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讓孩子做金錢的主人 明白自己的需求我懂得控制內心的慾望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不想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觀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其實是在幫孩子理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估量自己的慾望,設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瞭解自己對事物的渴望程度,才懂得如何去爭取。

明確這個核心觀點,下面,先和孩子談一談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並不能形成完善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三個問題:

  • 1.錢從哪兒來?
  • 2.錢如何花出去?
  • 3.如何用錢衡量事物價值?

很多家長都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也就是“掙錢”,但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明確出孩子的勞動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幫孩子明確掙錢的標準。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資金賬戶,除了過年壓歲錢以外,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金錢作為獎勵,例如幫媽媽做好家務可以得到誇獎,完成了一本讀書任務,就能得到10元錢獎勵。

但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的實行獎勵機制時,也不要把每一項都規定的特別明確,以免孩子把一切都當成交易。家裡需要有一個絕對權利的裁判,以免孩子覺得父母定規矩沒有原則。

當孩子出色完成任務後之後,家長的獎勵一定要有儀式感!家裡可以準備一個記賬小黑板,形式莊重嚴格,完全公開透明,幫孩子存每一筆錢的時候孩子要在身邊,想查看時孩子隨時能在電腦手機上查看。之所以把一切獎勵都做的有儀式感,其實是給予孩子公平及時且持續的反饋,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努力是有成果的。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讓孩子做金錢的主人 明白自己的需求我懂得控制內心的慾望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不想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觀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其實是在幫孩子理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估量自己的慾望,設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瞭解自己對事物的渴望程度,才懂得如何去爭取。

明確這個核心觀點,下面,先和孩子談一談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並不能形成完善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三個問題:

  • 1.錢從哪兒來?
  • 2.錢如何花出去?
  • 3.如何用錢衡量事物價值?

很多家長都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也就是“掙錢”,但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明確出孩子的勞動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幫孩子明確掙錢的標準。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資金賬戶,除了過年壓歲錢以外,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金錢作為獎勵,例如幫媽媽做好家務可以得到誇獎,完成了一本讀書任務,就能得到10元錢獎勵。

但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的實行獎勵機制時,也不要把每一項都規定的特別明確,以免孩子把一切都當成交易。家裡需要有一個絕對權利的裁判,以免孩子覺得父母定規矩沒有原則。

當孩子出色完成任務後之後,家長的獎勵一定要有儀式感!家裡可以準備一個記賬小黑板,形式莊重嚴格,完全公開透明,幫孩子存每一筆錢的時候孩子要在身邊,想查看時孩子隨時能在電腦手機上查看。之所以把一切獎勵都做的有儀式感,其實是給予孩子公平及時且持續的反饋,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努力是有成果的。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來源問題解決了,那麼如何教孩子花錢呢?

第一,不限制孩子,勞動所得的錢可以由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教孩子胡亂揮霍,而是幫助他們合理管理規劃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比如可以定一條規矩: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可以提前和父母商量,如果父母覺得很好,可以由父母出一半資金來資助;如果父母覺得沒有必要買,孩子就必須承擔此物的全部費用。讓孩子從小意識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第二,為孩子建立支出預算。例如提前與孩子商討規則:一週有50元買玩具的額度,這樣每週可以去淘氣堡玩兩次,一個月之內如果能很好地履行了規則,家長就會給予額外獎勵。如果孩子在這一週想要多玩一次淘氣堡,可以放棄買玩具的額度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一旦孩子中途改變注意,父母要適當提醒:每週和每月的額度就那麼多,超額的話就沒有額外獎勵。長此以往,孩子想額外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原有的花銷。這其實是在建立孩子“等價交換”的金錢觀念,合理支出,適度使用額度進行消費。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讓孩子做金錢的主人 明白自己的需求我懂得控制內心的慾望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不想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觀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其實是在幫孩子理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估量自己的慾望,設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瞭解自己對事物的渴望程度,才懂得如何去爭取。

明確這個核心觀點,下面,先和孩子談一談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並不能形成完善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三個問題:

  • 1.錢從哪兒來?
  • 2.錢如何花出去?
  • 3.如何用錢衡量事物價值?

