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01、孩子是受環境影響的,你給予的環境,正在與先天因素一起,塑造孩子的習慣和個性。

3歲前的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會像海棉一樣,不分黑後,不分好壞,一概接收環境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這個叫“吸收性心智”,同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吸收。蒙臺梭利認為,這時候的孩子,是有一個“精神胚胎”。

這種使孩子能無意識的從環境中吸收信息,並快速學習的能力。是幼兒所具備的獨特學習能力。

3歲到6歲時,孩子進入到有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吸收。這時候的關鍵在哪裡?一定要讓他“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讓他“感興趣”,而不是“強迫他”,換言之,你所給予的支持、自由會讓孩子願意、主動的成長。

同樣是雙胞胎,一個跟在父母身邊,另一個放在老家長輩撫養。多年後與父母相聚,兩個孩子的習慣、個性、表達和思想,會完全不同。這就是環境的巨大作用。

如果總是圈養孩子,孩子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她一定會是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的。而孩子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帶來的就是無規則、沒自控、沒界限。

所以,你所給予的環境,就像模具一樣,給孩子打上烙印,給他塑形。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01、孩子是受環境影響的,你給予的環境,正在與先天因素一起,塑造孩子的習慣和個性。

3歲前的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會像海棉一樣,不分黑後,不分好壞,一概接收環境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這個叫“吸收性心智”,同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吸收。蒙臺梭利認為,這時候的孩子,是有一個“精神胚胎”。

這種使孩子能無意識的從環境中吸收信息,並快速學習的能力。是幼兒所具備的獨特學習能力。

3歲到6歲時,孩子進入到有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吸收。這時候的關鍵在哪裡?一定要讓他“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讓他“感興趣”,而不是“強迫他”,換言之,你所給予的支持、自由會讓孩子願意、主動的成長。

同樣是雙胞胎,一個跟在父母身邊,另一個放在老家長輩撫養。多年後與父母相聚,兩個孩子的習慣、個性、表達和思想,會完全不同。這就是環境的巨大作用。

如果總是圈養孩子,孩子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她一定會是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的。而孩子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帶來的就是無規則、沒自控、沒界限。

所以,你所給予的環境,就像模具一樣,給孩子打上烙印,給他塑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2、想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父母就是雕塑師,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與父母有直接關係。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神,也是最厲害的,最棒的。在幼兒園裡,幾個孩子的對話特別有意思,一個說“我爸爸最厲害,他是消防員。”另一個說,“我爸爸更厲害,他是一個公司的老闆。”第三個孩子說,“我爸爸才厲害呢,他管著整個小區,誰都要聽他的。”

童言無忌,孩子說父母厲害,實際上就是說自己也很厲害。他會向自己的父母看齊,也會模仿和照抄。他就是我們的一件複製品。

所以,覺得孩子太乖巧,往往是媽媽自己童年時自己太乖,太內向,希望自己的孩子別像自己一樣吃虧。覺得孩子太調皮了,往往背後是媽媽的需求:安靜點,讓我可以輕鬆些,帶著你,我都熬成黃臉婆了!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01、孩子是受環境影響的,你給予的環境,正在與先天因素一起,塑造孩子的習慣和個性。

3歲前的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會像海棉一樣,不分黑後,不分好壞,一概接收環境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這個叫“吸收性心智”,同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吸收。蒙臺梭利認為,這時候的孩子,是有一個“精神胚胎”。

這種使孩子能無意識的從環境中吸收信息,並快速學習的能力。是幼兒所具備的獨特學習能力。

3歲到6歲時,孩子進入到有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吸收。這時候的關鍵在哪裡?一定要讓他“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讓他“感興趣”,而不是“強迫他”,換言之,你所給予的支持、自由會讓孩子願意、主動的成長。

同樣是雙胞胎,一個跟在父母身邊,另一個放在老家長輩撫養。多年後與父母相聚,兩個孩子的習慣、個性、表達和思想,會完全不同。這就是環境的巨大作用。

如果總是圈養孩子,孩子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她一定會是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的。而孩子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帶來的就是無規則、沒自控、沒界限。

所以,你所給予的環境,就像模具一樣,給孩子打上烙印,給他塑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2、想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父母就是雕塑師,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與父母有直接關係。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神,也是最厲害的,最棒的。在幼兒園裡,幾個孩子的對話特別有意思,一個說“我爸爸最厲害,他是消防員。”另一個說,“我爸爸更厲害,他是一個公司的老闆。”第三個孩子說,“我爸爸才厲害呢,他管著整個小區,誰都要聽他的。”

