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不完美媽媽 動物 倫理 英國 心理學 大熊貓 豹子 明天會更好651011 2019-09-12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野性是有危險的,但一點兒危險都沒有的人,有什麼意思。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現實意識,如果環境明明不允許,你還非要野性,那就可能是自討苦吃了。

這個世界上野性的人非常多,我相信你身邊就有,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答5

感覺自己的心被壓抑了,經常堵得慌,想找人打一架吵一架,釋放野性是不是用本能生活,那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自私了?

答:你沒辦法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別人不配合你,我們只能在關係中做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否則就會生病。

表達有兩種真實的表達和象徵性表達。比如你可以去學拳擊,把教練在合理範圍內,打一頓,也可以熱愛各種體育競技。

問答6

問:為什麼是“60分媽媽”?“完美媽媽”的問題是什麼?

答:一位媽媽,兒子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她很著急來諮詢。發現原因是,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兒子不用開口,她就知道兒子需要什麼,第一時間去滿足。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野性是有危險的,但一點兒危險都沒有的人,有什麼意思。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現實意識,如果環境明明不允許,你還非要野性,那就可能是自討苦吃了。

這個世界上野性的人非常多,我相信你身邊就有,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答5

感覺自己的心被壓抑了,經常堵得慌,想找人打一架吵一架,釋放野性是不是用本能生活,那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自私了?

答:你沒辦法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別人不配合你,我們只能在關係中做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否則就會生病。

表達有兩種真實的表達和象徵性表達。比如你可以去學拳擊,把教練在合理範圍內,打一頓,也可以熱愛各種體育競技。

問答6

問:為什麼是“60分媽媽”?“完美媽媽”的問題是什麼?

答:一位媽媽,兒子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她很著急來諮詢。發現原因是,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兒子不用開口,她就知道兒子需要什麼,第一時間去滿足。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結果是,第一,孩子不用學說話了;第二,孩子很多寶貴的嘗試就被破壞了,因為大人滿足孩子只是舉手之勞,而孩子要滿足自己時,常常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容易受挫,但戰勝錯受挫的過程,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我很棒”的感覺。

如果孩子總覺得“媽媽很棒而我很無能”,那就太糟糕了。

問答7

問:博愛是否存在?心理諮詢師瞭解病人的現象場,那心理諮詢師會愛上所有向其敞開現象場的病人嗎?病人對諮詢師很信任,才會敞開現象場,但諮詢師並沒有向病人敞開現象場,病人會愛上諮詢師嗎?

答:的確是這樣,諮詢做到深處,來訪者都會“愛”上諮詢師,其實他們愛的是諮詢師對他的體驗的瞭解。

也會發生另一種情況,就是來訪者會“恨”他的諮詢師,有時恨的強度也極高,所以做一個好的諮詢師是很不容易的。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野性是有危險的,但一點兒危險都沒有的人,有什麼意思。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現實意識,如果環境明明不允許,你還非要野性,那就可能是自討苦吃了。

這個世界上野性的人非常多,我相信你身邊就有,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答5

感覺自己的心被壓抑了,經常堵得慌,想找人打一架吵一架,釋放野性是不是用本能生活,那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自私了?

答:你沒辦法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別人不配合你,我們只能在關係中做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否則就會生病。

表達有兩種真實的表達和象徵性表達。比如你可以去學拳擊,把教練在合理範圍內,打一頓,也可以熱愛各種體育競技。

問答6

問:為什麼是“60分媽媽”?“完美媽媽”的問題是什麼?

答:一位媽媽,兒子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她很著急來諮詢。發現原因是,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兒子不用開口,她就知道兒子需要什麼,第一時間去滿足。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結果是,第一,孩子不用學說話了;第二,孩子很多寶貴的嘗試就被破壞了,因為大人滿足孩子只是舉手之勞,而孩子要滿足自己時,常常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容易受挫,但戰勝錯受挫的過程,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我很棒”的感覺。

如果孩子總覺得“媽媽很棒而我很無能”,那就太糟糕了。

問答7

問:博愛是否存在?心理諮詢師瞭解病人的現象場,那心理諮詢師會愛上所有向其敞開現象場的病人嗎?病人對諮詢師很信任,才會敞開現象場,但諮詢師並沒有向病人敞開現象場,病人會愛上諮詢師嗎?

