從入門“張一帖”的時間上看,母親早於父親。先入為長,達者為師嘛。每提到此,母親、父親就會會心一笑。

繼承“張一帖”醫道

提起母親繼承“張一帖”醫道,有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張一帖”的歷史如果上溯到遠祖,那要到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三代有五人業醫,堪稱新安第一代醫學世家。

張杲所著的《醫說》十卷,博採古代醫史傳記和醫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史類著作,也是第一部新安醫學著作。張氏醫學由“滿田張”分支傳到“定潭張”,在明嘉靖年代從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愈,被稱為“張一帖”,世代相傳,到我外公張根桂這一代是第十三代。

我外公膝下的獨子突遭變故夭折,外公痛徹心腑。整天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張一帖’要斷了!”按照家規“張一帖”醫術是傳男不傳女的。怎麼辦呢?當時母親只有12歲,她看在眼裡,更是急在心頭。向外公說出了學醫的願望後遭到嚴厲拒絕。母親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張一帖”斷在自己這一代。於是她偷偷地學、偷偷地記。

但家規是很嚴的,母親陪外公出診時要做啞巴,不許說話,好多年外地人都以為母親是啞巴。開始時她只能在外公診治病人時在一旁窺視、用心觀察外公望、聞、問、切的每一個細節與過程,悉心記憶病名、症狀,然後拿出家藏的古籍醫案認真對照,悉心揣摩。得閒暇時,還一個人跑上山去按照外公所採的藥材植物作標本識藥、採藥、配藥。

"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我的母親曾在皖浙贛一帶名氣非常大。而現在我父親李濟仁是國醫大師了,名氣大了,很多人到我家裡來看病,看到我母親總要問一句:“您是這家裡的什麼人啊?”母親總是謙虛地說一句:“我是那個老頭子的——老師。”然後微微一笑。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倒也說出了老倆口的特殊關係。

母親出身於“張一帖”世醫家庭。我父親比她年長,在認識母親之前已是當地名醫,但若從入門“張一帖”的時間上看,母親早於父親。先入為長,達者為師嘛。每提到此,母親、父親就會會心一笑。

繼承“張一帖”醫道

提起母親繼承“張一帖”醫道,有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張一帖”的歷史如果上溯到遠祖,那要到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三代有五人業醫,堪稱新安第一代醫學世家。

張杲所著的《醫說》十卷,博採古代醫史傳記和醫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史類著作,也是第一部新安醫學著作。張氏醫學由“滿田張”分支傳到“定潭張”,在明嘉靖年代從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愈,被稱為“張一帖”,世代相傳,到我外公張根桂這一代是第十三代。

我外公膝下的獨子突遭變故夭折,外公痛徹心腑。整天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張一帖’要斷了!”按照家規“張一帖”醫術是傳男不傳女的。怎麼辦呢?當時母親只有12歲,她看在眼裡,更是急在心頭。向外公說出了學醫的願望後遭到嚴厲拒絕。母親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張一帖”斷在自己這一代。於是她偷偷地學、偷偷地記。

但家規是很嚴的,母親陪外公出診時要做啞巴,不許說話,好多年外地人都以為母親是啞巴。開始時她只能在外公診治病人時在一旁窺視、用心觀察外公望、聞、問、切的每一個細節與過程,悉心記憶病名、症狀,然後拿出家藏的古籍醫案認真對照,悉心揣摩。得閒暇時,還一個人跑上山去按照外公所採的藥材植物作標本識藥、採藥、配藥。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特別孝順,有一次外公出診鬱悶飲酒歸家時醉倒在路邊,當時已是夜晚,母親用瘦弱的身體揹著外公一步一步走回家。到家時天已發亮,渾身溼透。對外公她總是百依百順,極盡孝道。於是得了一個外號叫“孝女香”。

但孝順並沒有感動外公。外公發覺母親學醫後,厲聲道:“我不能讓張一帖姓外姓!你要學可以,要麼終身不嫁,要麼招上門女婿,生個兒子要姓張。”母親答應了外公。母親的至誠至孝之心、勤奮好學之舉最終感動了外公,外公終於將家傳醫道真經及個人臨證經驗盡相傳授。隨父學習四年,16歲的母親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女大夫。

