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什麼時候讓孩子接觸網絡最合適'

"

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接觸遊戲比較合適呢?

席小華:遊戲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孩子接觸遊戲的時間也沒有一個嚴格的節點的限制,

那有的小孩可能幾歲他就可以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去看一些動漫啊等等,

關鍵是如何跟孩子溝通,怎樣去有效的運用網絡,有效的去調整玩遊戲的時間,那這也是很重要的。

李玫瑾:這個時間根本不能由大人定,因為他肯定從同學那裡得來的,

所以當他從同學那裡得來的這種東西啊,他第1次接觸的時候他會非常上癮,

如果你在6歲之前培養好他的性格,讓他能夠很好的停下來,能夠自律,那麼後邊這個問題呢,就相對會減輕,

但如果你前面沒做好,後面這個問題你做起來就非常難,

所以當孩子一沾上游戲,那這個過程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充他的興趣,

除了學習和遊戲之外,你比如讓他學學音樂,學習滑冰,那麼在他一週的時間當中有兩三項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慢慢就會從這裡拔出來,

如果你其他東西都禁止,就給他留了一個學習之路的話,那他只能往遊戲上走,作為父母來講,應該很聰明的來應對這個問題。

寫在後面:

回顧小時候的經歷,小學就泡遊戲廳,家長不讓玩都是和小夥伴偷偷摸摸去的。印象裡那時候不分學習好壞,男孩們都愛玩遊戲機,那時候叫街機,大型帶搖桿的那種。

大概到了中學前後,電腦室開始興起,還不是網吧,規模比較小的那種電腦機房,6臺左右規模,每小時好像9元錢左右一小時,愛玩遊戲的小夥伴趨之若鶩。

小孩子沒錢,主要來源就是偷偷拿家裡的錢;“厲害”的孩子自然可以武力獲得其他小朋友們的“友情贊助”。

後來,電腦室逐漸發展起來了規模,成了網吧,玩的人也多了,可選擇的遊戲也多了,當時很紅火的cs,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個朋友說了一句話:

“我要連續玩一個月,玩膩他,這樣我以後上學就不惦記著了,不想上癮。”

同齡人當中我也算接觸遊戲不晚的,小學開始就愛玩,就是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依然愛玩,

但是,各種遊戲到現在,我都沒有成癮的那種,有很喜歡的,被關電腦會暴怒的那種,但即便如此也沒有成癮,

現在分析原因,大概就是滿足+興趣替代。

因為接觸遊戲較早,所以對遊戲的心理滿足感沒有那麼強烈;因為愛踢球,感覺踢球的樂趣大於遊戲,所以遊戲不是快樂的源泉。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曾經有過右腦機構工作的經歷,期間接觸過很多家長朋友,

就對於電腦遊戲的這個話題有過很多探討,我們的城市三四線,對於計算機、網絡還是比較落後的思維,

家長們一提起電腦,第一想到就是遊戲耽誤孩子的學習,已經是計算機時代的當下,如果只是看到負面作用,那就難免一葉障目了。

其實,家長對於遊戲的恐懼來源於對網絡的無知,現在大城市不是已經把編程放到了課堂上,成為了小學生的必修課麼。

各種網校也在推廣兒童編程課程,這是網絡積極作用之一,通過編程鍛鍊孩子思維,培養未來的職業能力。

其次再來說說遊戲本身,電子競技已經成為奧運會項目,他其實就和足球籃球一樣,是一項比拼智力體力技術戰術的競技運動。

運動職業化,各種競技俱樂部現在遍地開花,頂級的職業競技玩家,年薪千萬,末級玩家月薪三千,差異很大但也是一份工作,一個職業;

現在的職業電競路據說比高考還要“獨木橋”,天賦+努力應該是這個行業揚名立萬的必須道具。

也有一些天賦不那麼高,卻熱愛並願意從事這個事業的一幫年輕人們,通過視頻直播平臺,也過著豐裕的小康生活。

所以,通過遊戲養活自己,並不是不可能,這就跟送外賣,做白領,學開挖掘機的道理是一樣的,遊戲也是一個職業。

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仍然侷限在找個工作,朝九晚五的坐班,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和掙錢相結合,

自媒體,短視頻,直播等等在線、在家即可工作的方式越來越是一種趨勢,擁抱趨勢遠比排斥他來的實惠。

建議了從家長開始積極瞭解網絡,正確看待網絡,給予孩子指導和建議,而不是通過堵,通過對抗的方式,屏蔽了孩子打開網絡之門正確方式。

不為遊戲正名什麼,只想為大家提供一些開放和選擇的空間!

未來是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除了能夠輸出思想、思維還有情感之外,還有什麼優勢能夠獲得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思考。

"

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接觸遊戲比較合適呢?

