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導讀:早教的概念起源於西方,特指早期養育和教育,是讓孩子在遊戲和與父母的交往過程中獲得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健康成長的互動式活動。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把早期教育特別強調為5個方面的內容,即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發展。但在我國,有很多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誤導,以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點教”,這是對“早教”的嚴重誤解。其實,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最近幾天天氣難得的一直晴好。每天中午我都會帶若蘭寶貝到小區旁邊的公園裡晒晒太陽,練習走路。附近好幾個小區的家長(以媽媽、奶奶或者姥姥為主,很少見到男性家長)也帶著孩子來公園玩。孩子們在一旁玩樂,家長們就在一起聊天,而且聊天的話題也都離不開孩子。

張大媽:我家小孫子才一歲多,已經會背5首唐詩了。

李奶奶:我那小孫女還不到2歲,已經能認識20多個漢字呢。

王阿姨:我孫子已經會說10多句英語啦!上個月剛滿3歲。

趙大姐:唉!我家小寶下個月就1歲了,現在還只會叫爸爸媽媽,真是急死人了。

張大媽:我跟你說啊,你家孩子這是語言發育遲緩,得趕緊訓練。

李奶奶:就是就是,我家小孫女1歲的時候,已經能夠說5個字的句子了。

王阿姨:這事可耽誤不得!那個某某早教中心就不錯,我孫子就是在那裡上課的。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聽著別人家的孩子都那麼“能幹”,趙大姐越發的著急了。尋思著趕緊給自家孩子報個早教班,補補課。其實,生活中有趙大姐這種想法的家長真不少。我的大學同學小梅,畢業後不到一年就結了婚,婚後第二年就生下了女兒楠楠。從楠楠兩歲開始,小梅便陷入煩惱中。周圍同齡小朋友都已經開始講話,有的甚至還會說幾句英語、背幾首唐詩、做幾道算術,但楠楠卻只會幾個很簡單的中文詞,小梅實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於是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把楠楠從玩具、繪圖板旁邊“抓”過來,不管楠楠怎麼反抗,都堅持逼著她學習……然而,小梅的“努力”似乎沒有換來任何成效,楠楠越來越不聽話,還動不動“離家出走”,小梅罵過、打過,都無濟於事。聽說,前年生了二胎,是個兒子,看樣子是徹底放棄楠楠了。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小梅的焦慮不是個例。在我國,有很多家長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觀念的誤導,以為“早教早教”就是“早一點教”。所以,生活中經常見到才幾個月大的寶寶,還沒開口學會說話,每週就要參加早教班。還有不少父母逼著孩子學習,把孩子能背幾首唐詩、能做幾道算術題當作考量孩子是否聰明的標準……很多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德智體全面發展,所以在早教中心報了很多課程。他們以為學習越多的課程,越能讓寶寶全面發展,其實只是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早教”到底應該“教什麼”?

早教的概念起源於西方,特指早期養育和教育。它包含的範圍很廣,除了感覺統合、身體運動、社會交往、藝術和語言的刺激外,還包括良好的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觀察習慣、記憶習慣等的養成。

早教,最早起源於德國,是讓孩子在遊戲和與父母的交往過程中獲得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健康成長的互動式活動。簡單說就是一種用親子互動的方式,旨在促進孩子成長的活動。

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把早期教育特別強調為5個方面的內容,即社會、情感、審美、智力和語言發展。在所謂的“早教”方面,美國人十分重視兒童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因此,從孩子1歲半起,就開始培養其自我服務技能。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強嬰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嬰幼兒和家長雙方受益。

嬰幼兒的自我服務技能包括:繫鞋帶、穿衣服、扣鈕釦、拉開或拉上拉鍊、洗臉、刷牙、梳頭、吃飯、上廁所等。他們不會將不屬於這個年齡段的知識技能硬灌輸給孩子,而是崇尚讓他們多動手、多體驗,在各種益智、團隊遊戲中學會體驗和探索的本領,更主動更交互地認識周圍的事物。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被誤解的“中式早教”

可中國家庭的“早教”卻與其原本的理念大相徑庭。某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在一項針對早教的調查中發現,有88.6%的家長在孩子上學前教孩子識字算數等知識,有28.2%的家長讓孩子學習外語、20.3%的家長讓孩子學習小學課程。幼兒階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識字、閱讀、計算機和英語口語等。除了不少幼兒園在特色班裡已有涉及,家長更多的則是花時間帶孩子參加業餘培訓班,在語文、英語和數學上下工夫。這和真正的“早教”相去甚遠!

前面說過,早教,最早起源於德國。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不要過早過度開發兒童智力。所謂“輸在起跑線上”是偽命題,提早讀的都是沒用的,最多給家長們樂一樂,炫耀一下,並沒有其他用處。因為會識字、會背詩只是簡單的記憶模仿,並不代表孩子真正的智力和能力。孩子的記憶力好不能簡單等同於聰明,記憶力好也不等於就是學習能力強。與其讓孩子背誦式地記憶,不如培養孩子的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作為一個合格的家長,爸爸媽媽們應該摸清有效的教育方式。例如:開發體能、想像力、社交能力的娛樂課,幫助記憶、提高語言能力的音樂課,提高想像力和體能的藝術課,這些都比單純的學習和機械記憶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專家指出,嬰兒從出生那刻起,就是有能力的學習者,家長要關注並培養其身體、情感、認知、社會活動能力等。如果準備上早教班,要注意早教班的課程的內容、上課的形式還有教學環境等。一個好的教育機構不是隻培養孩子的技能,而是更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關於“早教”的4大誤解

目前,許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普遍的早教誤區:

