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尼爾的人生,似乎告訴人們,階級與出身並不一定是你獲得幸福人生的護身符,在成長中有太多的其他因素,牽絆著你的人生。

這也同樣給了我們普通人一點啟示。雖然讀書真的是打破階層的主要方法,但它並非人生的全部。在我們拼盡全力地關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餘,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抗壓力、執行力、專注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階層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生的幸福度。

4

普通人如何改變一生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尼爾的人生,似乎告訴人們,階級與出身並不一定是你獲得幸福人生的護身符,在成長中有太多的其他因素,牽絆著你的人生。

這也同樣給了我們普通人一點啟示。雖然讀書真的是打破階層的主要方法,但它並非人生的全部。在我們拼盡全力地關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餘,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抗壓力、執行力、專注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階層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生的幸福度。

4

普通人如何改變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看完《63 up》你會發現,裡面每個人呈現的狀態,都證明他們過得還不錯。

即便是最落魄的尼爾,也在晚年變得更加平和。

拋開階級與出身來說,能讓普通人擁有幸福人生的祕訣又會是什麼呢?看著紀錄片裡那些已經遲暮的受訪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和解。已步入晚年的他們,都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的人生和解。

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他們都認清了自己。

既然無法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況,那就學著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喜惡,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短處,理清自己與當下環境的關係,找到一條合適自己的出路。

就像那個活得最通透的出租車司機託尼,雖然沒有富裕的原生家庭,還早早輟學,但並不妨礙他對自己看得明白。

7歲的時候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做馬術師,小學之後便真的去學習馬術,十四歲時成了賽馬場助理。雖然因為個子矮小而放棄了比賽,轉行做了出租車司機,但這並能掩飾託尼對理想的勇敢追求。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尼爾的人生,似乎告訴人們,階級與出身並不一定是你獲得幸福人生的護身符,在成長中有太多的其他因素,牽絆著你的人生。

這也同樣給了我們普通人一點啟示。雖然讀書真的是打破階層的主要方法,但它並非人生的全部。在我們拼盡全力地關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餘,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抗壓力、執行力、專注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階層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生的幸福度。

4

普通人如何改變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看完《63 up》你會發現,裡面每個人呈現的狀態,都證明他們過得還不錯。

即便是最落魄的尼爾,也在晚年變得更加平和。

拋開階級與出身來說,能讓普通人擁有幸福人生的祕訣又會是什麼呢?看著紀錄片裡那些已經遲暮的受訪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和解。已步入晚年的他們,都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的人生和解。

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他們都認清了自己。

既然無法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況,那就學著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喜惡,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短處,理清自己與當下環境的關係,找到一條合適自己的出路。

就像那個活得最通透的出租車司機託尼,雖然沒有富裕的原生家庭,還早早輟學,但並不妨礙他對自己看得明白。

7歲的時候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做馬術師,小學之後便真的去學習馬術,十四歲時成了賽馬場助理。雖然因為個子矮小而放棄了比賽,轉行做了出租車司機,但這並能掩飾託尼對理想的勇敢追求。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正如他在紀錄片中所說:“我是個活躍的人,追求一種不原地踏步的人生哲學,要不斷進步,在自己行將就木之前,做更多的事。”

他清楚自己的性格,也對自己的人生哲學瞭然於胸。

託尼說,自己這輩子,沒有一件事是想去做而沒有做的。賽馬、演電影、在西班牙買別墅度假,託尼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他對自己清晰地認知之上。

這份認識來得越早,人生也就能越早獲得幸福。

在福利院生活的西蒙,年輕時一直懵懵懂懂,說自己“沒什麼想法”,直到晚年才重新認識自我。直到那一刻,西蒙的生活才變得幸福平和起來。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尼爾的人生,似乎告訴人們,階級與出身並不一定是你獲得幸福人生的護身符,在成長中有太多的其他因素,牽絆著你的人生。

這也同樣給了我們普通人一點啟示。雖然讀書真的是打破階層的主要方法,但它並非人生的全部。在我們拼盡全力地關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餘,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抗壓力、執行力、專注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階層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生的幸福度。

4

普通人如何改變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看完《63 up》你會發現,裡面每個人呈現的狀態,都證明他們過得還不錯。