本來母親已決定終身不嫁,獻身醫學。後來遇到了父親。母親和父親的第一次相見,是在出診路上的一棵大樟樹下,當時兩人都已經知曉對方,但沒見過面。母親至今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父親穿著白襯衫、白球鞋。交談了幾句,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父親成了“張一帖”的上門女婿。


"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我的母親曾在皖浙贛一帶名氣非常大。而現在我父親李濟仁是國醫大師了,名氣大了,很多人到我家裡來看病,看到我母親總要問一句:“您是這家裡的什麼人啊?”母親總是謙虛地說一句:“我是那個老頭子的——老師。”然後微微一笑。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倒也說出了老倆口的特殊關係。

母親出身於“張一帖”世醫家庭。我父親比她年長,在認識母親之前已是當地名醫,但若從入門“張一帖”的時間上看,母親早於父親。先入為長,達者為師嘛。每提到此,母親、父親就會會心一笑。

繼承“張一帖”醫道

提起母親繼承“張一帖”醫道,有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張一帖”的歷史如果上溯到遠祖,那要到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三代有五人業醫,堪稱新安第一代醫學世家。

張杲所著的《醫說》十卷,博採古代醫史傳記和醫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史類著作,也是第一部新安醫學著作。張氏醫學由“滿田張”分支傳到“定潭張”,在明嘉靖年代從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愈,被稱為“張一帖”,世代相傳,到我外公張根桂這一代是第十三代。

我外公膝下的獨子突遭變故夭折,外公痛徹心腑。整天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張一帖’要斷了!”按照家規“張一帖”醫術是傳男不傳女的。怎麼辦呢?當時母親只有12歲,她看在眼裡,更是急在心頭。向外公說出了學醫的願望後遭到嚴厲拒絕。母親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張一帖”斷在自己這一代。於是她偷偷地學、偷偷地記。

但家規是很嚴的,母親陪外公出診時要做啞巴,不許說話,好多年外地人都以為母親是啞巴。開始時她只能在外公診治病人時在一旁窺視、用心觀察外公望、聞、問、切的每一個細節與過程,悉心記憶病名、症狀,然後拿出家藏的古籍醫案認真對照,悉心揣摩。得閒暇時,還一個人跑上山去按照外公所採的藥材植物作標本識藥、採藥、配藥。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特別孝順,有一次外公出診鬱悶飲酒歸家時醉倒在路邊,當時已是夜晚,母親用瘦弱的身體揹著外公一步一步走回家。到家時天已發亮,渾身溼透。對外公她總是百依百順,極盡孝道。於是得了一個外號叫“孝女香”。

但孝順並沒有感動外公。外公發覺母親學醫後,厲聲道:“我不能讓張一帖姓外姓!你要學可以,要麼終身不嫁,要麼招上門女婿,生個兒子要姓張。”母親答應了外公。母親的至誠至孝之心、勤奮好學之舉最終感動了外公,外公終於將家傳醫道真經及個人臨證經驗盡相傳授。隨父學習四年,16歲的母親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女大夫。

本來母親已決定終身不嫁,獻身醫學。後來遇到了父親。母親和父親的第一次相見,是在出診路上的一棵大樟樹下,當時兩人都已經知曉對方,但沒見過面。母親至今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父親穿著白襯衫、白球鞋。交談了幾句,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父親成了“張一帖”的上門女婿。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他們結婚時有一個約定,生的第一個兒子要姓張,於是我就姓張了。我是典型的“張冠李戴”啊。當時我爸不甘心,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張其棖”,這個“棖”字,是半張半李。可這個字一般人都不認識,後來我就改為“成”,音沒有變,字變了。只好對不起老爸了。

小時候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手帶大的。當時父親在省城安徽中醫學院工作,一年基本上是寒暑假才回家。無論家裡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還是我們發熱生病,母親都是一個人扛,從不告訴父親。