答:的確是這樣,諮詢做到深處,來訪者都會“愛”上諮詢師,其實他們愛的是諮詢師對他的體驗的瞭解。

也會發生另一種情況,就是來訪者會“恨”他的諮詢師,有時恨的強度也極高,所以做一個好的諮詢師是很不容易的。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8

問:想要獲得一個人的信任和親密關係,就要獲得這個人的一切體驗,並瞭解這個人的現象場,那我能不能理解為,只要和別人深入交流,並感同身受地替別人考慮,那麼就能建立彼此的關係,所以傾聽和反饋很重要吧?

答:確實。武老師曾和一個人“對話”半個小時,這個對話基本上都是他在說,而吳老師不說話只聆聽,等到結束時,對方竟然說你太會說話了,其實他說的是,你太懂我了。

問答9

問:羅傑斯的“成為你自己”和馬斯洛的“自我實現”怎麼感覺是一回事兒呢?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嗎?

答:這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根本的東西又是一致的。“自我實現”講的主要是一個結果,馬斯洛說的是非凡人物。而羅傑斯即講了過程,也講了結果。

問答10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野性是有危險的,但一點兒危險都沒有的人,有什麼意思。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現實意識,如果環境明明不允許,你還非要野性,那就可能是自討苦吃了。

這個世界上野性的人非常多,我相信你身邊就有,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答5

感覺自己的心被壓抑了,經常堵得慌,想找人打一架吵一架,釋放野性是不是用本能生活,那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自私了?

答:你沒辦法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別人不配合你,我們只能在關係中做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否則就會生病。

表達有兩種真實的表達和象徵性表達。比如你可以去學拳擊,把教練在合理範圍內,打一頓,也可以熱愛各種體育競技。

問答6

問:為什麼是“60分媽媽”?“完美媽媽”的問題是什麼?

答:一位媽媽,兒子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她很著急來諮詢。發現原因是,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兒子不用開口,她就知道兒子需要什麼,第一時間去滿足。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結果是,第一,孩子不用學說話了;第二,孩子很多寶貴的嘗試就被破壞了,因為大人滿足孩子只是舉手之勞,而孩子要滿足自己時,常常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容易受挫,但戰勝錯受挫的過程,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我很棒”的感覺。

如果孩子總覺得“媽媽很棒而我很無能”,那就太糟糕了。

問答7

問:博愛是否存在?心理諮詢師瞭解病人的現象場,那心理諮詢師會愛上所有向其敞開現象場的病人嗎?病人對諮詢師很信任,才會敞開現象場,但諮詢師並沒有向病人敞開現象場,病人會愛上諮詢師嗎?

答:的確是這樣,諮詢做到深處,來訪者都會“愛”上諮詢師,其實他們愛的是諮詢師對他的體驗的瞭解。

也會發生另一種情況,就是來訪者會“恨”他的諮詢師,有時恨的強度也極高,所以做一個好的諮詢師是很不容易的。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8

問:想要獲得一個人的信任和親密關係,就要獲得這個人的一切體驗,並瞭解這個人的現象場,那我能不能理解為,只要和別人深入交流,並感同身受地替別人考慮,那麼就能建立彼此的關係,所以傾聽和反饋很重要吧?

答:確實。武老師曾和一個人“對話”半個小時,這個對話基本上都是他在說,而吳老師不說話只聆聽,等到結束時,對方竟然說你太會說話了,其實他說的是,你太懂我了。

問答9

問:羅傑斯的“成為你自己”和馬斯洛的“自我實現”怎麼感覺是一回事兒呢?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嗎?

答:這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根本的東西又是一致的。“自我實現”講的主要是一個結果,馬斯洛說的是非凡人物。而羅傑斯即講了過程,也講了結果。

問答10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本我來自自覺,超我來自權威,那可以理解成,本我是自己的潛意識嗎?如果是那潛意識的形成,也是來自於外在的權威期待,在時間上的積累嗎?

武老師說跟隨自己的直覺,那這個直覺,本質上屬於外在權威期待,還是出生前就有天生直覺?如果出生前就有,源自哪裡呢?基因嗎?

答:這是個深刻而複雜的問題。潛意識主要是本我,但也有超我的部分,比如外在的權威期待。

然而“直覺”在我(武老師)看來,只能是來自於本我,又或者只能來自於“內在小孩”的部分,而不能來自於內在父母的部分,那本我內在小孩是什麼?是基因嗎?

