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不完美媽媽 服裝 玩具 魏大勳 睡眠 福娃談育兒 2019-09-12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好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既然有個"高需求"的孩子,那就不要做"低服務"的父母。

為啥孩子總哭鬧?為啥孩子總髮脾氣?為啥帶孩子這麼累?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自己生了個不好帶的寶寶。也許並不是寶寶需求高,而是寶寶遇到了"低服務"的父母。

簡單來解釋下"高需求"寶寶和的"低服務"父母

"高需求"寶寶:這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希爾斯博士首次提出的。

這類寶寶對外在環境很敏感,他們喜歡熟悉的環境,一旦出現變化,他們就會感到不安。他們常常哭鬧,如果看護人沒能及時處理得當,他們就會一直哭,知道有人來幫他們解決掉問題。

而這類寶寶通常精力充沛,極其活躍,相較於玩具,他們更喜大人陪著一起玩,即使睡覺,也會要求抱著,或者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才能睡得安穩。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好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既然有個"高需求"的孩子,那就不要做"低服務"的父母。

為啥孩子總哭鬧?為啥孩子總髮脾氣?為啥帶孩子這麼累?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自己生了個不好帶的寶寶。也許並不是寶寶需求高,而是寶寶遇到了"低服務"的父母。

簡單來解釋下"高需求"寶寶和的"低服務"父母

"高需求"寶寶:這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希爾斯博士首次提出的。

這類寶寶對外在環境很敏感,他們喜歡熟悉的環境,一旦出現變化,他們就會感到不安。他們常常哭鬧,如果看護人沒能及時處理得當,他們就會一直哭,知道有人來幫他們解決掉問題。

而這類寶寶通常精力充沛,極其活躍,相較於玩具,他們更喜大人陪著一起玩,即使睡覺,也會要求抱著,或者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才能睡得安穩。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低服務"父母:相對於這類"高需求"寶寶而言簡單的說就是"服務"於未成年孩子的需求很低,而且"服務質量"不高的父母,這類父母總的來說就是:為孩子做事,沒那麼心甘情願。即便這類父母遇到的是一個天使寶寶,他們依然不能夠為這類寶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高質量"的父母,才能匹配上家裡那個"高需求"的寶寶呢?

1.告別否定式,與孩子好好溝通

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往牆上/衣服上畫畫"大概率孩子在停頓一小會之後會繼續在牆上搞"創作",如果你覺得寶寶這樣就是不聽話,是故意氣你,那你可真的是冤枉人家寶寶了,人家才那麼小的年紀,根本不能理解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嘛……

但是他能明白什麼是牆上,不如換個溝通方式,和他說"寶寶,小花/小鳥花在紙上才更好看,媽媽/爸爸陪你一起畫"然後做示範給孩子看。

好好溝通的前提,家長必須讓孩子聽懂要幹嘛,怎麼做。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好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既然有個"高需求"的孩子,那就不要做"低服務"的父母。

為啥孩子總哭鬧?為啥孩子總髮脾氣?為啥帶孩子這麼累?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自己生了個不好帶的寶寶。也許並不是寶寶需求高,而是寶寶遇到了"低服務"的父母。

簡單來解釋下"高需求"寶寶和的"低服務"父母

"高需求"寶寶:這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希爾斯博士首次提出的。

這類寶寶對外在環境很敏感,他們喜歡熟悉的環境,一旦出現變化,他們就會感到不安。他們常常哭鬧,如果看護人沒能及時處理得當,他們就會一直哭,知道有人來幫他們解決掉問題。

而這類寶寶通常精力充沛,極其活躍,相較於玩具,他們更喜大人陪著一起玩,即使睡覺,也會要求抱著,或者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才能睡得安穩。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低服務"父母:相對於這類"高需求"寶寶而言簡單的說就是"服務"於未成年孩子的需求很低,而且"服務質量"不高的父母,這類父母總的來說就是:為孩子做事,沒那麼心甘情願。即便這類父母遇到的是一個天使寶寶,他們依然不能夠為這類寶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高質量"的父母,才能匹配上家裡那個"高需求"的寶寶呢?

