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不完美媽媽 兒科 睡眠 服裝 藥品 常青藤爸爸 2019-08-16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那麼孩子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參照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說法提出以下建議:

(1)一旦體溫已經升起來,應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給孩子適當減少衣物散熱;

(2)鼓勵孩子多喝水;

(3)發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或癲癇病史等。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舒適,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或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4)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輕輕擦拭,但不要使用冷水,冷水會引起寒戰,反而增加體溫;

(5)不要用酒精擦身體;

(6)體溫上升期不要用冰袋降溫;

(7)如果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孩子發燒超過72小時,情況不見好轉,應該去看醫生。


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

謬誤3

不少老人都持這樣的觀點: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該斷奶了!

還有人會覺得跟沖泡的奶粉相比,母乳看上去更稀,由此認為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這個“6個月”的分界點屬於無稽之談。

關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分析。

在嬰兒出生後最初的7天裡,母乳(可以叫做初乳)的營養成分的確在快速變化,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降低。7天之後,這種變化會慢下來;到21天左右的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會逐漸穩定,此時的母乳可以稱之為“成熟的母乳”了。這一系列變化是與嬰兒身體發育的階段相匹配的。

所以,母乳的營養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是初乳與“成熟母乳”之間的差別,“6個月後就沒營養”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所有奶粉配方的研發和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越接近母乳越好!

可是即便如此,母乳中的一些營養成分仍然是奶粉所比不了的。

比如,母乳中的兩種蛋白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含量比例約為6:4。這一比例非常有利於嬰兒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但奶粉中酪蛋白的比例會更高,嬰兒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困難。

再比如,母乳中還有一些奶粉中所沒有的物質,例如乳鐵傳遞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等“鐵依賴性細菌”的生長;母乳中還含有IgG和IgM等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所以,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有明確建議:

@嬰兒6個月前,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即除了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母乳將繼續提供比其他輔食質量更高的營養成分,並且保護孩子減少兒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還建議,6-12個月期間,母乳應該至少為孩子提供50%的熱量,12-24個月之間,母乳應至少提供孩子所需的1/3的熱量。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謬誤4

從一添加輔食開始,就有不少老人堅持在孩子的輔食中“添油加醋”,理由就是“孩子不吃鹽沒力氣”!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雖然這兩種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體的所需量非常少,且鈉和氯化物已經在許多食物中自然存在。對於小孩子來說,通常沒有必要將特意將氯化鈉(即鹽)添加到食物中。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發佈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0-1歲嬰兒,以及14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攝入量參考標準均進行了下調,原因就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的攝入嚴重超標,其中醬油、鹽、味精等調味品的過度食用是重要原因。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那麼孩子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參照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說法提出以下建議:

(1)一旦體溫已經升起來,應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給孩子適當減少衣物散熱;

(2)鼓勵孩子多喝水;

(3)發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或癲癇病史等。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舒適,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或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4)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輕輕擦拭,但不要使用冷水,冷水會引起寒戰,反而增加體溫;

(5)不要用酒精擦身體;

(6)體溫上升期不要用冰袋降溫;

(7)如果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孩子發燒超過72小時,情況不見好轉,應該去看醫生。


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

謬誤3

不少老人都持這樣的觀點: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該斷奶了!

還有人會覺得跟沖泡的奶粉相比,母乳看上去更稀,由此認為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這個“6個月”的分界點屬於無稽之談。

關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分析。

在嬰兒出生後最初的7天裡,母乳(可以叫做初乳)的營養成分的確在快速變化,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降低。7天之後,這種變化會慢下來;到21天左右的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會逐漸穩定,此時的母乳可以稱之為“成熟的母乳”了。這一系列變化是與嬰兒身體發育的階段相匹配的。

所以,母乳的營養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是初乳與“成熟母乳”之間的差別,“6個月後就沒營養”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所有奶粉配方的研發和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越接近母乳越好!

