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不完美媽媽 玩具 高莉娟的心靈空間 2019-08-12
"

作者:高莉娟

"

作者:高莉娟

“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想起幾年前,我爸查出肺癌,我把他和我媽接到我所在的省會城市接受二次檢查和治療。我在醫院附近找了一間賓館,讓他們住進去,說了一會兒話我就回家了。從那以後的一年半左右,我爸就去世了,他臨終前的那段時間,都是我媽在照顧他,而我媽從沒說過她很累、需要孩子去幫忙之類的話。

我一直有種感覺,就是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過於淡漠,因為不淡漠就意味著傷害和被傷害。我爸做檢查,我讓他們住進賓館,在當時看來似乎沒有不妥,後來我卻對此一直不能釋懷:我本應該陪他們一起,尤其需要安撫我爸的恐懼心理,而我媽也好不到哪裡去,她經常處於受驚嚇當中,時刻緊繃著一根弦,對於情感的部分早就隔離了出去。

我以為我不該扔下他們,讓他們獨自體驗未知的遭遇。如果我一直這麼想的話,那我永遠不能從內疚中拔出腳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起來我和父母的關係過於淡漠,但我的內疚恰恰說明了,我從心底對他們懷有的深切的濃厚的感情。所以這個落腳點是“愛”,而不是“我做錯了”。

明晰了這一點有什麼好處呢?可以這樣說:我不必為之前的淡漠感到愧疚,我只需在以後的相處中,為了愛,投入一份主動,好好體驗每一個我們相聚的時刻,這樣便會不負時光、不負生命。

一週前我要去南京參加一年三次的地面培訓課,我是帶著我媽去的,還有小寶。南師大是個美得像景點一樣的大學,據說原是曹雪芹的後院,直到現在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學樓和辦公室用的是五四時期的古建築。我心想我媽不常出門,我自己一個人去也是去,帶倆人去也是去,然後我媽就可以帶著小寶在學校裡轉,我去上課。但我想得挺美,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這困難來自於,人雖然去了,但小寶不喜歡跟姥姥玩,因為姥姥總是批評她。小寶喜歡跟我玩,可我需要上課。我就只好在不上課的時間裡帶著倆人逛南京城,差點沒把我累死。

累倒沒什麼,關鍵是情緒上的壓抑:我媽特別容易受到驚嚇,但她不自知,只能在受驚嚇的時候把她的情緒拋到外界去。舉個例子:我們本可以三人睡一個大床,我原本訂的也是大床房,但是小寶最喜歡在賓館的床上蹦來蹦去,像玩蹦蹦床一樣。她一蹦,姥姥就開始皺眉頭,我只好換了標間,分開兩個床睡。但這時小寶開始從這個床蹦向那個床,姥姥依然會在受到驚嚇的時候責怪小寶,小寶就一臉委屈的樣子。

我以為面對此事我也會有情緒,但很奇怪的是,我居然不知什麼時候發展出一種能力,可以讓自己待在那個不舒服的情緒裡面,去仔細體會它。我體會到了我媽受到驚嚇的那一部分,體會到了小寶作為一個孩子而具有的好奇心,也體會到了自己處於這個張力十足的狀態中是如何感應她們的。

於是接下來我說了一番話,我對小寶說:你最好不要再蹦了,容易磕到,你姥姥怕你磕傷才會批評你,但我知道,批評這個方式一點都不好。

然後我又對我媽說:就算她碰傷了,受罪的也是她自己,再說也不會傷到哪兒去,最多磕下腿,有我呢,你不用害怕。

然後我媽就不說話了,也沒有情緒,我想大概她從不知道自己在面對突發事情時的激烈反應叫做“受驚嚇”吧。

所以說,如何去愛一個人呢?你幫ta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就算是愛了。愛是承諾,承諾我用真實的部分去迴應你,而不是“我和你待在一起很高興”。

我和我媽待在一起一週多,教育了她不下四五次,每次她都沒有什麼情緒,這越發讓我覺得,她在內心裡就是一個不滿三歲的小孩兒(三歲都有點說高了),她需要人鏡映,得知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面對這種情緒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然後我就會想,還好我媽健在,不然的話,我想教育她,我想跟她有一個深刻的連結,我又該去哪裡尋她呢。我應該感恩於,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

作者:高莉娟

“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想起幾年前,我爸查出肺癌,我把他和我媽接到我所在的省會城市接受二次檢查和治療。我在醫院附近找了一間賓館,讓他們住進去,說了一會兒話我就回家了。從那以後的一年半左右,我爸就去世了,他臨終前的那段時間,都是我媽在照顧他,而我媽從沒說過她很累、需要孩子去幫忙之類的話。

我一直有種感覺,就是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過於淡漠,因為不淡漠就意味著傷害和被傷害。我爸做檢查,我讓他們住進賓館,在當時看來似乎沒有不妥,後來我卻對此一直不能釋懷:我本應該陪他們一起,尤其需要安撫我爸的恐懼心理,而我媽也好不到哪裡去,她經常處於受驚嚇當中,時刻緊繃著一根弦,對於情感的部分早就隔離了出去。

我以為我不該扔下他們,讓他們獨自體驗未知的遭遇。如果我一直這麼想的話,那我永遠不能從內疚中拔出腳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起來我和父母的關係過於淡漠,但我的內疚恰恰說明了,我從心底對他們懷有的深切的濃厚的感情。所以這個落腳點是“愛”,而不是“我做錯了”。

