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2

談談關於現今教育和職場需求之間的空白,關於記憶和背誦VS成長能力、批判思維、複雜技能;關於項目式學習是機械背誦以外的學習方式。

諸葛越:因為我在職場一直做管理人,我們公司也有一兩百人的精英團隊,都有清華北大等等特別好的學歷,也有從海外名校歸來的。

現在學校出來的小孩,溝通能力已經不是很差了。我看到比較欠缺的是合作能力,大部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在不同的角色當中去轉換、合作,一起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每個人做一件小事。

一起做一件大事,其實他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內教育出來的孩子非常缺主動性,他們都在等著解題,希望有人給他們出題,哪怕出的非常難。如果老闆指個方向,他們會走得飛快,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出題。

但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產品,它是需要一些主動的人帶著走的。而從一個被動轉向主動,是非常費勁的。我也希望大家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主動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做了到底有什麼好處?萬一做不成到底怎麼辦?如果做的有困難,我怎麼解決?還有別的人什麼人可以用來一起做?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我看到,至少目前在國內的教育裡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我們的很多教育是把簡單技能做到極致。比如說數學學的特別好、物理學的特別好,這個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準備科研,是可以把一個領域走得非常深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需要的是綜合技能,就是複雜技能,他需要能夠跟很多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這個能力,其實在我們現有的學校裡面培養的不是特別多。

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他要做的透徹。現在有很多學校也在做項目學習,但是要做得好的話,第一就是這個項目不能是老師或者大人來計劃。從失敗當中學東西,這才是項目式學習真正能夠學到東西的方面,而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把這個所有的過程都準備好了,然後孩子去一一執行。所以我認為項目是學識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怎麼去做項目式學習,其實還是有待探討的。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2

談談關於現今教育和職場需求之間的空白,關於記憶和背誦VS成長能力、批判思維、複雜技能;關於項目式學習是機械背誦以外的學習方式。

諸葛越:因為我在職場一直做管理人,我們公司也有一兩百人的精英團隊,都有清華北大等等特別好的學歷,也有從海外名校歸來的。

現在學校出來的小孩,溝通能力已經不是很差了。我看到比較欠缺的是合作能力,大部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在不同的角色當中去轉換、合作,一起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每個人做一件小事。

一起做一件大事,其實他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內教育出來的孩子非常缺主動性,他們都在等著解題,希望有人給他們出題,哪怕出的非常難。如果老闆指個方向,他們會走得飛快,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出題。

但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產品,它是需要一些主動的人帶著走的。而從一個被動轉向主動,是非常費勁的。我也希望大家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主動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做了到底有什麼好處?萬一做不成到底怎麼辦?如果做的有困難,我怎麼解決?還有別的人什麼人可以用來一起做?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我看到,至少目前在國內的教育裡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我們的很多教育是把簡單技能做到極致。比如說數學學的特別好、物理學的特別好,這個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準備科研,是可以把一個領域走得非常深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需要的是綜合技能,就是複雜技能,他需要能夠跟很多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這個能力,其實在我們現有的學校裡面培養的不是特別多。

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他要做的透徹。現在有很多學校也在做項目學習,但是要做得好的話,第一就是這個項目不能是老師或者大人來計劃。從失敗當中學東西,這才是項目式學習真正能夠學到東西的方面,而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把這個所有的過程都準備好了,然後孩子去一一執行。所以我認為項目是學識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怎麼去做項目式學習,其實還是有待探討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3

您提到你家老大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學習。這個國際學校是否能達到你提到的技能樹上提到的基礎能力和綜合能力。國際學校和國內公校主要區別是什麼?

諸葛越:我認為國際學校是能夠把我提到的技能學的比較好一些的,當然我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北京有一些公立學校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從大方面上來說,一定是國際學校的教方法會比國內要靈活。

英式的有一些課程還是相對比較靈活的,他們會做項目,比如說科學課,再比如說我們老二最近在學歷史,他們歷史課每一次有一個topic,每半年就學一個內容,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然後去看各種書籍。

我非常粗略的看法是,國際學校對培養上層技能,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會強一些。同時我認為,國內的小學基礎還是確實打得比較好的,包括語文,數學,還有一些其他的良好的習慣。

但是靈活上,好像國內到中學以後,尤其是走國內那條路的孩子,他們不得不應付考試,所以會偏向於學習比較死板一些。比較少的時間去培養那些上層技能,因為那些技能是在考試當中反映不出來的。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2