可是即便如此,母乳中的一些營養成分仍然是奶粉所比不了的。

比如,母乳中的兩種蛋白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含量比例約為6:4。這一比例非常有利於嬰兒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但奶粉中酪蛋白的比例會更高,嬰兒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困難。

再比如,母乳中還有一些奶粉中所沒有的物質,例如乳鐵傳遞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等“鐵依賴性細菌”的生長;母乳中還含有IgG和IgM等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所以,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有明確建議:

@嬰兒6個月前,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即除了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母乳將繼續提供比其他輔食質量更高的營養成分,並且保護孩子減少兒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還建議,6-12個月期間,母乳應該至少為孩子提供50%的熱量,12-24個月之間,母乳應至少提供孩子所需的1/3的熱量。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謬誤4

從一添加輔食開始,就有不少老人堅持在孩子的輔食中“添油加醋”,理由就是“孩子不吃鹽沒力氣”!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雖然這兩種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體的所需量非常少,且鈉和氯化物已經在許多食物中自然存在。對於小孩子來說,通常沒有必要將特意將氯化鈉(即鹽)添加到食物中。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發佈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0-1歲嬰兒,以及14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攝入量參考標準均進行了下調,原因就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的攝入嚴重超標,其中醬油、鹽、味精等調味品的過度食用是重要原因。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鈉,單位:mg/天)


如上表所示,6-12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鈉攝入量僅需350mg,他們每天吃的奶及其他輔食中所含有的鈉,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生理需要。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建議:給6-12月齡寶寶製作的輔食應儘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700mg鈉,大約相當於1.8g食鹽。此時,孩子的食物中可以加入少量鹽。不過其實,在肉類、綠葉蔬菜、水果、奶類等食物中,通常也已經含有了能滿足孩子所需要的鈉量。所以,孩子的飲食仍然要以清淡少鹽為原則。

那麼加鹽太多有什麼壞處呢?

第一,孩子的味覺偏好是早期形成的,如果加了大量的鹽,孩子對原味食材的口味偏好形成干擾;

第二,大量的鈉會提高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大概是因為物資匱乏時代,普通百姓吃不起鹽,卻要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汗液中流失大量鹽分,導致體內電解質缺乏而身上沒力氣,才產生了“孩子不吃鹽沒有力氣”的傳聞。可是如今物質如此豐富,哪裡還有吃不起鹽的說法?減少鹽的攝入,降低疾病風險才是正經!

孩子生下來要綁腿,腿才能長得直

謬誤5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那麼孩子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參照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說法提出以下建議:

(1)一旦體溫已經升起來,應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給孩子適當減少衣物散熱;

(2)鼓勵孩子多喝水;

(3)發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或癲癇病史等。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舒適,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或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4)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輕輕擦拭,但不要使用冷水,冷水會引起寒戰,反而增加體溫;

(5)不要用酒精擦身體;

(6)體溫上升期不要用冰袋降溫;

(7)如果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孩子發燒超過72小時,情況不見好轉,應該去看醫生。


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

謬誤3

不少老人都持這樣的觀點: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該斷奶了!

還有人會覺得跟沖泡的奶粉相比,母乳看上去更稀,由此認為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這個“6個月”的分界點屬於無稽之談。

關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分析。

在嬰兒出生後最初的7天裡,母乳(可以叫做初乳)的營養成分的確在快速變化,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降低。7天之後,這種變化會慢下來;到21天左右的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會逐漸穩定,此時的母乳可以稱之為“成熟的母乳”了。這一系列變化是與嬰兒身體發育的階段相匹配的。

所以,母乳的營養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是初乳與“成熟母乳”之間的差別,“6個月後就沒營養”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所有奶粉配方的研發和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越接近母乳越好!