從科學的角度上說,是。從哲學的角度上說,如果“我”能憑直覺洞察到“你”,這其實是因為,我們有同一個本源,我們是同一回事,所以才能這樣。

思考:

"

總結

梳理一下心理大家們,關於自我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是先天本能慾望,遵循享樂原則;超我是道德規範,遵循道德原則;本我和超我是衝突的,自我在其中做協調,遵循現實原則。

本我也可以視為“內在小孩”,而超我則可以視為“內在父母”,但相對而言,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比“內在小孩”和“內在父母”的解釋範疇要大一些。

接下來是羅傑斯,“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而要理解一個人的“我”,就需要理解,這個人體驗所發生的“現象場”。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現象場即一個人的體驗和體驗發生的時空背景的結合。成為你自己,就是羅傑斯的概念。

然後是弗洛伊德的徒孫,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他認為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活出本我,提供抱持性環境,讓孩子的本我,得以滋養,這樣孩子會在成為他自己的同時,也會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只是,所有的精神分析大師,都懂得人性的複雜,他們不會像人本主義學家那樣,認為人性善,所以這兩個“成為你自己”,還是不一樣的。

武老師認為,學心理學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神智正常的人,而是為了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問答1

問:本我、超我是兩個極端;野性、規矩也是兩個極端。既然都存在,就說明有其合理性。在培養孩子時,應該如何把握好一個度?讓抱持不會成為溺愛,讓孩子不會成為野獸?中庸之道是否是種圓滑的處事?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這是一個辯證法的邏輯,實際上,誰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一個度。當持有“一個人最好的發展是成為你自己”時,這裡有個隱含假設,“你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一個成為自己的人,同時也是有道德。所以父母不需要把握一個度,而是相信孩子的“自己”是值得信任的。

但如何不把孩子養成一個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野獸呢?父母也要在和孩子的關係中,做真實的自己。

在孩子幼小時,父母要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但隨著孩子能力不斷增長,父母就需要給孩子逐漸設立一些界限。就是我鼓勵你伸展你的生命,活出你的野性,但我不接受你嚴重攻擊我。

還記得溫尼科特的原話嗎?“需要一個不報復的人”,他說的是父母,而語境主要也是指的小孩子。小孩子有時會攻擊父母,父母身體會疼,心裡可能會受傷,這時需要制止孩子的攻擊,向孩子反饋你的真實感受,讓孩子知道,他和別人有界限。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可以帶孩子去觀察真正的野獸,比如有個紀錄片叫《我們誕生在中國》,可以看雪豹母子和熊貓母女是如何互動的,豹子媽媽和熊貓媽媽,就是既有抱持,也有自己的獸性。

問答2

問:“抱持”這個詞太好了,我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感覺到他們都不快樂和積極。反而對待同事,卻能用抱持的態度對待,保證他們的積極性,這是為什麼呢?

答:這是個普遍問題,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夫妻之間,都會有過高要求,過低耐心的問題,而對外人就好太多。

其實挺複雜,主要是權力因素,在自己家裡,所謂要求高是為了貶低對方,以保證自己在自己的地盤上說了算。

但在單位裡,如果不是領導,那都會知道,這不是自己地盤,並且每個人權力意識都很強,都不好惹,所以最好乖一點。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自戀,身邊人都是“我”的延伸,“我”的一部分,所以我希望身邊人都能達到“我”的預期。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3

問:“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湧出。”這個不會報復的人指的是誰?父母、朋友、老師?

答:溫尼科特主要研究的是母子關係,所以這個“不會報復的人”,首先指的是媽媽,而後指的是家庭。

當然,可以延伸到各種權威身上。但不能期待太高,因為離開家,進入社會熔爐後,“報復”比較容易發生,不過如果孩子在父母那裡,獲得了抱持性環境,那會讓孩子的生命有了韌勁,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做我自己。

這個練習充分的話,孩子會進入社會後,也會學習在複雜的社會中,保持做自己的基礎。

問答4

問:野性是生命的張力嗎?還是不理智、感性的行為就叫野性?我們兒時都是野生動物,長大後變成馴獸師手下,溫順乖巧的動物,或動物園裡,沒有被馴服卻被環境壓制著的動物,那麼野性也分情況吧?感覺不能所有的野性都要釋放,那太可怕了……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答:野性是有危險的,但一點兒危險都沒有的人,有什麼意思。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有現實意識,如果環境明明不允許,你還非要野性,那就可能是自討苦吃了。

這個世界上野性的人非常多,我相信你身邊就有,你可以觀察一下,他們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答5

感覺自己的心被壓抑了,經常堵得慌,想找人打一架吵一架,釋放野性是不是用本能生活,那會不會傷害到別人,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是不是太自私了?