很多家長都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也就是“掙錢”,但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明確出孩子的勞動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幫孩子明確掙錢的標準。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資金賬戶,除了過年壓歲錢以外,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金錢作為獎勵,例如幫媽媽做好家務可以得到誇獎,完成了一本讀書任務,就能得到10元錢獎勵。

但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的實行獎勵機制時,也不要把每一項都規定的特別明確,以免孩子把一切都當成交易。家裡需要有一個絕對權利的裁判,以免孩子覺得父母定規矩沒有原則。

當孩子出色完成任務後之後,家長的獎勵一定要有儀式感!家裡可以準備一個記賬小黑板,形式莊重嚴格,完全公開透明,幫孩子存每一筆錢的時候孩子要在身邊,想查看時孩子隨時能在電腦手機上查看。之所以把一切獎勵都做的有儀式感,其實是給予孩子公平及時且持續的反饋,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努力是有成果的。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來源問題解決了,那麼如何教孩子花錢呢?

第一,不限制孩子,勞動所得的錢可以由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教孩子胡亂揮霍,而是幫助他們合理管理規劃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比如可以定一條規矩: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可以提前和父母商量,如果父母覺得很好,可以由父母出一半資金來資助;如果父母覺得沒有必要買,孩子就必須承擔此物的全部費用。讓孩子從小意識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第二,為孩子建立支出預算。例如提前與孩子商討規則:一週有50元買玩具的額度,這樣每週可以去淘氣堡玩兩次,一個月之內如果能很好地履行了規則,家長就會給予額外獎勵。如果孩子在這一週想要多玩一次淘氣堡,可以放棄買玩具的額度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一旦孩子中途改變注意,父母要適當提醒:每週和每月的額度就那麼多,超額的話就沒有額外獎勵。長此以往,孩子想額外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原有的花銷。這其實是在建立孩子“等價交換”的金錢觀念,合理支出,適度使用額度進行消費。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花費問題解決了,如何讓孩子衡量事物價值,覺得自己錢花的物有所值呢?

第一,訓練孩子合理衡量和管理自己的慾望的能力。由於認知能力的不足,孩子看事物只有好壞、對錯、喜歡與不喜歡,沒有中間地帶。但錢是很好的衡量工具,在訓練好孩子花錢之後,孩子會知道自己願意花多少錢買,清楚自己的渴望程度。

家長完全可以在日常逛街中對孩子進行訓練。例如,在逛玩具店的時候,看到玩具的標價,試著問孩子,如果這個玩具降價了,到多少錢你願意嗎?孩子給你的回答就是他在衡量他的慾望價值,越喜歡,孩子會願意付出更多。

第二,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不亂花錢”的概念。這一點可以通過遊戲去解決。現在很多小孩子玩的遊戲裡都有兩種功能,一是等待時間,二是直接用錢購買。當孩子決定要用錢購買時,家長先不要急於拒絕孩子,不如先和孩子一起算筆賬,理清思緒讓孩子知道錢所購買東西的價值,什麼是物有所值,就不會亂花錢了。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讓孩子做金錢的主人 明白自己的需求我懂得控制內心的慾望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不想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觀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其實是在幫孩子理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估量自己的慾望,設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瞭解自己對事物的渴望程度,才懂得如何去爭取。

明確這個核心觀點,下面,先和孩子談一談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並不能形成完善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三個問題:

  • 1.錢從哪兒來?
  • 2.錢如何花出去?
  • 3.如何用錢衡量事物價值?

很多家長都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也就是“掙錢”,但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明確出孩子的勞動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幫孩子明確掙錢的標準。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資金賬戶,除了過年壓歲錢以外,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金錢作為獎勵,例如幫媽媽做好家務可以得到誇獎,完成了一本讀書任務,就能得到10元錢獎勵。

但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的實行獎勵機制時,也不要把每一項都規定的特別明確,以免孩子把一切都當成交易。家裡需要有一個絕對權利的裁判,以免孩子覺得父母定規矩沒有原則。

當孩子出色完成任務後之後,家長的獎勵一定要有儀式感!家裡可以準備一個記賬小黑板,形式莊重嚴格,完全公開透明,幫孩子存每一筆錢的時候孩子要在身邊,想查看時孩子隨時能在電腦手機上查看。之所以把一切獎勵都做的有儀式感,其實是給予孩子公平及時且持續的反饋,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努力是有成果的。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來源問題解決了,那麼如何教孩子花錢呢?

第一,不限制孩子,勞動所得的錢可以由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教孩子胡亂揮霍,而是幫助他們合理管理規劃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比如可以定一條規矩: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可以提前和父母商量,如果父母覺得很好,可以由父母出一半資金來資助;如果父母覺得沒有必要買,孩子就必須承擔此物的全部費用。讓孩子從小意識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第二,為孩子建立支出預算。例如提前與孩子商討規則:一週有50元買玩具的額度,這樣每週可以去淘氣堡玩兩次,一個月之內如果能很好地履行了規則,家長就會給予額外獎勵。如果孩子在這一週想要多玩一次淘氣堡,可以放棄買玩具的額度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一旦孩子中途改變注意,父母要適當提醒:每週和每月的額度就那麼多,超額的話就沒有額外獎勵。長此以往,孩子想額外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原有的花銷。這其實是在建立孩子“等價交換”的金錢觀念,合理支出,適度使用額度進行消費。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花費問題解決了,如何讓孩子衡量事物價值,覺得自己錢花的物有所值呢?