可是即便如此,母乳中的一些營養成分仍然是奶粉所比不了的。

比如,母乳中的兩種蛋白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含量比例約為6:4。這一比例非常有利於嬰兒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但奶粉中酪蛋白的比例會更高,嬰兒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困難。

再比如,母乳中還有一些奶粉中所沒有的物質,例如乳鐵傳遞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等“鐵依賴性細菌”的生長;母乳中還含有IgG和IgM等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所以,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有明確建議:

@嬰兒6個月前,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即除了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母乳將繼續提供比其他輔食質量更高的營養成分,並且保護孩子減少兒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還建議,6-12個月期間,母乳應該至少為孩子提供50%的熱量,12-24個月之間,母乳應至少提供孩子所需的1/3的熱量。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謬誤4

從一添加輔食開始,就有不少老人堅持在孩子的輔食中“添油加醋”,理由就是“孩子不吃鹽沒力氣”!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雖然這兩種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體的所需量非常少,且鈉和氯化物已經在許多食物中自然存在。對於小孩子來說,通常沒有必要將特意將氯化鈉(即鹽)添加到食物中。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發佈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0-1歲嬰兒,以及14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攝入量參考標準均進行了下調,原因就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的攝入嚴重超標,其中醬油、鹽、味精等調味品的過度食用是重要原因。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鈉,單位:mg/天)


如上表所示,6-12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鈉攝入量僅需350mg,他們每天吃的奶及其他輔食中所含有的鈉,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生理需要。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建議:給6-12月齡寶寶製作的輔食應儘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700mg鈉,大約相當於1.8g食鹽。此時,孩子的食物中可以加入少量鹽。不過其實,在肉類、綠葉蔬菜、水果、奶類等食物中,通常也已經含有了能滿足孩子所需要的鈉量。所以,孩子的飲食仍然要以清淡少鹽為原則。

那麼加鹽太多有什麼壞處呢?

第一,孩子的味覺偏好是早期形成的,如果加了大量的鹽,孩子對原味食材的口味偏好形成干擾;

第二,大量的鈉會提高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大概是因為物資匱乏時代,普通百姓吃不起鹽,卻要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汗液中流失大量鹽分,導致體內電解質缺乏而身上沒力氣,才產生了“孩子不吃鹽沒有力氣”的傳聞。可是如今物質如此豐富,哪裡還有吃不起鹽的說法?減少鹽的攝入,降低疾病風險才是正經!

孩子生下來要綁腿,腿才能長得直

謬誤5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案例

山東菏澤的李女士有個女兒,按照當地觀念從小開始綁腿。開始並未發現不妥,當孩子學走路時,有鄰居提醒,說“孩子走路有點長短腿,有點瘸似的。”一直到女兒3歲多,李女士一家才真正意識到女兒的異常。在去了好多醫院後,最後在省立醫院確診是髖關節脫位。大夫說,綁腿可能是讓孩子得這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那麼孩子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參照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說法提出以下建議:

(1)一旦體溫已經升起來,應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給孩子適當減少衣物散熱;

(2)鼓勵孩子多喝水;

(3)發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或癲癇病史等。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舒適,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或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4)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輕輕擦拭,但不要使用冷水,冷水會引起寒戰,反而增加體溫;

(5)不要用酒精擦身體;

(6)體溫上升期不要用冰袋降溫;

(7)如果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孩子發燒超過72小時,情況不見好轉,應該去看醫生。


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

謬誤3

不少老人都持這樣的觀點: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該斷奶了!

還有人會覺得跟沖泡的奶粉相比,母乳看上去更稀,由此認為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這個“6個月”的分界點屬於無稽之談。

關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分析。

在嬰兒出生後最初的7天裡,母乳(可以叫做初乳)的營養成分的確在快速變化,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降低。7天之後,這種變化會慢下來;到21天左右的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會逐漸穩定,此時的母乳可以稱之為“成熟的母乳”了。這一系列變化是與嬰兒身體發育的階段相匹配的。

所以,母乳的營養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是初乳與“成熟母乳”之間的差別,“6個月後就沒營養”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所有奶粉配方的研發和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越接近母乳越好!