即便是最落魄的尼爾,也在晚年變得更加平和。

拋開階級與出身來說,能讓普通人擁有幸福人生的祕訣又會是什麼呢?看著紀錄片裡那些已經遲暮的受訪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和解。已步入晚年的他們,都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的人生和解。

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他們都認清了自己。

既然無法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況,那就學著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喜惡,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短處,理清自己與當下環境的關係,找到一條合適自己的出路。

就像那個活得最通透的出租車司機託尼,雖然沒有富裕的原生家庭,還早早輟學,但並不妨礙他對自己看得明白。

7歲的時候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做馬術師,小學之後便真的去學習馬術,十四歲時成了賽馬場助理。雖然因為個子矮小而放棄了比賽,轉行做了出租車司機,但這並能掩飾託尼對理想的勇敢追求。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正如他在紀錄片中所說:“我是個活躍的人,追求一種不原地踏步的人生哲學,要不斷進步,在自己行將就木之前,做更多的事。”

他清楚自己的性格,也對自己的人生哲學瞭然於胸。

託尼說,自己這輩子,沒有一件事是想去做而沒有做的。賽馬、演電影、在西班牙買別墅度假,託尼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他對自己清晰地認知之上。

這份認識來得越早,人生也就能越早獲得幸福。

在福利院生活的西蒙,年輕時一直懵懵懂懂,說自己“沒什麼想法”,直到晚年才重新認識自我。直到那一刻,西蒙的生活才變得幸福平和起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有網友這樣評論說:

“在所有影響一個普通人是否幸福的因素中,健康可以努力,教育可以爭取,伴侶可以選擇,這三項努力做到相對明智的選擇,沒有太大意外,或許人生不會太差。”

這話,真的不假。

一路追完《人生七年》,陪著劇中人成長之後,你就會發現,人生真的有無限的可能,也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選擇,當你回看時都有可能成為人生頗為重要的轉折點。

童年的確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交叉小徑的其中一條;階級的確難以逾越,但追求幸福的可能性是多種多樣的。

"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前兩天驚喜的發現,《人生七年》又更!新!啦!

這一部,受訪者們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七歲孩童,到少年、青年、壯年,再到暮年。

短短的9部片子,幾個小時,我們看盡了這些人的大半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就像一部“人生實驗報告”一樣,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導演最初的想法,從當初想的“批判階級固化”,逐步上升為“對人生軌跡的追查”

正是導演幾十年持續不斷的記錄,讓我們看到了“歲月流逝”的具象。也在“人生一瞬”的慨嘆中,去嘗試揭開成長的祕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儘管這部紀錄片還是有些遺憾,比如對於人物的採訪和追蹤都有些浮光掠影,很多細節都未在紀錄片中體現,只能讓觀眾憑藉隻字片語去猜測。可即便如此,也仍然不妨礙英國的許多學者、政界人士、社會學家從中挖掘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價值和警示。

最新一期的《63UP》除了有對受訪者目前生活狀態的記錄,還穿插了許多過往生活的回憶。

就像一個“時光回放機”一樣,又讓觀眾重溫了這些人的成長經歷。

1

打破階級到底有多難?

其實,這部紀錄片最開始的初衷,是為了揭露英國階級固化的殘酷性。

所以,在1964年播出的第一部中,編導從英國的不同階層挑選了14個7歲的兒童,有的來自上流社會,有的來自倫敦窮人聚集的地方,還有的來自孤兒院。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西方有句俗語:“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頗有一些我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意思。

正是這句話給了編導靈感,他們希望通過展示孩子們的生活片段,詢問一些問題,來探討他們的理想與價值觀,從而證明他們的出身是否決定了他們的未來。

九部看下來,絕大多數人的成長軌跡和發展,都應驗了導演的猜想。

比如住在富人區的高富帥三劍客安德魯、查爾斯、約翰小時候讀私校,然後進入牛津、劍橋讀法律,畢業後都做了律師,家庭美滿,子女們也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中產階級家的小孩皮特長大後做了公務員,還和妻子組建了樂隊。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而幾個生活在貧民區甚至是孤兒院的孩子,幾乎都沒有讀大學,早早工作賺錢,大多數人的工作也都是貨物搬運工、出租車司機這樣的普通職業,他們的孩子也少有唸到大學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富人家的小孩長大了依然是富人,窮人家的孩子一輩子都難以完成階級突破。

