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表現“慵懶”?,孩子缺乏上進心,這3個原因家長應該瞭解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可可媽媽最近一直在和做心理醫生的閨蜜吐槽自己的孩子,她發現4歲的可可變得越來越懶。明明玩得口渴的不行了,但是就是不主動拿水杯去喝水,非要父母送到嘴邊才喝;最近天氣好,她想帶孩子出去活動活動,新買了一輛平衡車,孩子就是不動,寧願窩在沙發裡看動畫片;幼兒園的活動一律不參加,只要是需要活動身體的,一律不配合,寧願自己在教室坐著發呆;每天早晨起床也是需要三請四催,磨磨蹭蹭地穿衣、洗漱,基本都是踩點兒到的學校……再這樣下去,她真怕可可小小年紀就變成一個懶散的孩子。

很多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十分懶散,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也不願意做,這樣下去會成為一個“廢人”,將來沒辦法在社會上生存。但是要想幫助孩子改變“慵懶”的個性,就必須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懶的原因在哪。

一、造成孩子表現“慵懶”的原因?

1. 家長的過度關心和包辦代替行為

在我國的家庭養育模式中,“隔代育兒”的現象十分普遍。而這種養育模式造成的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孩子自理能力差。一般老人和父母都會比較溺愛孩子,不管事情大小、難易都不需要孩子動手,甚至孩子一個眼神就能領會孩子需要什麼。長期在這樣的養育環境之下,孩子成為了一個被保護得很好的“洋娃娃”,自然就形成了“慵懶”的行為。

為什麼表現“慵懶”?,孩子缺乏上進心,這3個原因家長應該瞭解

2. 孩子獨立的行為經常受到指責

孩子對未知的事物都是有好奇心的,對於新鮮的事物總是有想要嘗試的衝動。但孩子的能力有限,經常會在嘗試中收穫失敗,如果孩子的嘗試沒辦法得到父母的滿意,而經常受到家長的制止或指責的話,孩子就會失去探索的勇氣和樂趣,從此變得消極。

3. 不良榜樣和環境的影響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很容易被父母或是其他人的“慵懶”行為所影響 。如果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懶惰成性的人,父母在家中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觀察並且模仿。另外如果孩子周圍的朋友或者同學也是這種懶散的性格,就會讓孩子受到一系列錯誤的引導。

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著“慵懶”的基因,它的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當一個人產生“慵懶”的心理時,做事磨蹭、猶豫不決、拖拉,都會給學習和生活帶來不好的影響。

二、“慵懶”的性格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1. 產生依賴心理

“慵懶”的人通常有很強的依賴心理。這些孩子大多被家長照顧得很好,睡懶覺是因為反正媽媽會叫我起床;不參加學校活動是因為老師肯定不會強迫我;不想運動只想在家看電視是因為反正不運動也沒人說我……這些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逐漸被他人一一包辦起來,反正自己不需要費多大的力氣就能過得很好,最後逐漸喪失自理能力和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只要離開了“安樂窩”,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為什麼表現“慵懶”?,孩子缺乏上進心,這3個原因家長應該瞭解

2.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性格“慵懶”的孩子缺乏客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因為他們經歷過失敗並且被人否定的過程,他們通常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可能做得到,也沒有自信自己能做好。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更加懶散、不敢面對困難和挑戰。因為他們覺得反正自己也做不好,何必浪費時間和精力去做呢?

3. 容易缺乏上進心

性格“慵懶”的孩子除了容易依賴他人、出現畏難情緒以外,更容易缺乏上進心。這類型的孩子容易對自己目前的狀態感到滿足,對自己不會有高要求,因為知道自己沒能力達到,所以做事將就,經常有“應付”各種任務的不負責任的心態。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慵懶”是不好的行為,於是就希望急於改變孩子這種不好的性格,卻經常會起到反作用,孩子變得越加懶惰。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變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呢?

三、父母應該如何改變孩子表現“慵懶”的性格?

1.給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目標

家長首先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設立一個有建設性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首先是孩子能夠容易達到的,然後再逐步進階難度。比如孩子平時非要睡到7點半才起床,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每天7點25分起床”的目標,當孩子能夠在一週內完成就在第二週再早起5分鐘,這樣能夠馬上達到目標的計劃,能夠給孩子自信心,讓孩子更有毅力堅持下去。

為什麼表現“慵懶”?,孩子缺乏上進心,這3個原因家長應該瞭解

2. 讓孩子承擔一定的責任

每個人都是有責任的,學生的任務是學習;父母的責任的照顧子女和老人。家長還可以利用孩子的表現欲和好奇心,讓孩子在接受任務的同時能夠覺得自己承擔了巨大的責任感,孩子就能夠受到積極地影響,自然就會產生一種動力。

3.制定計劃後需要嚴格執行

在給孩子制定了改變目標後,需要嚴格地按照計劃來執行。必須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能拖沓和給自己找藉口,必須嚴格按照計劃去做。家長在制定計劃前可讓孩子一同參與,並說明必須“言行一致、說到做到”。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計劃去做,就必須受到懲罰,要讓孩子意識到“慵懶”的行事行為會受到怎麼樣的後果和懲罰。

我們都知道“慵懶”的性格和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除了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以外,還會危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那麼家長在幫助孩子改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四、改變孩子表現“慵懶”的性格的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這幾個問題:

1. 保持孩子的好奇心

家長切記過分地關心孩子、替孩子包辦一切,這會剝奪孩子的好奇心和追求感。家長需要做的是不斷地鼓勵孩子去進行嘗試,並正確地對孩子失敗的情況予以理解和包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勵,幫助孩子改變壞習慣。

為什麼表現“慵懶”?,孩子缺乏上進心,這3個原因家長應該瞭解

2.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

有些孩子是性格使然,有些孩子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要變成“慵懶”的人。父母經常給孩子貼上“懶蟲”“懶鬼”的標籤,會阻礙孩子與你溝通的橋樑,也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3. 父母以身作則

凡事皆有因果,父母懶散的行為和狀態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只有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是積極進取的人,孩子就會受到好的影響,真正成為一個勤奮、正能量的人。

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慵懶”的,作為家長要積極給孩子展現努力、向上的一面,幫助孩子找到“慵懶”的原因,並並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去改變。而不是隻在孩子身後做一個只會催促孩子,自己卻十分懶散的人。

互動話題:你家孩子也會表現得很慵懶嗎?對此,您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探討!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話梅留言,話梅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話梅媽媽,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