誤解之一:教育對象的誤解。

早期教育不只是對嬰幼兒的教育,更是對父母與養育者的教育。早教注重的是親子互動,一方面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父母,正規的早教機構會提供專業的早教指導,傳遞較為先進的育兒理念,父母能從課堂上學到一些科學的親子互動方式,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中,父母起著非常重要的表率作用。我們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對孩子提出各種要求,可其實,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發展空間就有多大。大格局的父母都明白,育兒先育己。唯有自己擁有大的格局,才能給孩子做出更好的示範,同時讓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高遠的世界。愛之,則為之謀長遠。唯有擴大自己的格局,孩子才有可能擁有更高闊的人生。如果父母與養育者不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與心理素質,很容易將孩子的早教導向更大的誤區。

誤解之二:教育目的的誤解。

早教首先,應該是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其次,是啟發和保護孩子的求知慾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從而培養創造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動手能力等。 最後,是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多接觸新鮮事物,為培養孩子正常的社會交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是,我們在調研中發現,70.5%的家長以為早教就是提前學習英語、識字與數學。結果,我國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呈低齡化,厭學率年年增高。北京某小學的調查表明,小學一小年級的厭學率兩年內上升了7個百分點。厭學者大都過早接受知識教育,而且往往採取灌輸式的方法。

早教,不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世人眼中的“神童”,不是為了讓他們在同齡孩子中找優越感。很多父母往往會因為孩子的進步成長歡喜、誇耀、攀比,以孩子的成績滿足父母好勝之心,最終令孩子壓力過大,對自己失去正確認知,從而喪失早教的積極意義。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誤解之三:教育內容的誤解。

目的的失足必須導致學習內容的偏失。0至3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情感和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早教的重點是把握好語言、智能、體能、感官等七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順序和規律,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快樂環境,開發其本身已有的潛能。

早期教育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開發智力是應該的,但學知識還不是它的目標。有些家長讓孩子很早就學寫字,讀英語,學畫畫,學鋼琴。但你看看周圍那些過年學習十八般武藝的孩子,長大了有幾個學有所成了?過於緊張的幼兒早期教育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目的,還會阻礙孩子其他技能的發展。

誤解之四:教育方式的誤解。

早教不是單純的找老師給孩子上課額外強加給孩子訓練,家長要做到"以情為先"、"以養為主、教養結合",對話,互動,這才是早教的本質。

美國權威兒科醫生和學能發展專家梅爾·列文教授提醒,父母還要做孩子學能發展的鼓勵者和細心觀察者。只有熱情的讚揚、鼓勵,平時細心的觀察、溝通,才是孩子學能發展的最佳原動力。

但是,中國人長期習慣了灌輸式教育,80後父母們自己是被灌過來的,也無形中接受了這些模式,雖然他們反對灌輸,但又做不到不灌輸。就連我們接觸的博士父母也習慣於對孩子進行灌輸。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父母的溫情陪伴才是最好的“早教”!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其實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其作用會比他們在學校的重要,父母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

如今,人們都認同早期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可是說到早教,有人就以為是“早點教”,很自然地想到的是“早教機構”。一些父母捨得花錢把孩子送去學習、訓練,從學爬行、學說話、學算數到培訓藝術、體育等各種特長和智力開發,偏偏看不到家庭優勢資源,忽視父母自身所能給予孩子的家庭環境、行為引領和心理撫育,結果很容易在孩子人生的初始階段就給自己留下終生的遺憾。

其實,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陪伴。因為寶寶3歲之前,是各項能力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而父母的陪伴對寶寶的成長影響非常大。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父母的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父母的重要角色。親子專家林文采博士指出,寶寶4個月-3歲是安全感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如果寶寶此時得到充足的心理營養,那麼就能夠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否則就將終生尋找,焦慮和缺乏自信可能會長期相伴了。所以,父母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充滿父母的愛,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快樂的成長,擁有健康的性格正確的價值觀。

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父母應該做些什麼呢?其實很簡單,與孩子的相處中經常與孩子一起做遊戲,在遊戲中教育孩子一些知識,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更加深刻。平時沒事的時候或者在睡前給孩子講一些故事,通過故事讓孩子學到一些道理,更可以塑造孩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其實只要是和孩子在一起,無論做什麼,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快樂的,因為有爸媽在身邊就有家,就有溫暖。父母的溫情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創造力。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寶寶社交能力的發展離不開陪伴。

處於嬰幼兒階段的個體由於具備不同於成人的特殊的敏感性,他們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對於安全感的要求極為強烈,若周圍的環境不利於滿足個體這一需要,幼兒將出現諸如極度的不安、發脾氣,甚至誘發神經方面的問題。研究依戀的美國心理學家曾指出,在嬰兒期沒有建立強烈和安全的依戀關係的孩子,一生中都將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入而親密的人際關係的能力。

父母還可以通過給寶寶足夠的愛和安全感來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寶寶出生2個月後,對我們就會產生明顯的情感依戀,試圖讀懂我們的表情、身體語言,聽懂我們的語氣。寶寶可以意識到成人表情的差異,同時我們也可以分辨寶寶發出的咿咿呀呀背後的意義,這是一個良性的互動。隨著寶寶年齡增加,他能明白我們表情的差異,並且在同齡人相處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互動的體驗和情緒的表達,這些刺激可以發展積極的自我意識,獲得自信。

該培訓的不是孩子,是家長!沒搞清這4個問題,早教有效果才怪!

家長的言傳身教也是陪伴式早教。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身的言行自然更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潛移默化中都會被孩子模仿學習。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非智力因素方面,是需要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來完成的。比如:情感培養、性格塑造、習慣養成,以及責任、自信的養成等。孩子的心最需要父母陪伴來滋養,即使工作再忙,也要保持陪伴的頻度和質量,讓孩子在健康、有愛、有支持的環境下快快樂樂的長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