可是即便如此,母乳中的一些營養成分仍然是奶粉所比不了的。

比如,母乳中的兩種蛋白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含量比例約為6:4。這一比例非常有利於嬰兒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但奶粉中酪蛋白的比例會更高,嬰兒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困難。

再比如,母乳中還有一些奶粉中所沒有的物質,例如乳鐵傳遞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等“鐵依賴性細菌”的生長;母乳中還含有IgG和IgM等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所以,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有明確建議:

@嬰兒6個月前,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即除了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母乳將繼續提供比其他輔食質量更高的營養成分,並且保護孩子減少兒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還建議,6-12個月期間,母乳應該至少為孩子提供50%的熱量,12-24個月之間,母乳應至少提供孩子所需的1/3的熱量。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謬誤4

從一添加輔食開始,就有不少老人堅持在孩子的輔食中“添油加醋”,理由就是“孩子不吃鹽沒力氣”!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雖然這兩種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體的所需量非常少,且鈉和氯化物已經在許多食物中自然存在。對於小孩子來說,通常沒有必要將特意將氯化鈉(即鹽)添加到食物中。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發佈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0-1歲嬰兒,以及14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攝入量參考標準均進行了下調,原因就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的攝入嚴重超標,其中醬油、鹽、味精等調味品的過度食用是重要原因。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鈉,單位:mg/天)


如上表所示,6-12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鈉攝入量僅需350mg,他們每天吃的奶及其他輔食中所含有的鈉,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生理需要。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建議:給6-12月齡寶寶製作的輔食應儘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700mg鈉,大約相當於1.8g食鹽。此時,孩子的食物中可以加入少量鹽。不過其實,在肉類、綠葉蔬菜、水果、奶類等食物中,通常也已經含有了能滿足孩子所需要的鈉量。所以,孩子的飲食仍然要以清淡少鹽為原則。

那麼加鹽太多有什麼壞處呢?

第一,孩子的味覺偏好是早期形成的,如果加了大量的鹽,孩子對原味食材的口味偏好形成干擾;

第二,大量的鈉會提高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大概是因為物資匱乏時代,普通百姓吃不起鹽,卻要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汗液中流失大量鹽分,導致體內電解質缺乏而身上沒力氣,才產生了“孩子不吃鹽沒有力氣”的傳聞。可是如今物質如此豐富,哪裡還有吃不起鹽的說法?減少鹽的攝入,降低疾病風險才是正經!

孩子生下來要綁腿,腿才能長得直

謬誤5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案例

山東菏澤的李女士有個女兒,按照當地觀念從小開始綁腿。開始並未發現不妥,當孩子學走路時,有鄰居提醒,說“孩子走路有點長短腿,有點瘸似的。”一直到女兒3歲多,李女士一家才真正意識到女兒的異常。在去了好多醫院後,最後在省立醫院確診是髖關節脫位。大夫說,綁腿可能是讓孩子得這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有很多老人喜歡在孩子出生不久就綁“蠟燭包”,要把腿綁得緊緊的,說這樣長大以後腿才會直。這也是極其錯誤的做法!

絕大多數寶寶在出生時都是O型腿,像只小青蛙,這其實是保留了寶寶們在子宮時的姿勢,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彎度,完全不必擔心。

一般來說,當寶寶開始學步,O型腿就會開始逐漸改善。通常,在開始走路6-9個月後,最晚至3歲,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消失。

而綁腿會有什麼危害呢?

最嚴重的就是長期壓迫導致髖關節脫位,從而引發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

"

年輕父母們總是希望貫徹科學現代的育兒理念,而老人們則常常相信“當年我不也是這麼把你帶大的嗎”。

關於這種分歧,常爸的一貫立場是: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還是“以和為貴”,抓大放小,“Choose the battles to fight”。

但是如果涉及到原則問題,則應該據理力爭(或者把這篇文章轉發給他們)。

原則問題是什麼呢?