1.告別否定式,與孩子好好溝通

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往牆上/衣服上畫畫"大概率孩子在停頓一小會之後會繼續在牆上搞"創作",如果你覺得寶寶這樣就是不聽話,是故意氣你,那你可真的是冤枉人家寶寶了,人家才那麼小的年紀,根本不能理解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嘛……

但是他能明白什麼是牆上,不如換個溝通方式,和他說"寶寶,小花/小鳥花在紙上才更好看,媽媽/爸爸陪你一起畫"然後做示範給孩子看。

好好溝通的前提,家長必須讓孩子聽懂要幹嘛,怎麼做。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2.不用事事徵求孩子的意見

"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想不想吃"他要回答不想,你該怎麼辦?強迫還是等他餓?不如直接說"寶寶來吃飯吧"簡單明瞭。孩子也能明白,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吃飯不是選擇題。

如果要讓孩子選擇,那麼就給他兩個都正確的答案,還拿吃飯拿來說"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是想先吃青菜還是肉"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想自己做主的願望,又可以達成讓他們吃飯的目的,一舉兩得。

3.看眼色行事

孩子終於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說明孩子內心已經對家長某些不當行為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糾正,不設法重獲孩子信任,就會直接導致孩子不敢和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不敢憑著自己的天性主動做事,時間久了就會抹殺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外讀書,甚至成年後與人交往也容易變得察言觀色,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好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既然有個"高需求"的孩子,那就不要做"低服務"的父母。

為啥孩子總哭鬧?為啥孩子總髮脾氣?為啥帶孩子這麼累?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自己生了個不好帶的寶寶。也許並不是寶寶需求高,而是寶寶遇到了"低服務"的父母。

簡單來解釋下"高需求"寶寶和的"低服務"父母

"高需求"寶寶:這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希爾斯博士首次提出的。

這類寶寶對外在環境很敏感,他們喜歡熟悉的環境,一旦出現變化,他們就會感到不安。他們常常哭鬧,如果看護人沒能及時處理得當,他們就會一直哭,知道有人來幫他們解決掉問題。

而這類寶寶通常精力充沛,極其活躍,相較於玩具,他們更喜大人陪著一起玩,即使睡覺,也會要求抱著,或者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才能睡得安穩。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低服務"父母:相對於這類"高需求"寶寶而言簡單的說就是"服務"於未成年孩子的需求很低,而且"服務質量"不高的父母,這類父母總的來說就是:為孩子做事,沒那麼心甘情願。即便這類父母遇到的是一個天使寶寶,他們依然不能夠為這類寶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高質量"的父母,才能匹配上家裡那個"高需求"的寶寶呢?

1.告別否定式,與孩子好好溝通

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往牆上/衣服上畫畫"大概率孩子在停頓一小會之後會繼續在牆上搞"創作",如果你覺得寶寶這樣就是不聽話,是故意氣你,那你可真的是冤枉人家寶寶了,人家才那麼小的年紀,根本不能理解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嘛……

但是他能明白什麼是牆上,不如換個溝通方式,和他說"寶寶,小花/小鳥花在紙上才更好看,媽媽/爸爸陪你一起畫"然後做示範給孩子看。

好好溝通的前提,家長必須讓孩子聽懂要幹嘛,怎麼做。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2.不用事事徵求孩子的意見

"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想不想吃"他要回答不想,你該怎麼辦?強迫還是等他餓?不如直接說"寶寶來吃飯吧"簡單明瞭。孩子也能明白,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吃飯不是選擇題。

如果要讓孩子選擇,那麼就給他兩個都正確的答案,還拿吃飯拿來說"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是想先吃青菜還是肉"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想自己做主的願望,又可以達成讓他們吃飯的目的,一舉兩得。

3.看眼色行事

孩子終於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說明孩子內心已經對家長某些不當行為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糾正,不設法重獲孩子信任,就會直接導致孩子不敢和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不敢憑著自己的天性主動做事,時間久了就會抹殺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外讀書,甚至成年後與人交往也容易變得察言觀色,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4.誇獎不具體,導致孩子注重結果怕失敗

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多鼓勵,多表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讓他們知對錯,明事理。但很多家長每次表揚孩子總是那麼幾個字:你真好,真聰明,你真棒,這種誇獎其實是不高明的,表揚應該具體到人、到事,讓孩子有一個參照物。

5.當著外人不要批評孩子或說孩子短處

中國家長似乎特別熱衷於家長在一起吐槽還在的缺點。親愛的,我們中華美德是有謙和有禮但是也沒必要謙到去別人面前接孩子的短處吧,如果孩子有問題就幫助孩子改正就好了,如果你的老媽總在外面何人說:我家姑娘工作不行,她老公工作也不行,我還得給他倆養孩子……你受得了嗎?