談談關於現今教育和職場需求之間的空白,關於記憶和背誦VS成長能力、批判思維、複雜技能;關於項目式學習是機械背誦以外的學習方式。

諸葛越:因為我在職場一直做管理人,我們公司也有一兩百人的精英團隊,都有清華北大等等特別好的學歷,也有從海外名校歸來的。

現在學校出來的小孩,溝通能力已經不是很差了。我看到比較欠缺的是合作能力,大部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在不同的角色當中去轉換、合作,一起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每個人做一件小事。

一起做一件大事,其實他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內教育出來的孩子非常缺主動性,他們都在等著解題,希望有人給他們出題,哪怕出的非常難。如果老闆指個方向,他們會走得飛快,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出題。

但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產品,它是需要一些主動的人帶著走的。而從一個被動轉向主動,是非常費勁的。我也希望大家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主動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做了到底有什麼好處?萬一做不成到底怎麼辦?如果做的有困難,我怎麼解決?還有別的人什麼人可以用來一起做?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我看到,至少目前在國內的教育裡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我們的很多教育是把簡單技能做到極致。比如說數學學的特別好、物理學的特別好,這個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準備科研,是可以把一個領域走得非常深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需要的是綜合技能,就是複雜技能,他需要能夠跟很多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這個能力,其實在我們現有的學校裡面培養的不是特別多。

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他要做的透徹。現在有很多學校也在做項目學習,但是要做得好的話,第一就是這個項目不能是老師或者大人來計劃。從失敗當中學東西,這才是項目式學習真正能夠學到東西的方面,而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把這個所有的過程都準備好了,然後孩子去一一執行。所以我認為項目是學識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怎麼去做項目式學習,其實還是有待探討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3

您提到你家老大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學習。這個國際學校是否能達到你提到的技能樹上提到的基礎能力和綜合能力。國際學校和國內公校主要區別是什麼?

諸葛越:我認為國際學校是能夠把我提到的技能學的比較好一些的,當然我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北京有一些公立學校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從大方面上來說,一定是國際學校的教方法會比國內要靈活。

英式的有一些課程還是相對比較靈活的,他們會做項目,比如說科學課,再比如說我們老二最近在學歷史,他們歷史課每一次有一個topic,每半年就學一個內容,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然後去看各種書籍。

我非常粗略的看法是,國際學校對培養上層技能,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會強一些。同時我認為,國內的小學基礎還是確實打得比較好的,包括語文,數學,還有一些其他的良好的習慣。

但是靈活上,好像國內到中學以後,尤其是走國內那條路的孩子,他們不得不應付考試,所以會偏向於學習比較死板一些。比較少的時間去培養那些上層技能,因為那些技能是在考試當中反映不出來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4

關於如何培養品性,有否更多的參考書籍?可否再深入談一些經驗?

諸葛越:我從我們公司許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身上看到,其實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智力相差是沒有那麼大的,這個時候自我的自律和堅韌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我推薦一本書,how children succeed: grid, curiosity and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2

談談關於現今教育和職場需求之間的空白,關於記憶和背誦VS成長能力、批判思維、複雜技能;關於項目式學習是機械背誦以外的學習方式。

諸葛越:因為我在職場一直做管理人,我們公司也有一兩百人的精英團隊,都有清華北大等等特別好的學歷,也有從海外名校歸來的。

現在學校出來的小孩,溝通能力已經不是很差了。我看到比較欠缺的是合作能力,大部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在不同的角色當中去轉換、合作,一起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每個人做一件小事。

一起做一件大事,其實他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內教育出來的孩子非常缺主動性,他們都在等著解題,希望有人給他們出題,哪怕出的非常難。如果老闆指個方向,他們會走得飛快,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出題。

但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產品,它是需要一些主動的人帶著走的。而從一個被動轉向主動,是非常費勁的。我也希望大家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主動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做了到底有什麼好處?萬一做不成到底怎麼辦?如果做的有困難,我怎麼解決?還有別的人什麼人可以用來一起做?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我看到,至少目前在國內的教育裡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我們的很多教育是把簡單技能做到極致。比如說數學學的特別好、物理學的特別好,這個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準備科研,是可以把一個領域走得非常深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需要的是綜合技能,就是複雜技能,他需要能夠跟很多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這個能力,其實在我們現有的學校裡面培養的不是特別多。

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他要做的透徹。現在有很多學校也在做項目學習,但是要做得好的話,第一就是這個項目不能是老師或者大人來計劃。從失敗當中學東西,這才是項目式學習真正能夠學到東西的方面,而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把這個所有的過程都準備好了,然後孩子去一一執行。所以我認為項目是學識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怎麼去做項目式學習,其實還是有待探討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3

您提到你家老大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學習。這個國際學校是否能達到你提到的技能樹上提到的基礎能力和綜合能力。國際學校和國內公校主要區別是什麼?

