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我“拉黑”,原來我想錯了這三點

【每月4、14、24日更新】

這是一位清華學生爸爸的困惑和委屈:

女兒可以說是我從小一手帶大的。在她的成長中,我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可是隨著她一天天長大,我們之間的交流也逐漸出現問題。尤其是女兒工作之後,每當我給她一些工作上的建議,或在微信上轉發一些相關文章,她要麼閉口不言,要麼在微信上把我"拉黑"。

對於她的態度,我無法在理智上理解,更難以在感情上接受,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更讓我擔心的是:以她對待我的態度與相處模式,她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能夠處理好未來的婚姻生活?

隨著他言辭懇切的述說,殷切的呵護愛女之情、迫切的望女成鳳之意卻得不到女兒的理解和接納的無力與無奈,即使隔著手機都讓我的心被重重地敲擊。這就是父母用力愛孩子,卻被孩子用力躲避的悲哀吧?

談到給經常給女兒提建議的起因,這位爸爸說:"我總覺得她資質很好,又是清華畢業,只要多下功夫,完全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做得更好,為社會做更大的貢獻,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實現自己的價值。可是女兒似乎是個隨遇而安的人,這讓我非常糾結。"

我問他:"你對她的現狀不滿意?"他說:"嗯,可能我對她的要求太高了。"

孩子把我“拉黑”,原來我想錯了這三點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拒絕與父母交流,在社交媒體上把父母"拉黑",這種精神層面的隔離使愛子心切的父母難以理解和接受。

他們認為孩子忘記了父母多年的無私付出、辜負了父母的殷切期望,他們擔心這樣的孩子無法更好地融入社會,更憂慮孩子已存了棄自己而去的心。

但這個責任在誰呢?問題的根源是孩子不理解父母,還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呢?

一、孩子的言行是對父母言行的反饋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無疑是絕對強勢的一方,無論事端的開啟還是進程的把控,父母都是那個主導的人,而孩子只是對父母的言行做出反饋的一方。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總是小心翼翼地看孩子的臉色,卻仍被孩子嫌棄,非常委屈。但如果從孩子的角度看,他只會覺得更委屈。孩子往往既渴望響應父母的關愛,又不願放棄自己的好惡,內心的焦慮因此更甚於父母。

雖然父母認為自己對孩子的不滿和教育都是因他而起,但由於溝通的初衷和方法不同而產生的和解或爭執的不同結果,則完全是由父母一手促成。

因此,當父母在抱怨孩子的行為和態度時,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會是如此反應?如果我改變了,他是否也會隨之改變?

二、接納是家庭教育有效性的關鍵

很難說父母的期望越高孩子越出色,還是父母對孩子越滿意他越有出息,但有一點確定無疑,那就是父母對孩子越尊重,孩子就越願意主動接受父母的影響。

乒乓球選手對戰時,既要化解對方刁鑽的進攻,又要給予對方難以防禦的回擊。這是一種高質量的溝通,雖然硝煙瀰漫,信息交流卻非常通暢。與之相比,在壁球運動中,選手與牆壁對壘,牆壁的反饋是直接的、可預期的,卻也是無交流、無感情的。

親子關係中,父母只有給予並尊重孩子像乒乓球選手那樣交流和反駁的自由,孩子才可能調動主觀能動性與父母進行積極的互動。反之他只會像牆壁一樣呆立,適時回饋父母所希望的反應,卻並無一絲付諸行動的打算。

這種尊重來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接納與認可。也就是說,父母從內心深處認為孩子不管年齡多大,都有資格與自己並肩而立。

三、相信孩子的選擇是理智而審慎的

很多父母總是採取各種方式讓孩子順從自己的意見、聽從自己的安排,是認為孩子經驗少、不知道後果,沒有自己的指導肯定吃虧。

這種認知不可謂不正確,卻忽略兩個重要的客觀事實:一、人是理智的,做任何決定都有自己的理由,二、每個人都會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成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

所有孩子都會依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擁有的經驗選擇和決策。父母可以將自己的建議告訴孩子,他自會綜合考量這些因素的影響,再決定是否採納。

一位清華女孩對總是企圖說服自己的母親說:"也許我不夠優秀,達不到讓你信任我有足夠的理解力、判斷力和決策力。"

就像這位女孩所說,如果父母總是重複自己的建議或主張,孩子必然會認為父母看低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判斷力。誰願意經常與看不起自己的人交流呢?因此這種被低估、被輕視的感覺一定會使孩子逐漸關上溝通的大門。

孩子把我“拉黑”,原來我想錯了這三點

既然父母在親子關係中的作用更大,只要父母有所調整親子關係就會改善,那麼父母應該如何調整自己呢?

一、更多傾聽和支持,而不是出謀劃策

前段時間,兩位清華學生的媽媽分別希望我幫她們出主意。一位說兒子兩週前去美國大學交流,幾次電話聯繫都說自己在語言、生活、社交等方面不適應。另一位說女兒向她傾訴工作壓力大,每天總是很晚回家,特別辛苦。

兩位媽媽共同的困惑是:雖然她們總是立刻並多次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或諮詢他人幫孩子想辦法、出主意,孩子卻一點也不領情。他們認為這些建議要麼針對性不強,要麼缺乏可操作性,甚至表現得很不耐煩,這讓媽媽們覺得失落又無奈。

其實,從青春期開始,孩子向父母訴說自己的煩惱時,傾訴的慾望要遠遠大於尋求幫助的慾望。很多時候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處理,並不需要父母的建議,說出來只是為了減壓和求安慰、求支持。

瞭解了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就會懂得:自己過多的指導並非孩子真正的需要,鍥而不捨地希望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議,孩子就會覺得父母咄咄逼人,甚至後悔向父母傾訴。而只有當孩子明確地徵求意見、尋求幫助時,父母的建議才有可能被聽取、被採納。

二、陪伴孩子慢慢尋找自己的路

為人父母大多都有這樣的感受:有時明明看著孩子不聽勸就會走彎路、摔跟頭,但是即便採取強硬手段也未必奏效。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有一種"快"叫"慢",有一種"捷徑"叫"彎路"。

即使你的人生經歷再豐富,也只走過其中的一條路;即使你的見識再多,也只瞭解其中的部分真相。更別說這個世界變化的速度遠遠超出你的認知和想象,你怎麼能夠保證自己給孩子指的是最適合他的路呢?

因此結果很可能是:你認為的"快"反而是"慢",你認為的"捷徑"反而是"彎路"。

但是對於孩子,他所有經歷都會成為他的路標,他所有的挫折都會幫他辨明方向。只要孩子每天都在向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努力,即使曲折又如何?即使緩慢又如何?他只要開始,並堅持下去,就有實現人生價值的那一天。

而父母能做的,就是陪他一起領略沿途的千般風景、體味跌宕的心路歷程,失意的時候給他擁抱,成功的時候與他分享。

當父母用這樣的心態與孩子同行時,他就會將父母當作觸手可及的旅伴,而不是無從逃避的導師。

孩子把我“拉黑”,原來我想錯了這三點

最後我給這位爸爸的建議是:"當女兒跟你聊天時,你要帶著欣賞的眼光傾聽。盡最大努力理解和接受她的思維方式,壓抑要建議、要指導的衝動。孩子未來還很長,當她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時,就會綻放出絢爛的光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