"

在嬰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有哪些需求是容易被家長忽略掉的?現在物質上富富有餘,大人們更多的是關心孩子夠不夠健康,夠不夠聰明。可是很多家長忘記了非常重要的一點——情緒

學會和孩子一起體驗情緒,接納情緒,是我們每個人都缺的一課。我來假設一個場景,相信寶爸寶媽在生活中都見到過,甚至也這麼做過。

地點設在某個餐廳,媽媽帶著寶寶和友人們歡聚,孩子似乎想表達什麼,幾次欲插嘴都被媽媽擋了回去,之後寶寶很無聊,於是在餐椅上爬高上低,弄得桌子上餐具叮噹作響,終於,一隻水杯應聲落地,隨著玻璃觸地發出的清脆聲響,玻璃向四周濺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這時的媽媽終於騰出時間看了一眼孩子,遂而怒吼:你幹嘛?!怎麼一點都不懂事?從剛開始你就嘰嘰喳喳,你現在幹嘛不說了!不是很想說嗎?說啊!......(此處省略N多字)然後孩子木呆呆的站在媽媽旁邊,驚恐萬分,一言不發。此前的調皮和伶俐全都消失不見。這樣的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我們就是事件的參與者。

現在我們總在倡導鼓勵教育,倡導尊重孩子,可是大家都忽視了一點,尊重孩子的情緒。

不被接納的恐懼加上闖禍後窘迫的情緒,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媽媽/爸爸不喜歡我表達——我想表達是錯的是讓媽媽/爸爸不開心的——我持續的想要表達媽媽/爸爸不愛我了……"玻璃杯"事件後一段時間,無論媽媽和誰交談,寶寶就一個人安靜的玩,媽媽很開心,覺得教育孩子嘛,既需要糖果,也需要巴掌。在媽媽心裡,這次玻璃杯教育,很成功。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可能很多家長總是嫌棄小孩子事兒多,並沒有真正的把他們當做一個幼小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靈都是需要被呵護的生命體。而可憐的小孩,連一點反駁的機會可能都不會有。

之前網上有一句很火的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中有好多事,真的不是隨著時間就能釋懷的,大人總是低估了孩子的記憶力卻高估了孩子的治癒力。

最近大火的綜藝《做家務的男人》裡有一期,魏大勳和父親躺在沙發上的對話,無意間聊到了兒時被父親暴揍的事,魏大勳的人設總是那種自帶東北屬性的搞笑,陽光帥氣,但是和父親聊到這件事的時候,大勳越說越委屈,甚至在最後,1米8的大個子說到後來語帶哭腔。小時候的委屈,真的會跟著孩子一起長大。多少孩子,一直在等父母的一聲抱歉。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受了委屈不能哭,否則就是不懂事;

必須要讓著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否則就是沒有做哥哥/姐姐的樣子;

別人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不能生氣,否則就是小氣摳門,是小心眼;

孩子的情緒一次次被家長忽視,鎮壓。意難平,也只能意難平。後來孩子就學聰明瞭,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戴著大人喜歡的面具,不哭,不鬧,終於長成了大人口中的"乖小孩"。可是這些所積攢的情緒,他需要用非常久的時間,去消耗,去治癒,去忘記。

別再忽視孩子的情緒了,心平氣和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沒什麼大不了的,打疫苗有點痛就告訴孩子,既然痛就要允許哭,一個大人生病打針不也得皺個眉咧個嘴,還得發個朋友圈告訴全世界你生病了,憑什麼不許孩子哭。至少,做到公平的對待他的情緒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好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既然有個"高需求"的孩子,那就不要做"低服務"的父母。