我們五個孩子從小就調皮,在那個困難年代不是這個發燒就是那個惹事,幾乎天天都有狀況,而母親身為醫生又不得不出診。經常是顧了外面的病人顧不了家裡的病孩。二弟李標、三弟李梢從小體質就弱,有次出診回來三弟得了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了十天十夜才脫險,母親心疼和自責不已。

一根針,一把草

母親的醫術高明,人稱“女張一帖”。她的生死脈診是她的一絕。有一次她診脈後對病人家屬說今晚準備後事,可到傍晚時家屬來說病人在吃飯呢。母親想難道搞錯了?到半夜時病人果然去世。原來是迴光返照。

母親繼承“張一帖”臨證特點,用藥猛、擇藥專、劑量重。一根針,一把草,內外兼治,針藥並施。鍼灸應急,湯藥治本,輔以外貼。常常上山直接採來新鮮草藥,對外感、急症往往一劑奏效。母親醫治內科、婦科等疑難病症,擅用金石藥、蟲類藥,並常輔以新安道地新鮮草藥,收效顯著。

母親為人治病,一心赴救,無論白天黑夜,即叫即走,“定潭向有車頭寺,半夜叫門一帖傳”。當地人稱母親“鐵打身體,馬不停蹄。上到北京,下跑遍農村。”患者治癒後,感激不已,要送錦旗、匾額,母親按照外公的指示,從來不收。徽州水運社為了報答母親,免費在家鄉定潭放了幾年電影,讓當地百姓享受文化盛宴。

我們兄妹五人都是在母親的背上長大的。背孩子出診,步行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成了當地的一道“風景”。母親常常帶我們到山上認藥、採藥,還要我們背誦《藥性賦》《中藥四百味》《湯頭歌訣》。我們家有祖傳的“十八羅漢末藥”,放學回家做末藥成了我和我妹妹、大弟弟的功課,母親負責炒,我們負責舂和磨。末藥的香味至今想起猶沁心脾。


"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我的母親曾在皖浙贛一帶名氣非常大。而現在我父親李濟仁是國醫大師了,名氣大了,很多人到我家裡來看病,看到我母親總要問一句:“您是這家裡的什麼人啊?”母親總是謙虛地說一句:“我是那個老頭子的——老師。”然後微微一笑。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倒也說出了老倆口的特殊關係。

母親出身於“張一帖”世醫家庭。我父親比她年長,在認識母親之前已是當地名醫,但若從入門“張一帖”的時間上看,母親早於父親。先入為長,達者為師嘛。每提到此,母親、父親就會會心一笑。

繼承“張一帖”醫道

提起母親繼承“張一帖”醫道,有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張一帖”的歷史如果上溯到遠祖,那要到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三代有五人業醫,堪稱新安第一代醫學世家。

張杲所著的《醫說》十卷,博採古代醫史傳記和醫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史類著作,也是第一部新安醫學著作。張氏醫學由“滿田張”分支傳到“定潭張”,在明嘉靖年代從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愈,被稱為“張一帖”,世代相傳,到我外公張根桂這一代是第十三代。

我外公膝下的獨子突遭變故夭折,外公痛徹心腑。整天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張一帖’要斷了!”按照家規“張一帖”醫術是傳男不傳女的。怎麼辦呢?當時母親只有12歲,她看在眼裡,更是急在心頭。向外公說出了學醫的願望後遭到嚴厲拒絕。母親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張一帖”斷在自己這一代。於是她偷偷地學、偷偷地記。

但家規是很嚴的,母親陪外公出診時要做啞巴,不許說話,好多年外地人都以為母親是啞巴。開始時她只能在外公診治病人時在一旁窺視、用心觀察外公望、聞、問、切的每一個細節與過程,悉心記憶病名、症狀,然後拿出家藏的古籍醫案認真對照,悉心揣摩。得閒暇時,還一個人跑上山去按照外公所採的藥材植物作標本識藥、採藥、配藥。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特別孝順,有一次外公出診鬱悶飲酒歸家時醉倒在路邊,當時已是夜晚,母親用瘦弱的身體揹著外公一步一步走回家。到家時天已發亮,渾身溼透。對外公她總是百依百順,極盡孝道。於是得了一個外號叫“孝女香”。