諸葛越:我認為國際學校是能夠把我提到的技能學的比較好一些的,當然我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北京有一些公立學校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從大方面上來說,一定是國際學校的教方法會比國內要靈活。

英式的有一些課程還是相對比較靈活的,他們會做項目,比如說科學課,再比如說我們老二最近在學歷史,他們歷史課每一次有一個topic,每半年就學一個內容,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然後去看各種書籍。

我非常粗略的看法是,國際學校對培養上層技能,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會強一些。同時我認為,國內的小學基礎還是確實打得比較好的,包括語文,數學,還有一些其他的良好的習慣。

但是靈活上,好像國內到中學以後,尤其是走國內那條路的孩子,他們不得不應付考試,所以會偏向於學習比較死板一些。比較少的時間去培養那些上層技能,因為那些技能是在考試當中反映不出來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4

關於如何培養品性,有否更多的參考書籍?可否再深入談一些經驗?

諸葛越:我從我們公司許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身上看到,其實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智力相差是沒有那麼大的,這個時候自我的自律和堅韌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我推薦一本書,how children succeed: grid, curiosity and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這本書很好玩,是講美國的低收入家庭的。美國的教育太鬆嗎?其實對條件很好的孩子還是可以的,他們能發揮出很多創造能力或者其他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的條件本來就不好,對於低收入家庭,有點像中國這種教育方法,比較嚴格,結果反而效果還是挺好的。

還有一本書,叫做mindset: the new phycology of success.

"

作者 | Shasha,折騰界中年婦女,生活了三國四城,曾任職投資銀行和英國媒體。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留學圈的一個大話題,針對不同的家長,討論的側重點也都不同。有的家長關心二胎家庭怎麼教育孩子,如何個性化的培養他們;有的就比較關心跨國界、東西方教育問題;有的關心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平衡……但隨著科技技術、現代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心新技術給教育帶來的衝擊。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更是給當下社會帶來了非常徹底的變革,這個變革也會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時間、教育的過程……於是,帶著以上種種疑惑,留學全知道請來了“科技學霸媽”諸葛越,來為大家講解:現代教育到底發生在哪些革命性的變化,我們和孩子又應該如何應對?

1

諸葛越——她是誰?

熱衷於教育的科技學霸媽媽

諸葛越是典型的學霸媽媽: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90年代初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紐約州立大學應用數學碩士和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諸葛越經歷簡歷表)

她的職業經歷也很豐富:前半部分在硅谷,後半部分在北京。現在,她是全美最受歡迎的視頻網站之一Hulu的全球研發副總裁、中國區負責人

她有兩個兒子:老大愷愷今年20歲,現就讀於劍橋大學,老二騏騏16歲。

去年十一月份她出了一本暢銷書《魔鬼老大、天使老二》,目前還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東西方教育。這位科技學霸媽雖然不是教育類專家,但是對教育行業也是十分關注並頗有建樹。

2

信息技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

第一點要講的就是千百年來教育的核心元素——知識。但是現在,知識變的不再稀缺了。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現在因為互聯網技術,不僅所有的唐詩都在互聯網上,而且古往今來,所有的事件事實推理等等,都在互聯網上呈現。互聯網就像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大腦一樣,信息多的看不過來。所以我們孩子要學的不再是記住知識,而是怎麼找到它們,怎麼問問題,怎麼判辨真偽。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一年級時在學校做了一個項目:讀溫度計。但這個項目並不是讓他們僅僅學會簡單的數字,而是主要測量學校各處的溫度,並且是一個合作項目。孩子們分工協作,有的在樹蔭下測量、有的在出太陽的地方測量,測完了以後還要彙總。孩子們測試的溫度不同,也會產生很多不一樣的討論。

