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

一家幾代都是軍人,這不僅是一種職業的延續,更是一種信仰的傳承。軍魂融進了他們的家風,他們的性格,甚至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之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朱勇實習生王衝

武漢警備區的宣傳幹事洪培舒,家裡三代有四名軍人。“我的三爺爺、父親,還有我,都是共產黨員。”他驕傲地說。

"

一家幾代都是軍人,這不僅是一種職業的延續,更是一種信仰的傳承。軍魂融進了他們的家風,他們的性格,甚至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之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朱勇實習生王衝

武漢警備區的宣傳幹事洪培舒,家裡三代有四名軍人。“我的三爺爺、父親,還有我,都是共產黨員。”他驕傲地說。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

小時候他最怕當過兵的三爺爺

洪培舒家的三代軍人,是從他的爺爺輩開始的。“三爺爺是我爺爺的弟弟,1970年參軍,1975年退伍,當的是炮兵。”退伍復員回到家鄉河南永城後,三爺爺當過村裡的生產隊長、大隊長和民兵營長。

"

一家幾代都是軍人,這不僅是一種職業的延續,更是一種信仰的傳承。軍魂融進了他們的家風,他們的性格,甚至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之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朱勇實習生王衝

武漢警備區的宣傳幹事洪培舒,家裡三代有四名軍人。“我的三爺爺、父親,還有我,都是共產黨員。”他驕傲地說。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

小時候他最怕當過兵的三爺爺

洪培舒家的三代軍人,是從他的爺爺輩開始的。“三爺爺是我爺爺的弟弟,1970年參軍,1975年退伍,當的是炮兵。”退伍復員回到家鄉河南永城後,三爺爺當過村裡的生產隊長、大隊長和民兵營長。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的三爺爺

洪培舒說,小時候,三爺爺是他最害怕的人。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在村頭的樹上掏鳥窩,小鳥落在西瓜地裡撲騰,他們追趕時把一片西瓜踩得亂七八糟。種瓜的農戶查找“罪魁禍首”,其他的孩子都陸續被查到了,只有洪培舒和弟弟沒被查到。可是三爺爺得知情況後,找上門來一問,兩個孩子老老實實承認了。三爺爺堅持要帶他們倆去給人家賠禮道歉,賠償西瓜的損失。“錯了就是錯了,就算沒被別人查到,也不代表你就沒錯。既然錯了就得認錯,要改正。”他教育孩子說。

洪培舒說,直到後來自己當了兵才懂得,三爺爺這股正直勁,就是歲月也磨不掉的軍人魂。

兄弟倆從小喜歡穿父親的軍裝

“軍人魂”很快傳承到了洪培舒的父親身上,他1984年入伍成為裝甲兵,1990年退伍。

退伍之後,父親在北京打拼了幾年,家裡只有媽媽帶著洪培舒和弟弟。爸爸那時候經常跟他說:“爸爸不在家,你和弟弟是男孩子,要擔負起保護家的責任。”家裡有爸爸當兵時留下的照片,那上面他舉著沉重的坦克炮彈鍛鍊身體,這也讓洪培舒和弟弟多了一份安全感。

"

一家幾代都是軍人,這不僅是一種職業的延續,更是一種信仰的傳承。軍魂融進了他們的家風,他們的性格,甚至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之中。

□楚天都市報記者陳倩通訊員朱勇實習生王衝

武漢警備區的宣傳幹事洪培舒,家裡三代有四名軍人。“我的三爺爺、父親,還有我,都是共產黨員。”他驕傲地說。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

小時候他最怕當過兵的三爺爺

洪培舒家的三代軍人,是從他的爺爺輩開始的。“三爺爺是我爺爺的弟弟,1970年參軍,1975年退伍,當的是炮兵。”退伍復員回到家鄉河南永城後,三爺爺當過村裡的生產隊長、大隊長和民兵營長。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的三爺爺

洪培舒說,小時候,三爺爺是他最害怕的人。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在村頭的樹上掏鳥窩,小鳥落在西瓜地裡撲騰,他們追趕時把一片西瓜踩得亂七八糟。種瓜的農戶查找“罪魁禍首”,其他的孩子都陸續被查到了,只有洪培舒和弟弟沒被查到。可是三爺爺得知情況後,找上門來一問,兩個孩子老老實實承認了。三爺爺堅持要帶他們倆去給人家賠禮道歉,賠償西瓜的損失。“錯了就是錯了,就算沒被別人查到,也不代表你就沒錯。既然錯了就得認錯,要改正。”他教育孩子說。

洪培舒說,直到後來自己當了兵才懂得,三爺爺這股正直勁,就是歲月也磨不掉的軍人魂。

兄弟倆從小喜歡穿父親的軍裝

“軍人魂”很快傳承到了洪培舒的父親身上,他1984年入伍成為裝甲兵,1990年退伍。

退伍之後,父親在北京打拼了幾年,家裡只有媽媽帶著洪培舒和弟弟。爸爸那時候經常跟他說:“爸爸不在家,你和弟弟是男孩子,要擔負起保護家的責任。”家裡有爸爸當兵時留下的照片,那上面他舉著沉重的坦克炮彈鍛鍊身體,這也讓洪培舒和弟弟多了一份安全感。

三代軍人三代黨員,我們的軍魂永不散,喜歡穿父親軍裝的他自己也入伍了

洪培舒的父親

洪培舒說,爸爸平時不愛唱歌,但是隻要哼歌,就一定是《咱當兵的人》《小白楊》這樣的軍歌。他帶回家的軍裝有的已經破了,也捨不得丟。小時候,洪培舒和弟弟不管多熱,常會跑到院子裡把父親晾晒的軍大衣裹在身上,那時他已經有了這樣的想法,“長大後也要去當兵。”

第三代軍人帶傷完成新兵測試

2009年高考後,洪培舒一個人跑到了縣人武部報名參軍。爸爸得知後告訴他:“部隊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美好,當兵就要準備吃苦。你自己選的路,自己要堅持走下去。”

來到部隊後,洪培舒理解了爸爸這番話的意義。入伍不久他左腳踝粉碎性骨折,恢復了一個月,正好趕上新兵連測試。洪培舒咬著牙,拖著左腳跑完全程,鞋內側被水泥地磨掉一大塊。發新鞋時,洪培舒把那雙磨損的舊鞋用塑料袋包好收藏了起來,他理解了爸爸為什麼對那些舊軍裝那麼珍惜,因為這都是一個當兵的人難忘的經歷。

2011年,洪培舒考上了一所軍校,2014年畢業後留在了武漢警備區。兒時他最怕的三爺爺,現在成了他每次回家都要去找的良師益友。雖然已經脫下軍裝多年,但三爺爺對軍改依然很關注,談起這個話題講得頭頭是道。“每次他都會說這樣的話:你是個黨員,任何時候都不能做任何對不起黨,對不起這身軍裝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