這麼來看,英國的精英鏈的確有些頑固。

但,還是有例外的。

比如父親是農場主的尼克,自幼就喜歡科學,也許正是憑藉著這份興趣,在自己的努力下,尼克在21歲時考入牛津大學物理系。

28歲時,他搬到了美國,在一所大學從事核聚變研究。35歲的尼克成為了副教授,7年之後又晉升成為正教授,從窮小子成功邁進了精英階層。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再比如在倫敦東區(窮人區)長大的女孩蘇。

她21歲時在旅行社工作,35歲開始在房屋互助協會做兼職,42歲開始在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幫助法律教師開展課程,49歲成為了學院研究生項目的行政主管。

蘇的人生,讓我們看到了:“不為自己設限,一切皆有可能”。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當然,有人逆襲,就有人滑落。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尼爾,一直夢想進入牛津,但最後他沒能如願,進入了阿伯丁大學讀書。

尼爾因此而消沉,大學讀了一年就輟學當起了建築工人。28歲的他無家可歸,成了流浪漢;35歲時他住在救濟房裡,精神不穩定。

42歲的他在好友Bruce(也是紀錄片的被拍攝者之一)的幫助下,開始從政;49歲時尼爾搬離了倫敦,成為地區議員;63歲時,他用母親的遺產買了一間小房子,依靠牧師、議員的微薄收入過著清貧樸素的生活。

從中產到流浪漢,尼爾那些年在各階級上的跌落,不禁讓人惋惜。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2

阻礙階級流動的壁壘是什麼?

回顧紀錄片裡這些孩子們的人生,我們也不難發現,早在他們7歲的時候,不同孩子的“階級”就已經變得涇渭分明。

在《人生七年》的第一部裡,那些生在富人區、中產家庭的孩子,自幼便有清晰的目標和人生規劃。就像在私校讀書的富人孩子約翰和安德魯那樣,準確地預言了自己升入名牌中學、讀劍橋的光明未來,而在福利院生活的保羅卻連“什麼是大學”都搞不清楚。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上層社會的孩子,可以自如的談論政治與經濟,不論是胸懷還是眼界,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無法企及的。

特別是在被問到業餘愛好時,精英階層的孩子,放學回家後喝喝茶、彈彈琴,連打發空閒時間的方式都如此精英與優雅,而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鍾情於打架。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不一樣的家庭環境,以及人生最初幾年的教養方式,悄悄地寫下了未來人生的密碼與方向。

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像富家子弟三劍客那樣在孩童時就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有何優勢;而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像在福利院生活的兩個小夥伴,一生都在和自己缺乏安全感、愛與信任的童年抗爭。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曾經揚言“讀書並無卵用”的倫敦東區小男孩託尼,在63歲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了那個有些殘酷的真相:“顯然如果你出身富貴,你會得到更有吸引力的工作,和更輕鬆的生活,也更容易成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但他只說對了一半,精英階層家的孩子從來都不像想象中那樣輕鬆。

富家三劍客就曾對紀錄片提出異議,認為它拍攝的手法有些過於片面。這給了觀眾一個錯覺,讓大家以為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不用努力就輕輕鬆鬆上了好大學、找了好工作。

而事實是,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

先天的資源優勢加上後天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阻礙階級流動的那道隱形壁壘。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3

那些逆襲或者隕落的人生,有何不同?