第一,訓練孩子合理衡量和管理自己的慾望的能力。由於認知能力的不足,孩子看事物只有好壞、對錯、喜歡與不喜歡,沒有中間地帶。但錢是很好的衡量工具,在訓練好孩子花錢之後,孩子會知道自己願意花多少錢買,清楚自己的渴望程度。

家長完全可以在日常逛街中對孩子進行訓練。例如,在逛玩具店的時候,看到玩具的標價,試著問孩子,如果這個玩具降價了,到多少錢你願意嗎?孩子給你的回答就是他在衡量他的慾望價值,越喜歡,孩子會願意付出更多。

第二,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不亂花錢”的概念。這一點可以通過遊戲去解決。現在很多小孩子玩的遊戲裡都有兩種功能,一是等待時間,二是直接用錢購買。當孩子決定要用錢購買時,家長先不要急於拒絕孩子,不如先和孩子一起算筆賬,理清思緒讓孩子知道錢所購買東西的價值,什麼是物有所值,就不會亂花錢了。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通過以上幾種訓練,就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過金錢觀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家長們從日常小事中注意,讓孩子把錢當做工具合理運用,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讓孩子在長大後左右金錢,而不是被金錢左右。

"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為了買一包自己心心念念好久的零食,或者就為了補齊買心儀玩具的錢,你偷拿過家裡的錢嗎?我想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這代人,大多是在“父母掙錢不容易,省著花錢”的思想觀念下長大,吃飽穿暖已經不容易,零花錢更是成了一種奢望。其實,大多數家長只是怕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才會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缺零花錢”幾乎是每個時代的孩子的童年常態。

2019年,湖南江埡鎮中學初一的學生唐琛(化名),在離家兩三百米的九溪索橋自溺身亡了。由於長期被班上男生威脅勒索,恐懼之下,她只能不斷偷家裡的錢。父親發現孩子偷竊後,用水管打了女兒。悲憤無助之下,女孩離家出走,最終跳入江中,結束了生命。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網絡)

而同樣是偷拿家裡的錢,著名作家三毛也曾寫過自己的故事。她在《膽小鬼》中寫道:“我的父母也明理,卻忘了我也需要錢,即使做小孩子,在家不愁衣食,走起路來仍期望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正如新聞中的女孩需要錢一樣,三毛也需要。於是,她偷拿了家裡的五塊錢。不同的是,三毛的父親是怎麼做的呢?

她寫道,“那時,父親的眼光輕輕地掠了我一眼,我臉紅得又像發燒,匆匆地跑出門去,忘了說再見。偷錢的故事就那麼平平淡淡地過去了。奇怪的是,那次之後,父母突然管起我們的零用錢來,每個小孩一個月一塊錢,自己記賬,用完了可以商量預支下個月的,預支滿兩個月,就得——忍耐。”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作家三毛)

善於反思且充滿智慧的父親,既維護了三毛的尊嚴,也洞察到了她“偷錢”行為背後的真實動機與心理需求。三毛實現了“有幾個銅板在口袋裡響”的願望,也學會了管理自己的花銷。其實,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某種程度上是由父母決定的,父母的金錢觀直接了決定了孩子的金錢觀。

新聞中父親對孩子偷錢行為的憤怒,三毛父親的智慧管教,代表著父母將自己金錢觀給予孩子之後帶來的直接後果。如果這位父親能夠平靜下來,問問孩子到底為什麼要偷錢,可能結局就會大不相同。不良的金錢觀會導致孩子在“錢”的這條深淵中再也走不出來,那到底什麼是“不良金錢觀”呢?