我覺得這個項目就是一個綜合技能和基礎技能的同時培養。基礎技能非常簡單,就是學會看、寫一些數字,但它還通過分工合作、彙總數據、一起討論等活動做到了項目管理、戰略合作等綜合技能的培養。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再來講另外第二類和第三類,就是上圖樹頂上的關鍵因素——孩子需要身體健康、心靈快樂。但要強調一點就是,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和心靈這麼簡單,它還包括適應變化的能力和有韌性。比如說現在的孩子將來都會遇到一個多變的世界,他們當中也會有很多遇到失敗的時候,因此他們還應該擁有應付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他人的同理心。

最後第四類就是傳統技能。新的形勢下,孩子們還需要另外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上圖中最下面的樹幹——成長心態。未來世界,孩子可能會換很多次工作,我們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遠以後,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工作是什麼。所以我們的孩子是需要有能夠自我學習的能力的,他們要主動的看到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完善自我,跟上社會形勢。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當孩子有這四方面技能的時候,我們反而不需要去管的是什麼呢?他們學什麼專業,具體的是學文學歷史還是學計算機、學地理還是學建築,這些都沒有太大關係。因為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是需要的,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貢獻。

所以再總結一下,我們在這個新的形勢下,要帶給孩子的不是幫他們積累具體的知識,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

3

東西方教育大不同

我本人是在中國長大的,比較瞭解中國的應試教育之苦,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批判這種死記硬背的教育模式,我認為最好的教育都是非常有創意的。

東方教育比較偏基礎技能,但是缺少冒險能力和綜合技能。西方教育從小就過於重視上層技能,基礎打得並不是很堅實,那麼最好的教育,事實上是有堅實的基礎上再能長出高階技能的教育。

所以,當我們四個方面都有所技能,就像各個方面都幫他們打開了一扇窗一樣,我們就感覺到對孩子的成長不是那麼焦慮了。所以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智能時代,希望大家都能把你們的孩子,培養成一棵這樣子的樹。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1

談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現在更多的是所謂精英教育?名校成為目標,而不是過程。請具體談談二者的區別?

諸葛越:菁英教育和精英教育的不同。其實就是以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的。

幾個星期以前,我在公司裡講過一個比較短的演講,叫masters VS success,就是精通和成功。當時為了這個演講,我專門去看了一本書,叫做The Rise: Creativity, the Gift of Failure.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總體上它的概念就是說人其實最最快樂的時候,是忘我之時。就是你在做一件事情,他把自己都能忘掉的時候。

如果事先培養孩子喜歡精通的一件事,比培養他外在的成功要好很多,精通和成功的區別主要是幾點:第一個是精通是內在的,就是你真正想做好;那麼成功的是外在的,你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第二個區別是過程導向還是結果導向。如果是精通的話,其實精通本身的過程,比如你在彈鋼琴一直在練的過程,就是很有意思的。但結果導向是說你要考個級,或者是考到一個學校。結果導向並不是壞的,我不打擊結果導向,而是說這兩個是有不同的。

其實精通和成功不是互相矛盾的。很多人就能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別好,花了好長時間,這樣同樣會導致成功。反過來也會有一些人一開始就在追求成功,但在過程當中他把有些東西學得很好,所以這兩個並不矛盾。但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精通型的孩子、看重過程的孩子其實是會更加快樂一些的。

兩類都是精英,但我會更加希望孩子成為那個精通類的那類菁英。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2

談談關於現今教育和職場需求之間的空白,關於記憶和背誦VS成長能力、批判思維、複雜技能;關於項目式學習是機械背誦以外的學習方式。

諸葛越:因為我在職場一直做管理人,我們公司也有一兩百人的精英團隊,都有清華北大等等特別好的學歷,也有從海外名校歸來的。

現在學校出來的小孩,溝通能力已經不是很差了。我看到比較欠缺的是合作能力,大部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在不同的角色當中去轉換、合作,一起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每個人做一件小事。

一起做一件大事,其實他對每個人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國內教育出來的孩子非常缺主動性,他們都在等著解題,希望有人給他們出題,哪怕出的非常難。如果老闆指個方向,他們會走得飛快,但是他們不會自己出題。

但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個產品,它是需要一些主動的人帶著走的。而從一個被動轉向主動,是非常費勁的。我也希望大家的孩子能夠從小學會主動的思考: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做了到底有什麼好處?萬一做不成到底怎麼辦?如果做的有困難,我怎麼解決?還有別的人什麼人可以用來一起做?這種主動思考的能力,是我看到,至少目前在國內的教育裡是非常非常欠缺的。