但我想,大部分觀眾更希望從這些眾人皆知的“規律”中,捕捉和挖掘一些適用於自己的人生真諦。

所以,比起那些按照早已設定好的軌道經營人生的人,我更熱衷於探究那些有些“意外”的人生。

很遺憾,紀錄片並沒有在這方面做到更深入的挖掘,我們只能通過有限的採訪和對話去猜測,那些意外從何而來。

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女孩蘇。生在普通家庭的她,是劇中唯一一個突破了原生家庭和婚姻對追尋自我價值束縛的女孩。

雖然紀錄片中沒有太詳細的記錄她是如何一步步通過努力,拓展自己的職業生涯的,但從她年輕時候的採訪不難看出,她與其他女孩的不同。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她的敢想敢做和獨立,她的勇於嘗試和不放棄,都幫助她成功完成了職業上的進階,讓她由一名普通的旅行社員工成長為一名大學行政主管。

就像63歲的蘇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底色”,也許階級不容易打破,但“人生當中的每個經歷都會改變你”。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變化”才是人生的永恆真理。

蘇用她精彩的人生質疑了紀錄片導演的初衷,並沒有所謂的“七歲看老”,不論是出身、財富,還是階級、家庭,都不應該成為人生的禁錮。

當然,這種“變化”也可能呈現的是某種頹勢,就像讓人唏噓的尼爾。

在紀錄片中,他的朋友曾經談到過,尼爾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頗為嚴格,再加之過高的目標、過於繁重的學業壓力,都對他形成了莫大的壓力。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他曾在一篇媒體專訪中提到,自己在中學時曾經受到同學的霸凌,或許正是這一切壓力,導致了他16歲時患上了精神疾病。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尼爾的人生,似乎告訴人們,階級與出身並不一定是你獲得幸福人生的護身符,在成長中有太多的其他因素,牽絆著你的人生。

這也同樣給了我們普通人一點啟示。雖然讀書真的是打破階層的主要方法,但它並非人生的全部。在我們拼盡全力地關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餘,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抗壓力、執行力、專注力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階層的高低,並不能決定人生的幸福度。

4

普通人如何改變一生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看完《63 up》你會發現,裡面每個人呈現的狀態,都證明他們過得還不錯。

即便是最落魄的尼爾,也在晚年變得更加平和。

拋開階級與出身來說,能讓普通人擁有幸福人生的祕訣又會是什麼呢?看著紀錄片裡那些已經遲暮的受訪者,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就是,和解。已步入晚年的他們,都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的人生和解。

更白話一點來說,就是他們都認清了自己。

既然無法改變社會資源分配不公的情況,那就學著看清自己,看清自己的喜惡,認清自己的優勢與短處,理清自己與當下環境的關係,找到一條合適自己的出路。

就像那個活得最通透的出租車司機託尼,雖然沒有富裕的原生家庭,還早早輟學,但並不妨礙他對自己看得明白。

7歲的時候他說自己的理想是做馬術師,小學之後便真的去學習馬術,十四歲時成了賽馬場助理。雖然因為個子矮小而放棄了比賽,轉行做了出租車司機,但這並能掩飾託尼對理想的勇敢追求。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正如他在紀錄片中所說:“我是個活躍的人,追求一種不原地踏步的人生哲學,要不斷進步,在自己行將就木之前,做更多的事。”

他清楚自己的性格,也對自己的人生哲學瞭然於胸。

託尼說,自己這輩子,沒有一件事是想去做而沒有做的。賽馬、演電影、在西班牙買別墅度假,託尼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他對自己清晰地認知之上。

這份認識來得越早,人生也就能越早獲得幸福。

在福利院生活的西蒙,年輕時一直懵懵懂懂,說自己“沒什麼想法”,直到晚年才重新認識自我。直到那一刻,西蒙的生活才變得幸福平和起來。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有網友這樣評論說:

“在所有影響一個普通人是否幸福的因素中,健康可以努力,教育可以爭取,伴侶可以選擇,這三項努力做到相對明智的選擇,沒有太大意外,或許人生不會太差。”

這話,真的不假。

一路追完《人生七年》,陪著劇中人成長之後,你就會發現,人生真的有無限的可能,也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選擇,當你回看時都有可能成為人生頗為重要的轉折點。

童年的確很重要,但也只是人生交叉小徑的其中一條;階級的確難以逾越,但追求幸福的可能性是多種多樣的。

跟拍孩子們63年,當階級難以逾越時,普通人如何過好一生?

值得高興的是,因為這部英國版的《人生七年》,各個國家都發起了自己的“七年”項目,美國版、俄國版、日本版……不同國家衍生出的新版本都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更多不同背景下的人生七年,也幫助我們更好的參透這謎一樣的人生。

畢竟,旁觀別人的人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去認識自己的人生。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