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缺少“話語權”,是對孩子的“暗傷”,在二十年後自會顯現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很多的年輕父母,都會希望有老人來幫忙帶孩子,這樣固然對於年輕人來說,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同樣的,也會出現很多問題,特別是對於一些職場媽媽來說。

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照顧孩子,又不想要離孩子太遠,只能選擇和老人們住在一起。但是漸漸的她們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孩子的教育權和話語權。

媽媽缺少“話語權”,是對孩子的“暗傷”,在二十年後自會顯現

媽媽也需要足夠的尊重

張女士的孩子今年四歲,和前文說的一樣,張女士是一個職場女性。因為自己實在沒有時間照顧孩子,而丈夫工作也很忙,所以兩人只好選擇了,將孩子的爺爺奶奶接過來一起住。這原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漸漸的,張女士卻發現孩子有些不對勁。

事情的起因還是要從一顆糖說起,小孩子四歲,正是貪吃的時候,而家裡也準備了很多的小零食。但是突然有一天,張女士回家發現孩子為了吃糖,竟然先要給爺爺奶奶磕頭

這可讓張女士感到無法理解,因為對於張女士來說,磕頭還是很小時候的事情。而那個時候,也是因為自己的太爺爺還在世,直到他太爺爺離世之後,家裡再也沒有過磕頭的習慣。

張女士認為這樣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她私下裡跟丈夫提過,但是丈夫卻不以為然,說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而張女士的想法也恰好被爺爺奶奶聽見了,一家人由此產生了矛盾。

但是顯然張女士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大家的尊重。為了家庭的和諧,張女士只好偷偷地私下給孩子塞糖吃,減少孩子問爺爺奶奶要糖吃的問題。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還不太理解,但是對於很多的家庭來說,孩子媽媽的意見得不到尊重,卻是常事。而張女士家中的問題看似已經解決了,其實還有更深的隱患隱藏在其中。

因為張女士的想法沒有得到尊重,而家中的人也並沒有給張女士教育上的權威地位,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的話語權就幾乎完全喪失了。在之後的教育中,張女士就更加插不上手了。

媽媽缺少“話語權”,是對孩子的“暗傷”,在二十年後自會顯現

媽媽失去了話語權,孩子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有些家庭也不是故意去剝奪媽媽的話語權,但是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創造了一個氛圍,那就是媽媽的話不重要。那麼,媽媽失去了話語權,對孩子來說,會有非常明顯的“暗傷”。

第一,如果是男孩的話,孩子很可能變得大男子主義,且不尊重女性。

如果一個男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孩子會覺得女性本來就是沒有權利,對任何事情提出建議的。由此在所有的決定上,都不會願意聽從媽媽的意見,以至於之後對所有的女性都懷有一樣的想法,從而變得大男子主義,歧視甚至物化女性,認為女性不過是男性的附屬品。

第二,如果是女孩的話,孩子很可能變得自卑,不自信。

因為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會覺得女性根本就沒有,和男性同等的義務與權利。因為媽媽的想法得不到認同,孩子也會恐懼於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會變得逐漸的失去自信,變得自卑而懦弱。

第三,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不尊重媽媽。

因為失去了話語權,媽媽的想法在家庭中得不到尊重和認可,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孩子自己也會對媽媽的想法,產生一種駁斥感,漸漸將媽媽的地位,放在一個比較低層的位置。因為家裡所有的人對待媽媽的態度都是這樣的,所以孩子並不會覺得自己的態度有什麼問題。

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不過就是一點小小的家庭矛盾,怎麼可能上升到這種地步?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每一個人的分量都是極其重要的。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參與教育有很多的好處。

媽媽參與孩子的教育,實際上好處多多

1,孩子更加懂得尊重

因為媽媽和其他家庭成員有一樣的權利,對於孩子來說,更加容易去理解尊重的意義。在一個互相尊重的家庭中成長,孩子也會學會尊重他人,在之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孩子會不容易自大狂妄,懂得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懂得思考別人的想法,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來說,都有很大的好處。

2,孩子更加能認同男女平等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該知道男女平等。對於男孩來說,媽媽擁有話語權,可以讓孩子明白,女性在教育上或者其他的事情上,和男性有著一樣的權利,在之後面對其他女性時也會懂得尊重女性。

而對於女孩來說,媽媽在教育上擁有話語權,可以讓女孩子以媽媽為目標,學會獨立和自信。在之後面對很多的事情和選擇上,孩子也會更加的有勇氣。

3,可以更加輕鬆地解決家庭問題

家人尊重和理解媽媽的話,對於解決家庭問題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互相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家庭中有了矛盾的時候,媽媽會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而當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意見可以得到家人的尊重,那家庭矛盾的解決也會更加輕鬆。

4,家庭的氛圍會變得更好

一個輕鬆的環境,應該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所以媽媽在教育上有話語權,也可以讓媽媽對於家庭更加有認同感,也讓孩子更加理解到媽媽的存在感,其他的家庭成員能夠更加的融合。在這樣的環境下,家庭的氛圍也會更加良好,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這樣的家庭才是最堅強的後盾。

媽媽缺少“話語權”,是對孩子的“暗傷”,在二十年後自會顯現

如何讓媽媽擁有話語權?

為了讓媽媽在家庭教育中,更加有話語權,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應該做到尊重與包容。那麼,這其中包括哪些小細節呢?

第一,尊重媽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因為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等的不同,每個人的教育方式都是不一樣的。而對於老人來說,年輕人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並不能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就完全否定媽媽的教育理念,而是應該尊重包容。在這樣的想法中,提出自己的意見,才能完善對孩子的教育。

第二,承認媽媽對家庭的付出。

現在很多的和老人們住在一起的父母,都有這樣的問題,爺爺奶奶愛在孩子面前說一些閒話。或者,父親會在孩子面前抱怨媽媽的不是,而這些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都是毫無益處的。

想要媽媽在家庭中有話語權,其他的家庭成員一定要承認媽媽對孩子和家庭的付出,學著肯定而避免否定,才是維護一個好的家庭環境的關鍵。

第三,不要在孩子面前獨裁和反駁。

很多家庭的爺爺奶奶和父親,總是喜歡在孩子面前,大力反駁媽媽的教育理念,和媽媽的想法。而這樣的行為,在孩子的眼中,其實就是對媽媽的不尊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孩子對於媽媽的態度也會逐漸轉變因此,想維護媽媽的話語權,一定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獨裁和反駁,這對任何家庭成員都適用。

其實,之所以很多家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還是因為有些家庭過於重男輕女,還有就是,老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思想難免過於老舊。

媽媽缺少“話語權”,是對孩子的“暗傷”,在二十年後自會顯現

有些老人們總是希望孩子最喜歡的人是自己,而完全忘記了孩子跟自己的父母最近。所以老人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給予媽媽足夠的話語權和家庭地位,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的家庭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特別是對於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的家庭來說,爺爺奶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忍不住的偏心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孩子的父親。帶著這樣的心態,教育孩子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的不好的。因為在這樣的教育中,爺爺奶奶總會刻意忽視媽媽的意見,忽視媽媽對孩子的付出。

然而這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卻不是一目瞭然的,等到十幾二十年之後,發現孩子出現的問題,那時候已經為時已晚,沒人能為這種教育帶來的惡果買單。所以,將話語權還給媽媽,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偉大的愛。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