童言無忌,孩子說父母厲害,實際上就是說自己也很厲害。他會向自己的父母看齊,也會模仿和照抄。他就是我們的一件複製品。

所以,覺得孩子太乖巧,往往是媽媽自己童年時自己太乖,太內向,希望自己的孩子別像自己一樣吃虧。覺得孩子太調皮了,往往背後是媽媽的需求:安靜點,讓我可以輕鬆些,帶著你,我都熬成黃臉婆了!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3、教育的重點,不是按我們的需求來“捏”出孩子的模樣,而是像樹雕一樣,他是什麼樣的材質和走向,就幫助他去剝除多餘和無用的枝杈,更好的按天性來幫助孩子成長。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曾經說:孩子是塊玉石,可是我們父母常常是用把鋤頭,笨拙而又執拗的雕刻這塊美玉。

我女兒喜歡畫畫,但不喜歡跳舞。我肯定不能非要求她去跳舞,哪怕我自己就想著跳舞能夠減肥,自己沒學跳舞太遺憾了。但這是我的想法,不是女兒想要的。我可以給她建議,她可以去試試,但不要強迫,不要的事情,你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說服,帶來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誰願意總是被人強迫著做一件事呢?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01、孩子是受環境影響的,你給予的環境,正在與先天因素一起,塑造孩子的習慣和個性。

3歲前的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會像海棉一樣,不分黑後,不分好壞,一概接收環境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這個叫“吸收性心智”,同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吸收。蒙臺梭利認為,這時候的孩子,是有一個“精神胚胎”。

這種使孩子能無意識的從環境中吸收信息,並快速學習的能力。是幼兒所具備的獨特學習能力。

3歲到6歲時,孩子進入到有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吸收。這時候的關鍵在哪裡?一定要讓他“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讓他“感興趣”,而不是“強迫他”,換言之,你所給予的支持、自由會讓孩子願意、主動的成長。

同樣是雙胞胎,一個跟在父母身邊,另一個放在老家長輩撫養。多年後與父母相聚,兩個孩子的習慣、個性、表達和思想,會完全不同。這就是環境的巨大作用。

如果總是圈養孩子,孩子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她一定會是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的。而孩子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帶來的就是無規則、沒自控、沒界限。

所以,你所給予的環境,就像模具一樣,給孩子打上烙印,給他塑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2、想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父母就是雕塑師,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與父母有直接關係。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神,也是最厲害的,最棒的。在幼兒園裡,幾個孩子的對話特別有意思,一個說“我爸爸最厲害,他是消防員。”另一個說,“我爸爸更厲害,他是一個公司的老闆。”第三個孩子說,“我爸爸才厲害呢,他管著整個小區,誰都要聽他的。”

童言無忌,孩子說父母厲害,實際上就是說自己也很厲害。他會向自己的父母看齊,也會模仿和照抄。他就是我們的一件複製品。

所以,覺得孩子太乖巧,往往是媽媽自己童年時自己太乖,太內向,希望自己的孩子別像自己一樣吃虧。覺得孩子太調皮了,往往背後是媽媽的需求:安靜點,讓我可以輕鬆些,帶著你,我都熬成黃臉婆了!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3、教育的重點,不是按我們的需求來“捏”出孩子的模樣,而是像樹雕一樣,他是什麼樣的材質和走向,就幫助他去剝除多餘和無用的枝杈,更好的按天性來幫助孩子成長。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曾經說:孩子是塊玉石,可是我們父母常常是用把鋤頭,笨拙而又執拗的雕刻這塊美玉。

我女兒喜歡畫畫,但不喜歡跳舞。我肯定不能非要求她去跳舞,哪怕我自己就想著跳舞能夠減肥,自己沒學跳舞太遺憾了。但這是我的想法,不是女兒想要的。我可以給她建議,她可以去試試,但不要強迫,不要的事情,你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說服,帶來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誰願意總是被人強迫著做一件事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4、孩子乖巧還是調皮,背後是父母的原生家庭和期望

對於孩子的期望,往往是父母的原生家庭的投射,與自已成長過程中遺憾的結合。

來與我諮詢的家長,如果總是希望孩子不要太乖巧,希望孩子長大能更會懂得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往往可以瞭解到,媽媽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於自己因為小時候太乖巧,太懂事,導致自己因此而吃虧,總是會耽耽於懷。

而家長成長過程中,因為太過活躍、不夠專注、缺乏安靜,或者是原生家庭氛圍中,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總是得到批評、打罵,家長痛定思痛,覺得調皮搗蛋一定要改變。

這個,都是站在父母,你我的角度來看待的。乖巧點的需求背後,往往孩子就是調皮搗蛋的。而調皮搗蛋的父母們,最想要的,就是這個小調皮鬼,趕緊變得乖巧些,別老是搗亂了。

"

我經常會收到很多家長的諮詢。

我曾經聽一位媽媽說,自己家的3歲的小女孩,總是太聽話太順從了,不懂得哭鬧,最嚴重的生氣,就是坐在一邊自己生悶氣。她擔心的是什麼呢?這孩子會不會自閉?會不會被人欺負?我該怎麼做?