就是有一些現代育兒知識或理念,已經經過兒科醫學界、兒童心理學界等權威專業人士普遍認可,且經無數案例證實了的;然而他們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老祖宗土辦法”相左。關鍵是,如果真的遵照這些“土辦法”,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所以含糊不得,必須讓所有主要撫養人都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才好!

下面,常爸就列舉了幾條傳統育兒理念常見的謬誤,輔以權威論據或真實案例,大家可以轉發給身邊的老人們,以便家庭成員統一認識,共謀和諧育兒大業~

孩子較弱怕冷,必須比大人多穿衣服!


謬誤1

案例

武漢市新洲區的劉先生小兒剛滿月,隨著氣溫降低,家裡人擔心孩子著涼了,一件又一件給孩子添衣物,連睡覺時都穿著厚厚的毛衣。可是孩子還是出現了咳嗽、流清鼻涕的症狀。當晚夫妻倆決定讓孩子睡在他們中間。安撫之後,孩子漸漸進入夢鄉。雖然孩子身上的汗沒斷過,但卻睡得很沉。

第二天早上,孩子開始高燒不退。爺爺奶奶想著孩子發燒了,又給孩子裹了厚厚幾層衣服。晚上7點,孩子仍舊高燒不退,家人趕緊往醫院趕。據接診醫生介紹,孩子來的時候穿了好多件衣服,外面還包了一個包被。

此時,孩子已經眼神呆滯,且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微弱、高熱並不時伴有抽搐的情況。最終,孩子因捂熱時間過長,多臟器功能衰竭、多器官瀰漫性出血,隔天搶救無效離世!


“寶寶沒有六月天”,是很多老人常唸叨的話,不把孩子裹得裡三層外三層像個粽子,就總覺得會著涼生病!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而實際上,對於孩子,特別是1歲以下的嬰兒來說,捂熱會導致一種專屬於嬰幼兒的臨床疾病——“捂熱綜合症”上面這個孩子遭遇的不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捂熱綜合症”又叫“蒙被綜合症”。由於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如果過度包裹捂熱,會導致孩子身體無法散熱,從而產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更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缺氧甚至循環衰竭,若搶救不及時,可能很快休克乃至死亡。僥倖存活的患兒,由於腦部缺氧也可能遺留有智力低下等腦損傷後遺症。

我們常常喜歡按照自己的穿衣標準來給小孩穿衣服,但實際上,小孩的新陳代謝旺盛,特別與老人的代謝速度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能按照老人對冷暖的判斷標準來給孩子著裝。

除了捂熱綜合症之外,穿衣過多,出汗過多,還會引發痱子、皮囊炎等皮膚問題;而總是穿得很厚,很少接受冷空氣的刺激,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弱,反而更容易生病。捂出汗以後,再吹風,也更容易感冒。

那麼正確的穿衣方式是什麼呢?

平時可以和成年人穿的衣服差不多。判斷孩子冷熱可以摸孩子的後脖子(不要靠摸手腳來判斷,因為小兒心臟力量較弱,末稍血循環較差,所以手腳容易發涼,但中心溫度並不一定低。)

在寒冷的冬天,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

@在寒冷的冬季,孩子通常可以比大人多穿一層薄衣服;

@同樣厚度下,鼓勵穿多層較薄的衣服,而不是一層很厚的衣服,如棉襖棉褲。


發燒了,要捂汗退燒

謬誤2

我們大人發燒經常會覺得渾身發冷,趕緊捂著被子睡一覺發發汗才好。所以推己及人,孩子一發燒總有“捂汗退熱”的衝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專門發文詳細解釋過(複習請戳:發燒明明冷到發抖,還說孩子不能捂汗退燒,為什麼?)

