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不完美媽媽 玩具 蔬菜 英國 幼兒說 2019-05-26

有一個小女孩,媽媽把她抱上兒童餐桌上吃飯,可孩子抓起勺子吃了兩口,就開始鬧著要下去。被媽媽教育了一番後,孩子雖然安靜了,但拿著勺子撥弄飯食,就是不往嘴巴里送。被媽媽問“為什麼不吃飯”說,小女孩說“飽了”。看到滿滿的飯菜,媽媽不相信,還批評了孩子。小女孩趁媽媽進廚房瞬間,故意把飯碗推倒,飯碗摔地上全灑了……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孩子的媽媽說:“醫生說孩子有些厭食,可我各種開胃方法都試了,還總是變著花樣做飯,孩子就是不愛吃……”

小朋友不愛吃飯,問題出在兒童餐桌?為什麼?

當家長們排除了孩子身體不適、消化不良和食物多樣化等問題後,可以考慮環境的因素。例如,孩子被“禁錮”在兒童餐桌上,而不是在放鬆的空間。

曾經有個小朋友可愛地對我說:“阿姨,我最討厭兒童餐桌了,因為像個高高的籠子一樣,我根本就下不去……”

在這方面,還真有研究。英國曾經有一項研究,他們的研究對象為一群1歲6個月至2歲6個月的寶寶,研究者一直追蹤到小朋友5歲。這群寶寶被分為兩種餵養方式:一種是小朋友從自己吃飯起,就坐在兒童餐桌上吃飯;另一種是小朋友坐在家裡的一般椅子上吃飯。多年後,研究者發現,第一種小朋友在成長中出現厭食的概率會更高。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為什麼?與專注力有關。幼兒說經常提到,寶寶年齡越小,專注力時間長度越短,2,3歲寶寶的專注力也就7-9分鐘左右。當年幼的寶寶坐在兒童餐桌上,每一次專注力超過了這個時間長度之後,寶寶就可能會動來動去,不想吃,而是想從兒童餐桌上下來。當他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強制待在上面,一定會影響他們對食物的興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對兒童餐桌和飯食反感和厭倦,當這種不愉快的經歷累積成為陰影后,孩子厭食的概率就提高了。

相比之下,一個小寶寶從小坐在家裡一般的椅子上吃飯,因為他們在專注力消耗盡之後,可以做其他事情,也可以經歷短暫時間後回來繼續吃飯,這就減少了孩子對吃飯的反感。

其他4種常見的餵養錯誤

1、孩子每頓食物定量

很多家庭都有對小朋友每餐的飯食定量的習慣。例如一小碗飯、一碗菜和一碗湯。當小朋友吃得少或不能吃完時,大人們常常焦慮,因為他們擔憂孩子吃得少會影響身體發育。小朋友的腸胃其實有一個“自動”的進食機制,餓了大腦會發出指令,讓胃產生飢餓感;當寶寶沒感覺到飢餓,一定是身體不適或孩子暫時不需要食物。如果大人古板地每餐定量,是不科學的。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正確做法:大人可以每一餐提供一定的食物量,但吃多少由孩子決定。想想我們成年人,不餓了或不想吃,一定是有原因的。

2、像個“監工”監督孩子進食

很多家庭常常覺得小朋友不愛吃飯是因為挑剔、又或者是孩子忙著玩玩具玩遊戲而拒絕吃。正如有一位老人對我說:“孩子不吃飯那是因為不懂事,他們不懂得食物重要,但我們懂。”所以,他們喜歡用強迫、威脅或條件交換的方式,甚至站在一旁不停地提醒孩子,“吃一勺”,“喝完湯”,“這個菜要吃”……就像一個“監工”。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正確做法:大人應該正確理解小朋友不想吃飯有各種原因,別過於主觀判斷孩子不吃飯就是不乖。除此之外,給孩子營造輕鬆愉悅的吃飯氛圍,以鼓勵進食為主。大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孩子吃飽了值得高興,孩子不想吃也不需過於擔憂。

3、一邊餵食,孩子一邊看電視或玩玩具

很多家庭都有個錯誤,認為小朋友一邊看電視或玩玩具就會吃得多。有時的確是這樣,因為孩子的大部分專注力都在看電視或玩玩具上了,有時吃飽了也繼續吃。我們成年人也有類似的經歷,看電影時或追劇時,吃零食特別多,繼而造成了肥胖。小朋友也是如此,當他們經常以這種方式進食,就容易造成滯食和消化不良,厭食的概率也會提高。

另外,這種做法也會從小養成孩子分心的壞習慣。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正確做法:鼓勵孩子專心吃飯,吃飯時不要看電視,也不要玩玩具,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當孩子專心吃飯時,不僅能幫助孩子品嚐出食物的味道,還能養成“一個時間內只做一件事”的做法。

4、食物總是剪得小小的或煮得爛爛的

有些家庭認為小朋友不愛吃飯,是因為食物太硬或蔬菜太長。所以很多家庭就特意把食物煮得軟爛,蔬菜和肉食還用剪刀剪得小小的。事實上小朋友不想吃的常見原因不在此,即使大人經常把食物做得細細爛爛的,也不見得小朋友會愛上吃飯。

除此之外,如果小朋友已經超過2歲了,還經常以軟爛、細碎的食物為主,將不利於孩子口腔咀嚼能力的發育,也不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這一點,幼兒說曾經有專文解釋過。因為小朋友在學話時,想要發音準確清晰,就需要強壯的口腔肌肉和靈活地運作舌頭。細爛的食物會妨礙了這一過程。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正確做法:孩子2歲後,建議大人不要在以流質食物為主,可以鼓勵小朋友吃有硬度的肉類和蔬菜。雖然蔬菜可以稍微比成年人短一些,但不要剪得碎碎的;到小朋友5,6歲後,建議小朋友與大人吃相同的食物。

如何“治”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借鑑

這個小男孩3,4歲多,在家裡總是不愛吃飯。姥姥不捨得孩子捱餓,總會追著小孩餵食,年輕父母與老人經常因此爭吵。有一天,這位媽媽打算讓孩子改掉吃飯壞習,故意帶孩子到鄉下住了一個月。她選擇拜訪的親戚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家裡有三個孩子。最小的才1歲半,但已經學會每頓都是自己吃飯,並且吃得津津有味。因為兩夫妻每天早上就外出務農,家裡最大的孩子負責做飯給弟弟妹妹吃,家裡沒人給孩子餵飯。


如何“治好”不愛吃飯孩子?這位媽媽的經驗值得誇讚


到了鄉下後,這位客人媽媽雖然負責做飯,但她也不打算給孩子餵飯。剛開始的幾天,小男孩吃得很少,媽媽也沒理會。到了鄉下第四天,小男孩已經和其他三個孩子圍在一起吃飯了,還史無前例地自己把面前的所有飯食吃清光!一個月回家時,小男孩不僅長得結實了,還獨立了。

有人說,我們常常感覺人生痛苦,無非是我們從不懂得放過自己。當我們面對孩子們吃飯也是如此,大人們經常會因為小朋友不吃飯而焦慮不已。放鬆一些吧,因為——吃飯是人的基本需求,孩子們餓了,自然會吃!

關鍵字:餵養錯誤、親子互動、育兒方法、幼兒心理、早期養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