但孝順並沒有感動外公。外公發覺母親學醫後,厲聲道:“我不能讓張一帖姓外姓!你要學可以,要麼終身不嫁,要麼招上門女婿,生個兒子要姓張。”母親答應了外公。母親的至誠至孝之心、勤奮好學之舉最終感動了外公,外公終於將家傳醫道真經及個人臨證經驗盡相傳授。隨父學習四年,16歲的母親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女大夫。

本來母親已決定終身不嫁,獻身醫學。後來遇到了父親。母親和父親的第一次相見,是在出診路上的一棵大樟樹下,當時兩人都已經知曉對方,但沒見過面。母親至今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父親穿著白襯衫、白球鞋。交談了幾句,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父親成了“張一帖”的上門女婿。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他們結婚時有一個約定,生的第一個兒子要姓張,於是我就姓張了。我是典型的“張冠李戴”啊。當時我爸不甘心,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張其棖”,這個“棖”字,是半張半李。可這個字一般人都不認識,後來我就改為“成”,音沒有變,字變了。只好對不起老爸了。

小時候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手帶大的。當時父親在省城安徽中醫學院工作,一年基本上是寒暑假才回家。無論家裡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還是我們發熱生病,母親都是一個人扛,從不告訴父親。

我們五個孩子從小就調皮,在那個困難年代不是這個發燒就是那個惹事,幾乎天天都有狀況,而母親身為醫生又不得不出診。經常是顧了外面的病人顧不了家裡的病孩。二弟李標、三弟李梢從小體質就弱,有次出診回來三弟得了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了十天十夜才脫險,母親心疼和自責不已。

一根針,一把草

母親的醫術高明,人稱“女張一帖”。她的生死脈診是她的一絕。有一次她診脈後對病人家屬說今晚準備後事,可到傍晚時家屬來說病人在吃飯呢。母親想難道搞錯了?到半夜時病人果然去世。原來是迴光返照。

母親繼承“張一帖”臨證特點,用藥猛、擇藥專、劑量重。一根針,一把草,內外兼治,針藥並施。鍼灸應急,湯藥治本,輔以外貼。常常上山直接採來新鮮草藥,對外感、急症往往一劑奏效。母親醫治內科、婦科等疑難病症,擅用金石藥、蟲類藥,並常輔以新安道地新鮮草藥,收效顯著。

母親為人治病,一心赴救,無論白天黑夜,即叫即走,“定潭向有車頭寺,半夜叫門一帖傳”。當地人稱母親“鐵打身體,馬不停蹄。上到北京,下跑遍農村。”患者治癒後,感激不已,要送錦旗、匾額,母親按照外公的指示,從來不收。徽州水運社為了報答母親,免費在家鄉定潭放了幾年電影,讓當地百姓享受文化盛宴。

我們兄妹五人都是在母親的背上長大的。背孩子出診,步行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成了當地的一道“風景”。母親常常帶我們到山上認藥、採藥,還要我們背誦《藥性賦》《中藥四百味》《湯頭歌訣》。我們家有祖傳的“十八羅漢末藥”,放學回家做末藥成了我和我妹妹、大弟弟的功課,母親負責炒,我們負責舂和磨。末藥的香味至今想起猶沁心脾。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是47歲時才到蕪湖與父親團聚的。這在當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可在母親看來卻是天經地義的。很簡單,就是要堅守“張一帖”,完成對外公的承諾。這一份信念,使得母親吃盡了常人難以忍受之苦。

1980年母親調入蕪湖弋磯山醫院中醫科行醫。弋磯山醫院是一所120多年曆史的大型三甲醫院,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西醫力量位列安徽省前茅。中醫科因為有母親的加入,力量也大增。父母聯手,後來我妹妹李豔也加盟其中。中醫科有3位90歲以上、2位百歲以上的老中醫,有著名本草專家尚志鈞,家父也成為安徽唯一、也是全國唯一不在省城、不在中醫院的“國醫大師”。這背後有母親的默默支持與無私奉獻。