劃重點就是:

1)發熱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覺得冷,第二個階段會覺得熱,第三個階段會出汗退熱。

2)傳統觀念說發燒要捂,主要是基於第一階段冷得打寒戰的經驗;而事實上,因為孩子小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我們發現他們發燒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第二階段:高熱持續期,在這個時期是萬萬不能捂的,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弱,一捂容易捂出毛病來。

3)捂出汗就退燒是個因果顛倒的結論:實際上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戰勝病菌,在退燒的過程中出的汗,而不是出了汗才退的燒。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那麼孩子發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在此我們參照美國兒科學會(AAP)的說法提出以下建議:

(1)一旦體溫已經升起來,應保持環境舒適涼爽,給孩子適當減少衣物散熱;

(2)鼓勵孩子多喝水;

(3)發燒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除非孩子有高熱驚厥史或癲癇病史等。有時候,為了讓孩子感覺更舒適,可以口服對乙酰氨基酚(3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或布洛芬(6個月以上的孩子服用);

(4)可以給孩子洗溫水澡,或用溫毛巾輕輕擦拭,但不要使用冷水,冷水會引起寒戰,反而增加體溫;

(5)不要用酒精擦身體;

(6)體溫上升期不要用冰袋降溫;

(7)如果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超過24小時,2歲以上孩子發燒超過72小時,情況不見好轉,應該去看醫生。


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

謬誤3

不少老人都持這樣的觀點:6個月以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該斷奶了!

還有人會覺得跟沖泡的奶粉相比,母乳看上去更稀,由此認為母乳不如奶粉有營養。

實際上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首先,“6個月後就沒營養了”——這個“6個月”的分界點屬於無稽之談。

關於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國內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分析。

在嬰兒出生後最初的7天裡,母乳(可以叫做初乳)的營養成分的確在快速變化,脂肪和乳糖含量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降低。7天之後,這種變化會慢下來;到21天左右的時候,母乳的營養成分就會逐漸穩定,此時的母乳可以稱之為“成熟的母乳”了。這一系列變化是與嬰兒身體發育的階段相匹配的。

所以,母乳的營養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是初乳與“成熟母乳”之間的差別,“6個月後就沒營養”的說法完全是空穴來風。

其次,所有奶粉配方的研發和升級,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越接近母乳越好!

可是即便如此,母乳中的一些營養成分仍然是奶粉所比不了的。

比如,母乳中的兩種蛋白質——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其含量比例約為6:4。這一比例非常有利於嬰兒腸胃對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但奶粉中酪蛋白的比例會更高,嬰兒消化吸收起來會更困難。

再比如,母乳中還有一些奶粉中所沒有的物質,例如乳鐵傳遞蛋白,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等“鐵依賴性細菌”的生長;母乳中還含有IgG和IgM等抗體,可以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防止細菌和病毒感染。

所以,關於母乳餵養的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早有明確建議:

@嬰兒6個月前,應該實行純母乳餵養,即除了母乳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食物(包括水);

@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在此期間,母乳將繼續提供比其他輔食質量更高的營養成分,並且保護孩子減少兒童疾病和慢性疾病的風險。

@世衛組織還建議,6-12個月期間,母乳應該至少為孩子提供50%的熱量,12-24個月之間,母乳應至少提供孩子所需的1/3的熱量。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

謬誤4

從一添加輔食開始,就有不少老人堅持在孩子的輔食中“添油加醋”,理由就是“孩子不吃鹽沒力氣”!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雖然這兩種元素對人體健康很重要,但實際上人體的所需量非常少,且鈉和氯化物已經在許多食物中自然存在。對於小孩子來說,通常沒有必要將特意將氯化鈉(即鹽)添加到食物中。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發佈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對0-1歲嬰兒,以及14歲以上成年人的鈉攝入量參考標準均進行了下調,原因就是中國居民膳食中鈉的攝入嚴重超標,其中醬油、鹽、味精等調味品的過度食用是重要原因。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鈉,單位:mg/天)


如上表所示,6-12個月的寶寶每天的鈉攝入量僅需350mg,他們每天吃的奶及其他輔食中所含有的鈉,已經完全能夠滿足生理需要。所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3版)建議:給6-12月齡寶寶製作的輔食應儘可能少糖、不放鹽、不加調味品,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700mg鈉,大約相當於1.8g食鹽。此時,孩子的食物中可以加入少量鹽。不過其實,在肉類、綠葉蔬菜、水果、奶類等食物中,通常也已經含有了能滿足孩子所需要的鈉量。所以,孩子的飲食仍然要以清淡少鹽為原則。

那麼加鹽太多有什麼壞處呢?