而有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她迫切希望孩子能安靜下來,她告訴我,自己家的小男孩,上課東張西望,老師說的話不聽,一群小朋友老老實實坐著,他非要自己到玩具區去玩。總是精力旺盛的跑來跑去,這位媽媽也收到了很多投訴,不勝其擾。她只想知道,自己家孩子是怎麼了?說了沒用,打了不行,罵了更皮。會不會是多動症呢?要怎麼讓小傢伙學會安靜一會,現在暑假了在家,每天跟孫悟空一樣各種“戰鬥”,問題是自己無法像佛祖般有力“鎮壓”,她最需要的,怎麼讓孩子變得聽話些,乖巧些?

在跟很多家長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家長的述求,往往代表了孩子現狀並非他們所想要的。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那該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

01、孩子是受環境影響的,你給予的環境,正在與先天因素一起,塑造孩子的習慣和個性。

3歲前的孩子,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會像海棉一樣,不分黑後,不分好壞,一概接收環境所提供的任何東西。這個叫“吸收性心智”,同時,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吸收。蒙臺梭利認為,這時候的孩子,是有一個“精神胚胎”。

這種使孩子能無意識的從環境中吸收信息,並快速學習的能力。是幼兒所具備的獨特學習能力。

3歲到6歲時,孩子進入到有意識的吸收心智階段,這時候的孩子,開始會有意識的選擇和吸收。這時候的關鍵在哪裡?一定要讓他“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讓他“感興趣”,而不是“強迫他”,換言之,你所給予的支持、自由會讓孩子願意、主動的成長。

同樣是雙胞胎,一個跟在父母身邊,另一個放在老家長輩撫養。多年後與父母相聚,兩個孩子的習慣、個性、表達和思想,會完全不同。這就是環境的巨大作用。

如果總是圈養孩子,孩子缺乏與外界的交流,她一定會是內向、自卑、敏感、多疑的。而孩子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帶來的就是無規則、沒自控、沒界限。

所以,你所給予的環境,就像模具一樣,給孩子打上烙印,給他塑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2、想改變孩子,先改變父母

父母就是雕塑師,孩子會變成什麼樣,與父母有直接關係。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兒童心靈上的許多烙印,都是成人無意間烙下的

在孩子眼裡,父母是神,也是最厲害的,最棒的。在幼兒園裡,幾個孩子的對話特別有意思,一個說“我爸爸最厲害,他是消防員。”另一個說,“我爸爸更厲害,他是一個公司的老闆。”第三個孩子說,“我爸爸才厲害呢,他管著整個小區,誰都要聽他的。”

童言無忌,孩子說父母厲害,實際上就是說自己也很厲害。他會向自己的父母看齊,也會模仿和照抄。他就是我們的一件複製品。

所以,覺得孩子太乖巧,往往是媽媽自己童年時自己太乖,太內向,希望自己的孩子別像自己一樣吃虧。覺得孩子太調皮了,往往背後是媽媽的需求:安靜點,讓我可以輕鬆些,帶著你,我都熬成黃臉婆了!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3、教育的重點,不是按我們的需求來“捏”出孩子的模樣,而是像樹雕一樣,他是什麼樣的材質和走向,就幫助他去剝除多餘和無用的枝杈,更好的按天性來幫助孩子成長。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曾經說:孩子是塊玉石,可是我們父母常常是用把鋤頭,笨拙而又執拗的雕刻這塊美玉。

我女兒喜歡畫畫,但不喜歡跳舞。我肯定不能非要求她去跳舞,哪怕我自己就想著跳舞能夠減肥,自己沒學跳舞太遺憾了。但這是我的想法,不是女兒想要的。我可以給她建議,她可以去試試,但不要強迫,不要的事情,你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說服,帶來的效果也是很不好的。誰願意總是被人強迫著做一件事呢?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04、孩子乖巧還是調皮,背後是父母的原生家庭和期望

對於孩子的期望,往往是父母的原生家庭的投射,與自已成長過程中遺憾的結合。

來與我諮詢的家長,如果總是希望孩子不要太乖巧,希望孩子長大能更會懂得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往往可以瞭解到,媽媽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對於自己因為小時候太乖巧,太懂事,導致自己因此而吃虧,總是會耽耽於懷。

而家長成長過程中,因為太過活躍、不夠專注、缺乏安靜,或者是原生家庭氛圍中,沒有獲得足夠的支持,總是得到批評、打罵,家長痛定思痛,覺得調皮搗蛋一定要改變。

這個,都是站在父母,你我的角度來看待的。乖巧點的需求背後,往往孩子就是調皮搗蛋的。而調皮搗蛋的父母們,最想要的,就是這個小調皮鬼,趕緊變得乖巧些,別老是搗亂了。

你想要個乖巧孩子還是調皮孩子?聽專家怎麼說,這4點很重要

最後想說的:

實際上,不論乖巧還是調皮搗蛋,不存在這種更好那種不好的說法。真正說到好的,庭爸認為,只要孩子是健康、活潑、可愛,也就是身心健康的,就是最好的!

最後,當然是希望你和我,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最佳的樣子,孩子的成功,就是我們一生的事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