由於過度勞累,母親65歲時中風。但她以超常的毅力,堅韌不拔,刻苦鍛鍊,至今沒有復發,身體各項生理指標比常人都好。

"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我的母親曾在皖浙贛一帶名氣非常大。而現在我父親李濟仁是國醫大師了,名氣大了,很多人到我家裡來看病,看到我母親總要問一句:“您是這家裡的什麼人啊?”母親總是謙虛地說一句:“我是那個老頭子的——老師。”然後微微一笑。這是一句玩笑話。不過倒也說出了老倆口的特殊關係。

母親出身於“張一帖”世醫家庭。我父親比她年長,在認識母親之前已是當地名醫,但若從入門“張一帖”的時間上看,母親早於父親。先入為長,達者為師嘛。每提到此,母親、父親就會會心一笑。

繼承“張一帖”醫道

提起母親繼承“張一帖”醫道,有一段艱辛、曲折的歷程。“張一帖”的歷史如果上溯到遠祖,那要到宋代的張擴、張彥仁、張杲三代,三代有五人業醫,堪稱新安第一代醫學世家。

張杲所著的《醫說》十卷,博採古代醫史傳記和醫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史類著作,也是第一部新安醫學著作。張氏醫學由“滿田張”分支傳到“定潭張”,在明嘉靖年代從張守仁開始,由於醫術精湛,常一帖(劑)而愈,被稱為“張一帖”,世代相傳,到我外公張根桂這一代是第十三代。

我外公膝下的獨子突遭變故夭折,外公痛徹心腑。整天鬱鬱寡歡,唉聲嘆氣:“‘張一帖’要斷了!”按照家規“張一帖”醫術是傳男不傳女的。怎麼辦呢?當時母親只有12歲,她看在眼裡,更是急在心頭。向外公說出了學醫的願望後遭到嚴厲拒絕。母親暗下決心,一定不能讓“張一帖”斷在自己這一代。於是她偷偷地學、偷偷地記。

但家規是很嚴的,母親陪外公出診時要做啞巴,不許說話,好多年外地人都以為母親是啞巴。開始時她只能在外公診治病人時在一旁窺視、用心觀察外公望、聞、問、切的每一個細節與過程,悉心記憶病名、症狀,然後拿出家藏的古籍醫案認真對照,悉心揣摩。得閒暇時,還一個人跑上山去按照外公所採的藥材植物作標本識藥、採藥、配藥。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特別孝順,有一次外公出診鬱悶飲酒歸家時醉倒在路邊,當時已是夜晚,母親用瘦弱的身體揹著外公一步一步走回家。到家時天已發亮,渾身溼透。對外公她總是百依百順,極盡孝道。於是得了一個外號叫“孝女香”。

但孝順並沒有感動外公。外公發覺母親學醫後,厲聲道:“我不能讓張一帖姓外姓!你要學可以,要麼終身不嫁,要麼招上門女婿,生個兒子要姓張。”母親答應了外公。母親的至誠至孝之心、勤奮好學之舉最終感動了外公,外公終於將家傳醫道真經及個人臨證經驗盡相傳授。隨父學習四年,16歲的母親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女大夫。

本來母親已決定終身不嫁,獻身醫學。後來遇到了父親。母親和父親的第一次相見,是在出診路上的一棵大樟樹下,當時兩人都已經知曉對方,但沒見過面。母親至今還清晰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情景,父親穿著白襯衫、白球鞋。交談了幾句,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父親成了“張一帖”的上門女婿。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他們結婚時有一個約定,生的第一個兒子要姓張,於是我就姓張了。我是典型的“張冠李戴”啊。當時我爸不甘心,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張其棖”,這個“棖”字,是半張半李。可這個字一般人都不認識,後來我就改為“成”,音沒有變,字變了。只好對不起老爸了。