第一,孩子的味覺偏好是早期形成的,如果加了大量的鹽,孩子對原味食材的口味偏好形成干擾;

第二,大量的鈉會提高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大概是因為物資匱乏時代,普通百姓吃不起鹽,卻要進行繁重的體力勞動,汗液中流失大量鹽分,導致體內電解質缺乏而身上沒力氣,才產生了“孩子不吃鹽沒有力氣”的傳聞。可是如今物質如此豐富,哪裡還有吃不起鹽的說法?減少鹽的攝入,降低疾病風險才是正經!

孩子生下來要綁腿,腿才能長得直

謬誤5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案例

山東菏澤的李女士有個女兒,按照當地觀念從小開始綁腿。開始並未發現不妥,當孩子學走路時,有鄰居提醒,說“孩子走路有點長短腿,有點瘸似的。”一直到女兒3歲多,李女士一家才真正意識到女兒的異常。在去了好多醫院後,最後在省立醫院確診是髖關節脫位。大夫說,綁腿可能是讓孩子得這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有很多老人喜歡在孩子出生不久就綁“蠟燭包”,要把腿綁得緊緊的,說這樣長大以後腿才會直。這也是極其錯誤的做法!

絕大多數寶寶在出生時都是O型腿,像只小青蛙,這其實是保留了寶寶們在子宮時的姿勢,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彎度,完全不必擔心。

一般來說,當寶寶開始學步,O型腿就會開始逐漸改善。通常,在開始走路6-9個月後,最晚至3歲,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消失。

而綁腿會有什麼危害呢?

最嚴重的就是長期壓迫導致髖關節脫位,從而引發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

孩子不吃鹽沒力氣?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扒一扒不靠譜的育兒理念

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下設的兒童髖關節發育異常篩查中心自2009年6月~2010年5月對天津市10262例6個月內嬰兒進行了髖關節篩查。結果顯示,出生後雙下肢包裹組的嬰兒髖關節超聲異常病例為57例,未包裹組僅為26例,“綁腿”後嬰兒的髖關節異常率明顯增加!

除此之外,捆綁還會造成肌肉緊張、血流不暢,臨床上有很多新生兒由於手腳被捆綁而導致四肢淤青、長期血液不循環甚至面臨截肢的病例。

由於寶寶無法自由活動,也會使其大腦發育受限。如果是夏天,還可能造成痱子、溼疹等。

其實,要想讓孩子腿長得直,與其綁腿“拔苗助長”,更應該做的是補充維生素D、增加戶外活動,減少病理性O型腿和X型腿的發生。

常爸說

小小常剛出生的時候,家族裡有其他長輩曾建議新生兒一落地就喝一點黃連水,說是一來可以去胎毒,二來寓意“先苦後甜”。

出於直覺,常爸一聽就拒絕了——是藥三份毒啊,柔柔弱弱的小嬰兒一出生不先吃奶,先灌一口中藥?

後來常爸諮詢了醫生,果然此舉遭到明確反對:新生兒腸胃發育還不完全,黃連不僅於身體無益,還可能危害寶寶的腸道、肝臟和腎臟。即便有寶寶曾經喝過且沒有不良反應,也只是量較小,運氣較好而已。

其實類似這種並不科學的“傳統育兒法”還有很多,例如擠乳頭等等。很多“我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的做法,並不能證明就是對的。

面對分歧,最重要的還應該查明真相,用科學有說服力的知識和例證去偽存真。有時候,老人並非固執己見,只是缺乏科學的信息渠道。把道理講清楚了,相信很多老人還是會願意接受新觀念的,大家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