不良之一:在孩子面前哭窮 用愧疚感綁架孩子的金錢觀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家長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賺錢辛苦、我們家不富裕’這樣的態度嗎?”有一條匿名回答獲得了6.8k贊同。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男孩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為了上高中,父母花了兩萬八讓他做了擇校生。後來,無論男孩做什麼,父母總拿兩萬八唸叨,晚回家一分鐘也是“我們給你花了兩萬八上的學校”,考試不好也是兩萬八……終於,身心俱疲的男孩在高考前一晚拿著身份證跟著讀職校的同學跑了。再後來,他託人把自己掙的三萬塊錢交到了爸媽的手上,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圖片源於知乎)

在家庭教育中,有兩種極其可怕的東西,叫做“付出感”和“犧牲感”。父母一邊給孩子花錢,一邊在孩子面前哭窮,自以為給了孩子無限的動力,殊不知金錢數字一遍遍從父母口中說出時,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加重著自己虧欠父母的“負疚感”。為了“還債”,他們做事情時總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錯,不敢花錢,甚至不斷壓抑自己。父母隨口說出的話句句讓孩子“如鯁在喉”。

“養育你,供你讀書,媽媽多麼多麼不容易。”、“為了供你上學,我們託了多少關係,花了多少錢,你一定不要辜負爸媽的心血。”這種金錢觀傳輸給孩子,只會讓孩子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上文故事中的“受不了內心的煎熬和壓迫,決心與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不管自己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經濟獨立,來償還錢家裡的錢。另外一種極端,就是把孩子養成了討好型人格。“媽媽賺錢很不容易,別和其他同學攀比買這買那,咱家沒那個條件”,父母把愧疚感一直不斷輸出給孩子,為了減輕父母的痛苦,孩子會開始每做一件事,就是“壓抑自己的需求,討好父母”。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小時候,即使再喜歡一件玩具也會壓抑自己,放棄真實需求;大一點的時候便會繼續以花費的高低來衡量一切,比如發現自己喜歡藝術,心裡卻想著學藝術要畫很多錢,不能給家裡添負擔,還是學習媽媽覺得安穩賺錢的會計吧.......就這樣,孩子開始習慣在一段關係中過度替對方著想,寧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讓對方滿意。不敢拒絕,不敢堅持自己的主見,更不敢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就這樣一步一步喪失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權。

不良之二:超出家庭經濟能力的富養 教出了不知柴米油鹽貴的孩子

在“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陸毅的女兒貝兒,在做任務為老奶奶買東西的過程中,看上了一雙鞋,任性地將本來要給老奶奶買東西的錢買了鞋。甚至還“偷”了多多姐姐的錢。由於陸毅對孩子一直“富養”,從未讓孩子自己花過錢,讓孩子對金錢完全沒有概念,導致做出出格的事。

後來,陸毅在採訪中說道:“我們從來沒有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買的,所以孩子會犯這種錯誤,也是我們教育的失誤。”陸毅將孩子當成公主養,花錢有求必應,貝兒也逐漸養成了“只要我喜歡,就可以隨便佔有”的錯誤金錢觀。只要明星家庭會這樣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普通家庭也在“富養”孩子的路上越走越遠。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綜藝《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貝兒給自己買鞋)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超市裡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想讓媽媽買自己看上的玩具汽車,媽媽很為難:“家裡已經有一個差不多的玩具了,我們就不買了吧?”孩子不肯,於是賴在地上撒潑打滾,引得圍觀,最後,媽媽無奈的拿起玩具去結賬。無奈的“富養”,不但讓孩子養成了錯誤的金錢觀,甚至還形成了想買東西就哭鬧的壞習慣。

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的關懷,看似是給予孩子物質上的“富養”,其實是給孩子構建了一個扭曲的金錢觀,讓孩子徹底失去對於金錢的準確認知。時間一長,孩子會覺得只要發發脾氣,就能從父母那兒要到錢,自己根本不需要為錢負責,最後有可能做出超額消費、借貸等舉措,害人害己。

不良金錢觀 直接導致孩子長大後人格的缺失

不管是窮養孩子還是富養孩子,歸根結底都是孩子的人格教育,與家庭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相關,金錢觀教育看似是對孩子金錢觀的塑造,其實反映的是父母人格教育的健全與否。上述案例中那個離家出走掙錢還父母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窮怕了”的他在進入社會後,即使收入不菲卻斤斤計較。在他們眼裡,金錢無比重要。他們很節儉卻很怕別人和他提錢,從小成長在對財富失去的恐懼中讓他們無法直面金錢。

被富養的孩子就不會這樣了嗎?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父母避諱向他們提錢,被富養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加會“自我催眠”——“沒關係,我爸媽有錢,只要我喜歡,家裡肯定會買給我的”。成年之後,他們不但沒有任何金錢規劃,更不會合理控制自己心中的慾望,想買什麼買什麼,沒錢了就向父母伸手要,明目張膽地“啃老”。孩子從小對金錢沒有正確的概念,沒有正當的獲取渠道,長大後對金錢的過度節儉或揮霍無度帶來的後果只能由他們自己承擔。

所以,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刻不容緩!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讓孩子做金錢的主人 明白自己的需求我懂得控制內心的慾望

《茶花女》書中有一句名言:“金錢是好僕人、壞主人。”不想讓孩子成為金錢的奴隸,金錢觀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那麼父母們到底應該如何做?樹立孩子的金錢觀,其實是在幫孩子理清自己所擁有的資源。估量自己的慾望,設定自己的目標,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瞭解自己對事物的渴望程度,才懂得如何去爭取。

明確這個核心觀點,下面,先和孩子談一談錢!