小時候我們五個兄弟姐妹都是母親一手帶大的。當時父親在省城安徽中醫學院工作,一年基本上是寒暑假才回家。無論家裡遇到什麼困難的事情還是我們發熱生病,母親都是一個人扛,從不告訴父親。

我們五個孩子從小就調皮,在那個困難年代不是這個發燒就是那個惹事,幾乎天天都有狀況,而母親身為醫生又不得不出診。經常是顧了外面的病人顧不了家裡的病孩。二弟李標、三弟李梢從小體質就弱,有次出診回來三弟得了毛細支氣管肺炎,治療了十天十夜才脫險,母親心疼和自責不已。

一根針,一把草

母親的醫術高明,人稱“女張一帖”。她的生死脈診是她的一絕。有一次她診脈後對病人家屬說今晚準備後事,可到傍晚時家屬來說病人在吃飯呢。母親想難道搞錯了?到半夜時病人果然去世。原來是迴光返照。

母親繼承“張一帖”臨證特點,用藥猛、擇藥專、劑量重。一根針,一把草,內外兼治,針藥並施。鍼灸應急,湯藥治本,輔以外貼。常常上山直接採來新鮮草藥,對外感、急症往往一劑奏效。母親醫治內科、婦科等疑難病症,擅用金石藥、蟲類藥,並常輔以新安道地新鮮草藥,收效顯著。

母親為人治病,一心赴救,無論白天黑夜,即叫即走,“定潭向有車頭寺,半夜叫門一帖傳”。當地人稱母親“鐵打身體,馬不停蹄。上到北京,下跑遍農村。”患者治癒後,感激不已,要送錦旗、匾額,母親按照外公的指示,從來不收。徽州水運社為了報答母親,免費在家鄉定潭放了幾年電影,讓當地百姓享受文化盛宴。

我們兄妹五人都是在母親的背上長大的。背孩子出診,步行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成了當地的一道“風景”。母親常常帶我們到山上認藥、採藥,還要我們背誦《藥性賦》《中藥四百味》《湯頭歌訣》。我們家有祖傳的“十八羅漢末藥”,放學回家做末藥成了我和我妹妹、大弟弟的功課,母親負責炒,我們負責舂和磨。末藥的香味至今想起猶沁心脾。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是47歲時才到蕪湖與父親團聚的。這在當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可在母親看來卻是天經地義的。很簡單,就是要堅守“張一帖”,完成對外公的承諾。這一份信念,使得母親吃盡了常人難以忍受之苦。

1980年母親調入蕪湖弋磯山醫院中醫科行醫。弋磯山醫院是一所120多年曆史的大型三甲醫院,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西醫力量位列安徽省前茅。中醫科因為有母親的加入,力量也大增。父母聯手,後來我妹妹李豔也加盟其中。中醫科有3位90歲以上、2位百歲以上的老中醫,有著名本草專家尚志鈞,家父也成為安徽唯一、也是全國唯一不在省城、不在中醫院的“國醫大師”。這背後有母親的默默支持與無私奉獻。

由於過度勞累,母親65歲時中風。但她以超常的毅力,堅韌不拔,刻苦鍛鍊,至今沒有復發,身體各項生理指標比常人都好。

女張一帖的傳奇人生——我的母親張舜華


母親是一個堅強的人,吃了那麼多苦都沒有流一滴淚。母親還是一個樂觀的人,這源於她的那份執著的事業心。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幫人看病,至今80多歲了,每天還有很多病人慕名來找母親看病。且不說母親看病的療效,就是那一份慈母之愛、大醫之心,就讓病人的病情好了半分。母親常自豪地對我們說:“我這個殘疾人不比你們差吧?”

2009年“張一帖”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父母雙雙入選國家非遺傳承人。“國醫雙馨”一時傳為美談。但最讓母親高興的還是看到我們子女們個個爭氣。尤其是看到我大弟弟李梃在老家繼承“張一帖”祖業,創建“新安國醫博物館”,為患者解憂除病,“張一帖”代有傳人,更是無比欣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