我們的很多教育是把簡單技能做到極致。比如說數學學的特別好、物理學的特別好,這個當然是有用的,如果你準備科研,是可以把一個領域走得非常深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需要的是綜合技能,就是複雜技能,他需要能夠跟很多人一起,做成一件大事,這個能力,其實在我們現有的學校裡面培養的不是特別多。

我認為項目式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他要做的透徹。現在有很多學校也在做項目學習,但是要做得好的話,第一就是這個項目不能是老師或者大人來計劃。從失敗當中學東西,這才是項目式學習真正能夠學到東西的方面,而不是說老師或者家長把這個所有的過程都準備好了,然後孩子去一一執行。所以我認為項目是學識是很好的方式,但是怎麼去做項目式學習,其實還是有待探討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3

您提到你家老大在國內的國際學校學習。這個國際學校是否能達到你提到的技能樹上提到的基礎能力和綜合能力。國際學校和國內公校主要區別是什麼?

諸葛越:我認為國際學校是能夠把我提到的技能學的比較好一些的,當然我不能完全一概而論,北京有一些公立學校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從大方面上來說,一定是國際學校的教方法會比國內要靈活。

英式的有一些課程還是相對比較靈活的,他們會做項目,比如說科學課,再比如說我們老二最近在學歷史,他們歷史課每一次有一個topic,每半年就學一個內容,例如二戰時期的德國,他們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然後去看各種書籍。

我非常粗略的看法是,國際學校對培養上層技能,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會強一些。同時我認為,國內的小學基礎還是確實打得比較好的,包括語文,數學,還有一些其他的良好的習慣。

但是靈活上,好像國內到中學以後,尤其是走國內那條路的孩子,他們不得不應付考試,所以會偏向於學習比較死板一些。比較少的時間去培養那些上層技能,因為那些技能是在考試當中反映不出來的。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問答

Q4

關於如何培養品性,有否更多的參考書籍?可否再深入談一些經驗?

諸葛越:我從我們公司許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身上看到,其實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智力相差是沒有那麼大的,這個時候自我的自律和堅韌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

我推薦一本書,how children succeed: grid, curiosity and hidden power of character.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這本書很好玩,是講美國的低收入家庭的。美國的教育太鬆嗎?其實對條件很好的孩子還是可以的,他們能發揮出很多創造能力或者其他的能力。但是如果孩子的條件本來就不好,對於低收入家庭,有點像中國這種教育方法,比較嚴格,結果反而效果還是挺好的。

還有一本書,叫做mindset: the new phycology of success.

硅谷媽媽諸葛越: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培養孩子這4種能力

這是由一個斯坦教授著作的,內容是發現毅力比IQ更重要的一本著名的書。

總體上來說,當中國的教育發現美國或者西方的很多優點的時候,其實西方反過來也確實在發現東方的一些優點。

東方主要是講究刻苦,對很多孩子其實還是很有用的。同時,中國家長和孩子對教育的重視這一點,就已經非常非常有用了,因為其實在一些西方國家,就沒有把教育看得特別重要。那麼中國不管方法是不是有一些偏離,它對教育的重視,還是非常值得推崇的。

05 請問老師怎麼看待孩子玩遊戲的問題?是否支持孩子從小就用電子產品學習嗎?一些學校給小學生配置ipad,你覺得合適嗎?我擔心孩子的自控能力,面對強大的網絡,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

諸葛越:孩子玩遊戲是個挺大的問題,我因為有兩個男孩兒,他們也花非常多的時間玩遊戲,有時候我也覺得有點太多。

總體上來說是這樣子的:首先這一代人,他們就是玩遊戲的孩子,你是不可能阻止他們玩遊戲的。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是他們的交流方式。所以我建議,小的時候可以禁止一下,但大了以後,是不要禁止的。

我其實比較反對用電子產品學習,因為效果不是特別好,孩子不用電子產品照樣可以學習。 但是現在為了適應這個新的形式,很多學校都用。我是覺得實際的用處不是特別大,但是要用也沒有關係。不過小孩子是沒有自控能力的,所以大人還是要監視他們,比如他們看些什麼,看多長時間。我覺得小學的孩子應該儘量要少用這種電子產品。

中學以後,我希望做到的是他們能夠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辦法就是你要跟他商量好,比如說,學校作業做完才能玩兒,或者是讀完書才能玩兒,或者每次不超過半小時、二十分鐘等等。 所以還是讓他們玩兒,但是給他們一定的限制,我覺得這可能也就是最好的辦法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