3歲前,大部分孩子對金錢“無感覺”,錢只是“有圖案的紙”,看一看、玩一玩就會丟一邊;

3-6歲,孩子對金錢的意識開始萌芽。這個階段,他們喜歡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並且在觀察模仿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但此時孩子並不能形成完善的金錢觀念,需要家長的引導。這時候,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三個問題:

  • 1.錢從哪兒來?
  • 2.錢如何花出去?
  • 3.如何用錢衡量事物價值?

很多家長都知道,錢是通過勞動換取的,也就是“掙錢”,但沒有幾個家長能夠明確出孩子的勞動到底值多少錢,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幫孩子明確掙錢的標準。

家長可以給孩子開一個資金賬戶,除了過年壓歲錢以外,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用金錢作為獎勵,例如幫媽媽做好家務可以得到誇獎,完成了一本讀書任務,就能得到10元錢獎勵。

但父母們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的實行獎勵機制時,也不要把每一項都規定的特別明確,以免孩子把一切都當成交易。家裡需要有一個絕對權利的裁判,以免孩子覺得父母定規矩沒有原則。

當孩子出色完成任務後之後,家長的獎勵一定要有儀式感!家裡可以準備一個記賬小黑板,形式莊重嚴格,完全公開透明,幫孩子存每一筆錢的時候孩子要在身邊,想查看時孩子隨時能在電腦手機上查看。之所以把一切獎勵都做的有儀式感,其實是給予孩子公平及時且持續的反饋,讓孩子明白:任何東西都是通過努力獲得的,而且努力是有成果的。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來源問題解決了,那麼如何教孩子花錢呢?

第一,不限制孩子,勞動所得的錢可以由孩子自己自由支配,但這並不意味著是教孩子胡亂揮霍,而是幫助他們合理管理規劃自己的每一筆開支。比如可以定一條規矩:孩子想要買的東西,可以提前和父母商量,如果父母覺得很好,可以由父母出一半資金來資助;如果父母覺得沒有必要買,孩子就必須承擔此物的全部費用。讓孩子從小意識到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第二,為孩子建立支出預算。例如提前與孩子商討規則:一週有50元買玩具的額度,這樣每週可以去淘氣堡玩兩次,一個月之內如果能很好地履行了規則,家長就會給予額外獎勵。如果孩子在這一週想要多玩一次淘氣堡,可以放棄買玩具的額度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一旦孩子中途改變注意,父母要適當提醒:每週和每月的額度就那麼多,超額的話就沒有額外獎勵。長此以往,孩子想額外要一些玩具的時候,都會主動放棄一些原有的花銷。這其實是在建立孩子“等價交換”的金錢觀念,合理支出,適度使用額度進行消費。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花費問題解決了,如何讓孩子衡量事物價值,覺得自己錢花的物有所值呢?

第一,訓練孩子合理衡量和管理自己的慾望的能力。由於認知能力的不足,孩子看事物只有好壞、對錯、喜歡與不喜歡,沒有中間地帶。但錢是很好的衡量工具,在訓練好孩子花錢之後,孩子會知道自己願意花多少錢買,清楚自己的渴望程度。

家長完全可以在日常逛街中對孩子進行訓練。例如,在逛玩具店的時候,看到玩具的標價,試著問孩子,如果這個玩具降價了,到多少錢你願意嗎?孩子給你的回答就是他在衡量他的慾望價值,越喜歡,孩子會願意付出更多。

第二,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不亂花錢”的概念。這一點可以通過遊戲去解決。現在很多小孩子玩的遊戲裡都有兩種功能,一是等待時間,二是直接用錢購買。當孩子決定要用錢購買時,家長先不要急於拒絕孩子,不如先和孩子一起算筆賬,理清思緒讓孩子知道錢所購買東西的價值,什麼是物有所值,就不會亂花錢了。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通過以上幾種訓練,就可以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過金錢觀的建立並非一蹴而就,還需要家長們從日常小事中注意,讓孩子把錢當做工具合理運用,提升孩子的生存能力,讓孩子在長大後左右金錢,而不是被金錢左右。

陸毅:從沒讓孩子自己買過東西,別讓錯誤的金錢觀,誤了孩子一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