明晰了這一點有什麼好處呢?可以這樣說:我不必為之前的淡漠感到愧疚,我只需在以後的相處中,為了愛,投入一份主動,好好體驗每一個我們相聚的時刻,這樣便會不負時光、不負生命。

一週前我要去南京參加一年三次的地面培訓課,我是帶著我媽去的,還有小寶。南師大是個美得像景點一樣的大學,據說原是曹雪芹的後院,直到現在仍有相當一部分教學樓和辦公室用的是五四時期的古建築。我心想我媽不常出門,我自己一個人去也是去,帶倆人去也是去,然後我媽就可以帶著小寶在學校裡轉,我去上課。但我想得挺美,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的困難。

這困難來自於,人雖然去了,但小寶不喜歡跟姥姥玩,因為姥姥總是批評她。小寶喜歡跟我玩,可我需要上課。我就只好在不上課的時間裡帶著倆人逛南京城,差點沒把我累死。

累倒沒什麼,關鍵是情緒上的壓抑:我媽特別容易受到驚嚇,但她不自知,只能在受驚嚇的時候把她的情緒拋到外界去。舉個例子:我們本可以三人睡一個大床,我原本訂的也是大床房,但是小寶最喜歡在賓館的床上蹦來蹦去,像玩蹦蹦床一樣。她一蹦,姥姥就開始皺眉頭,我只好換了標間,分開兩個床睡。但這時小寶開始從這個床蹦向那個床,姥姥依然會在受到驚嚇的時候責怪小寶,小寶就一臉委屈的樣子。

我以為面對此事我也會有情緒,但很奇怪的是,我居然不知什麼時候發展出一種能力,可以讓自己待在那個不舒服的情緒裡面,去仔細體會它。我體會到了我媽受到驚嚇的那一部分,體會到了小寶作為一個孩子而具有的好奇心,也體會到了自己處於這個張力十足的狀態中是如何感應她們的。

於是接下來我說了一番話,我對小寶說:你最好不要再蹦了,容易磕到,你姥姥怕你磕傷才會批評你,但我知道,批評這個方式一點都不好。

然後我又對我媽說:就算她碰傷了,受罪的也是她自己,再說也不會傷到哪兒去,最多磕下腿,有我呢,你不用害怕。

然後我媽就不說話了,也沒有情緒,我想大概她從不知道自己在面對突發事情時的激烈反應叫做“受驚嚇”吧。

所以說,如何去愛一個人呢?你幫ta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就算是愛了。愛是承諾,承諾我用真實的部分去迴應你,而不是“我和你待在一起很高興”。

我和我媽待在一起一週多,教育了她不下四五次,每次她都沒有什麼情緒,這越發讓我覺得,她在內心裡就是一個不滿三歲的小孩兒(三歲都有點說高了),她需要人鏡映,得知自己的情緒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面對這種情緒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然後我就會想,還好我媽健在,不然的話,我想教育她,我想跟她有一個深刻的連結,我又該去哪裡尋她呢。我應該感恩於,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至少我們還在一起”

是的,至少我們還在一起。這句話不僅適用於我們和父母之間,也適用於我們和孩子之間。

你的孩子剛出生嗎?過幾天他就會走路了,他想去哪裡自己會決定。別覺得現在孩子還小,過幾天他就到了青春期,天天跟你對著幹。待你盼著他趕緊過去青春的動盪期,他也就考大學走了,只剩你一人獨自緬懷過去,緬懷那些他依賴你、需要你的時刻。我們是怎樣離開父母的,我們的孩子就會怎樣離開我們。

所以很多時候,我並不盼著我家兩個女兒快點長大,因為我很清楚,就算我不盼著她們長大,她們也最終會長大。大寶現在是青春期,我說話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說了哪句錯話,人家給我來一句:“別說了,我不想跟你說話。”

小寶6歲,她現在經常會這樣說:“媽媽我最喜歡你了。”起初我還沾沾自喜,沒曾想她這樣說是有目的的,往往接下來她會給我提個要求,要麼買玩具,要麼讓我陪她玩石頭剪刀布什麼的。我只覺得時間過得這樣快,那時候她才剛則學走路哇,怎麼現在她都有這麼多想法了!

人常說“在其位,謀其政”,當我是孩子的時候,我完全可任性;當我作為一個成人,且在父母的位置上,我就必須先學會養自己,然後再去正確地養孩子。什麼叫正確地養孩子?我覺得“正確”說的不是方式,而是態度,一種“與孩子同在”的態度。

這個態度也許就是:我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個當下,我承諾用我的真實去看到你的真實;至於今後你會長成什麼樣子,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只負責認真對待陪你走過的這段路。

關係中的麻煩總是解決不完的,如果非說有解決完的那一刻,那麼關係也就不存在了。而人是生活在關係中的。

麻煩來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允許自己安靜地待在麻煩中,仔細體會那是什麼樣的情緒,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情緒。當我們能夠看到自己並尊重自己,麻煩的解決就有了出口。

如果我們有將自己貫注於當下各種各樣的麻煩的能力,那麼我們便不會盼望現在趕快過去,將來的某一刻趕快到來。必竟生命有限,不能讓它虛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