答:你沒辦法只考慮自己的感受,因為別人不配合你,我們只能在關係中做自己。弗洛伊德說,人必須學會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否則就會生病。

表達有兩種真實的表達和象徵性表達。比如你可以去學拳擊,把教練在合理範圍內,打一頓,也可以熱愛各種體育競技。

問答6

問:為什麼是“60分媽媽”?“完美媽媽”的問題是什麼?

答:一位媽媽,兒子三歲了,還不怎麼會說話,她很著急來諮詢。發現原因是,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兒子不用開口,她就知道兒子需要什麼,第一時間去滿足。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結果是,第一,孩子不用學說話了;第二,孩子很多寶貴的嘗試就被破壞了,因為大人滿足孩子只是舉手之勞,而孩子要滿足自己時,常常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容易受挫,但戰勝錯受挫的過程,自己完成任務的過程,會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我很棒”的感覺。

如果孩子總覺得“媽媽很棒而我很無能”,那就太糟糕了。

問答7

問:博愛是否存在?心理諮詢師瞭解病人的現象場,那心理諮詢師會愛上所有向其敞開現象場的病人嗎?病人對諮詢師很信任,才會敞開現象場,但諮詢師並沒有向病人敞開現象場,病人會愛上諮詢師嗎?

答:的確是這樣,諮詢做到深處,來訪者都會“愛”上諮詢師,其實他們愛的是諮詢師對他的體驗的瞭解。

也會發生另一種情況,就是來訪者會“恨”他的諮詢師,有時恨的強度也極高,所以做一個好的諮詢師是很不容易的。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答8

問:想要獲得一個人的信任和親密關係,就要獲得這個人的一切體驗,並瞭解這個人的現象場,那我能不能理解為,只要和別人深入交流,並感同身受地替別人考慮,那麼就能建立彼此的關係,所以傾聽和反饋很重要吧?

答:確實。武老師曾和一個人“對話”半個小時,這個對話基本上都是他在說,而吳老師不說話只聆聽,等到結束時,對方竟然說你太會說話了,其實他說的是,你太懂我了。

問答9

問:羅傑斯的“成為你自己”和馬斯洛的“自我實現”怎麼感覺是一回事兒呢?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嗎?

答:這肯定不是一回事,但根本的東西又是一致的。“自我實現”講的主要是一個結果,馬斯洛說的是非凡人物。而羅傑斯即講了過程,也講了結果。

問答10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問:本我來自自覺,超我來自權威,那可以理解成,本我是自己的潛意識嗎?如果是那潛意識的形成,也是來自於外在的權威期待,在時間上的積累嗎?

武老師說跟隨自己的直覺,那這個直覺,本質上屬於外在權威期待,還是出生前就有天生直覺?如果出生前就有,源自哪裡呢?基因嗎?

答:這是個深刻而複雜的問題。潛意識主要是本我,但也有超我的部分,比如外在的權威期待。

然而“直覺”在我(武老師)看來,只能是來自於本我,又或者只能來自於“內在小孩”的部分,而不能來自於內在父母的部分,那本我內在小孩是什麼?是基因嗎?

從科學的角度上說,是。從哲學的角度上說,如果“我”能憑直覺洞察到“你”,這其實是因為,我們有同一個本源,我們是同一回事,所以才能這樣。

思考:

那些生命中一定會踩的坑,你不先看一下攻略嗎?

胡適曾經說,怕什麼真理無窮,近一寸有一寸的歡喜。突然強烈地感覺到了歡喜,每一篇文章都在告訴我一個新的事情,新的解決方案,新的理解世界的角度。

每天不斷的精進,感覺自己走在一個增強迴路上,在轉動自己的飛輪,這會帶來欣喜和滿足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就是一種“我很棒”的感覺。

抱持性的態度,最應該善待的人是自己。在做得好的時候,鼓勵自己;在受到挫折的時候,支持自己。允許自己犯錯,允許自己不成熟,重新做自己的父母,滋養自我。

謝謝你的欣賞,觀點來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對於這篇內容,你有其他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