席小華:遊戲本身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孩子接觸遊戲的時間也沒有一個嚴格的節點的限制,

那有的小孩可能幾歲他就可以玩一些簡單的遊戲,去看一些動漫啊等等,

關鍵是如何跟孩子溝通,怎樣去有效的運用網絡,有效的去調整玩遊戲的時間,那這也是很重要的。

李玫瑾:這個時間根本不能由大人定,因為他肯定從同學那裡得來的,

所以當他從同學那裡得來的這種東西啊,他第1次接觸的時候他會非常上癮,

如果你在6歲之前培養好他的性格,讓他能夠很好的停下來,能夠自律,那麼後邊這個問題呢,就相對會減輕,

但如果你前面沒做好,後面這個問題你做起來就非常難,

所以當孩子一沾上游戲,那這個過程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擴充他的興趣,

除了學習和遊戲之外,你比如讓他學學音樂,學習滑冰,那麼在他一週的時間當中有兩三項非常有趣的事情,他慢慢就會從這裡拔出來,

如果你其他東西都禁止,就給他留了一個學習之路的話,那他只能往遊戲上走,作為父母來講,應該很聰明的來應對這個問題。

寫在後面:

回顧小時候的經歷,小學就泡遊戲廳,家長不讓玩都是和小夥伴偷偷摸摸去的。印象裡那時候不分學習好壞,男孩們都愛玩遊戲機,那時候叫街機,大型帶搖桿的那種。

大概到了中學前後,電腦室開始興起,還不是網吧,規模比較小的那種電腦機房,6臺左右規模,每小時好像9元錢左右一小時,愛玩遊戲的小夥伴趨之若鶩。

小孩子沒錢,主要來源就是偷偷拿家裡的錢;“厲害”的孩子自然可以武力獲得其他小朋友們的“友情贊助”。

後來,電腦室逐漸發展起來了規模,成了網吧,玩的人也多了,可選擇的遊戲也多了,當時很紅火的cs,我印象最深的是有個朋友說了一句話:

“我要連續玩一個月,玩膩他,這樣我以後上學就不惦記著了,不想上癮。”

同齡人當中我也算接觸遊戲不晚的,小學開始就愛玩,就是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依然愛玩,

但是,各種遊戲到現在,我都沒有成癮的那種,有很喜歡的,被關電腦會暴怒的那種,但即便如此也沒有成癮,

現在分析原因,大概就是滿足+興趣替代。

因為接觸遊戲較早,所以對遊戲的心理滿足感沒有那麼強烈;因為愛踢球,感覺踢球的樂趣大於遊戲,所以遊戲不是快樂的源泉。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曾經有過右腦機構工作的經歷,期間接觸過很多家長朋友,

就對於電腦遊戲的這個話題有過很多探討,我們的城市三四線,對於計算機、網絡還是比較落後的思維,

家長們一提起電腦,第一想到就是遊戲耽誤孩子的學習,已經是計算機時代的當下,如果只是看到負面作用,那就難免一葉障目了。

其實,家長對於遊戲的恐懼來源於對網絡的無知,現在大城市不是已經把編程放到了課堂上,成為了小學生的必修課麼。

各種網校也在推廣兒童編程課程,這是網絡積極作用之一,通過編程鍛鍊孩子思維,培養未來的職業能力。

其次再來說說遊戲本身,電子競技已經成為奧運會項目,他其實就和足球籃球一樣,是一項比拼智力體力技術戰術的競技運動。

運動職業化,各種競技俱樂部現在遍地開花,頂級的職業競技玩家,年薪千萬,末級玩家月薪三千,差異很大但也是一份工作,一個職業;

現在的職業電競路據說比高考還要“獨木橋”,天賦+努力應該是這個行業揚名立萬的必須道具。

也有一些天賦不那麼高,卻熱愛並願意從事這個事業的一幫年輕人們,通過視頻直播平臺,也過著豐裕的小康生活。

所以,通過遊戲養活自己,並不是不可能,這就跟送外賣,做白領,學開挖掘機的道理是一樣的,遊戲也是一個職業。

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未來的規劃仍然侷限在找個工作,朝九晚五的坐班,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是生活和掙錢相結合,

自媒體,短視頻,直播等等在線、在家即可工作的方式越來越是一種趨勢,擁抱趨勢遠比排斥他來的實惠。

建議了從家長開始積極瞭解網絡,正確看待網絡,給予孩子指導和建議,而不是通過堵,通過對抗的方式,屏蔽了孩子打開網絡之門正確方式。

不為遊戲正名什麼,只想為大家提供一些開放和選擇的空間!

未來是人工智能高度發展的時代,人除了能夠輸出思想、思維還有情感之外,還有什麼優勢能夠獲得一份養活自己的工作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做家長的思考。

李玫瑾:什麼時候讓孩子接觸網絡最合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