為啥孩子總哭鬧?為啥孩子總髮脾氣?為啥帶孩子這麼累?不要遇到問題就埋怨自己生了個不好帶的寶寶。也許並不是寶寶需求高,而是寶寶遇到了"低服務"的父母。

簡單來解釋下"高需求"寶寶和的"低服務"父母

"高需求"寶寶:這是美國著名育兒專家希爾斯博士首次提出的。

這類寶寶對外在環境很敏感,他們喜歡熟悉的環境,一旦出現變化,他們就會感到不安。他們常常哭鬧,如果看護人沒能及時處理得當,他們就會一直哭,知道有人來幫他們解決掉問題。

而這類寶寶通常精力充沛,極其活躍,相較於玩具,他們更喜大人陪著一起玩,即使睡覺,也會要求抱著,或者有熟悉的人在身邊才能睡得安穩。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低服務"父母:相對於這類"高需求"寶寶而言簡單的說就是"服務"於未成年孩子的需求很低,而且"服務質量"不高的父母,這類父母總的來說就是:為孩子做事,沒那麼心甘情願。即便這類父母遇到的是一個天使寶寶,他們依然不能夠為這類寶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那麼,如何成為一個"高質量"的父母,才能匹配上家裡那個"高需求"的寶寶呢?

1.告別否定式,與孩子好好溝通

比如不要對寶寶說"不要往牆上/衣服上畫畫"大概率孩子在停頓一小會之後會繼續在牆上搞"創作",如果你覺得寶寶這樣就是不聽話,是故意氣你,那你可真的是冤枉人家寶寶了,人家才那麼小的年紀,根本不能理解你說的是什麼意思好嘛……

但是他能明白什麼是牆上,不如換個溝通方式,和他說"寶寶,小花/小鳥花在紙上才更好看,媽媽/爸爸陪你一起畫"然後做示範給孩子看。

好好溝通的前提,家長必須讓孩子聽懂要幹嘛,怎麼做。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2.不用事事徵求孩子的意見

"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想不想吃"他要回答不想,你該怎麼辦?強迫還是等他餓?不如直接說"寶寶來吃飯吧"簡單明瞭。孩子也能明白,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吃飯不是選擇題。

如果要讓孩子選擇,那麼就給他兩個都正確的答案,還拿吃飯拿來說"寶寶,飯已經做好了,你是想先吃青菜還是肉"這樣既可以滿足他們想自己做主的願望,又可以達成讓他們吃飯的目的,一舉兩得。

3.看眼色行事

孩子終於學會了看眼色行事,說明孩子內心已經對家長某些不當行為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如果家長不及時發現糾正,不設法重獲孩子信任,就會直接導致孩子不敢和家長溝通自己的想法,不敢憑著自己的天性主動做事,時間久了就會抹殺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在外讀書,甚至成年後與人交往也容易變得察言觀色,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4.誇獎不具體,導致孩子注重結果怕失敗

可以對孩子進行鼓勵式教育,多鼓勵,多表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讓他們知對錯,明事理。但很多家長每次表揚孩子總是那麼幾個字:你真好,真聰明,你真棒,這種誇獎其實是不高明的,表揚應該具體到人、到事,讓孩子有一個參照物。

5.當著外人不要批評孩子或說孩子短處

中國家長似乎特別熱衷於家長在一起吐槽還在的缺點。親愛的,我們中華美德是有謙和有禮但是也沒必要謙到去別人面前接孩子的短處吧,如果孩子有問題就幫助孩子改正就好了,如果你的老媽總在外面何人說:我家姑娘工作不行,她老公工作也不行,我還得給他倆養孩子……你受得了嗎?

當“高需求”的寶寶,遇到“低服務”的父母,他只能“積攢情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是孩子唯一的後盾,不要再用這種"低服務"來對待你的寶寶,不要再傷害寶寶敏感的情緒,你應該是他最最信任的人,如果你親手打破這種親密關係,真的是太愚蠢了!

孩子可以理解你第一次做父母,也請你心疼他第一次做寶寶。讓孩子可以自信勇敢的做自己!做那個被童年治癒一生的幸福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